神仙修行,最講究一個“信”字,此信,便是心中精神,外在天魔,凡人匆匆一聲,任你違背誓言,背信而行,最多不過百年,可是神仙中人,若是失信於人,恐怕百十年間,便要心魔入體,再難消除。
此時鎮元子問觀音是不是敢把先天真水白送自己,觀音哪裏敢答應,若是答應了,就真的是把先天真水送給鎮元子了,迴去之後如來還不要扒了自己的皮,可是人家鎮元子問起來了,觀音總要給一個迴應吧,觀音迅速的在心中把當時佛教內部討論的幾個議案排列了一下順序,最後還是覺得叫鎮元子搬搬家,讓出西牛賀洲與南瞻部洲的咽喉位置比較合適,這樣一來不要鎮元子寶貝,容易說出口些,二來可以讓佛教迅速壯大,增長氣運,三來,自己還可以從中取得一點好處,三全其美,豈不妙哉。
觀音主意已定,再看鎮元子看向自己卻多了一分冷笑,知道自己遲疑了這一下叫鎮元子不喜了,於是急忙再次施禮說道:“弟子獻給仙師之物,本不該要求什麽,可是最近我佛如來與我商議,要為我興建一座廟宇,選來選去,卻看見仙師這裏的位置最好,所以……”觀音話還沒有說完,鎮元子把眼一瞪,打斷了觀音說道:“難道你還要占了我的萬壽山不成?”觀音急忙擺手道:“弟子不敢,弟子隻是要在附近選取位置,蓋一個大廟,隻是這寺廟裏每日朝鍾暮鼓,有些響動,怕驚擾了仙師,於是我佛便想要與仙師商量一下,煩請仙師把這萬壽山挪動一下,恰好我在西海找到了一處長生島,靈氣充盈生機盎然,不亞於西天靈山,正與仙師的萬壽山相配,仙師何不將萬壽山搬到那裏,豈不比在這凡間俗世要好。”
說實話,觀音說的這個計劃是很公平的,為了讓鎮元子搬家,佛家特意讓出了一塊足以成為洞天的地方給鎮元子,公平合理,鎮元子還有的賺,當然這也是這個計劃在佛家內部被否定的最重要的原因,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與其把長生島給了鎮元子,還不如內部消化,給那些沒有洞府的人分了,反正那鎮元子的萬壽山往哪裏一戳,哪裏就是洞天,哪裏還用底下再摞上一個。
不過誰叫提出這個建議的都是那些個還沒有洞府的小菩薩佛陀呢,從來也沒有真正被觀音這種坐著說話不腰疼的大佬放在眼裏,何況觀音預感到了今天的事情不會順利,哪裏還會管其他,別管哪個計劃,最容易被鎮元子接受,自己盡快從這裏抽身才是最重要的,於是觀音便毫不猶豫的把這個計劃說了出來。
觀音本以為鎮元子聽了,哪怕猶豫一會兒,也會答應,畢竟此時與鎮元子有利而無害,鎮元子沒有理由會拒絕,可是鎮元子好像突然變的聰明了一般,說道:“這個問題咱們另外再談,不過我要先問問你,你去救那人參果樹,有幾成的把握?”這個問題同樣也很尖銳,問的觀音又說不出話來了,畢竟這世界上隻有一棵人參果樹,佛教也隻有三滴先天真水,雖說道理上講先天真水可以救一切草木生靈,但是之前可沒有人用人參果樹做過實驗,佛祖說可以救得,但是任誰也沒有親眼見過,若是等會兒先天真水種下去,人參果樹沒有反應,自己豈不是就栽到這裏了,當著滿院子的神仙怎麽下得了台,於是觀音不敢把話說滿:“啟稟仙師,弟子也是盡心盡力,試上一試,隻有六七分的把握。”鎮元子道:“既然如此,那我問你,若是你先天真水滴下去,我的人參果樹沒有反應,那這先天真水的帳,要算在誰的頭上?”
這便是唐僧給鎮元子的第二個建議,從來在凡間人們要做生意,就要先寫一份合同,這合同上要寫明誰出錢誰出力,做什麽事情,做得好如何,做不好如何,神仙要簽合同便顯得有點俗了,不過這些事情還是要事先說好為妙。
這一次觀音確定了,鎮元子肯定是得到了高人指點,才能變得如此精明,而那個高人,多半就是現在還沒有露過麵的唐僧,觀音也就無奈了,之前你唐僧就算騙自己一點法寶,無論如何吧,也算是肉爛在鍋裏,沒便宜外人,可是這一次你吃錯了什麽藥,為什麽要去幫鎮元子這樣一個外人,要知道三界最頂級的這一小圈神仙裏,鎮元子和紅雲老祖是最好糊弄的,紅雲老祖的有些爛好心,而鎮元子則是性子有些執拗,腦筋不會轉彎,在原計劃裏的鎮元子哪裏有這麽多台詞,恐怕看見自己就要催著自己趕緊去救樹了,就算是其中有了什麽差錯,浪費了一些珍寶,隻要自己最後能把樹救活了,這些浪費的珍寶也能算在救樹的損耗裏,一起找鎮元子報賬,可是現在好了,公款報銷變成了投標競價,這麽大的轉變,觀音還沒想好自己的台詞怎麽往下說呢。
現在不是觀音不想好好算計一番,隻是現在群仙都在底下看著自己,若是自己猶豫了,豈不是顯得佛家小氣,而且觀音想了一下,既然佛祖覺得三滴先天真水便能救了果樹,那麽大半便是能救得,自己便大氣一點答應了鎮元子,也出不來什麽差錯。
於是觀音點頭說道:“仙師放心,弟子出手救樹完全是為了彌補悟空過失,便是救樹不成,那三滴先天真水便當是祭奠了仙師的果樹了,仙師不必放在心上。”鎮元子這才點頭,說道:“你此話當真?”觀音點頭:“此話當真!”
眼看半空兩位大神達成了交易,底下的神仙一方麵羨慕大神的瀟灑好爽,另一方麵也不免有些埋怨自己:人家鎮元子的人參果樹死就死吧,自己來湊什麽熱鬧,現在好了,人家觀音菩薩帶頭隨禮了,出手就是三滴先天真水,這樣的話自己豈不是也拿出一點家底一起隨上,之前木吒死的時候自己可是已經隨過一份了,這兩年的紅白事好像有點多啊。
此時鎮元子問觀音是不是敢把先天真水白送自己,觀音哪裏敢答應,若是答應了,就真的是把先天真水送給鎮元子了,迴去之後如來還不要扒了自己的皮,可是人家鎮元子問起來了,觀音總要給一個迴應吧,觀音迅速的在心中把當時佛教內部討論的幾個議案排列了一下順序,最後還是覺得叫鎮元子搬搬家,讓出西牛賀洲與南瞻部洲的咽喉位置比較合適,這樣一來不要鎮元子寶貝,容易說出口些,二來可以讓佛教迅速壯大,增長氣運,三來,自己還可以從中取得一點好處,三全其美,豈不妙哉。
觀音主意已定,再看鎮元子看向自己卻多了一分冷笑,知道自己遲疑了這一下叫鎮元子不喜了,於是急忙再次施禮說道:“弟子獻給仙師之物,本不該要求什麽,可是最近我佛如來與我商議,要為我興建一座廟宇,選來選去,卻看見仙師這裏的位置最好,所以……”觀音話還沒有說完,鎮元子把眼一瞪,打斷了觀音說道:“難道你還要占了我的萬壽山不成?”觀音急忙擺手道:“弟子不敢,弟子隻是要在附近選取位置,蓋一個大廟,隻是這寺廟裏每日朝鍾暮鼓,有些響動,怕驚擾了仙師,於是我佛便想要與仙師商量一下,煩請仙師把這萬壽山挪動一下,恰好我在西海找到了一處長生島,靈氣充盈生機盎然,不亞於西天靈山,正與仙師的萬壽山相配,仙師何不將萬壽山搬到那裏,豈不比在這凡間俗世要好。”
說實話,觀音說的這個計劃是很公平的,為了讓鎮元子搬家,佛家特意讓出了一塊足以成為洞天的地方給鎮元子,公平合理,鎮元子還有的賺,當然這也是這個計劃在佛家內部被否定的最重要的原因,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與其把長生島給了鎮元子,還不如內部消化,給那些沒有洞府的人分了,反正那鎮元子的萬壽山往哪裏一戳,哪裏就是洞天,哪裏還用底下再摞上一個。
不過誰叫提出這個建議的都是那些個還沒有洞府的小菩薩佛陀呢,從來也沒有真正被觀音這種坐著說話不腰疼的大佬放在眼裏,何況觀音預感到了今天的事情不會順利,哪裏還會管其他,別管哪個計劃,最容易被鎮元子接受,自己盡快從這裏抽身才是最重要的,於是觀音便毫不猶豫的把這個計劃說了出來。
觀音本以為鎮元子聽了,哪怕猶豫一會兒,也會答應,畢竟此時與鎮元子有利而無害,鎮元子沒有理由會拒絕,可是鎮元子好像突然變的聰明了一般,說道:“這個問題咱們另外再談,不過我要先問問你,你去救那人參果樹,有幾成的把握?”這個問題同樣也很尖銳,問的觀音又說不出話來了,畢竟這世界上隻有一棵人參果樹,佛教也隻有三滴先天真水,雖說道理上講先天真水可以救一切草木生靈,但是之前可沒有人用人參果樹做過實驗,佛祖說可以救得,但是任誰也沒有親眼見過,若是等會兒先天真水種下去,人參果樹沒有反應,自己豈不是就栽到這裏了,當著滿院子的神仙怎麽下得了台,於是觀音不敢把話說滿:“啟稟仙師,弟子也是盡心盡力,試上一試,隻有六七分的把握。”鎮元子道:“既然如此,那我問你,若是你先天真水滴下去,我的人參果樹沒有反應,那這先天真水的帳,要算在誰的頭上?”
這便是唐僧給鎮元子的第二個建議,從來在凡間人們要做生意,就要先寫一份合同,這合同上要寫明誰出錢誰出力,做什麽事情,做得好如何,做不好如何,神仙要簽合同便顯得有點俗了,不過這些事情還是要事先說好為妙。
這一次觀音確定了,鎮元子肯定是得到了高人指點,才能變得如此精明,而那個高人,多半就是現在還沒有露過麵的唐僧,觀音也就無奈了,之前你唐僧就算騙自己一點法寶,無論如何吧,也算是肉爛在鍋裏,沒便宜外人,可是這一次你吃錯了什麽藥,為什麽要去幫鎮元子這樣一個外人,要知道三界最頂級的這一小圈神仙裏,鎮元子和紅雲老祖是最好糊弄的,紅雲老祖的有些爛好心,而鎮元子則是性子有些執拗,腦筋不會轉彎,在原計劃裏的鎮元子哪裏有這麽多台詞,恐怕看見自己就要催著自己趕緊去救樹了,就算是其中有了什麽差錯,浪費了一些珍寶,隻要自己最後能把樹救活了,這些浪費的珍寶也能算在救樹的損耗裏,一起找鎮元子報賬,可是現在好了,公款報銷變成了投標競價,這麽大的轉變,觀音還沒想好自己的台詞怎麽往下說呢。
現在不是觀音不想好好算計一番,隻是現在群仙都在底下看著自己,若是自己猶豫了,豈不是顯得佛家小氣,而且觀音想了一下,既然佛祖覺得三滴先天真水便能救了果樹,那麽大半便是能救得,自己便大氣一點答應了鎮元子,也出不來什麽差錯。
於是觀音點頭說道:“仙師放心,弟子出手救樹完全是為了彌補悟空過失,便是救樹不成,那三滴先天真水便當是祭奠了仙師的果樹了,仙師不必放在心上。”鎮元子這才點頭,說道:“你此話當真?”觀音點頭:“此話當真!”
眼看半空兩位大神達成了交易,底下的神仙一方麵羨慕大神的瀟灑好爽,另一方麵也不免有些埋怨自己:人家鎮元子的人參果樹死就死吧,自己來湊什麽熱鬧,現在好了,人家觀音菩薩帶頭隨禮了,出手就是三滴先天真水,這樣的話自己豈不是也拿出一點家底一起隨上,之前木吒死的時候自己可是已經隨過一份了,這兩年的紅白事好像有點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