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就這麽溜了,揮揮手帶走了菩薩的兩件法寶,兩位菩薩真沒有料到唐僧敢如此大膽,明晃晃的就把自己的東西拿走了,但是可氣就可氣在人家唐僧把東西拿走之後還給你留了一個紙條,跟你說了一番大道理,叫你追都不好追,要都不好要,而且能夠主事的觀音已經走了,文殊普賢跺跺腳也沒敢順便怎麽樣,隻能把這奪寶之仇記在了唐僧身,日後若有機會再說。
唐僧領著徒弟們自那菩薩變化的院子出來,哪裏敢停留,生怕菩薩不顧臉麵追將過來連夜遠行,唐僧甚至附耳在白龍馬的耳邊低聲言語幾句,那白龍馬撒開了蹄子,半夜之間跑出去了將近千裏,看菩薩沒有追過來,這才放緩了腳步。
唐僧這麽倉促的行走卻是叫悟空心中以後,悟空已經看出了菩薩的身份,知道那菩薩斷然不會加害唐僧,怎麽自己師父進去坐了半宿,出來就著急忙慌的要走呢,不會是師父在裏麵做了什麽壞事吧,不過誰叫唐僧是自己師父呢,人家菩薩都沒說什麽,悟空也不好問,而八戒沙僧就踏實多了,一個有吃有喝就好了,一個就給唐僧牽馬,什麽事情不問,這唐僧師徒好好的休息了半天,再次踏上了西去的路程。
這一次唐僧師徒上了大路,在路餐風宿水,走了一個月的功夫,正直寒冬臘月,忽見有高山擋路,唐僧自從把佛教四大菩薩得罪了三個之後,就分外的小心觀音小心眼給自己使什麽絆子,看到高山之後便勒馬停鞭,看這高山的山勢險峻,問道:“悟空,前麵一山,山勢險要,恐有妖魔作耗,你等小心查看,莫要傷害了我等。”
悟空道:“師父馬前有我們三個徒弟,我們的手段師父也曾見過,還怕什麽妖魔鬼怪?”唐僧不由得罵道:“你手段厲害,怎麽在那黃風嶺還叫我被那妖怪抓走了?”悟空笑道:“師父莫罵,之前叫師父落入了妖怪的手,全是因為我老孫習慣了一個人單打獨鬥,沒有幫手,這一次有了沙僧,便隻叫他守護師父,我與八戒出去降服妖怪,包叫師父無礙。”唐僧知道自己如今大氣運在身,滿天神佛還沒有人敢傷害自己,隻是隨口抱怨一下,然後便繼續前進,上了那座高山。
隻見那座山,真是好山:高山峻極,山石崢嶸,山脈根接昆侖脈,峰尖頂摩霄雲中,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複掛藤蘿,日映晴林,迭迭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雲飛,幽鳥亂啼青竹裏,錦雞齊鬥野花間,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淡。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重重迭迭自周迴,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萊閬苑隻如然,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雲去雲來嶺上峰。
哪怕唐僧沒有學會望氣之數,也知道這裏是一處洞天福地,比起那烏巢的浮屠山一點不差,再想起攻略,哪裏還不知道這就到了那鎮元子的萬壽山,心中不由得歡喜,自己提心吊膽了一個月,現在終於放鬆一下了,最起碼在這萬壽山,除了聖人之外這世界上還沒有人敢在這裏胡來。
唐僧歡喜道:“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曆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哪裏有此山好景,定是一個世外高人的修煉之所,咱們快些行走,尋找那借宿的地方。”悟空當年闖下字號,遊遍名山大川,雖然知道那鎮元子的大名,卻沒有來過五莊觀,因為鎮元子自稱地師,最是驕傲,哪裏肯見一個小小妖猴,每一次悟空前來便將萬壽山隱去,故此悟空心裏早有些埋怨,這一次悟空早就看出來了這是萬壽山,以為那鎮元子也會像之前一樣把萬壽山隱去,叫自己就過去了,可是沒想到這一次那鎮元子竟然把萬壽山顯露了出來,叫唐僧上來了,悟空心裏頓時就不平衡了,唐僧是金蟬子轉世他知道,但是鎮元大仙這麽區別對待悟空就不願意了。
悟空耷拉著臉說道:“師父,你怎麽也像那八戒一樣,淨想著借宿吃飯,想拿取經之路有十萬八千裏,如今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哪能放鬆心情。”唐僧還沒說話,八戒卻嚇壞了,這呆子自從成仙之後就住在了天河,平常懶得連水麵都不出來,哪裏知道靈山在哪裏,於是問道:“哥啊,那靈山怎麽這麽遠,我們要走幾年才得到?”悟空道:“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駕起雲來,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能走五十迴,可若是師父走,莫想!莫想!”唐僧卻問道:“悟空,你怎麽這麽說?”悟空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隻要你見性誌誠,念念迴首處,即是靈山。”唐僧聽到悟空的話不僅看了悟空一樣,心中糾結,也不知道這準提給悟空種下的佛心有多重,悟空這哪裏是給自己當徒弟來了,這完全是給自己提醒來了,生怕自己忘了去西天取經一樣。
唐僧暗中翻了個白眼,也不搭理悟空,騎著白龍馬繼續前行,直繞過來一個山頭,便看見了山腰裏建有一個廣大的庭院,這庭院寬闊廣大,古樸靜謐,最吸引人注意的便是那後院的一顆大樹,哪怕離了這麽遠,仍然能看到那大樹參天茂密,枝葉把那庭院遮蓋了大半,在那大樹上,能感受到生機律動,澎湃無限。
唐僧知道那便是人參果樹,也曾吃過那人參果,不過親眼看到這果樹玄奧,也忍不住嘖嘖稱奇,而一旁的悟空,哪怕心裏對鎮元子頗有成見,也不由得感慨這天地生出的靈根,更不要說一旁的八戒沙僧,哪裏見過這樣的神物,早就看得呆了,滿嘴的口水。
唐僧領著徒弟們自那菩薩變化的院子出來,哪裏敢停留,生怕菩薩不顧臉麵追將過來連夜遠行,唐僧甚至附耳在白龍馬的耳邊低聲言語幾句,那白龍馬撒開了蹄子,半夜之間跑出去了將近千裏,看菩薩沒有追過來,這才放緩了腳步。
唐僧這麽倉促的行走卻是叫悟空心中以後,悟空已經看出了菩薩的身份,知道那菩薩斷然不會加害唐僧,怎麽自己師父進去坐了半宿,出來就著急忙慌的要走呢,不會是師父在裏麵做了什麽壞事吧,不過誰叫唐僧是自己師父呢,人家菩薩都沒說什麽,悟空也不好問,而八戒沙僧就踏實多了,一個有吃有喝就好了,一個就給唐僧牽馬,什麽事情不問,這唐僧師徒好好的休息了半天,再次踏上了西去的路程。
這一次唐僧師徒上了大路,在路餐風宿水,走了一個月的功夫,正直寒冬臘月,忽見有高山擋路,唐僧自從把佛教四大菩薩得罪了三個之後,就分外的小心觀音小心眼給自己使什麽絆子,看到高山之後便勒馬停鞭,看這高山的山勢險峻,問道:“悟空,前麵一山,山勢險要,恐有妖魔作耗,你等小心查看,莫要傷害了我等。”
悟空道:“師父馬前有我們三個徒弟,我們的手段師父也曾見過,還怕什麽妖魔鬼怪?”唐僧不由得罵道:“你手段厲害,怎麽在那黃風嶺還叫我被那妖怪抓走了?”悟空笑道:“師父莫罵,之前叫師父落入了妖怪的手,全是因為我老孫習慣了一個人單打獨鬥,沒有幫手,這一次有了沙僧,便隻叫他守護師父,我與八戒出去降服妖怪,包叫師父無礙。”唐僧知道自己如今大氣運在身,滿天神佛還沒有人敢傷害自己,隻是隨口抱怨一下,然後便繼續前進,上了那座高山。
隻見那座山,真是好山:高山峻極,山石崢嶸,山脈根接昆侖脈,峰尖頂摩霄雲中,白鶴每來棲檜柏,玄猿時複掛藤蘿,日映晴林,迭迭千條紅霧繞,風生陰壑,飄飄萬道彩雲飛,幽鳥亂啼青竹裏,錦雞齊鬥野花間,崖前草秀,嶺上梅香,荊棘密森森,芝蘭清淡淡。深林鷹鳳聚千禽,古洞麒麟轄萬獸。澗水有情,曲曲彎彎多繞顧;峰巒不斷,重重迭迭自周迴,龍吟虎嘯,鶴舞猿啼,麋鹿從花出,青鸞對日鳴,乃是仙山真福地,蓬萊閬苑隻如然,又見些花開花謝山頭景,雲去雲來嶺上峰。
哪怕唐僧沒有學會望氣之數,也知道這裏是一處洞天福地,比起那烏巢的浮屠山一點不差,再想起攻略,哪裏還不知道這就到了那鎮元子的萬壽山,心中不由得歡喜,自己提心吊膽了一個月,現在終於放鬆一下了,最起碼在這萬壽山,除了聖人之外這世界上還沒有人敢在這裏胡來。
唐僧歡喜道:“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曆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哪裏有此山好景,定是一個世外高人的修煉之所,咱們快些行走,尋找那借宿的地方。”悟空當年闖下字號,遊遍名山大川,雖然知道那鎮元子的大名,卻沒有來過五莊觀,因為鎮元子自稱地師,最是驕傲,哪裏肯見一個小小妖猴,每一次悟空前來便將萬壽山隱去,故此悟空心裏早有些埋怨,這一次悟空早就看出來了這是萬壽山,以為那鎮元子也會像之前一樣把萬壽山隱去,叫自己就過去了,可是沒想到這一次那鎮元子竟然把萬壽山顯露了出來,叫唐僧上來了,悟空心裏頓時就不平衡了,唐僧是金蟬子轉世他知道,但是鎮元大仙這麽區別對待悟空就不願意了。
悟空耷拉著臉說道:“師父,你怎麽也像那八戒一樣,淨想著借宿吃飯,想拿取經之路有十萬八千裏,如今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哪能放鬆心情。”唐僧還沒說話,八戒卻嚇壞了,這呆子自從成仙之後就住在了天河,平常懶得連水麵都不出來,哪裏知道靈山在哪裏,於是問道:“哥啊,那靈山怎麽這麽遠,我們要走幾年才得到?”悟空道:“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駕起雲來,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能走五十迴,可若是師父走,莫想!莫想!”唐僧卻問道:“悟空,你怎麽這麽說?”悟空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隻要你見性誌誠,念念迴首處,即是靈山。”唐僧聽到悟空的話不僅看了悟空一樣,心中糾結,也不知道這準提給悟空種下的佛心有多重,悟空這哪裏是給自己當徒弟來了,這完全是給自己提醒來了,生怕自己忘了去西天取經一樣。
唐僧暗中翻了個白眼,也不搭理悟空,騎著白龍馬繼續前行,直繞過來一個山頭,便看見了山腰裏建有一個廣大的庭院,這庭院寬闊廣大,古樸靜謐,最吸引人注意的便是那後院的一顆大樹,哪怕離了這麽遠,仍然能看到那大樹參天茂密,枝葉把那庭院遮蓋了大半,在那大樹上,能感受到生機律動,澎湃無限。
唐僧知道那便是人參果樹,也曾吃過那人參果,不過親眼看到這果樹玄奧,也忍不住嘖嘖稱奇,而一旁的悟空,哪怕心裏對鎮元子頗有成見,也不由得感慨這天地生出的靈根,更不要說一旁的八戒沙僧,哪裏見過這樣的神物,早就看得呆了,滿嘴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