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場的五個人都知道現在是在演一出戲,但是既然沒有人說破,那麽戲就要繼續演下去,否則若是點破了,五個人全都要尷尬。觀音聽到黎山老母說話,便也對唐僧說道:“長老,那你也看看,小女子身上有什麽出奇的物件能入得了你徒弟的法眼。”


    觀音雖然話說的客氣,但是語氣冰冷,那意思唐僧你敢挑一個看看,看我在你以後的劫難裏不給你加上點佐料,但是唐僧什麽脾氣,從來吃軟不吃硬,要是觀音真像那小女兒一般,唐僧反而張不開嘴,頂多也就是在觀音身上挑一個小飾品算了,可是唐僧一看觀音要來硬的,牛脾氣便上來了,心想反正這觀音也已經對自己有了戒備,自己從她那裏要不出什麽寶貝來了,自己還怕她幹什麽,於是當下也不客氣,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的看了觀音一遍,觀音也不生氣,就任憑唐僧這麽看,最後反倒是唐僧先泄氣了,也怪不得觀音不害怕,因為唐僧看了半天,觀音的身上的確的一件寶貝都沒有,估計是知道這一次要見自己,提前把寶貝都藏在紫竹林裏了。


    本來就沒有寶貝,要唐僧怎麽找,不過唐僧是一個樂於滿足的人,今天的收獲已經不小了,既然觀音耍了這樣一個小聰明,就讓觀音得意一迴,於是唐僧準備隨便拿觀音身上的什麽東西就好了,可是唐僧的手指剛伸出來指向了觀音,眼神卻是一愣,隨即說道:“我看珍珍姑娘仿佛有些不太樂意,便不敢在珍珍姑娘身上討取什麽東西了。”觀音聞言不由得露出一個算你識相的表情,可是唐僧又接著說到:“我看那桌子上的花瓶不錯,我便拿了那花瓶,算是珍珍姑娘的東西吧。”


    文殊普賢順著唐僧手指的方向迴頭看了看,卻的不由得笑出了聲來,唐僧指著的那個瓶子,哪裏是什麽花瓶,那分明就是觀音日夜托在手裏的玉淨瓶,原來這是觀音變化成珍珍之後,覺得自己再托著玉淨瓶也太假了一些,於是就隨手把玉淨瓶放在了桌子上,這下好了,觀音看家的法寶都被唐僧盯上了,文殊普賢瞬間覺得自己送出去的法寶不值錢了,已經抱著肩膀在等著看熱鬧了。


    觀音的臉色已經可以用千年寒冰來形容了,這個唐僧,眼睛也太毒了一些,自己這玉淨瓶,自己已經隱去了光芒,變化的很普通了,跟這屋子裏所有的瓶子都差不多,唐僧怎麽看出來的,不過觀音又看了一眼便反應了過來,其他的瓶子或者是空的,或者是插著鮮花,或者放著綠枝,隻有自己的瓶子裏,就插著一根柳枝,還是一枝隻有兩片小葉的柳枝,自己日夜托著不覺得什麽,可是放在這屋子裏就顯得有些突兀了,以自己對唐僧的了解,他要是看不出來,觀音倒要懷疑這其中有什麽貓膩了。


    但是要讓觀音把玉淨瓶給唐僧?開什麽玩笑,玉淨瓶不光是觀音最厲害的法寶,還是觀音在人間現身法相最大的特點,要是把玉淨瓶給了唐僧,觀音一萬個不相信唐僧還能這麽還給自己,自己總不能跟人說自己的玉淨瓶丟了,你們把自己的法身都換成空手的吧。


    觀音看唐僧說完話後就不看自己了,低下了頭,專心致誌數地上的螞蟻,哪怕自己怎麽瞪他他也看不見,就是用手指著那玉淨瓶不動彈,鼻子差點氣冒了煙,杏眼圓睜,拚著不要了這一場的氣運,最後咬著牙生硬的說了一句:“小女子實在喜歡這個花瓶,恕我難以把這花瓶給你,小女子也不願嫁給你的徒弟了,你便從我這兩位姐妹中選吧,小女子先告辭了。”觀音說完,拿起自己的玉淨瓶,扭頭便走,黎山老母阻攔了一下,觀音哪裏停下,出了後門來到那唐僧看不到的地方,直接駕了雲便返迴了那南海普陀山。


    這下子好了,場麵一下子就變得冷了下裏,因為文殊普賢雖然和觀音地位相等,黎山老母還要隱隱高過觀音一頭,但是觀音可是大日如來指定的唐僧西遊的負責人,唐僧一路上所有的劫難都是觀音安排的,包括這一次對觀音的試探,但是現在觀音被唐僧給嗆走了,負責人走了,接下來怎麽收場,剩下的這三個人可不好隨便決定。


    就在三人還在愣神的功夫,唐僧哪裏還能讓他們反應過來,看觀音走了,自己也扭頭就走,等黎山老母想要叫住唐僧,唐僧正好走到門口,聽見黎山老母的聲音非但沒有停下,反而是加快了腳步,直接出了房門,等黎山老母急忙走到門口,再看唐僧已經跑到了前院,哪裏還能叫的住,而唐僧,哪裏還有,之前那彬彬有禮,道貌岸然的樣子,赫然就是一個剛剛偷盜得手,急於逃跑的小偷模樣。


    一瞬間,文殊普賢就有了自己是不是初虧上當了的想法,而片刻之後,文殊便感覺到跟自己心意相通的墨蝶沒有了感應,而之後普賢便感覺到自己的象牙手串消失不見,文殊普賢頓時大驚,心想自己那法寶可是經過了無數的祭煉,千百次的打磨,便是與妖王魔鬼打鬥也未曾丟了,怎麽這一次被唐僧拿走就沒有了感應,難道這唐僧比那妖王還要厲害,那還要唐僧取什麽經,觀音這一路上安排的妖怪都還不夠給唐僧塞牙縫的呢。


    文殊普賢之前可是抱著一個法寶換一個徒弟位置的想法的,現在徒弟還到手,自己的兩件法寶先沒了,這怎麽能行,文殊普賢強忍著等了一會兒,也不看前麵有什麽動靜,便也顧不得什麽了,急忙追到了前麵,卻看見前麵的客廳裏哪裏還有唐僧師徒的蹤影,隻在那桌子上留下了一張帖子,上寫著:


    受了觀音命,身穿我佛衣。


    西天取經去,收了四徒弟。


    天命所注定,不敢有所違。


    心中有羞愧,不敢再所留。


    連夜趕路去,千萬勿挽留。


    取經待歸來,再去登門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銅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銅五並收藏西遊小記之臥底唐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