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保大十年二月十二,後周皇帝郭威遣使將慕容彥叛亂一戰中出兵相助卻兵敗被俘的唐軍將領燕敬權送到金陵,還給李璟帶來了一封手書。對於尋常的百姓或是普通官員而言這並非是什麽了不起的大事,可在軍營中六皇子李從嘉的心裏卻掀起了波瀾,曆史的走向果然沒有改變,接下來就要輪到自己的父皇誠惶誠恐的上書致歉了。


    昨天晚上劉彥青的父親清淮節度使劉仁贍將軍迴了金陵,可能多半與此事有關,李從嘉正在思索著如何找個機會和這位老將軍見上一麵。清淮節度使坐鎮濠州,手下七八萬精銳還有兩萬水軍,可說江淮一帶最大的力量就掌握在劉仁贍的手中。自己想要能在三年後扛住周世宗柴榮的親征,劉將軍就是絕不能忽視的力量,但是如何與之接觸卻是頗讓人耗費腦筋的事情,因為現在他封王之事已經放上了台麵,在此敏感的時刻他李從嘉接觸任何一位朝中重臣都會很不合適。


    “殿下,鍾瑞年公子派人來請您過府相見。”李從嘉正在想著心思卻有士卒進帳稟告,鍾大少爺的馬車已經停在軍營之外了。


    “好,我稍候便去。”前來通傳的士卒名為李具,那日李從嘉從單杠上掉下來摔得七葷八素的時候他是第一個來到自己身邊的,此人身手不凡,杞縣一戰斬首過十,且頭腦靈活能察言觀色,因此便也將他留在身邊做了親兵,六皇子的親信隊伍是需要不斷擴大的。


    從上元節開始鍾瑞年來請李從嘉赴宴前前後後已然不下十數次,多是一些應酬的場麵,往來也以各處豪商居多,對鍾大少而言請來表弟是一件極有麵子的事情,也對他們悅來客棧的生意有很大的好處。而對六皇子來說亦不抗拒,聽這些豪商說一些四方之事亦可以開闊眼界,甚至獲得不少有用的信息,比方說後周正在製造戰船訓練水軍!看來他們對於江淮已有虎視眈眈之心,否則要戰船何用?


    不過今天鍾少爺請李從嘉前來可不是要赴宴的,等六皇子到了鍾府就立刻被請到了書房之中,一同的還有劉彥青,趙龍和鍾九則在書房之外守候,任何人不經傳喚皆不能入內。單看這個陣勢李從嘉就知道今日之事非同小可,如今他和鍾瑞年加上趙龍劉彥青就是一個小團體的核心,一個是發小一個是表哥都是他身邊最為可信的人。


    “從嘉,此次我大唐出兵相助慕容彥那郭威很是震怒,如今派人將燕敬權送來恐怕有示威之意在內,皇上召集了燕王威國公韓大人和劉老將軍等人今日午後在養心殿議事。”果然剛剛坐下鍾瑞年就給了李從嘉一個重量級的消息,如今六皇子身在軍營之中,皇宮內院的消息卻是沒有鍾大少爺來的快捷了,但由此亦可見鍾瑞年的手段。


    “慕容彥叛亂一開始聲勢頗大,卻是虎頭蛇尾,郭威此人確實厲害,單看他先前的隱忍已是不凡,後來的用兵也是可圈可點,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慕容彥的十幾萬大軍未戰先亂,那燕敬權也不是知兵之人,若能提前察覺輕師後退又哪會兵敗被擒?那郭威如今此舉,難不成還會攜評叛之威興師問罪與我大唐?”不要這樣看我,那些話我是聽我爹說的,接過話頭侃侃而談的正是劉彥青,話語之中頗有見地,倒讓李從嘉鍾瑞年奇怪,看見二人的眼光他急忙做出了解釋。


    “老將軍不愧是我大唐名將,可謂一語中的,不過郭威此舉還是威嚇居多,此時他尚有北漢契丹在其側背,對我大唐動武智者所不為。”李從嘉點了點頭,此言出自老將軍口中倒是順理成章,燕敬權之敗趙匡胤等人固然表現精彩,可主要的原因還在他敵情不明又偏師冒進,後周剛剛建立不久,契丹對郭威並不友好,一日不解決這個巨大的威脅他怎麽會率師南下?這可能也是三年之後大戰的原因。


    “從嘉眼光不差,我也是如此作想,江淮之地有劉老將軍鎮守,郭威雖說迅速平叛但亦有損耗,此時興兵他也要好好斟酌!不過我看此事對從嘉你的外封也頗有影響,假如今日皇上提起此事你我所求就大有希望!”在鍾瑞年劉彥青麵前李從嘉不用有太多的掩飾,他的分析得到了表哥的認可,於此處鍾瑞年的眼光可說是一點不差。當然他和李從嘉的出發點有所不同,戰事之中亦有尋常難得的商機。


    “該我說的我全說了,看起來爹爹並沒有起疑心。“”李從嘉聞言沉默了片刻,隨後眼光看向了劉彥青,後者點了點頭立刻答道。


    “那我們就在這裏等?”微一沉吟李從嘉又對鍾瑞年問道,他是非常明白表哥話中的意思的,劉仁贍將軍身為清淮節度使執掌江淮兵權,假如父皇有意要將自己封到江淮必然要征求這位大將的意見。這段時間自己的封王成了最大的重點,鍾瑞年為此可謂不遺餘力,鍾太師和韓尚書等處都花了很多功夫,如今就等著皇上提起此事了。


    相反是當事人李從嘉卻不宜在此事上發表任何的意見,還要表現出避之不及的樣子,尤其是在燕敬權兵敗之後,後周聲勢大盛,此時他要還想去江淮之地便與一向的行徑太過不符了。但李從嘉更知道自己是一定要想方設法爭取封到江淮的,除了自己他不相信任何人會比他更想守住江淮,而此等軍事重地的得失將決定大唐的命運,因此才兵行險招讓劉彥青找機會在劉仁贍的麵前說了一些話題,現在劉彥青已經照著自己的吩咐做了,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結果亦難預料。


    “嗯,我等三人在此枯坐也是無趣,恰好今日乃是玉京樓秦玉瑤姑娘在金陵的最後兩日,不妨前往奇芳閣一觀……嗯,秦姑娘對重光你極為仰慕,如此佳人見上一麵也不錯。”鍾瑞年點點頭說道,求江淮之地是他最先和表弟提起並反複勸說,如今看來他還真是不遺餘力了,否則有可能遭遇兵禍以李從嘉的性格是定不會謀求此處的。


    從楚地迴來,表弟給了自己五千兩黃金作為二人合夥的資金,且對具體的操作他根本不聞不問,最多是提一些既有“創造性”的意見,即使是表兄弟這一份信任也讓鍾瑞年感覺極好,親兄弟明算賬也確是合夥的最好基礎,表弟更不愧是天資聰穎,對那行商之事不過接觸數月竟然已是不在自己之下,恐怕也隻有他這個“天才”能夠做到了。


    “奇芳閣,秦玉瑤?鍾少此論極高。”劉彥青第一個出言附和,天魔之姿,傾城之態的舞技誰不想見?


    “表哥你這是早就安排好的吧?”李從嘉卻是沒好氣的問道,鍾瑞年剛才停頓之後說出的話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這個家夥還真會利用自己的價值,恐怕今日父皇召集重臣議事不過是恰逢其會,即使沒有此事表哥也肯定會請自己去奇芳閣的。


    “知我者,重光也!誰讓你現在這麽大的名氣?江南第一才子,哪個不想見你。”鍾瑞年聞言微微一笑,之後還用頗為怨怪的語氣言道,隨著李從嘉名聲大漲就連自己在外也要受不少的牽連,很多人根本不是找他談事而隻是為了李從嘉,讓鍾少爺亦不得不羨慕嫉妒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