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保大九年的這場伐楚作戰中,彈丸之地杞縣卻占據了主角的地位,直到許多年後還為唐軍之中的老人們所津津樂道,不是因為此戰有多麽的精彩,其間亦沒有名將之間的對決。所有的原因都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那便是六皇子李從嘉,杞縣之戰就是六殿下的軍中首戰,而與這個名字有著任何關係的戰役都會被載入史冊之中。


    “當年六殿下不過十五之齡,卻能親冒矢石在城頭上救助軍中士卒,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皇子……”老兵的口中往往都會如此描述,李從嘉在杞縣的表現給每一位參戰的士卒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見張小虎的中箭而亡徹底觸動了李從嘉心中的那根神經,他飛快的上前加入了運送受傷士卒的行列之中,哪怕冒著會被城頭流矢擊中的危險也在所不惜!假如杞縣之戰就是老天給他的第一個考驗,那麽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會坦然麵對,但眼見自己的士卒一個個戰死卻什麽都不作那是李從嘉不能接受的,了不起就和老天賭上一迴。


    前前後後六皇子一個人就從城頭上背下了二十幾名受傷的士卒,有的送到醫者那裏進行救治,也有的在下城途中便死在了李從嘉的背上,時候想起六皇子都會覺得自己當時的行為有些魯莽,所謂慈不掌兵,身居上位者麵對屍山血海也不應該皺一下眉頭!可在那一刻他卻是被心中的熱血所驅動著的,或者說是這具身軀的年青感染了他。


    自始至終李從嘉始終沒有加入到城頭的激戰之中,除了搬運傷員之外他還會在城下不計血汙的為那些陣亡士卒擦拭屍身!倒不是他沒有那份膽量直麵戰爭的血腥和殘酷,而是身為皇子,假如他那樣做得話隻會給趙龍添亂,從敵軍攻城的一刻到現在殺上城頭與守軍血戰,趙龍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敵眾我寡之下被楚軍登上城樓隻是遲早的事情,李從嘉可不希望因為自己而給指揮官帶來任何的困擾。


    一個半時辰的時間,城頭的廝殺就沒有停止過一刻,楚軍士卒衝上城樓十三次,唐軍也把對方打下去了十三次,到了最為激烈的時刻戰死在城上的敵我屍身已經來不及搬運了,雙方都是在踩著同袍的屍體進行交戰,如果你此時走在城樓上腳底一定是黏糊糊的,鮮血已經流成了血漿,空氣之中彌漫的都是一股極為濃烈的血腥味。


    楚軍士卒的屍體堆在城下,倒在城頭數不勝數,而唐軍也倒下了四百多名忠勇的將士,他們之中有很多都是糾纏在一處一起死去的,那時候人變成了野獸,身體的任何部分也成了攻擊對方的武器。李從嘉就親眼看見自己這一營士卒之中的好幾個抱著敵軍從城頭跌下,更有的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以自己的牙齒咬開了對手的咽喉。戰鬥到了這個時候,城頭的慘狀用修羅地獄來形容都不足以盡述。


    一個半時辰十三次攻擊被守城方擊退,楚軍終於退下稍作喘息,城中這支唐軍的強悍遠遠出乎了他們的預料,原本以為登上城樓仗著人數優勢就可以一蹴而就,誰曾想一次次的突擊都變成了徒勞。隻有那些堆積如山的屍體在證明著剛才一戰的激烈。


    隨著楚軍士卒的退卻,很多唐軍都是一屁股坐在了血泊裏,靠著也不知是敵方還是己方的身體重重的喘息著。剛才是一股血勇和信念在支撐著他們奮力死戰,揮舞兵器的動作最後已經成了一種機械化,而當敵軍退卻那種如山的壓力消除的時候一直繃緊的神經得到了鬆弛,這稍稍的鬆弛帶來的就是身體上的極度疲乏,即使是麵對著地獄一般的戰場他們隻要合上眼就能睡過去,不顧一切的睡過去。


    “兄弟們吃點東西千萬不要睡著,那幫兔崽子很快又要上來了。”光著膀子的張天寶捧著一大堆饅頭穿梭在城頭的士卒之中,剛才的廝殺他的表現無疑是最為顯眼的一個,你經常可以看見那個雄壯如山的身影將敵軍高高舉起扔下城樓的模樣,說是以一當百也不為過。


    “醒醒,快吃東西,喝點水。”此時張天寶的身上已經沒有一塊幹淨的地方了,那些饅頭也被染成了紅黑色,可久戰乏力的士卒們哪裏還能顧得上這個?接過之後無不是一陣大嚼大咽。王雲林和司徒剛也在幫著張天寶散發饅頭和清水,並不時碰一碰那些很快就發出鼾聲的士兵,這個時候是千萬不能睡的,睡過去也往往意味著死亡。


    身為主將,剛才的那場廝殺趙龍也親自加入其中,到現在死在他手上的敵軍士卒怕不下二十之數,普通的士兵可以利用這難得的間隙進行歇息,但他卻不能,還要隨時注意觀察敵軍的動向!五百士卒的傷亡已經是城中守軍的四分之一,現在他手上能夠用於北門防守的生力軍不超過兩百,敵人若是再來司徒剛的騎兵也要揮戈上陣了。


    直到現在哪怕戰況再為慘烈趙龍也沒有動過其它三門士卒的心思,敵軍一直攻打北門甚急並不代表他們就不會攻擊其餘三門,說不得這一陣激烈的衝殺也可能就是對方將領的聲東擊西之策,過往的攻城戰中有著太多這樣的戰例了。不過防守方總是處於被動的,趙龍也不敢保證在敵軍如此強度的攻擊下北門還能堅持多久,如果可以他倒希望對方的攻城不要有所停頓,短暫的歇息反而會影響守軍的戰力。就像眼前雖然有張天寶王雲林等人不斷提醒著士卒們不可睡去,但身心的疲乏還是讓很多人都不自覺的閉上了眼睛……,以這樣的狀態來麵對敵軍隨時有可能再度展開的攻擊,他們還能像先前一般堅強嗎?


    正當趙龍也準備上前加入喚醒士兵的行列時,一陣高亢的帶著殺伐之音的琴聲卻在城頭上迴蕩響起,其聲獵獵氣勢不凡,一時間竟演出了千軍萬馬意境,曲中那份振奮之意聽在耳中就令人精神一振,高亢的琴聲連響數次不少士卒都睜開眼睛認真傾聽起來,那道行雲流水般的樂聲的確引人入勝!此時趙龍不用去看也知道操琴的一定是自家殿下,否則在這杞縣城中誰還能在樂器上有這份本領?


    趙龍猜的沒錯,此時正是六皇子李從嘉端坐城頭彈著古箏,所奏之曲便是後代名篇將軍令,他為此舉可不是為了效法武侯的空城計,現在的六皇子沒這麽悠閑,在很多情況下雄壯的樂聲都比之他物更能振奮人的精神,李從嘉不知道效果到底如何但值此時他也要試上一試,反正就算失敗了他也沒有任何的損失!而從眼下士卒們一個個認真傾聽甚至還有人隨之輕哼出聲的模樣,他無疑是成功了。


    假如李從嘉知道趙龍心中所想一定會予以糾正,本殿下現在用的是古箏而不是撫琴,這兩者之間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古琴聲音清越多為七弦,而古箏則有二十一弦且樂聲更為剛勁有力,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中顯然比古琴更加適合。說起這些六皇子的知識簡直是大師級的,他前世的記憶與曲樂而言就是一個寶庫,現在也算是一展所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夫(書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夫(書坊)並收藏五代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