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葉冰隻想說:沒誌氣!


    不是葉冰不愛財,相反葉冰比誰都貪婪,但他貪的是大財,巨額宇宙幣!


    宇宙貨幣是聯邦專門為開拓者設定的一個貨幣單位,由獨立於聯邦軍方、開拓者之外的金融體係聯邦銀行發行,招募船員、機甲作戰人員以及向九大集團購買建築圖紙等,均離不開宇宙貨幣。


    而宇宙貨幣獲取的主要方式則是來自陸基基地。


    陸基基地建造完成後聯邦銀行每天會向內發行500宇宙幣,隨著陸基基地升級後發行額度也會隨之增加,總計可升級四次分別是:


    議事堂基地(500宇宙幣)、內政廳級基地(1000宇宙幣)、議會級基地(2000宇宙幣)以及最頂級的國會級基地(4000宇宙幣)。


    最頂級的國會級基地每天也才4000宇宙幣,而哪怕修建一座戰艦生產車間也要花費數萬宇宙幣,更別提之後的‘雲中城’,就算從前葉冰也不可能這麽老老實實的龜速發展,更何況還經曆了一次重生。


    至於怎麽來錢快,葉冰心裏自然是有了計劃的,而且是損人利己的大好計劃...


    “胖子,基地建造完了,把你的錢共享出來!”


    聽到葉冰聲音的胖子剛一轉過頭就發現自己的夥伴忽然露出了陰測測的笑容,讓小胖子不寒而栗。


    胖子臉色凝重起來,這兩天他認認真真的觀察了許久,葉冰的表現實在太過詭異,先是莫名其妙的放著航母不要,換了一艘跟破爛沒啥兩樣的小型戰艦,現在又...難道說...


    他腦袋壞掉了?


    *****


    開海第四天,開拓者們已經陸續結束了探索,不過陸基基地的建設卻非常緩慢,原因很簡單,大家已經打起來了...


    行星體積雖然看上去不小,礦產資源豐腴,但是架不住人多呀!


    拿比鄰星圈的阿爾法星舉例。


    經過這段時間的統計,探索這顆星球的開拓者一共有一萬名左右,大小戰隊組織差不多兩百餘支,但資源點隻有幾十個,根本滿足不了這麽多開拓者發展,為了爭奪資源點的控製權自然是要幹上一場的。


    沒基地沒資源沒兵怎麽打?


    誰說沒有?


    聯邦不是為每個開拓者準備了30個工程機器人的嗎?。


    千萬別小看我們的大民兵,在標準引力下,人家的負重可是輕輕鬆鬆超過幾千斤,隨便拿材料加工點什麽利器掄起來,七八個工程機器人能幹翻一頭原型機甲哩!


    於是。


    聯邦迎來了史無前例的,足以把工程機器人發明者氣個半死的壯觀場麵——工程機器人大作戰。


    每天都能看到某支艦隊的運輸船從太空降落走下來一票工程機器人,剛建立一點基礎設備,其它開拓者的機器人掄著錘子和機械手臂上來了,幾大錘子將別人的建築砸了個稀爛。


    不過戰火目前還維持在陸地上,主要是因為目前大家都沒多少彈藥,全部擼上去也打不死,還不如不打。


    聯邦民眾自然是罵娘掀桌子了...


    “sb啊,打個j8打,都他媽的趕緊建設星球啊,艸,老子們讓你們出去不是讓你們幹仗的,探索,探索,懂嗎!”


    “我的乖乖,這些個小兔崽子,聯邦快去滅了他們吧,別丟人現眼了。”


    “外星人還沒看到就自己打起來,我對聯邦的前途感到堪憂啊...”


    也有一些覺得這才是正確的。


    “就是應該好好的打,優勝劣汰,趁著這個機會先磨礪出優秀的指揮官,真要碰到外星人,我們才能站住優勢!”


    “優秀的指揮官與軍事家不是課本上學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好好打!”


    當然,其實占據數量最龐大的,是看熱鬧嫌事不夠大的吃瓜群眾。


    “看那sb,連三角包插都不會,就知道讓機甲排隊上去送死,換老子來,早把這基地給打下來了。”


    “天上那些戰艦搞毛啊,停著做擺設?開幹啊,艸,白瞎給你們這麽好的戰艦。”


    “這樣打有啥意思,你們倒是去打聯邦啊,把大天使幹掉,第三艦隊打下來,揚名立萬,讓聯邦看看人民群眾的力量!”


    “支持,一萬個讚,支持跟聯邦開戰!!!”


    而也在大家打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葉冰這邊已經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項軍工生產建築,軍工生產車間,也就是俗稱的——崗樓。


    崗樓的圖紙購買費用為500宇宙幣,需要的常規礦場為50ct,建造最短周期為24小時,日產量為20架,每架造價資源成本為5ct,機師招募價另算,前置建築為10座窩棚。


    此時葉冰的基地迎來第一次發錢,10座窩棚也已建造完畢,累計生產出來的工程機器人達到了120架,而每建造一個窩棚他都會結餘5ct的資源礦產,這時剛好夠建造崗樓所需。


    這時候就體現出五機器人開局法的優勢了。


    開局如果關顧著采礦的話,這時候必然造不出如此之多的窩棚,反過來如果抽調多數機器人修建窩棚,這時候礦石又嚴重不足,機器人更是能有幾十架就謝天謝地了。


    四十架工程機器人當日采礦量才堪堪百十來點,就算不造其它建築了,把崗樓憋出來,也僅能生產幾架機甲,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還得閑置著。


    而利用五機器人開局的方式,這時候120架的工程機器人完全滿足了崗樓每日生產所需,還能有所結餘。


    而這部分結餘,恰恰是下一個需要整整三天建設周期的建築,至於下一項是什麽呢?


    等到崗樓修好就知道了。


    從中控台輸入指令安排完崗樓建設,崗樓修建的最大機器人上限為50架機器人,葉冰果斷按最大數字建造,完事後照舊駕駛機甲出去溜達了一圈,洗個熱水澡,便返迴休息室休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的時候翻了翻戰網,還不錯,這種毫無觀賞性的機器人群架總算結束了。


    經過兩天的工程機器人大亂鬥,開拓者對資源點的第一輪爭奪終於卸下帷幕,單人開拓者及成員規模較小的戰隊被迫隻能去外太空謀求發展,人數下降後資源匱乏的局勢也有所緩解,大家終於開始開始和平發展了。


    不過這種和平隻是暫時的。


    被擠出行星的開拓者畢竟是少數,整體總量隻有三分之一都不到,行星上的資源點對於仍舊龐大的人群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遲早還會打起來。


    看看開拓者們的首發建築就知道。


    站住腳跟建立基地的戰隊除了建一兩個窩棚保持機器人的生產外,剩下的無一不是攢錢攢資源發展‘堡壘’。


    堡壘是一項陸基防禦係統的代稱,主要由兩座陸基防禦炮塔構成,這玩意兒出來了,沒有戰鬥機甲別想打下來,不過它的造價也非常昂貴,初級堡壘就需要500宇宙幣及100ct礦產,之後每次升級價格都數倍增長,嚴重拖慢發展腳步。


    了解了下大致情況,葉冰便離開了休息室,前往崗樓所在的工業區。


    在這裏,已經多出了幾架巨大的鋼鐵怪獸,高達六米的機身,第四代超合金的裝甲,人形機體結構,在陽光下寒光四射,這便是由聖堂公司所生產的陸麵鋼鐵戰士——


    槍兵級戰鬥機甲,屬於短程作戰機甲,機動力八十,主武器為o2型機關槍,攻擊指數4,防禦指數5,單人操作,占據1人口空間。


    人口空間指的是每個開拓者可招募的最大智能npc數量,按戰隊開拓者數量分配,10人以內三萬,每增加10人增加三萬,這個數字是根據聯邦極限可戰人員平攤下來的。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機器人也是占據人口的,每架1人口,主要是因為這玩意兒如果需要執行特定任務的話,需要單獨一個工程師來操作。


    言歸正傳。


    機甲類的軍工產品均是在崗樓裏麵修建,但更高級的需要修建對應的研究所,得等基地升級後才行,目前隻能生產槍兵機甲。


    昨晚睡覺前葉冰便對中控台下達了指令,崗樓建造完畢後就會自動生產,這時候已經產出了4架。


    葉冰眼裏樂開了花,這些可都是錢呐!


    是的,葉冰的發財大計便是倒賣軍火生意。


    記憶裏頭,1級星域基本是從頭打到尾的,戰火就沒間斷過,占著風水寶地毫無憂慮的他總能比別人更快生產出高級兵種,當然得發揮這個優勢。


    拿槍兵機甲舉例子,這時候大家都知道需要這玩意兒,誰先出來誰就能開第一槍,但一時半會兒又都顧不上造,即便造好了,產能也嚴重不足,必然得走上收購的途徑。


    星河戰網上這兩天求購槍兵機甲的帖子不勝枚舉,那價格更是老早已經炒到了40宇宙幣的高價!


    隻要保證造兵速度總比別人快上一籌,就不用發愁生意,還能把軍火分別賣給相互敵對的勢力,讓他們在那兒打得死去活來拖慢發展進度,自個兒在這兒數鈔票數的手軟,天底下還有比這更爽的事情嗎?


    如此思考著,葉冰一時間心情別提多愉悅了,眉開眼笑的便在基地裏頭歡快的踩著拍子跳起了恰恰。


    於是。


    胖子過來了,手裏拎著個微型核磁共振頭盔。


    胖子將那頭盔往葉冰跟前一遞,一板一眼的說道:“兄弟,快帶上它,讓我給你腦部做個全息成像掃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英雄無敵之星際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好大的白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好大的白兔並收藏真英雄無敵之星際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