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建造基地
真英雄無敵之星際爭霸 作者:好大的白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飛船穩穩降落到了停機坪上,不久後,斷開鏈接的貨艙也在自動導航功能的引導下降落到了停機坪。
貨運艙門打開,一個個工程機器人從裏麵走出,根據星河號中控台的圖紙指令設置展開工作——修建初級陸基基地。
陸基基地是開拓者的基礎建築,完成度超過60%就能開始采集常規資源礦產,剩下的都是些生活設施,建造完畢後才能解鎖接下來的一係列建築,每個開拓者僅能建造一個基地。
機器人出來後,一部分離開停機坪在空地上打開激光挖掘係統對地麵進行基坑挖掘工作,而另外一部分則從貨艙裏拉出材料生產設備,就近選取各種礦石提煉建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組建各種機床設施。
聯邦專門為開拓者準備了殖民外星球所需要的生產車間、工坊等,這些均以‘圖紙’的方式采用第七代密碼加密後儲存在開拓者戰艦中控台。
開拓者抵達一個星球後隻要收集到足夠的資源,達到建造條件後,就能從中控台選擇,再命令工程機器人建造,之前的停機坪正是通過這些圖紙建造出來的。
各式各樣的機床設備就已經組建完畢並開始全力運轉,各式各樣的基建材料從裏麵飛快的生產出來。
等到下午的時候,基坑挖掘工作也已經結束,地上陸陸續續出現一個個大坑,從停機坪邊緣遍布過去大概兩公裏左右。
在中控台下達指令後,機器人開始解體並重新構裝工程機械手臂,變成幾百個半米左右外形類似蜘蛛,兩麵各有八隻機械手臂的蜘蛛機器人。
這些蜘蛛機器人拿著機床生產出來的一截截弧形金屬結構體插入基坑,將基坑掩埋固定後,再一層層的建設上去。
這些蜘蛛機器人會在這兩公裏的範圍建設一個大大的蛋殼,之後還會安裝第六代高塑玻璃,等到蛋殼建設完畢後,再安裝重力係統、控溫係統、注入空氣等,製造出一塊人類可自由活動的生態區域。
理論上來說,在忽略電磁幹擾這項環境因素後,人類現在已經可以在幾乎所有的行星上建立活動空間,隻是一個投入與迴報的問題。
從中控台上看了下建築完成的預估時間。
每種建築建造時因為施工空間等因素,建造圖紙上麵就限定了施工機器人的數量,而陸基基地最大施工機器人為300架。
隻是這時顯然不會有人擁有這麽多機器人,30架工程機器人全力開工下,中控台顯示大概還要28個小時才能建設完畢。
時間還早,胖子也不在,這時候沒有其他安排,葉冰索性進入六米多高的武裝機甲內出去溜達了一圈。
機甲是人類陸地戰場的尖端科技,高級機甲的造價不一定就會比戰艦低,聯邦為每一位開拓者都配置有一架最低級的武裝機甲。
不同於工程類機甲,武裝機甲是需要人類坐在裏麵控製的。
這主要是因為使用武裝機甲的時候基本都是在戰場上,而任何一場合格的戰役雙方肯定會對製空權以及敵軍衛星係統進行幹擾或者摧毀,這個時候衛星網絡係統基本是癱瘓的,如果采取自動駕駛係統容易被黑掉。
駕駛著機甲在陸地上跑了兩圈,重溫了一下控製這鋼鐵怪獸的味道後,葉冰迴到了戰艦內,衝了個澡打開網絡翻閱起來。
這個時候大部分開拓者基本都已經從空間蟲洞出來了,也已經抵達了各個星球,不過都還在天上飄著呢。
行星的體積太大,偵測工作本來就很緩慢,開拓者們又各幹各的不共享偵測資料,在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情況下,基本上連機器人都沒放下,更別談修建路基基地了。
下麵的評論區裏已經開始有聯邦民眾罵街了,主要是因為這些開拓者的表現實在是有些讓人看不下去。
至於開拓者們,才懶得鳥他們,老子現在有槍了,老子現在飛出太陽係了,想怎麽幹那是我的事兒,你管得著麽?
看了一下,除了聯邦艦隊組織的‘未來星’展開的建設工作比較有秩序外,幾個恆星係的情況都差不多。
聯邦艦隊自然也有加入這場推演中,不過規則同樣限製在雅麗規則之內,與開拓者屬於平級關係。
花了一天時間,葉冰的路基基地終於建設完成了,一條條金屬支架向上攀爬呈現網狀結構,中間是一塊塊玻璃,從高空鳥瞰如同一個巨大的蛋殼罩在大地上,而也在這個時候,磨磨蹭蹭的胖子也終於到了。
“我的天啊!”
從飛船上下來,通過銜接隧道進入路基基地裏麵,胖子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再三揉了揉,誇張的張大了嘴巴:“我不是在做夢吧!!!你居然連陸基基地都已經建好了?甚至已經開始建造窩棚了!!!”
也不怪小胖這麽吃驚,這時候大部分開拓者還在天上飄著呢,能夠將機器人著陸的寥寥無幾,能夠開工的更是鳳毛麟角。
“星球體積小,偵測工作簡單呀。”葉冰道。
頓了頓,他直接切入主題道:“別耽擱了,快點去建造你的陸基基地吧,完了趕緊修建窩棚。”
窩棚其實是聖堂公司機器人工廠的代稱,日產量為10架工程機器人,因為它的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座窩棚,所以大家習慣了這樣稱唿。
窩棚與初級基地同屬基礎建築,隻需要10ct的常規礦產就可建造,同時施工機器人上限為10架,建造周期最短隻有兩個小時,前置建築為陸基基地。
陸基基地建造完成度超過60%後,葉冰就開始逐步抽調機器人進行常規資源礦產采集,而等到基地建造完畢的時候,那邊也湊足了10ct的礦場資源,這時候葉冰的第一個窩棚已經開始建造了。
思考了一下,葉冰又補充道:“之後保留5架工程機器人建造窩棚,每增加一個窩棚加持兩架機器人修建,至少修建10座。”10座窩棚是開啟下一項建築的最低要求。
開局可支配資源是非常稀少與寶貴的,造什麽建築直接影響到後續發展速度,而葉冰這時候傳授給小胖的是5機器人開局法,這種方法能夠保證每一座窩棚剛剛建造完畢,必然能夠采集到15ct左右的礦產資源,5ct結餘,剩下的剛好夠建立下一座窩棚。
這是經過無數開拓者總結出來的精華,在無人幹擾的條件下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工程機器人作用,絕對是最快的開局方式。
“你已經探明儲備了?”智慧結晶胖子不知道聽進去沒有,礦產兩字兒倒是明顯令他眼睛一亮,連忙開口問道“這裏的資源礦產儲備多麽?超過兩千噸沒有?10個窩棚哪兒夠啊,我至少要修30個!”
在小胖子看來,這個規模的衛星能夠有兩千噸已經是打頂了,就算隻有一千噸,他也是非常滿意了。
可是當葉冰將智能終端上的儲備訊息傳遞給他之後,小胖子依然有種頭暈目眩的衝動,肥碩的身軀甚至重重的晃了一下。
他重重的吸了口氣,不敢置信的說道:“二十三萬噸!!!我的天啊,葉冰,您簡直是我的神啊!”
接著他歡天喜地的蹦躂了起來,說了一句令葉冰有些無語的歡唿:
“這下發達了,船員的工資有著落了!”
貨運艙門打開,一個個工程機器人從裏麵走出,根據星河號中控台的圖紙指令設置展開工作——修建初級陸基基地。
陸基基地是開拓者的基礎建築,完成度超過60%就能開始采集常規資源礦產,剩下的都是些生活設施,建造完畢後才能解鎖接下來的一係列建築,每個開拓者僅能建造一個基地。
機器人出來後,一部分離開停機坪在空地上打開激光挖掘係統對地麵進行基坑挖掘工作,而另外一部分則從貨艙裏拉出材料生產設備,就近選取各種礦石提煉建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組建各種機床設施。
聯邦專門為開拓者準備了殖民外星球所需要的生產車間、工坊等,這些均以‘圖紙’的方式采用第七代密碼加密後儲存在開拓者戰艦中控台。
開拓者抵達一個星球後隻要收集到足夠的資源,達到建造條件後,就能從中控台選擇,再命令工程機器人建造,之前的停機坪正是通過這些圖紙建造出來的。
各式各樣的機床設備就已經組建完畢並開始全力運轉,各式各樣的基建材料從裏麵飛快的生產出來。
等到下午的時候,基坑挖掘工作也已經結束,地上陸陸續續出現一個個大坑,從停機坪邊緣遍布過去大概兩公裏左右。
在中控台下達指令後,機器人開始解體並重新構裝工程機械手臂,變成幾百個半米左右外形類似蜘蛛,兩麵各有八隻機械手臂的蜘蛛機器人。
這些蜘蛛機器人拿著機床生產出來的一截截弧形金屬結構體插入基坑,將基坑掩埋固定後,再一層層的建設上去。
這些蜘蛛機器人會在這兩公裏的範圍建設一個大大的蛋殼,之後還會安裝第六代高塑玻璃,等到蛋殼建設完畢後,再安裝重力係統、控溫係統、注入空氣等,製造出一塊人類可自由活動的生態區域。
理論上來說,在忽略電磁幹擾這項環境因素後,人類現在已經可以在幾乎所有的行星上建立活動空間,隻是一個投入與迴報的問題。
從中控台上看了下建築完成的預估時間。
每種建築建造時因為施工空間等因素,建造圖紙上麵就限定了施工機器人的數量,而陸基基地最大施工機器人為300架。
隻是這時顯然不會有人擁有這麽多機器人,30架工程機器人全力開工下,中控台顯示大概還要28個小時才能建設完畢。
時間還早,胖子也不在,這時候沒有其他安排,葉冰索性進入六米多高的武裝機甲內出去溜達了一圈。
機甲是人類陸地戰場的尖端科技,高級機甲的造價不一定就會比戰艦低,聯邦為每一位開拓者都配置有一架最低級的武裝機甲。
不同於工程類機甲,武裝機甲是需要人類坐在裏麵控製的。
這主要是因為使用武裝機甲的時候基本都是在戰場上,而任何一場合格的戰役雙方肯定會對製空權以及敵軍衛星係統進行幹擾或者摧毀,這個時候衛星網絡係統基本是癱瘓的,如果采取自動駕駛係統容易被黑掉。
駕駛著機甲在陸地上跑了兩圈,重溫了一下控製這鋼鐵怪獸的味道後,葉冰迴到了戰艦內,衝了個澡打開網絡翻閱起來。
這個時候大部分開拓者基本都已經從空間蟲洞出來了,也已經抵達了各個星球,不過都還在天上飄著呢。
行星的體積太大,偵測工作本來就很緩慢,開拓者們又各幹各的不共享偵測資料,在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情況下,基本上連機器人都沒放下,更別談修建路基基地了。
下麵的評論區裏已經開始有聯邦民眾罵街了,主要是因為這些開拓者的表現實在是有些讓人看不下去。
至於開拓者們,才懶得鳥他們,老子現在有槍了,老子現在飛出太陽係了,想怎麽幹那是我的事兒,你管得著麽?
看了一下,除了聯邦艦隊組織的‘未來星’展開的建設工作比較有秩序外,幾個恆星係的情況都差不多。
聯邦艦隊自然也有加入這場推演中,不過規則同樣限製在雅麗規則之內,與開拓者屬於平級關係。
花了一天時間,葉冰的路基基地終於建設完成了,一條條金屬支架向上攀爬呈現網狀結構,中間是一塊塊玻璃,從高空鳥瞰如同一個巨大的蛋殼罩在大地上,而也在這個時候,磨磨蹭蹭的胖子也終於到了。
“我的天啊!”
從飛船上下來,通過銜接隧道進入路基基地裏麵,胖子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的再三揉了揉,誇張的張大了嘴巴:“我不是在做夢吧!!!你居然連陸基基地都已經建好了?甚至已經開始建造窩棚了!!!”
也不怪小胖這麽吃驚,這時候大部分開拓者還在天上飄著呢,能夠將機器人著陸的寥寥無幾,能夠開工的更是鳳毛麟角。
“星球體積小,偵測工作簡單呀。”葉冰道。
頓了頓,他直接切入主題道:“別耽擱了,快點去建造你的陸基基地吧,完了趕緊修建窩棚。”
窩棚其實是聖堂公司機器人工廠的代稱,日產量為10架工程機器人,因為它的外觀看起來像是一座窩棚,所以大家習慣了這樣稱唿。
窩棚與初級基地同屬基礎建築,隻需要10ct的常規礦產就可建造,同時施工機器人上限為10架,建造周期最短隻有兩個小時,前置建築為陸基基地。
陸基基地建造完成度超過60%後,葉冰就開始逐步抽調機器人進行常規資源礦產采集,而等到基地建造完畢的時候,那邊也湊足了10ct的礦場資源,這時候葉冰的第一個窩棚已經開始建造了。
思考了一下,葉冰又補充道:“之後保留5架工程機器人建造窩棚,每增加一個窩棚加持兩架機器人修建,至少修建10座。”10座窩棚是開啟下一項建築的最低要求。
開局可支配資源是非常稀少與寶貴的,造什麽建築直接影響到後續發展速度,而葉冰這時候傳授給小胖的是5機器人開局法,這種方法能夠保證每一座窩棚剛剛建造完畢,必然能夠采集到15ct左右的礦產資源,5ct結餘,剩下的剛好夠建立下一座窩棚。
這是經過無數開拓者總結出來的精華,在無人幹擾的條件下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工程機器人作用,絕對是最快的開局方式。
“你已經探明儲備了?”智慧結晶胖子不知道聽進去沒有,礦產兩字兒倒是明顯令他眼睛一亮,連忙開口問道“這裏的資源礦產儲備多麽?超過兩千噸沒有?10個窩棚哪兒夠啊,我至少要修30個!”
在小胖子看來,這個規模的衛星能夠有兩千噸已經是打頂了,就算隻有一千噸,他也是非常滿意了。
可是當葉冰將智能終端上的儲備訊息傳遞給他之後,小胖子依然有種頭暈目眩的衝動,肥碩的身軀甚至重重的晃了一下。
他重重的吸了口氣,不敢置信的說道:“二十三萬噸!!!我的天啊,葉冰,您簡直是我的神啊!”
接著他歡天喜地的蹦躂了起來,說了一句令葉冰有些無語的歡唿:
“這下發達了,船員的工資有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