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興宗平靜下來了,知道無法說服田乾真去刺殺安祿山。平和的說道:“別以為你的武藝是天下第一,昆侖派還有武藝高強之人,你小師叔早就下山去刺殺安祿山了,他的武藝在你之上,你好自為之,為師要走了。”


    “等等,師父別急著走,幾年沒見麵,我們一起述一述。”“還述呀,我都被你氣死了。我可告訴你啊,你小師叔不但武藝高強,而且讀過書,理論一套一套的,你可要小心哩。他是方寶成的兒子,說起他的輩份來,他還得叫你叔叔。”


    “他是不是長得很象方寶成,而且拿著一把和我這一樣的劍。”田乾真將掛在腰間的寶劍握在手中。“是的,你見過他?”


    “見過,在攻打洛陽的時候碰過一麵,當時我就知道他是方寶成的兒子,長得就跟方寶成年輕時一模一樣,有心放了他一馬,但他的武藝並不高嘛,那時他是封常清手下的七品校尉,招勢雖然精妙,內功太差,可是我點了他三處大穴,他又沒事,有些不可思議。”


    武興宗也搞不懂了,搞不懂用不著去鑽牛角尖,“張衝你見過嗎?”現在他更關心張衝的安危,這是張尚去從軍時托付給他的。


    “張衝,沒見過,是張尚師叔的兒子嗎?十來歲的小孩,也在外麵到處跑。”“那是你在昆侖山的時候,現在十六七歲了,兩年前純陽罡氣就過了九層,去年出來找掌門師弟,也不知迴去了沒有。希望你在兩軍陣前留心觀察,碰上了告訴一聲早些迴昆侖山,家人都十分惦記他。”


    田乾真說道:“師父放心,隻要是使昆侖派武功的人,我都會妥善對待,問明情況並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武興宗沒有再留下來的必要了,能作到的隻有這些,他沒有完成任務,帶著巨大的遺憾走了。田乾真望著他的背影,浮想聯翩。


    魯炅接到要他攻擊的聖旨後沒有行動,立即上表:“啟奏皇上,南下的叛軍,兇悍得很,他們的駑箭精準,貫穿力極強,我軍試探性攻擊過一次,死傷慘重,軍士過不了滍水,奏請堅守。”


    韋見素接到魯炅的奏折,到中書省對楊國忠說道:“魯炅提出堅守滍水,阻敵南下,我認為這方法可以。”將魯炅的奏折放在桌案上。


    楊國忠看過之後說道:“這是典型的畏敵情緒,五萬人不敢對一萬多叛軍進攻,還打什麽仗?如果前線的主將都和他一樣,這叛軍何時才能消滅?不行,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皇上要求三個月之內平息叛亂,他這是明目張膽的抗旨。此風不可長,要他全力以赴,攻擊叛軍。”


    韋見素說道:“前線的將軍對戰場的形勢最為了解,朝廷應該尊重他們的意見。”楊國忠將奏折重重的摔拍一下桌麵,瞪眼說道:“他們就是以前線戰況為借口,怕苦怕流血犧牲,不願意打攻堅戰。有意保存實力,好擁兵自重。這種風氣要刹一刹,不然的話朝廷就沒有權威了。”


    韋見素不悅的說道:“你又沒有到前線,怎麽知道他是擁兵自重?不能亂扣帽子。我的意見是要尊重前線主將的戰術安排,朝廷不能越俎代庖。”


    楊國忠站起來不好氣的說道:“我們一起進宮,上奏皇上,讓聖上定奪。”拿著魯炅的奏折,去了紫宸殿。見到唐玄宗,楊國忠不顧跟來的韋見素,即行上奏:“啟奏皇上,魯炅不願攻擊叛軍,抗旨上表,奏請堅守。他的軍隊三倍於敵,不敢進攻,是有意保存實力。”送上魯炅的奏折。


    唐玄宗沒看奏折,將它摔在桌案上,大發雷霆:“這樣的膽略,還打什麽仗啊?再下一道聖旨,催促他快速攻擊,不準講價錢。”楊國忠說道:“皇上的聖旨去了,他要是陽奉陰違怎麽辦?或者敷衍塞責,派幾個兵動一下,然後上報,叛軍厲害,攻擊不利。有種種搪塞的理由,繼續軟拖,不執行皇上的聖旨。為了不讓魯炅耍賴,臣請奏派薛道去傳旨,並且監督魯炅出兵。”


    唐玄宗說道:“準奏,傳薛道來紫宸殿,朕有口諭。”韋見素本想為魯炅申辯,當看到唐玄宗這樣堅決的態度,也放棄了,站在旁邊不敢出言。


    薛道匆匆來到唐玄宗的麵前,跪在地上說道:“中使薛道,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平身。”唐玄宗說道:“朕任命你為前線監軍,代表朕前往南陽前線。傳達朕的旨意,巡視戰場。督促魯炅出戰,要他全力以赴,攻擊叛軍,五月之前突破叛軍的滍水防線,否則軍法從事。”


    薛道立即跪下:“臣尊旨。”楊國忠上奏:“皇上派薛道去南陽督戰,十分英明。但是薛道隻是一個中使,雖然有皇上口諭,但指揮不了節度使。當年馮神威去範陽傳皇上旨意,叛賊安祿山拒不執行,拖了兩個月,隻得空手而歸。而且釀成了叛亂,給社稷帶來臣大損失。臣奏請賦予薛道一種特權,使他能夠有效行使職權,督促魯炅執行聖旨。”


    唐玄宗點點頭,對站在旁邊的高力士說道:“將朕的寶劍拿來。”高力士很快捧著一柄製作精巧的寶劍來到堂前。


    唐玄宗對薛道說道:“現在朕將寶劍賜給你,你用朕的寶劍,可以先斬後奏。如果魯炅不進攻,或者攻擊不力,過不了滍水,你和魯炅同罪。”“臣尊旨。”薛道顫抖著雙手,接過寶劍。


    出了紫宸殿,薛道對楊國忠說道:“丞相,下官平時隻是傳達聖旨,從沒有幹過指揮官員的差事。這次去南陽,麵對的是有五萬軍隊的節度使,我這心裏慌得緊,擔心幹不好皇上的差事。”


    楊國忠說道:“有皇上的上方寶劍,你怕什麽?魯炅想保存實力,不肯執行皇上的聖旨,上表抗辯。皇上剛才十分震怒,本要撤他的職務。是我啟奏,給他一次機會。你這次去南陽,責任重大。皇上口諭,如果突破不了叛軍的防線,你與魯炅同罪。因此你已經沒有退路了,魯炅也沒有退路了。但是魯炅會千方百計的磨蹭,拖延出擊。南陽戰區的兵力,朝廷是叛軍的三倍,你的任務就是要在五月之前攻過滍水。”


    薛道擔心的說道:“以山南軍的實力,能完成任務嗎?”楊國忠說道:“完全可以,但是魯炅膽小,又想保存實力,他是不願出戰的。”聽了這話,薛道安心了,帶著聖旨向南陽進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風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當並收藏盛世風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