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親自檢查布防情況,對田良丘說道:“防禦的三個層次既獨立又聯合,攻擊時可以交叉換位,形成射擊網絡。在敵人進攻時,可以根據戰場形勢進行集中的重點打擊,也可以進行分散的全麵打擊。這樣的網狀布防可算得上是銅牆鐵壁,叛軍就是有飛天的本事,也無法逾越我們精心設置的防線。”
田良丘說道:“潼關居險而建,阻斷通道,正麵陝小,大兵團無用武之地,實在是易守難攻。元帥指揮若定,布防得體,潼關將成為埋葬叛軍墳墓。”
哥舒翰說道:“你這說法很對,安祿山已經沒有退路,他們必須集中兵力,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長安,否則他們總體力量不足,長期對抗,就會被我們消滅。他一定要冒險,強攻潼關。我們就在這裏與他一較高下,殲滅他們。”
安祿山的第二道命令到了前線,命令崔乾佑對潼關實施進攻,以此支援河北,讓唐玄宗抽調郭子儀的兵來固守潼關。李歸仁和孫孝哲屯兵陝郡,崔乾佑和田乾真在潼關前安營紮寨,輪番攻擊,一定要拿下潼關,攻占長安。
安祿山的命令沒有迴旋的餘地,崔乾佑不能不執行,盡管潼關固若金湯,他也要不惜一切代價強行攻擊。
他讓裨將陸安州帶領一千死士,行進試探性攻擊。燕軍的敢死隊左手持盾右手拿槍,列陣向潼關的城門衝鋒。
城樓上的哥舒翰看得真切,當燕軍到達打擊距離時,命令車駑開弓,上百部車駑對著衝鋒的人群狂射。三尺五寸長的鐵葉巨箭殺傷力極強,燕軍的盾牌盔甲在它的麵前,如同紙片布條,根本起不到防禦的作用,敢死隊員們紛紛倒地,衝鋒的隊形一刻功夫便已七零八落,崔乾佑隻得鳴金收兵。
崔乾佑將車駑推上來,掩護敢死隊衝鋒,燕軍的玄鐵箭頭的殺傷力似乎更強,城樓上的一些車駑被玄鐵巨箭摧毀。打擊敢死隊的力量減弱,燕軍衝進三百米的地段。
眼看陸安州就要到達壕溝了,城牆中突然出現無數箭孔,箭孔中射出密集的駑箭,象雨點一樣撒落在敢死隊的方陣上。
強駑雖然沒有車駑的打擊威力,但也能穿透牛皮盾牌和普通盔甲,燕軍受傷者頗多,他們不顧一切帶傷衝鋒。陸安州已經越過壕溝到達護城河,接近城門時,城牆腳下又射出無數的弓箭,箭矣專射敢死隊員的雙腿。敢死隊員手忙腳亂,顧頭顧不了腳,紛紛倒地。
攻擊的燕軍,腳上都插有箭頭,蹲在地上,用盾牌護住全身,停止了前進。崔乾佑看到這種情況,當即命令車駑對敵人的射擊孔射擊,同時鳴金收兵,受傷的敢死隊員在車駑的掩護下,帶著傷痛拚命跑迴陣地。
這批進攻的敢死隊幾乎全部負傷,有的身中十數支箭頭,四肢腰腹插滿了箭矣。盾牌護住了頭項,護心鐵鏡保住了胸腔,不致丟了性命。但箭傷也不能小視,有些傷重者得數月醫治。
崔佑佑滿麵愁容,到田乾真營中找他商量對策。田乾真說道:“潼關素有一夫當關不萬夫莫開的說法,硬打硬衝不是辦法,如果選派武藝高強之士,突擊到城牆邊,再蹬上城樓,摧毀敵方車駑,再用我軍車駑封鎖城牆上的箭孔,進攻軍隊打開城門,就能攻下險阻,拿下關口。”
崔乾佑說道:“那有這樣武藝的軍士,你我雖有此能,但已是軍中主將,如果冒險不成,豈不是損失更大,得不償失。但皇上摧得緊,要我們盡快攻克潼關拿下長安,結束戰事減少百姓的疾苦。”
田乾真說道:“那怎麽辦呢?這潼關就是為保衛長安設置的障礙,經營了幾個朝代,唐朝統一中原之後已經廢棄。為防禦我燕朝軍隊,高仙芝、哥舒翰又重新修築工事,肯定是易守難攻。”
崔乾佑說道:“你陪我一起到關前看看,幫我想想辦法,要不你來擔任主攻。”田乾真很想快速攻下潼關,當即便跟著崔乾佑走。
兩人站在關前,場麵上到處都是箭矣,中間一處三十丈見方的地段上,三尺多長的鐵翎巨箭插在堅硬黃土裏,象收過高粱玉米後留下茬樁一樣,亂糟糟的密密麻麻。
靠近城牆是一道五丈多寬的護城河,吊橋高高掛起堵住城門,護城河過來是三條三丈多寬兩丈多深的壕溝。
在三丈多高的城樓上,盔嬰晃動,車駑排列有序,雖然十分的安靜,然而這些武器隨時都能發射巨箭。利用這樣的地形,進行這樣的布防,說得上是煞費苦心了。
田乾真說道:“要攻破這樣的關口,隻有兩種辦法,一是引誘他們出關,在運動中消滅其有生力量,這個方法最好,但唐軍不會輕易出關。另一種方法就是我說過的,選派武藝高強之士,蹬上城樓摧毀掉車駑。”
崔乾佑說道:“你說的第一種方法我試過,沒用,不管你怎樣鼓噪,他們龜縮在工事後麵,就是不出來。對方也知道脫離防禦工事便失去了依托。第二種方法倒是可以一試,但具有憑空蹬上三丈多高城樓的武士是鳳毛麟角,不容易找到。而對方城樓上也一定有武藝高強之人把守,成功的機會並不多。”
田乾真說道:“但總要試一試吧,這樣吧,方法是我提出來的,我帶十個人來為你開路,你再在軍中挑選十來個人,有二十人上樓,應該夠了。”
崔乾佑喜出望外,但嘴上卻說:“讓田將軍冒這樣的大險怎麽行呢?到時候皇上追究下來,我可要腦袋搬家啦。”
田乾真說道:“是我自願的,與將軍無關。再說以我的本事,全身而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崔乾佑打了田乾真一拳說道:“你為我兩肋插刀,說感謝太俗氣,以後你需要的時候,我為你赴湯蹈火。”
田乾真帶著林士勇、祝林森等十名武藝高超的軍官到了崔乾佑的軍中,崔乾佑已經披掛停當,和挑選出來的陸安州、侯君健等十名武將一起準備上陣。
田乾真攔住他說道:“你是主帥,負責指揮,上城樓的事交給我,你若信不過我,可以互換位置。”
崔乾佑說道:“誰不知道田將軍是我們燕朝的第一勇士,但這是我的任務,我不上,道理上講不過。”
陸安州上前說道:“崔將軍排兵布陣指揮若定是一流的水準,單憑武藝比我強不了多少,上城樓作用不大。”
田乾真說:“你的位置是指揮攻城,不要擅離職守,如果敵人有高人埋伏,受到傷害,不但得不到表彰,而且還會受到處罰,得不償失,你隻要指揮得當,憑我們這些人的本事,定能登上城樓。”
田良丘說道:“潼關居險而建,阻斷通道,正麵陝小,大兵團無用武之地,實在是易守難攻。元帥指揮若定,布防得體,潼關將成為埋葬叛軍墳墓。”
哥舒翰說道:“你這說法很對,安祿山已經沒有退路,他們必須集中兵力,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長安,否則他們總體力量不足,長期對抗,就會被我們消滅。他一定要冒險,強攻潼關。我們就在這裏與他一較高下,殲滅他們。”
安祿山的第二道命令到了前線,命令崔乾佑對潼關實施進攻,以此支援河北,讓唐玄宗抽調郭子儀的兵來固守潼關。李歸仁和孫孝哲屯兵陝郡,崔乾佑和田乾真在潼關前安營紮寨,輪番攻擊,一定要拿下潼關,攻占長安。
安祿山的命令沒有迴旋的餘地,崔乾佑不能不執行,盡管潼關固若金湯,他也要不惜一切代價強行攻擊。
他讓裨將陸安州帶領一千死士,行進試探性攻擊。燕軍的敢死隊左手持盾右手拿槍,列陣向潼關的城門衝鋒。
城樓上的哥舒翰看得真切,當燕軍到達打擊距離時,命令車駑開弓,上百部車駑對著衝鋒的人群狂射。三尺五寸長的鐵葉巨箭殺傷力極強,燕軍的盾牌盔甲在它的麵前,如同紙片布條,根本起不到防禦的作用,敢死隊員們紛紛倒地,衝鋒的隊形一刻功夫便已七零八落,崔乾佑隻得鳴金收兵。
崔乾佑將車駑推上來,掩護敢死隊衝鋒,燕軍的玄鐵箭頭的殺傷力似乎更強,城樓上的一些車駑被玄鐵巨箭摧毀。打擊敢死隊的力量減弱,燕軍衝進三百米的地段。
眼看陸安州就要到達壕溝了,城牆中突然出現無數箭孔,箭孔中射出密集的駑箭,象雨點一樣撒落在敢死隊的方陣上。
強駑雖然沒有車駑的打擊威力,但也能穿透牛皮盾牌和普通盔甲,燕軍受傷者頗多,他們不顧一切帶傷衝鋒。陸安州已經越過壕溝到達護城河,接近城門時,城牆腳下又射出無數的弓箭,箭矣專射敢死隊員的雙腿。敢死隊員手忙腳亂,顧頭顧不了腳,紛紛倒地。
攻擊的燕軍,腳上都插有箭頭,蹲在地上,用盾牌護住全身,停止了前進。崔乾佑看到這種情況,當即命令車駑對敵人的射擊孔射擊,同時鳴金收兵,受傷的敢死隊員在車駑的掩護下,帶著傷痛拚命跑迴陣地。
這批進攻的敢死隊幾乎全部負傷,有的身中十數支箭頭,四肢腰腹插滿了箭矣。盾牌護住了頭項,護心鐵鏡保住了胸腔,不致丟了性命。但箭傷也不能小視,有些傷重者得數月醫治。
崔佑佑滿麵愁容,到田乾真營中找他商量對策。田乾真說道:“潼關素有一夫當關不萬夫莫開的說法,硬打硬衝不是辦法,如果選派武藝高強之士,突擊到城牆邊,再蹬上城樓,摧毀敵方車駑,再用我軍車駑封鎖城牆上的箭孔,進攻軍隊打開城門,就能攻下險阻,拿下關口。”
崔乾佑說道:“那有這樣武藝的軍士,你我雖有此能,但已是軍中主將,如果冒險不成,豈不是損失更大,得不償失。但皇上摧得緊,要我們盡快攻克潼關拿下長安,結束戰事減少百姓的疾苦。”
田乾真說道:“那怎麽辦呢?這潼關就是為保衛長安設置的障礙,經營了幾個朝代,唐朝統一中原之後已經廢棄。為防禦我燕朝軍隊,高仙芝、哥舒翰又重新修築工事,肯定是易守難攻。”
崔乾佑說道:“你陪我一起到關前看看,幫我想想辦法,要不你來擔任主攻。”田乾真很想快速攻下潼關,當即便跟著崔乾佑走。
兩人站在關前,場麵上到處都是箭矣,中間一處三十丈見方的地段上,三尺多長的鐵翎巨箭插在堅硬黃土裏,象收過高粱玉米後留下茬樁一樣,亂糟糟的密密麻麻。
靠近城牆是一道五丈多寬的護城河,吊橋高高掛起堵住城門,護城河過來是三條三丈多寬兩丈多深的壕溝。
在三丈多高的城樓上,盔嬰晃動,車駑排列有序,雖然十分的安靜,然而這些武器隨時都能發射巨箭。利用這樣的地形,進行這樣的布防,說得上是煞費苦心了。
田乾真說道:“要攻破這樣的關口,隻有兩種辦法,一是引誘他們出關,在運動中消滅其有生力量,這個方法最好,但唐軍不會輕易出關。另一種方法就是我說過的,選派武藝高強之士,蹬上城樓摧毀掉車駑。”
崔乾佑說道:“你說的第一種方法我試過,沒用,不管你怎樣鼓噪,他們龜縮在工事後麵,就是不出來。對方也知道脫離防禦工事便失去了依托。第二種方法倒是可以一試,但具有憑空蹬上三丈多高城樓的武士是鳳毛麟角,不容易找到。而對方城樓上也一定有武藝高強之人把守,成功的機會並不多。”
田乾真說道:“但總要試一試吧,這樣吧,方法是我提出來的,我帶十個人來為你開路,你再在軍中挑選十來個人,有二十人上樓,應該夠了。”
崔乾佑喜出望外,但嘴上卻說:“讓田將軍冒這樣的大險怎麽行呢?到時候皇上追究下來,我可要腦袋搬家啦。”
田乾真說道:“是我自願的,與將軍無關。再說以我的本事,全身而退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崔乾佑打了田乾真一拳說道:“你為我兩肋插刀,說感謝太俗氣,以後你需要的時候,我為你赴湯蹈火。”
田乾真帶著林士勇、祝林森等十名武藝高超的軍官到了崔乾佑的軍中,崔乾佑已經披掛停當,和挑選出來的陸安州、侯君健等十名武將一起準備上陣。
田乾真攔住他說道:“你是主帥,負責指揮,上城樓的事交給我,你若信不過我,可以互換位置。”
崔乾佑說道:“誰不知道田將軍是我們燕朝的第一勇士,但這是我的任務,我不上,道理上講不過。”
陸安州上前說道:“崔將軍排兵布陣指揮若定是一流的水準,單憑武藝比我強不了多少,上城樓作用不大。”
田乾真說:“你的位置是指揮攻城,不要擅離職守,如果敵人有高人埋伏,受到傷害,不但得不到表彰,而且還會受到處罰,得不償失,你隻要指揮得當,憑我們這些人的本事,定能登上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