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出來一幫人,正是張通儒等人押著顏杲卿出來。張衝說道:“師叔果然有先見之明,那身穿紫袍的官員一定是張通儒,我去問他。”陸榮榮說道:“不可造次,我們跟在他們後麵,選一個合適的時間詢問。”
張通儒押著顏杲卿到了洛水河,河邊圍滿了人。裏麵捆綁著袁履兼和盧狄,嚴莊在中央搭了一個高台,高台的對麵,搭了一個棚子,裏麵擺設成審判席的樣子。他身穿紫袍和身穿緋色官服的郭納坐在上麵。
一隊軍士圍在四周保護,那些圍觀的民眾,一個個伸著腦袋看熱鬧,都想向前麵擠,那些保護的軍士,已經有些頂不住了。
突然來了一隊軍士,從人群中打開一個口子,讓這夥人進入到河麵上。便迅速散開,幫助維持秩序。顏杲卿被綁到柱子之上。
張通儒走過來對圍觀的人群大聲說道:“洛陽的各位市民:叛徒顏杲卿,公然反叛雄武皇帝。雄武皇帝寬宏大量,讓他改過自新,就可原諒他。但他不知悔改,頑固到底。雄武皇帝忍無可忍,隻有將他放在這冰麵上,讓禦史大夫嚴莊和刑部侍郎郭納在這裏公開審判他們。請你們維持秩序,保持安靜。”
陸榮榮和張衝擠過人群,到了河邊上。看到一隊軍士,押著兩個犯人,都捆綁在柱子上。隻見冰麵上,一排軍士圍了一個大圈,裏麵空蕩蕩的,一個身穿紫袍的官員,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講話。三名囚犯,搭拉著腦袋,瑟瑟發抖。張衝對旁邊一個穿著講究的人說道:“怎麽迴事啊?這三個人很可憐的。”
那人說道:“這三人是罪犯,一個名叫顏杲卿是常山郡的太守,一個叫袁履兼,還有一個叫盧狄。那穿紫袍的是燕朝宰相張通儒,另外兩個,一個叫嚴莊,是朝廷的禦史大夫。另一個叫郭納,是朝廷的刑部侍郎。他們在這河麵上,公審囚犯,馬上就要處死他們。”
張衝問道:“為什麽要處死這些人啊?”那人說道:“聽說是反叛罪。”張衝說道:“造反啊,那不是和安祿山一夥的嗎。”那人橫了張衝一眼,不再理他。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張通儒認為是時候了,便大聲說道:“審叛開始。”走過去對顏杲卿說道:“顏杲卿,雄武皇帝對你不薄啊,十年間將你由一名八品小吏,提拔為四品太守,差不多每年提升一級,這樣重用你,你還反叛,太沒良心了。你雖然有負於雄武皇帝,但皇上寬宏大量,隻要你迴心轉意,重新投靠大燕國,不但饒你不死,還讓你做官,你可願意。”
除了顏杲卿之外,袁履兼和盧狄已經捆綁很長時間了,身子差不多已經凍僵,他們已經說不出聲來。
張通儒完全理解安祿山的心意,押他們到洛河冰麵上,是因為這裏的場麵大,在洛河的冰麵上審訊他們,就能製造出巨大的聲勢,宣傳他的寬宏大量,因為他對顏杲卿有恩。
雖然顏杲卿對他背信棄義,還是做出不願殺他的姿態,爭取民心。顏杲卿不能再反叛唐朝了,如果那樣,他就成了反複無常的小人了,即使是安祿山獲得成功,他在曆史上也會留下罵名。
他是讀書人,把名節看得比生命重要,何況他已經六十五歲了。因此在皇宮內,他與安祿山爭辯,一再表明,要求一死。但是張通儒當著洛陽的民眾,問及此事,在這多人的麵前指責他,他當然要反擊。
當即瞋目罵道:“什麽雄武皇帝,實是營州牧羊羯奴耳,竊荷恩寵,天子受他重任,他不知報恩,卻陰謀奪取大唐的江山社稷。我負他何事?你先為唐臣,跟隨那反賊作亂,讓天下百姓糟秧,不知廉恥。我世代唐臣,守忠義,恨不得斬那胡羯之頭以謝聖上,怎麽會從那叛賊反耶?”
嚴莊說道:“如果是明君,當然要效忠了。但那唐玄宗搶取兒媳,十多年不理朝政,重用一幫奸佞小人,將朝政搞得一團糟。這樣的昏君,隻能推翻他,才能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你不識時務,倫落為罪犯,還食古不化。有何資格妄談忠孝?”
張通儒說道:“顏杲卿你在雄武皇帝手下,一再受到重用,屢屢升你的官,你應該知道報恩。但你已經鐵了心反叛燕朝,犯了叛國罪。皇上已經仁至義盡,再說也是多餘的了,叛你死刑,立即行刑。”
便將他縛在天津橋柱上。迴頭對袁履兼和盧狄說道:“你們是願死還是願活?”袁履兼閉目不答,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
張通儒說道:“袁履兼,你不要學那忘恩負義的顏杲卿,隻要你願意歸降,雄武皇帝願給你一條生路。”
盧狄則破口大罵:“有本事給老子一個痛快,老子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還要來殺你們這些叛賊。”
張通儒立即拿出一張布告,大聲念道:“罪犯顏杲卿,世受君恩,不知報答,公然反叛。雄武皇帝仁至義盡,本想讓其迴心轉意,但他眠頑不化,一意孤行。為整頓法紀,懲治叛逆,將其斬首示眾。”
他右手一揮,站在三人身邊的三名刀斧手,同時手起刀落。那些士兵,將一張張布告,張貼到大街小巷。
張衝對陸榮榮說道:“師叔,洛陽現在是大燕國的都城了,原來唐朝保衛東京的將官,死的死了,跑的跑了,投降的都做了燕朝的大官。”
陸榮榮說道:“這地方改朝換代了啊,怎麽還跟原來的唐朝一樣啊,一點新氣象都沒有。唉,管他改朝換代幹什麽?找方嵐哥要緊。方嵐哥不會投降的,用不著到衙門裏去了。”張衝說道:“洛陽城真大,又好玩,唱戲的,玩雜耍的,到處都是。要是能在這裏做官,也很不錯,掌門師叔不投降多可惜,投降了有官做,住在這裏也風光得很。”
陸榮榮瞪了張衝一眼說道:“什麽時候了,哪來這麽多的費話,找你掌門師叔要緊。”張衝做了一個怪相,揮一下手說道:“天地這麽大,到那裏去找啊?”
陸榮榮狠聲說道:“就是大海撈針,也要找到,你怕難就迴昆侖山去。我一人去尋找,就是找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他。”陸榮榮有些急了,他們兩人四處奔波快三個月了,到現在毫無頭緒,內心怎能不急?
張衝當然知道陸榮榮心急,為了緩和她的心緒,他摸著肚子說道:“師叔,我肚子在叫,找個地方填填吧。”
已經是吃飯的時候了,陸榮榮說道:“好,我們到好再來酒店去,那裏的味道不錯。”張衝打趣說道:“還沒有走,就說要來啊,不吉利。”
陸榮榮說道:“怎麽不吉利?我們馬上就能找到你掌門師叔,然後和他一起殺迴來,取安祿山的人頭平定叛亂。”
張衝豎起大拇指大聲說道:“師叔有膽量,有氣魄。”
張通儒押著顏杲卿到了洛水河,河邊圍滿了人。裏麵捆綁著袁履兼和盧狄,嚴莊在中央搭了一個高台,高台的對麵,搭了一個棚子,裏麵擺設成審判席的樣子。他身穿紫袍和身穿緋色官服的郭納坐在上麵。
一隊軍士圍在四周保護,那些圍觀的民眾,一個個伸著腦袋看熱鬧,都想向前麵擠,那些保護的軍士,已經有些頂不住了。
突然來了一隊軍士,從人群中打開一個口子,讓這夥人進入到河麵上。便迅速散開,幫助維持秩序。顏杲卿被綁到柱子之上。
張通儒走過來對圍觀的人群大聲說道:“洛陽的各位市民:叛徒顏杲卿,公然反叛雄武皇帝。雄武皇帝寬宏大量,讓他改過自新,就可原諒他。但他不知悔改,頑固到底。雄武皇帝忍無可忍,隻有將他放在這冰麵上,讓禦史大夫嚴莊和刑部侍郎郭納在這裏公開審判他們。請你們維持秩序,保持安靜。”
陸榮榮和張衝擠過人群,到了河邊上。看到一隊軍士,押著兩個犯人,都捆綁在柱子上。隻見冰麵上,一排軍士圍了一個大圈,裏麵空蕩蕩的,一個身穿紫袍的官員,在那裏滔滔不絕的講話。三名囚犯,搭拉著腦袋,瑟瑟發抖。張衝對旁邊一個穿著講究的人說道:“怎麽迴事啊?這三個人很可憐的。”
那人說道:“這三人是罪犯,一個名叫顏杲卿是常山郡的太守,一個叫袁履兼,還有一個叫盧狄。那穿紫袍的是燕朝宰相張通儒,另外兩個,一個叫嚴莊,是朝廷的禦史大夫。另一個叫郭納,是朝廷的刑部侍郎。他們在這河麵上,公審囚犯,馬上就要處死他們。”
張衝問道:“為什麽要處死這些人啊?”那人說道:“聽說是反叛罪。”張衝說道:“造反啊,那不是和安祿山一夥的嗎。”那人橫了張衝一眼,不再理他。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張通儒認為是時候了,便大聲說道:“審叛開始。”走過去對顏杲卿說道:“顏杲卿,雄武皇帝對你不薄啊,十年間將你由一名八品小吏,提拔為四品太守,差不多每年提升一級,這樣重用你,你還反叛,太沒良心了。你雖然有負於雄武皇帝,但皇上寬宏大量,隻要你迴心轉意,重新投靠大燕國,不但饒你不死,還讓你做官,你可願意。”
除了顏杲卿之外,袁履兼和盧狄已經捆綁很長時間了,身子差不多已經凍僵,他們已經說不出聲來。
張通儒完全理解安祿山的心意,押他們到洛河冰麵上,是因為這裏的場麵大,在洛河的冰麵上審訊他們,就能製造出巨大的聲勢,宣傳他的寬宏大量,因為他對顏杲卿有恩。
雖然顏杲卿對他背信棄義,還是做出不願殺他的姿態,爭取民心。顏杲卿不能再反叛唐朝了,如果那樣,他就成了反複無常的小人了,即使是安祿山獲得成功,他在曆史上也會留下罵名。
他是讀書人,把名節看得比生命重要,何況他已經六十五歲了。因此在皇宮內,他與安祿山爭辯,一再表明,要求一死。但是張通儒當著洛陽的民眾,問及此事,在這多人的麵前指責他,他當然要反擊。
當即瞋目罵道:“什麽雄武皇帝,實是營州牧羊羯奴耳,竊荷恩寵,天子受他重任,他不知報恩,卻陰謀奪取大唐的江山社稷。我負他何事?你先為唐臣,跟隨那反賊作亂,讓天下百姓糟秧,不知廉恥。我世代唐臣,守忠義,恨不得斬那胡羯之頭以謝聖上,怎麽會從那叛賊反耶?”
嚴莊說道:“如果是明君,當然要效忠了。但那唐玄宗搶取兒媳,十多年不理朝政,重用一幫奸佞小人,將朝政搞得一團糟。這樣的昏君,隻能推翻他,才能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你不識時務,倫落為罪犯,還食古不化。有何資格妄談忠孝?”
張通儒說道:“顏杲卿你在雄武皇帝手下,一再受到重用,屢屢升你的官,你應該知道報恩。但你已經鐵了心反叛燕朝,犯了叛國罪。皇上已經仁至義盡,再說也是多餘的了,叛你死刑,立即行刑。”
便將他縛在天津橋柱上。迴頭對袁履兼和盧狄說道:“你們是願死還是願活?”袁履兼閉目不答,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
張通儒說道:“袁履兼,你不要學那忘恩負義的顏杲卿,隻要你願意歸降,雄武皇帝願給你一條生路。”
盧狄則破口大罵:“有本事給老子一個痛快,老子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還要來殺你們這些叛賊。”
張通儒立即拿出一張布告,大聲念道:“罪犯顏杲卿,世受君恩,不知報答,公然反叛。雄武皇帝仁至義盡,本想讓其迴心轉意,但他眠頑不化,一意孤行。為整頓法紀,懲治叛逆,將其斬首示眾。”
他右手一揮,站在三人身邊的三名刀斧手,同時手起刀落。那些士兵,將一張張布告,張貼到大街小巷。
張衝對陸榮榮說道:“師叔,洛陽現在是大燕國的都城了,原來唐朝保衛東京的將官,死的死了,跑的跑了,投降的都做了燕朝的大官。”
陸榮榮說道:“這地方改朝換代了啊,怎麽還跟原來的唐朝一樣啊,一點新氣象都沒有。唉,管他改朝換代幹什麽?找方嵐哥要緊。方嵐哥不會投降的,用不著到衙門裏去了。”張衝說道:“洛陽城真大,又好玩,唱戲的,玩雜耍的,到處都是。要是能在這裏做官,也很不錯,掌門師叔不投降多可惜,投降了有官做,住在這裏也風光得很。”
陸榮榮瞪了張衝一眼說道:“什麽時候了,哪來這麽多的費話,找你掌門師叔要緊。”張衝做了一個怪相,揮一下手說道:“天地這麽大,到那裏去找啊?”
陸榮榮狠聲說道:“就是大海撈針,也要找到,你怕難就迴昆侖山去。我一人去尋找,就是找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他。”陸榮榮有些急了,他們兩人四處奔波快三個月了,到現在毫無頭緒,內心怎能不急?
張衝當然知道陸榮榮心急,為了緩和她的心緒,他摸著肚子說道:“師叔,我肚子在叫,找個地方填填吧。”
已經是吃飯的時候了,陸榮榮說道:“好,我們到好再來酒店去,那裏的味道不錯。”張衝打趣說道:“還沒有走,就說要來啊,不吉利。”
陸榮榮說道:“怎麽不吉利?我們馬上就能找到你掌門師叔,然後和他一起殺迴來,取安祿山的人頭平定叛亂。”
張衝豎起大拇指大聲說道:“師叔有膽量,有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