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嵐與叛軍交過幾次手,親身經曆,知道朝廷的官兵根本就不是對手。雖然相信鄭老頭說的都是事實,但也不願意說朝庭的壞話。深有感觸的說道:“想不到叛軍的攻勢如此之猛,簡直不可思議,隻怕朝庭也沒有預見到。當地官員應該將村民組織起來,抵抗叛軍,他們隻通知你們撤離,不是最好的辦法。”
鄭老漢說道:“說得輕巧,我們都是手無寸鐵的農民,怎麽能抵擋叛軍?官家拿了我們的糧食,征了壯丁,可事到臨頭,他們先跑了,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官家來報信,老百姓都相信,整個村莊一下子全亂了。本來生活得好好的,現在要逃難了,那能不亂呢?。牲口、豬、雞鴨,大人小孩,鬧哄哄的,雞犬不寧。”
方嵐說道:“這該死的安祿山,造了多少孽呀。”鄭老頭帶著情感說道:“我家這頭大肥豬,怎麽也趕不動,兒子媳婦說丟了算了,逃命要緊。我可舍不得它,便冒著生命危險留下來照顧它。我老伴死活也要陪我,跟著留下來了。”
方嵐沒有見到鄭老漢的老伴,以為是遭到叛軍的侵害,突然插話:“咋不見大娘啊,是不是叛軍進村,把大娘抓走啦?這些叛軍無惡不作,真可恨。”他看鄭老頭神情很好,沒有激動的情緒,也沒有憂傷的表情,十分正常。心想,怎麽會是這樣?有些想不通。
鄭老頭瞅了方嵐一眼沒有馬上迴答方嵐的問題,而是慢條斯理的說道:“你們這些官宦之家和朝庭的官員一樣,都說叛軍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其實不然。我親眼看到大隊人馬從官道上開進,車水馬龍,旌旗飄蕩,秩序井然,根本就不進村莊,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前天,官家又來告示,說主上進兵神速,已經包圍了洛陽,不日即克,並說主上體貼百姓,免征半年人頭稅,要我們安心種地。他們不叫朝庭稱主上,看樣子要改朝換代了。”
方嵐迷惑不解,覺著不可能是那樣。對老漢說道:“老人家一定是看錯了,這些吃朝庭奉祿的官員,怎麽會一個個的都跟著安祿山跑?情願當叛徒,你說的不一定是實事。”
“怎麽不是實事?這是我老漢親身經曆的事,還有假嗎?現在這些當官的,和從前的大不一樣。不懂朝廷的法律,按照自己的好惡辦事,老百姓早就受不了啦。”方嵐沒有吱聲,他認為鄭老漢不是說謊的人。想了一會說道:“這我就想不通了,那些朝廷的官員,食君之祿,應該報答君恩。怎麽會見風使舵?全然不顧社稷的安危。”他用自身的標準來衡量當朝的官員,當然想不通。其實很簡單,張九齡下台後,唐玄宗不用讀書人,重用李林甫這樣不願讀書而善於應變之人。這些人隻重個人利益,輕視道德觀念,缺乏忠君思想,遇事見風使舵先保全自己,這樣的官員能舍生取義嗎?
二十多年來,官員換了一茬又一茬,那些飽讀詩書隻認死理的大臣都靠邊站了,剩下來的是少之又少。而這些人雖然有忠君愛國之心,但獨木不成林,沒有能力與叛軍對抗。事到臨頭也隻能隨大流,保一時之平安。
鄭老頭興致很高,他也不管方嵐願意不願意聽,滔滔不絕說下去:“大夥都說,改朝換代好啊,再來一次均田製,窮人又有地種了。大家合計,還是要把外出的人找迴來,不然的話,到時候官府分田,沒有人頭,就要吃大虧了。留在村裏的人,昨天就去找逃難的人迴來,我家裏這些物事,怎麽也要個男人看管,今天早上,我老伴和村裏的一些人也一起外出找兒子媳婦去了。”
方嵐一頭的霧水,他怎麽也想不明白,這叛軍的紀律會比朝庭軍隊的好,而且還免征半年的人頭稅。這不符合常理,越想越是不明白。他是規規矩矩讀了十多年書的人,在徐家學堂程仕信的精心教育下,用心學習。對國家、朝政、軍隊、稅收的內容都懂,知道沒有稅收,朝庭就無法運轉,尤其是打仗,最耗錢財。安祿山那來這麽多的錢,養活那些士兵啊?
其實這裏麵的道理也不難,安祿山起兵以後,唐玄宗為了培養地方上抵抗力量,放寬政策,讓他們開國庫,征新兵,按戰時標準就地籌集糧草,滿足戰爭的需要。這樣好的攬錢機會,地方官府豈能錯過。河南道立即行動,征收軍糧,當地百姓雖然心中不願,但為了抗擊叛軍,又沒有理由抗拒。這樣大量的糧食進了城堡。
然而,唐軍抵抗力量太差,安祿山進軍又快,幾天功夫,攻下了河南全境。征收的糧食又都到了安祿山的手中。如果管理得好,這些物資夠安祿山的軍隊用上一年。他起兵反唐是被逼無奈,既然做了,就要硬撐下去。當然要爭取民眾的支持,有現成的好事,他能不做?
方嵐學的是正統的儒家思想,將朝庭視為主體,認為神聖不可侵犯。帶著這樣的有色眼鏡看待這個問題,當然想不通。他眼前有一件更迫切的事情要做,也沒有認真的去想這個問題。他對鄭老頭說道:“鄭大爺,請給我一間房,我要在裏麵靜坐一段時間。請你照顧好我的棗紅馬,三天之內不要打擾,包括吃飯時也不要叫我。”
鄭老頭甚是不解:“三天都不吃飯嗎?”方嵐點頭說道:“是的,我現在要解決一個難題,不能有人打擾,所以越是安靜越好。”鄭老頭不再追問,打開了一間主房的門說道:“這間房子行嗎?”這是一間用來紡紗的房子,房子裏有兩輛紡車,還有一些廚櫃、板凳、油燈之類的物事,如果沒有人打攏,用來打坐練習內功是可以的。方嵐點頭同意,進房便關上了房門。
鄭老頭拿來一床被子,站在門外對方嵐說道:“方公子,晚上寒冷,拿床被子給你擋擋寒氣。”方嵐在房內說道:“謝謝鄭大爺,我不需要。以後請不要跟我說話,要是讓我分了心,會出大問題的。”他沒有開門。
鄭老頭右手挾著被子往迴走,用左手拍打著腦袋,自言自語的說道:“真是奇事,這大冷的天,就那一件長衫,能抗得住寒?那長衫難道是寶衣不成?好吧,不說話就不說話,三天時間很容易過的。”
鄭老漢說道:“說得輕巧,我們都是手無寸鐵的農民,怎麽能抵擋叛軍?官家拿了我們的糧食,征了壯丁,可事到臨頭,他們先跑了,全然不顧百姓的死活。官家來報信,老百姓都相信,整個村莊一下子全亂了。本來生活得好好的,現在要逃難了,那能不亂呢?。牲口、豬、雞鴨,大人小孩,鬧哄哄的,雞犬不寧。”
方嵐說道:“這該死的安祿山,造了多少孽呀。”鄭老頭帶著情感說道:“我家這頭大肥豬,怎麽也趕不動,兒子媳婦說丟了算了,逃命要緊。我可舍不得它,便冒著生命危險留下來照顧它。我老伴死活也要陪我,跟著留下來了。”
方嵐沒有見到鄭老漢的老伴,以為是遭到叛軍的侵害,突然插話:“咋不見大娘啊,是不是叛軍進村,把大娘抓走啦?這些叛軍無惡不作,真可恨。”他看鄭老頭神情很好,沒有激動的情緒,也沒有憂傷的表情,十分正常。心想,怎麽會是這樣?有些想不通。
鄭老頭瞅了方嵐一眼沒有馬上迴答方嵐的問題,而是慢條斯理的說道:“你們這些官宦之家和朝庭的官員一樣,都說叛軍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其實不然。我親眼看到大隊人馬從官道上開進,車水馬龍,旌旗飄蕩,秩序井然,根本就不進村莊,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前天,官家又來告示,說主上進兵神速,已經包圍了洛陽,不日即克,並說主上體貼百姓,免征半年人頭稅,要我們安心種地。他們不叫朝庭稱主上,看樣子要改朝換代了。”
方嵐迷惑不解,覺著不可能是那樣。對老漢說道:“老人家一定是看錯了,這些吃朝庭奉祿的官員,怎麽會一個個的都跟著安祿山跑?情願當叛徒,你說的不一定是實事。”
“怎麽不是實事?這是我老漢親身經曆的事,還有假嗎?現在這些當官的,和從前的大不一樣。不懂朝廷的法律,按照自己的好惡辦事,老百姓早就受不了啦。”方嵐沒有吱聲,他認為鄭老漢不是說謊的人。想了一會說道:“這我就想不通了,那些朝廷的官員,食君之祿,應該報答君恩。怎麽會見風使舵?全然不顧社稷的安危。”他用自身的標準來衡量當朝的官員,當然想不通。其實很簡單,張九齡下台後,唐玄宗不用讀書人,重用李林甫這樣不願讀書而善於應變之人。這些人隻重個人利益,輕視道德觀念,缺乏忠君思想,遇事見風使舵先保全自己,這樣的官員能舍生取義嗎?
二十多年來,官員換了一茬又一茬,那些飽讀詩書隻認死理的大臣都靠邊站了,剩下來的是少之又少。而這些人雖然有忠君愛國之心,但獨木不成林,沒有能力與叛軍對抗。事到臨頭也隻能隨大流,保一時之平安。
鄭老頭興致很高,他也不管方嵐願意不願意聽,滔滔不絕說下去:“大夥都說,改朝換代好啊,再來一次均田製,窮人又有地種了。大家合計,還是要把外出的人找迴來,不然的話,到時候官府分田,沒有人頭,就要吃大虧了。留在村裏的人,昨天就去找逃難的人迴來,我家裏這些物事,怎麽也要個男人看管,今天早上,我老伴和村裏的一些人也一起外出找兒子媳婦去了。”
方嵐一頭的霧水,他怎麽也想不明白,這叛軍的紀律會比朝庭軍隊的好,而且還免征半年的人頭稅。這不符合常理,越想越是不明白。他是規規矩矩讀了十多年書的人,在徐家學堂程仕信的精心教育下,用心學習。對國家、朝政、軍隊、稅收的內容都懂,知道沒有稅收,朝庭就無法運轉,尤其是打仗,最耗錢財。安祿山那來這麽多的錢,養活那些士兵啊?
其實這裏麵的道理也不難,安祿山起兵以後,唐玄宗為了培養地方上抵抗力量,放寬政策,讓他們開國庫,征新兵,按戰時標準就地籌集糧草,滿足戰爭的需要。這樣好的攬錢機會,地方官府豈能錯過。河南道立即行動,征收軍糧,當地百姓雖然心中不願,但為了抗擊叛軍,又沒有理由抗拒。這樣大量的糧食進了城堡。
然而,唐軍抵抗力量太差,安祿山進軍又快,幾天功夫,攻下了河南全境。征收的糧食又都到了安祿山的手中。如果管理得好,這些物資夠安祿山的軍隊用上一年。他起兵反唐是被逼無奈,既然做了,就要硬撐下去。當然要爭取民眾的支持,有現成的好事,他能不做?
方嵐學的是正統的儒家思想,將朝庭視為主體,認為神聖不可侵犯。帶著這樣的有色眼鏡看待這個問題,當然想不通。他眼前有一件更迫切的事情要做,也沒有認真的去想這個問題。他對鄭老頭說道:“鄭大爺,請給我一間房,我要在裏麵靜坐一段時間。請你照顧好我的棗紅馬,三天之內不要打擾,包括吃飯時也不要叫我。”
鄭老頭甚是不解:“三天都不吃飯嗎?”方嵐點頭說道:“是的,我現在要解決一個難題,不能有人打擾,所以越是安靜越好。”鄭老頭不再追問,打開了一間主房的門說道:“這間房子行嗎?”這是一間用來紡紗的房子,房子裏有兩輛紡車,還有一些廚櫃、板凳、油燈之類的物事,如果沒有人打攏,用來打坐練習內功是可以的。方嵐點頭同意,進房便關上了房門。
鄭老頭拿來一床被子,站在門外對方嵐說道:“方公子,晚上寒冷,拿床被子給你擋擋寒氣。”方嵐在房內說道:“謝謝鄭大爺,我不需要。以後請不要跟我說話,要是讓我分了心,會出大問題的。”他沒有開門。
鄭老頭右手挾著被子往迴走,用左手拍打著腦袋,自言自語的說道:“真是奇事,這大冷的天,就那一件長衫,能抗得住寒?那長衫難道是寶衣不成?好吧,不說話就不說話,三天時間很容易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