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之上,程千裏與陸榮榮張衝同在一桌。他對這兩個衣著靚麗的少年人,十分尊重。認為他們倆,包括方嵐,一定是京城中官宦之家的闊少爺,可能是偷偷跑出來的。


    陸榮榮對其它事並不關心,一個勁的追問方嵐的下落。程千裏說:“方嵐五天前離開了這裏,具體到那裏去了,我正在派人打聽,一有準確地點,我立即告訴你,你們就在這裏等著。你們倆這次立了大功,我現在任命你為正七品的致果校尉,任命他為從七品的翊麾副尉,立即報告朝庭。”


    陸榮榮有些不滿,嘟噥著說道:“才七品呀,胡大來都六品了。”程千裏覺得這小姑娘有意思,打趣的問道:“胡大來是誰呀?”“我二師兄,方嵐是我大師兄。”


    程千裏想,不知是那位高人,教出來的一群弟子。打趣似的對陸榮榮說道:“當師兄的比師妹師弟肯定強一些嗎?”他滿臉掛著笑容,迴頭對張衝說道:“那你就是小師弟啊。”


    “唉,”張衝極不情願的說道:“我是他們的師侄。”陸榮榮說:“二師兄雖然在國子監讀了六年書,但他的武功可比我差遠了,甚至還不及張衝。上陣打仗肯定不行,他的六品校尉,還是皇上任命的。”


    程千裏暗想,果然有些來頭,在國子監讀書的人,都有大來頭。認為自己的判斷不錯,便笑著說道:“這好辦,你隻要立有戰功,我就奏報皇上,升你為六品,甚至五品將軍。”


    陸榮榮高興了,覺得程千裏很好,應該加個條件。笑著說道:“你還要幫我找到方嵐哥。”程千裏說:“那當然,你的事,就是我的事,錯不了。”陸榮榮雖然精明,但必定年少,被程千裏哄得喜笑顏開,答應留下來,守衛雲中城。


    情況突然發生變化,敵人增加了兩個武藝極高的將領。蔡希德不得不改變戰術,他將遠程打擊武器進行梯次安排,車駑、伏遠駑、角弓駑都用上了穿透力極強的玄鐵箭頭。


    叛軍鼓噪著攻城,在雲梯上緩慢上爬,唐軍迅速登城,向雲梯處集中。突然,城下射來箭雨,唐軍多人中箭,傷亡不少。


    陸榮榮和張衝一邊撥打雕翎箭,一邊在城樓上尋找叛軍。然而,攻城的叛軍都龜縮在雲梯的中間,不登上城樓。因此他們找不到叛軍,也就沒有了對手,武功雖高卻派不上用場。


    陸榮榮仗著輕功了得,飄到城樓邊緣,用劍刺殺龜縮在城樓邊的叛軍。突然一排強駑箭頭向她射來,她慌忙用劍撥打,但是箭頭的力量極大,而且是七支同來,這是車駑發射的箭頭。


    也隻有車駑才能同時發射七支箭矢,尤其是其中一支巨大的鐵翎箭,速度快得驚人,力量特別巨大。


    陸榮榮用力撥打,竟然沒有打掉,允是他見機得快,身子後仰,倒向城樓,貼著樓板滑開,才避開了巨箭的打擊。


    也是她武藝高強,換上其他人的話,早已死於箭下了。盡管如此,她也躲避得十分狼狽,而且險象環生。


    有了這次教訓,她也不敢再到城樓的邊緣,隻在城樓的中間防守。然而,那些龜縮在雲梯頂端的叛軍勇士,隨時都可能躍上樓頂。


    因此,城樓上不設防也不行,而且隻留陸榮榮和張衝也不行,那樣叛軍用多人圍攻陸榮榮和張衝,其他叛軍就能攻入城內,必須有足夠的軍士防守。


    程千裏無計可施,隻好與叛軍拚實力,能堅持一天算一天。叛軍人數較多,兵員素質高,兵器質量好,全麵占了上風。五天下來,唐軍又增加了三千多傷亡,長此下去,唐軍將無兵守城了。程千裏一籌莫展。


    唐玄宗送走李琬高仙芝迴轉內宮,楊貴妃親自捧著一碗參湯來到他的麵前說道:“這幾天皇上費神了,這是哥哥送來的千年高麗人參,快趁熱喝下,能提神補氣,舒心養顏。”接過湯碗,唐玄宗一氣喝下,宮女送來手巾,他抹抹嘴巴說道:“胡羯起兵,就象一聲驚雷,中原地麵上即時蒙上了煙霧。社稷不穩百姓受苦,朕心裏急啊。現在好了,兵將已經部署到位,朝廷兵力是叛軍的兩倍,風波很快就會被平息。”楊貴妃說道:“胡羯反叛不得人心,必被剿滅,這些事就讓丞相將軍們去忙活吧,天氣寒冷,還是到華清宮舒適。”


    見到楊貴妃,天大的事唐玄宗也顧不上了,當即讓高力士備了車馬,住進了華清宮。好像叛亂已經平息了似的,社稷動蕩百姓災難統統丟到了腦後,九龍湖畔又響起了悠揚的樂聲。


    韋見素接到程千裏上奏唐玄宗的奏折,覺得事態嚴重,立即去找楊國忠。對他說道:“程千裏又來要救兵了,而且請求撤出雲中,退守定襄縣。北線吃緊,要趕快派救兵增援。隻有從朔方軍中抽一部分兵去,阻擋叛軍的攻勢。”


    楊國忠說道:“叛軍沒有這樣厲害吧,這個程千裏,是不是在謊報軍情忽悠我們?皇上要他死守,他要退守定襄縣,不怕殺頭嗎?久經沙場的老將軍,堂堂的節度使,有堅城還對付不了安祿山手下的一個不出名將軍,還有臉向皇上請求增援,要求撤退?簡直是丟人。現在皇上又去了華清宮,怎麽去報告呀?”


    韋見素說道:“話是這樣說,但情況緊急,如果沒有增援,又不準他撤退,全軍覆沒怎麽辦?北邊就無人防守了。叛軍長驅直入,長安城就危險了。”“你這是聳人聽聞,叛軍哪有這樣厲害?程千裏故意誇大其詞,目的是想邀功。這種風氣不能長,作為節度使城池都守不住,幹脆讓別人來幹好了。”楊國忠將程千裏的奏折摔在桌案上,臉上現出怒容。


    韋見素說道:“我們沒有去過前線,不知道那裏的情況,怎能瞎猜呢?我覺得還是應該相信前線的將帥。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他們不會向朝廷上奏折。從圍剿叛軍的全局出發,朝廷也應該加強北線,那裏是朝廷的薄弱環節,加強了不旦可以阻擋叛軍,還可以進攻,直搗薊城。”


    楊國忠還認為叛軍成不了氣候,不想讓前線的將領得功。活動一下脖子說道:“朝廷攻擊的重點是南線,榮王已經出關,從河南過黃河攻擊叛軍。程千裏隻是起牽製作用,封長清是範陽平盧節度使,他才是擔任主攻的。他到洛陽已經二十多天了,作為範陽、平盧節度使,一定會盡快奪迴他的地盤。估計也到了黃河邊了,說不定正在向北推進,安祿山的正麵被攻,加上高仙芝的十萬軍隊,他想保老巢都很困難。到了薊城吃緊的時候,雲中的圍不解自破,隻要程千裏能挺住幾天,一切都會好的。”


    韋見素說道:“洛陽前線一直沒有上報作戰情況,他們也許還在訓練新兵。我感到形勢不是太妙,要是打了勝仗,捷報早就傳到朝廷來了。我們還是要將程千裏的奏折遞交給皇上。”


    楊國忠還在猶豫,信使突然送來了封常清的奏折。唐軍大敗,洛陽失守。楊國忠和韋見素兩人同時大驚失色。這樣的大事,他們不敢馬虎,立即騎上快馬,趕去華清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風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當並收藏盛世風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