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飛奔過靈昌,雲旗飄蕩陷卞梁。
降兵擁至凱歌奏,陡聞噩耗悲欲狂。
安祿山進入房間之後,向跟隨進來的人揮了一下手,低沉的說道:“你們都出去,我一個人靜一靜。”關上房門,迴想這二十多天的過程,反叛之後一路順利,比他預想的結果都要好。僅用了四天時間就衝過了黃河,占領了陳留,得到一萬多降兵,可說是旗開得勝。然而張介然告知他在長安的長子安慶宗被殺,當時他差點沒有昏過去,悲痛欲絕感到萬分痛苦。他雖然有幾個兒子,但最看重的就是安慶宗,對他寄托很大的希望。
雖然反叛唐朝,安祿山並沒有打出反唐玄宗的旗號,是希望能有講和的餘地。唐玄宗殺了安慶宗,講和已經不可能,現在隻有一條路了,反叛到底,能推翻唐朝嗎?他心裏沒有底。雖然趁其不備,取得了開始的勝利,但唐朝畢竟強大,如果緩過勁來,他如何抵擋得住。心情十分不好,簡直壞到了極點,一個人靜靜的呆在房間裏不見任何人。
嚴莊、高尚等人在房間外麵急得團團轉,他們渴望盡快揮師西進,迅速擊垮封常清的軍隊。田承嗣、崔乾佑、啊史那承慶、田乾真等將領,都在等待進軍的命令,封常清是河南守軍的主力,能否一舉擊敗,他們都不清楚,但兵貴神速他們是知道的。時間一刻一刻的流失,眾將領都站在門外,就是沒有人推門。
他們都知道安祿山失去了最心愛的長子,雖然內心著急,但也沒人敢去敲門。嚴莊對啊史那承慶說道:“啊史那將軍,你和主公的關係最好,應該勸說他以大局為重。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田乾真用真氣將門推開,安祿山一驚,從沉思中醒來,沒有看到任何人,癡癡的說道:“是慶宗來了嗎?”突然他的耳邊響起非常清晰的聲音:“父帥不要以我為念,大事要緊,十萬將士,正在等你的號令。上天的使者已經來接我了,保重。”“慶宗。”安祿山失聲大叫,啊史那承慶、嚴莊等人都跑了進來,齊聲說道:“主公節哀,人死不能複生,還有慶緒慶和在你身邊。”
田乾真說道:“慶宗兄就是為了主公的大事,甘心情願犧牲的,他要用他的生命來為主公贏得時間,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現在已經有了起色。主公不能辜負了他的一片心意啊。”安祿山耳邊的話,就是他用傳音入密的手段製造的。當然知道安祿山為什麽會那樣失聲大叫。
“慶宗他走了,去天堂裏了。”安祿山已經語無倫次。嚴莊說道:“是,是,慶宗去了天堂,主公還有大事要辦啊,全體將士等著你的命令呢?”
眾將軍都擁進了安祿山的房間,看到這些熟悉的麵孔,安祿山清醒了,他對眾人揮揮手說道:“大家都來坐吧,我失態了,也讓你們擔心了。”
眾將軍都按照安祿升帳的次序,坐成兩行。等待他的命令。安祿山端正身體,立刻顯出主帥的威嚴。大聲說道:“高尚聽令,令你組織人手,清理國庫,錢糧物資統統登記成冊,封存保管。高尚上前說道:“尊主公之命,高尚全力以赴,清理好錢糧物資,以備將來之需。”
“安忠誌聽令,命你留在陳留,與河南節度使李庭望一起留五千兵馬防守陳留城,防禦東麵敵人進攻。”安忠誌和李庭望領命退出,這道命令說明安祿山對李庭望和郭納並不放心,讓安忠誌監督他們。
他掃了一眼全體將軍,挑選進攻的先鋒人選。目光落在田乾真的身上停下來說道:“田乾真聽令,陳留降兵編入你的軍團,命令你為先鋒官,帶領本部人馬,迅速向洛陽推進。掃除途中障礙,攻擊虎牢關的封常清,該軍是楊國忠在河南的主力,要速戰速決。虎牢關工事年久失修,為了不讓他們有時間搶修。命令你以最快的速度推進,出其不意,消滅了這支軍隊,就可直逼洛陽城池。”田乾真上前領命,躬身說道:“末將全力以赴,馬不停蹄,直衝封常清的帥帳。”
“田承嗣聽令,命令你帶領本部人馬,跟隨在田乾真的身後,做為接應。其他眾將帶領主力跟隨本王,作為中軍,向洛陽推進。”軍令如山,各個將領分頭組織軍隊,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向西進發。
田乾真立即命令林士勇為突擊先鋒,帶領一千騎兵,作為尖刀兵向前突擊。林士勇是田乾真的鐵杆部將,對田乾真佩服得五體投地。立即帶領軍士出發,向虎牢關全速推進。
田乾真找到李庭望,商量軍隊交接之事。李庭望做了河南節度使,內心高興。然而安祿山要他將軍隊交給田乾真,他不願意。田乾真說道:“你的這些兵都是跟隨你的,我本不該帶走,但軍令如山。你要是舍不得,便向元帥請示,隻要元帥不追究我的責任,就讓這些兵跟著你好了。”
李庭望歎息一聲說道:“這些兵跟隨我有些時日了,雖然有情感,但軍令難違啊,希望田將軍愛惜他們。”交接好軍隊,田乾真讓韓德霖管理這部分軍隊,放在後麵,邊休整邊跟進。他則帶領騎兵跟在林士勇的身後,奔向虎牢關。
封常清坐在帥帳之內,計算作戰時間,早有探子報告,叛軍一路勢不可當,早已過了黃河,直逼陳留。他對段秀實、畢思琛說道:“叛軍已經攻城二天,明天就是第三天了,連續三天的攻城,叛軍已經疲憊,那時我們前去夾擊,抄他們的後路,叛軍不戰自亂,必然崩潰。”
段秀實說道:“元帥這一作高明,末將建議提前出發,我帶領前軍繞過陳留,插到叛軍的背麵,切斷他們的退路。叛軍必然恐慌,軍心一亂,不戰自潰。”
畢思琛說道:“叛軍有十萬之眾,我軍隻有六萬,而且訓練不久,如果分散攻擊,很難與訓練有素的叛軍相匹敵,弄得不好,沒有震懾到敵人,反而被敵人攻擊。我們要知己知彼,量力而行。我建議集中一起攻擊,這樣勝算要大一些。”
封常清說道:“叛軍也是朝廷的軍隊,裏麵的將士,有很多是忠於皇上的,隻是屈服於安賊的淫威。如果我們能與他們相持十天,就有不少的軍士投奔過來。如果論兵士的素質,我們不能和叛軍比,我們比的是皇上的威信。因此我們要以瓦解叛軍為突破口,因此不能太快,用兵也不宜分散。”
降兵擁至凱歌奏,陡聞噩耗悲欲狂。
安祿山進入房間之後,向跟隨進來的人揮了一下手,低沉的說道:“你們都出去,我一個人靜一靜。”關上房門,迴想這二十多天的過程,反叛之後一路順利,比他預想的結果都要好。僅用了四天時間就衝過了黃河,占領了陳留,得到一萬多降兵,可說是旗開得勝。然而張介然告知他在長安的長子安慶宗被殺,當時他差點沒有昏過去,悲痛欲絕感到萬分痛苦。他雖然有幾個兒子,但最看重的就是安慶宗,對他寄托很大的希望。
雖然反叛唐朝,安祿山並沒有打出反唐玄宗的旗號,是希望能有講和的餘地。唐玄宗殺了安慶宗,講和已經不可能,現在隻有一條路了,反叛到底,能推翻唐朝嗎?他心裏沒有底。雖然趁其不備,取得了開始的勝利,但唐朝畢竟強大,如果緩過勁來,他如何抵擋得住。心情十分不好,簡直壞到了極點,一個人靜靜的呆在房間裏不見任何人。
嚴莊、高尚等人在房間外麵急得團團轉,他們渴望盡快揮師西進,迅速擊垮封常清的軍隊。田承嗣、崔乾佑、啊史那承慶、田乾真等將領,都在等待進軍的命令,封常清是河南守軍的主力,能否一舉擊敗,他們都不清楚,但兵貴神速他們是知道的。時間一刻一刻的流失,眾將領都站在門外,就是沒有人推門。
他們都知道安祿山失去了最心愛的長子,雖然內心著急,但也沒人敢去敲門。嚴莊對啊史那承慶說道:“啊史那將軍,你和主公的關係最好,應該勸說他以大局為重。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
田乾真用真氣將門推開,安祿山一驚,從沉思中醒來,沒有看到任何人,癡癡的說道:“是慶宗來了嗎?”突然他的耳邊響起非常清晰的聲音:“父帥不要以我為念,大事要緊,十萬將士,正在等你的號令。上天的使者已經來接我了,保重。”“慶宗。”安祿山失聲大叫,啊史那承慶、嚴莊等人都跑了進來,齊聲說道:“主公節哀,人死不能複生,還有慶緒慶和在你身邊。”
田乾真說道:“慶宗兄就是為了主公的大事,甘心情願犧牲的,他要用他的生命來為主公贏得時間,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現在已經有了起色。主公不能辜負了他的一片心意啊。”安祿山耳邊的話,就是他用傳音入密的手段製造的。當然知道安祿山為什麽會那樣失聲大叫。
“慶宗他走了,去天堂裏了。”安祿山已經語無倫次。嚴莊說道:“是,是,慶宗去了天堂,主公還有大事要辦啊,全體將士等著你的命令呢?”
眾將軍都擁進了安祿山的房間,看到這些熟悉的麵孔,安祿山清醒了,他對眾人揮揮手說道:“大家都來坐吧,我失態了,也讓你們擔心了。”
眾將軍都按照安祿升帳的次序,坐成兩行。等待他的命令。安祿山端正身體,立刻顯出主帥的威嚴。大聲說道:“高尚聽令,令你組織人手,清理國庫,錢糧物資統統登記成冊,封存保管。高尚上前說道:“尊主公之命,高尚全力以赴,清理好錢糧物資,以備將來之需。”
“安忠誌聽令,命你留在陳留,與河南節度使李庭望一起留五千兵馬防守陳留城,防禦東麵敵人進攻。”安忠誌和李庭望領命退出,這道命令說明安祿山對李庭望和郭納並不放心,讓安忠誌監督他們。
他掃了一眼全體將軍,挑選進攻的先鋒人選。目光落在田乾真的身上停下來說道:“田乾真聽令,陳留降兵編入你的軍團,命令你為先鋒官,帶領本部人馬,迅速向洛陽推進。掃除途中障礙,攻擊虎牢關的封常清,該軍是楊國忠在河南的主力,要速戰速決。虎牢關工事年久失修,為了不讓他們有時間搶修。命令你以最快的速度推進,出其不意,消滅了這支軍隊,就可直逼洛陽城池。”田乾真上前領命,躬身說道:“末將全力以赴,馬不停蹄,直衝封常清的帥帳。”
“田承嗣聽令,命令你帶領本部人馬,跟隨在田乾真的身後,做為接應。其他眾將帶領主力跟隨本王,作為中軍,向洛陽推進。”軍令如山,各個將領分頭組織軍隊,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向西進發。
田乾真立即命令林士勇為突擊先鋒,帶領一千騎兵,作為尖刀兵向前突擊。林士勇是田乾真的鐵杆部將,對田乾真佩服得五體投地。立即帶領軍士出發,向虎牢關全速推進。
田乾真找到李庭望,商量軍隊交接之事。李庭望做了河南節度使,內心高興。然而安祿山要他將軍隊交給田乾真,他不願意。田乾真說道:“你的這些兵都是跟隨你的,我本不該帶走,但軍令如山。你要是舍不得,便向元帥請示,隻要元帥不追究我的責任,就讓這些兵跟著你好了。”
李庭望歎息一聲說道:“這些兵跟隨我有些時日了,雖然有情感,但軍令難違啊,希望田將軍愛惜他們。”交接好軍隊,田乾真讓韓德霖管理這部分軍隊,放在後麵,邊休整邊跟進。他則帶領騎兵跟在林士勇的身後,奔向虎牢關。
封常清坐在帥帳之內,計算作戰時間,早有探子報告,叛軍一路勢不可當,早已過了黃河,直逼陳留。他對段秀實、畢思琛說道:“叛軍已經攻城二天,明天就是第三天了,連續三天的攻城,叛軍已經疲憊,那時我們前去夾擊,抄他們的後路,叛軍不戰自亂,必然崩潰。”
段秀實說道:“元帥這一作高明,末將建議提前出發,我帶領前軍繞過陳留,插到叛軍的背麵,切斷他們的退路。叛軍必然恐慌,軍心一亂,不戰自潰。”
畢思琛說道:“叛軍有十萬之眾,我軍隻有六萬,而且訓練不久,如果分散攻擊,很難與訓練有素的叛軍相匹敵,弄得不好,沒有震懾到敵人,反而被敵人攻擊。我們要知己知彼,量力而行。我建議集中一起攻擊,這樣勝算要大一些。”
封常清說道:“叛軍也是朝廷的軍隊,裏麵的將士,有很多是忠於皇上的,隻是屈服於安賊的淫威。如果我們能與他們相持十天,就有不少的軍士投奔過來。如果論兵士的素質,我們不能和叛軍比,我們比的是皇上的威信。因此我們要以瓦解叛軍為突破口,因此不能太快,用兵也不宜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