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昱整死安祿山門客,被安祿山抓住把柄上奏,當時確實嚇著了。經過楊國忠運作之後,太平無事,現在對楊國忠死心塌地。站出來說道:“皇上不相信安祿山反,丞相可以逼迫他啊。前次處死輔璆琳,皇上保了安祿山一次,弄死他的四個門客,皇上把罪責推給了李峴。我們現在拿吉溫開刀,即使皇上再保安祿山,安祿山自己也沉不住氣了。輔璆琳和他沒有多大關係,吉溫就不同了,是他的心腹。”


    楊國忠說道:“上次下了那樣大的功夫,要貶吉溫,如果不是貴妃娘娘幫忙,還弄不動他。即使下了這樣大的功夫,他仍然保留了副節度使的職位。現在要捉拿吉溫下獄,皇上不會同意。”


    竇華說道:“從皇上調整雲中和太原的防務來看,皇上對安祿山已經有所擔心,隻是覺得他的功大,近期內不好動他,等這段時間過去之後,那些功勞成了曆史的時候,一定要動他的。此事順其自然,隻要過得兩年,安祿山肯定要動。”


    宋昱說道:“安祿山不是易於之輩,有兩年時間,他也會有其他對策。再說皇上的年事以高,這中間的變故隨時都會發生。”


    楊國忠說道:“不能等,我已經給太原的王承業去了信,讓他搶河東鎮的兵權,這下安祿山還能坐得住嗎?”


    魏仲犀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密議,有些受寵若驚,很想表現一下。他猛然一下子站起來。幾雙目光都注視著他,他呆了一下,又坐下了。楊國忠說道:“仲犀有意見就快些說,我們這裏都是一樣的,隻要說得有理,我都會采納。”


    魏仲犀又站了起來,楊國忠的右手對他下壓了兩下說道:“坐下說,不要過於緊張。”魏仲犀坐下說道:“安祿山的手上有十幾萬軍隊,比一個小國家的兵力還要強,真要是造反,老百姓就要遭殃了。不能逼得太急,狗急了也會跳牆的。最好的辦法是釜底抽薪,調動他手下的軍官,將相爺的親信安插進他的軍鎮,拿到了確鑿的證據,皇上一定會相信的。”


    楊國忠說道:“這方法也很好,隻是慢了一些,再說安祿山十分機警,將他管理的三個軍鎮,打造得象鐵桶一般,插人進去很難。他是管理著十幾萬軍隊,但不是他的,這些軍隊是朝廷的,是皇上的。他隻要舉起了反旗,那些軍隊就會反過來將他的人頭砍下,所以他不敢反。”


    鄭昂說道:“張兆尹的方法是最好的,吉溫是安祿山的心腹,又是他的耳目。拘捕了他,就能拿到安祿山的罪證。隻是沒有皇上的詔令,不能捉拿。”張漸說道:“現在的吉溫已經不是擔任兵部侍郎的吉溫了,禦史台就可以拘捕他,不用皇上下旨,可以先斬後奏。”


    鄭昂說道:“沒有聖旨,拘捕朝廷要員,要擔很大風險。禦使大夫魏方進,是個膽小之人,他不會輕易冒險。”魏仲犀說道:“刑部尚書蕭炅對相爺言聽計從,也可以讓他參與。他對相爺不敢馬虎,這事交給他辦準成。”


    宋昱說道:“刑部管不了朝廷的官員,就是蕭炅願意這樣做,也沒有這樣的職權。軍營進不了如何捉拿?”張漸說道:“他犯了法,刑部就可以拿他,但是進軍營不好辦,讓皇上下一道聖旨,讓他去澧陽上任,履行長史的職責,途中將他拘捕。”


    楊國忠說道:“這注意好,捉到了他,就不怕沒有證據,有了證據,皇上不信也得信。”他當即起身,來到禦史台,禦史大夫魏方進說道:“丞相來禦史台,也不通知一聲,我好迎接啊。”


    楊國忠說道:“那些繁文縟節就免了吧,我來找你,是有要事相商。”魏方進說道:“丞相有事說一聲就夠了,還親自來一趟,大可不必。”楊國忠說道:“那好,你就讓鄭昂和魏仲犀兩人去將吉溫逮捕了,押迴京城進行審訊。”


    魏方進說道:“我這就寫奏折,上報皇上,請求聖上批準。”楊國忠說道:“那樣不行,我們先斬後奏。”魏方進說道:“前段時間,按丞相的意見將他由兵部侍郎貶為澧陽長史,是皇上下的旨。現在又要逮捕他,沒有聖旨怎麽能行?”


    楊國忠說道:“有罪證也行,皇上現在在華清宮玩得開心。不大願意處理政事了,你不要擔心,有事我扛著。”魏方進說道:“那裏來的罪證啊,一沒有聖旨,二沒有罪證,不好抓人。”


    楊國忠說道:“吉溫收受賄賂,證據確鑿,還不夠嗎?”魏方進說道:“丞相是知道辦案的規矩的,指證人犯收受賄賂,要有人證物證,隨口一說不能作數。”楊國忠說道:“你是不是因為他和安祿山交好,就故意遷就他。”魏方進說道:“禦史台抓人,要有依據,不能隨便亂抓。”


    楊國忠盯了魏方進一眼,接著說道:“你要是怕了安祿山,這案子就讓鄭昂和魏仲犀去辦,你禦史台隻發一道拘捕的文書就行了。”魏方進說道:“雖然說吉溫被貶為澧陽長史,但他還是朝廷的四品官員,還兼任河東軍鎮的節度副使,一直呆在軍營內。沒有聖旨,軍營內禦史台的文書,不一定算數,安祿山不讓進,一點辦法都沒有。”


    “你隻要出一道文書,其他的事我來安排,他已經是澧陽長史,不去上任,皇上就不能追究嗎?”楊國忠盯著魏方進,一臉的殺氣。魏方進不敢再說了,讓鄭昂以禦史台的名義,馬上發了一道彈劾吉溫的文書。鄭昂和魏仲犀兩人同赴太原,要捉拿吉溫審訊。


    出了禦史台,楊國忠飛馬去了華清宮,當著楊貴妃的麵,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吉溫擔任澧陽長史的詔書已經下發三個月了,可吉溫至今沒有到任,臣奏請吉溫立即履行澧陽長史的職責。”


    楊貴妃走到案前,上前扶著唐玄宗的左肩,含情脈脈的看著他。唐玄宗用右手握住楊貴妃的手,對楊國忠說道:“準奏,中書省擬旨,吉溫馬上去澧陽履職。”


    馮神威到河東軍鎮的帥府,高聲說道:“澧陽長史吉溫接旨﹗”吉溫立即麵向長安跪下高唿:“臣吉溫接旨。”伏在地上。“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澧陽長史吉溫已經任命數月,至今沒有履行職責,詔令立即去澧陽上任。欽此﹗”


    “臣尊旨,吾皇萬歲、萬萬歲。”吉溫從地上爬起來,接過聖旨。馮神威說道:“吉大人何時動身?”吉溫說道:“河東鎮的事務很多,我得向安帥報告一聲,安帥允許後立即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風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當並收藏盛世風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