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撒嬌的說道:“三郎的力氣真大,把玉環的手都抓痛了。”“對不起玉環,我生怕你離開了我,用力大了些,想不到古稀之年,還有這大的力量。讓我看看,捏壞了沒有。”唐玄宗握著楊玉環的手臂,輕輕的撫摸。


    楊貴妃將手縮了迴來,笑著說道:“三郎是天子,與平常人當然不一樣。玉環的手不但不痛,反而舒服得很。”“你哄我的吧,手臂上都有一圈紫紅色,醫書上說是有了於血。肯定痛的,讓我與你撫摸撫摸。”唐玄宗關切的說道。


    “真的不痛,也許是內心暢快,沒有感覺到痛。三郎能這樣對玉環,玉環就是現在死了,也不會遺憾。”楊貴妃含情脈脈,那形象就象是一個熱戀的少女,正在欣賞自己心愛的情郎。


    “我倆是前世修來的緣分,今生今世都不分開,如果有一天三郎先你而去,你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和你生下兒女。”唐玄宗深情的看著楊玉環。


    楊玉環將身子貼在唐玄宗的胸前,抬頭望著唐玄宗的臉說道:“玉環已經知足了,雖然我們之間的差別很大,但玉環沒有後悔。今生侍候三郎,盡心竭力,除了死別,決不生離。”


    唐玄宗伸出左手,輕輕理著楊玉環的頭發,歎息一聲說道:“你跟著我已經十六年了。十六年來,你付出的太多。我是一刻也離不開你了。為了你,我寧可不做這大唐的皇帝。”


    “你不是這樣的人,如果你真的是一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人,我也不會這樣死心塌地的跟著你,我們之間的情誼也不會長久。南朝陳叔寶、隋朝楊廣都要愛美人,他們過分了,丟了江山。美人都成了別人的了。三郎要是真喜歡玉環,就管好大唐江山。”楊玉環離開唐玄宗的身體,遊向中間的水柱。


    “隻有你真正的理解我,江山美人我都要,朝政有國忠掌管,邊疆有祿山守衛,大唐盛世經久不衰。”唐玄宗轉過身子,追著楊玉環嬉鬧。


    田乾真想從玄宗皇帝與貴妃娘娘的對話中,偵聽有關朝中的事情,摸清皇上對安祿山的真實態度。然而差不多半個時辰,他沒有聽到一句關於朝中事態的評議,兩人說的全是閏房中的話語,就象度密月一般。


    田乾真坐在茂密的樹葉之中,有些不奈了,正準備離開。突然聽到楊玉環說道:“三郎,這次準備玩多長時間。”李隆基笑著說道:“朝中的事,我已放心了,咱們就盡情的玩。”


    楊玉環又說:“這裏玩的時間太久,我們去‘海棠湯’,吧。”“海棠湯”,俗稱“貴妃池”,天寶六年建造,因平麵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而得名。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寫的是楊貴妃在這花朵一樣的浴池中沐浴了八個春秋。


    在“海棠湯”裏,楊貴妃說道:“三郎身為皇帝,長期不理朝政,外人會說閑話的。他們不敢說三郎,就會說玉環象妲已一樣迷惑皇上。”這話如果是其他人說的,那人難免一死,把聖明的皇上比喻成亡國的紂王,哪有不死的道理?但是楊玉環說的,就不一樣了。


    李隆基說道:“玉環提醒得對,你放心,我不是紂王。經過四十年的治理,現在已是大唐盛世,不是腐敗的商朝未期。朝中有國忠主持,邊疆有祿山、哥舒翰等名將守衛,官員清正,百姓安居樂業。你我就盡情的享樂吧。”田乾真從唐玄宗的話音中,聽出了他對安祿山的態度,不便再往下聽。


    第二天上午,田乾真對周工頭說道:“九龍湖上漂浮著許多枯枝爛葉,嚴重影響了湖區美景。我請求去打撈那些湖中的髒亂物,以保證湖麵清潔,湖水清澈。”


    這種活又髒又累,沒有人願意幹,田乾真主動要求,周工頭求之不得。笑著對田乾真說道:“好,是一個人去,還是帶幫手一起做?”


    田乾真說道:“就那麽一點活,還要幾個人去不劃算,我一個人就行了。”周工頭點了一下頭說道:“我同意,但你要多加注意,如果聖人出來,要主動避讓,不能驚擾的聖駕。”田乾真說道:“我記下了,”


    田乾真到了湖邊,上了那隻僅有的小船,用力一握,將漿把弄斷。接著他一直在船上擺弄,磨磨蹭蹭的修理船漿。又從船頭到船尾,仔細觀察,尋找釘子。沒有找到,又迴到住處,找周工頭要修理船漿的材料。


    材料找齊了,一上午已經過了一大半。他再迴到船上,不時的釘上一、兩顆釘子,一個上午就這樣過去了。他還在湖邊,擺弄那隻小船。正午時,楊國忠和馮神威來了,他們急急忙忙走到宜春殿。


    馮神威沒有皇上的喧召,站在門外不敢進去。楊國忠是宰相,又狀著貴妃娘娘的恩寵,直接進入殿內。見到楊國忠急匆匆的進來,玄宗皇帝甚為不快,拉長著臉對楊國忠說道:“我們昨天才到,你今天就來了,天要塌下來啦。想安靜一下,你就來擾局。你要是沒有能力處理朝中事務,我可以換人。”


    楊國忠垂著雙手,老實的低頭站著。唐玄宗說道:“怎麽不說話?啞巴啦,沒話說,你來幹什麽?迴去。”玄宗皇帝拉長著的臉鬆弛了,從座位上站起來,轉身背對楊國忠,準備與楊貴妃一起離開。


    別看楊國忠平時耀武揚威,但到了皇上身邊就成了乖乖兒。他跟在背後,小心翼翼的說道:“啟稟皇上,朝中出大事了,馮神威報,安祿山不肯來京,要造反啊。”唐玄宗身子一震,停下腳步,對楊貴妃揮了揮手,又重新坐到案桌前。不以為然的對楊國忠說道:“誰說祿山要造反了,你在朕的麵前說了多少次啦?你掌管朝政,祿山守衛邊疆,你們為什麽不能和平共處,為什麽要鬧得這樣水火不容?”


    聽話音楊國忠在唐玄宗麵前說這樣的話,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種話開始說,唐玄宗還要思考分析一下,但是說的多了反而有了反感。他始終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總認為是他們將相間的不和。


    楊國忠沉默不語,唐玄宗繼續說道:“要是沒有別的事情,如果隻為了這件事,你現在就迴長安去吧,朕要你們和解,你就是不聽,也找不出能緩解你們倆矛盾的言語了。”他向楊國忠揮揮手,從座位上站起來,向外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風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當並收藏盛世風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