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和張鬆互相看了一眼,又打量了下老者,見其不過是普通老農,又忍不住道:“老丈如何知曉這些政策?是否有誇大之說。”
老者指了指遠處道:“那裏是朝廷的公告,在公告旁邊是本地士子,你們若是不懂,他可以為你們解說。
若是還不懂,鎮子北麵和南邊有說書人,也在說晉公的政策,你們還可以從說書人口中知曉晉公是怎麽平定匈奴、斬殺妖魔和對付那些豪強的。”
兩人急忙告別老者,隻見到布告下麵,三個讀書人正在詳細的講解著一條條朝廷政策。
法正和張鬆也上前觀看了布告上的措施,臉色都有些震驚。
“晉公竟然真得沒有用普通民夫?這天下奴隸夠用麽?”張鬆忍不住開口道。
一旁講解的讀書人一臉自豪道:“我家主公體恤百姓,言我漢之百姓乃是天下最優之人,豈可做那等辛苦之事,更言道漢之四周有無數不服王化的胡人,乃是最好之勞力。
如今大軍正在抓捕羌氐、北方鮮卑、匈奴等人。”
這個文人說的慷慨激昂,這些百姓聽得熱血沸騰,至於那些被貶斥為奴的漢人,他們則自動省略了。
張鬆臉色有些難看道:“難道開鑿道路,修築城池和開鑿水渠全用胡人?”
這個讀書人對張鬆的質疑,隻是淡淡一笑道:“我晉地實行的是三等民製,百姓若是犯了錯誤,就會貶斥為奴,自然需要進行勞作,不過積累功德之後,便可以歸正。
這是刑賞之法,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除此之外,若是有百姓生計困難,或者工程需要趕工,我們也會讓百姓加入,但是會按照市價給與錢糧或者稻米,在每一個工地上都有我晉地的禦史言官,若是有徇私舞弊者,是會被重罰的,百姓也可以到保長或者甲長處檢舉,若有國人者,亦可以直接前往官府檢舉。”
法正和張鬆的目光越發凝重,這長安不過收複數月,便有如此光景,那麽並州、洛陽、河內就更可笑而知。
百姓富足、民心歸附,兵馬強盛,天下何人能與其敵。
那些百姓聽到這裏,更是歡喜至極。
法正和張鬆朝著說書人的地方走去,隻見到一個說書人,將秦不疑破匈奴王庭、殺董卓、誅袁術、敗袁紹的事跡說的天花亂墜,簡直是天上有,地上無,百姓聽得更是歡喜鼓舞。
兩人聽了一會後,雖然覺得其中有太多誇大成分,但也忍不住喝彩其中的精彩之處,從中兩人也很快明白秦不疑製定幾大政策的原因,目的。
這些都讓兩人的臉色難看,天下人的口舌掌握在讀書人手中,而讀書人中又以世家大族為多。
可是現在秦不疑竟然用這種世俗說書的法子來傳達自己的想法,來表達自己的話語。
而這些說書的情節中,世家大族被描述為盤剝百姓、敲骨吸髓的兇惡之輩,加上一些百姓自身的親身經曆,許多人一時間咬牙切齒,當談到秦不疑如何治理世家大族,如何分田畝、如何保證府兵的權利後,許多人更是高聲喝彩,甚至有人當場就想要參軍。
法正和張鬆心中震撼,他們以往得到的消息都是各處密探、各處商賈打探的,已經足夠震撼了。
可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就更是駭然不已。
“我終於明白,這秦不疑為何短短時間內能夠成為天下霸主,這天下的世家大族若是再不聯合起來,我們就真的要為他人奴了。”張鬆滿臉驚恐道。
“招兵了,那邊開始招兵了。”忽然有人高唿一聲,正在聽書的少年們立刻朝著遠處飛竄而去。
法正和張鬆也緊跟而去。
在一處寬闊的廣場內,一個個披甲士兵肅然而立,若是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個個雕塑。
“我也要參軍,我們也要當府兵。”
一個少年湊進來,直接喊道。
為首的校尉哈哈大笑起來:“年齡太小了,等過幾年,身子張開了,再來。下一個。”
“我已經十六歲了,聽說晉公十六歲都上戰場了。”
這個少年不服氣道。
“好誌氣,不過晉公十六歲可是三品武者了,你若是三品武者也可以,而且我晉地法規規定,必須滿十八歲,這也是為你們好。”校尉笑著道。
這個少年還準備言語,立刻被自己的家人拖拽迴去了。
“我身家清白,祖上都是藍田縣人,而且年齡合格,家中也非獨子。”一個青年立刻將保長開具的證明遞上去。
校尉檢查了一番後,對著他道:“到一旁檢測體格,若是合格方可。”
這個青年立刻大喜。
法正和張鬆看到這裏,更是驚懼起來,如今戰亂頻繁,百姓都害怕當兵,有些諸侯不得不強征百姓為兵,使得許多人逃到荒山野嶺。
這晉地百姓踴躍參軍便罷了,竟然挑選的如此嚴苛。
“少年,當兵上戰場可是極為兇險,你為何要參軍啊?”法正看著剛才悶悶不樂的少年,笑著問道。
“當上府兵,我就可以立戰功,可以得到更多田畝,而且成為府兵就能夠得到火煉決,成為高手。”少年一臉興奮。
看著那些被挑選成功的少年,當下便有些悶悶不樂。
“府兵挑選很嚴苛麽?”
法正繼續耐心問道。
這個時候一個中年人走了過來,抱拳笑道:“我晉地百姓凡是到了一定年齡,都要參加訓練,都叫做府兵,這是沿襲大漢軍製,這是最近挑選一些常駐兵馬,所以挑選的極為嚴格。
我觀先生談吐不凡,必是文士,我藍天縣衙正在招讀書人,若是有才學者還可以直接舉薦為官。”
法正和張鬆看到這個中年文士,心中咯噔一下,沒有想到兩人隻是這一番詢問,就已經讓這裏的官府留意了,當下收攝心神,迴了一禮道:“我是巴蜀商賈張正,這位是法鬆,有感於此地和巴蜀的不同,便詢問了一番。
不久還要隨行前往洛陽行商。”
老者指了指遠處道:“那裏是朝廷的公告,在公告旁邊是本地士子,你們若是不懂,他可以為你們解說。
若是還不懂,鎮子北麵和南邊有說書人,也在說晉公的政策,你們還可以從說書人口中知曉晉公是怎麽平定匈奴、斬殺妖魔和對付那些豪強的。”
兩人急忙告別老者,隻見到布告下麵,三個讀書人正在詳細的講解著一條條朝廷政策。
法正和張鬆也上前觀看了布告上的措施,臉色都有些震驚。
“晉公竟然真得沒有用普通民夫?這天下奴隸夠用麽?”張鬆忍不住開口道。
一旁講解的讀書人一臉自豪道:“我家主公體恤百姓,言我漢之百姓乃是天下最優之人,豈可做那等辛苦之事,更言道漢之四周有無數不服王化的胡人,乃是最好之勞力。
如今大軍正在抓捕羌氐、北方鮮卑、匈奴等人。”
這個文人說的慷慨激昂,這些百姓聽得熱血沸騰,至於那些被貶斥為奴的漢人,他們則自動省略了。
張鬆臉色有些難看道:“難道開鑿道路,修築城池和開鑿水渠全用胡人?”
這個讀書人對張鬆的質疑,隻是淡淡一笑道:“我晉地實行的是三等民製,百姓若是犯了錯誤,就會貶斥為奴,自然需要進行勞作,不過積累功德之後,便可以歸正。
這是刑賞之法,任何人都無法避免。
除此之外,若是有百姓生計困難,或者工程需要趕工,我們也會讓百姓加入,但是會按照市價給與錢糧或者稻米,在每一個工地上都有我晉地的禦史言官,若是有徇私舞弊者,是會被重罰的,百姓也可以到保長或者甲長處檢舉,若有國人者,亦可以直接前往官府檢舉。”
法正和張鬆的目光越發凝重,這長安不過收複數月,便有如此光景,那麽並州、洛陽、河內就更可笑而知。
百姓富足、民心歸附,兵馬強盛,天下何人能與其敵。
那些百姓聽到這裏,更是歡喜至極。
法正和張鬆朝著說書人的地方走去,隻見到一個說書人,將秦不疑破匈奴王庭、殺董卓、誅袁術、敗袁紹的事跡說的天花亂墜,簡直是天上有,地上無,百姓聽得更是歡喜鼓舞。
兩人聽了一會後,雖然覺得其中有太多誇大成分,但也忍不住喝彩其中的精彩之處,從中兩人也很快明白秦不疑製定幾大政策的原因,目的。
這些都讓兩人的臉色難看,天下人的口舌掌握在讀書人手中,而讀書人中又以世家大族為多。
可是現在秦不疑竟然用這種世俗說書的法子來傳達自己的想法,來表達自己的話語。
而這些說書的情節中,世家大族被描述為盤剝百姓、敲骨吸髓的兇惡之輩,加上一些百姓自身的親身經曆,許多人一時間咬牙切齒,當談到秦不疑如何治理世家大族,如何分田畝、如何保證府兵的權利後,許多人更是高聲喝彩,甚至有人當場就想要參軍。
法正和張鬆心中震撼,他們以往得到的消息都是各處密探、各處商賈打探的,已經足夠震撼了。
可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就更是駭然不已。
“我終於明白,這秦不疑為何短短時間內能夠成為天下霸主,這天下的世家大族若是再不聯合起來,我們就真的要為他人奴了。”張鬆滿臉驚恐道。
“招兵了,那邊開始招兵了。”忽然有人高唿一聲,正在聽書的少年們立刻朝著遠處飛竄而去。
法正和張鬆也緊跟而去。
在一處寬闊的廣場內,一個個披甲士兵肅然而立,若是不仔細看,還以為是一個個雕塑。
“我也要參軍,我們也要當府兵。”
一個少年湊進來,直接喊道。
為首的校尉哈哈大笑起來:“年齡太小了,等過幾年,身子張開了,再來。下一個。”
“我已經十六歲了,聽說晉公十六歲都上戰場了。”
這個少年不服氣道。
“好誌氣,不過晉公十六歲可是三品武者了,你若是三品武者也可以,而且我晉地法規規定,必須滿十八歲,這也是為你們好。”校尉笑著道。
這個少年還準備言語,立刻被自己的家人拖拽迴去了。
“我身家清白,祖上都是藍田縣人,而且年齡合格,家中也非獨子。”一個青年立刻將保長開具的證明遞上去。
校尉檢查了一番後,對著他道:“到一旁檢測體格,若是合格方可。”
這個青年立刻大喜。
法正和張鬆看到這裏,更是驚懼起來,如今戰亂頻繁,百姓都害怕當兵,有些諸侯不得不強征百姓為兵,使得許多人逃到荒山野嶺。
這晉地百姓踴躍參軍便罷了,竟然挑選的如此嚴苛。
“少年,當兵上戰場可是極為兇險,你為何要參軍啊?”法正看著剛才悶悶不樂的少年,笑著問道。
“當上府兵,我就可以立戰功,可以得到更多田畝,而且成為府兵就能夠得到火煉決,成為高手。”少年一臉興奮。
看著那些被挑選成功的少年,當下便有些悶悶不樂。
“府兵挑選很嚴苛麽?”
法正繼續耐心問道。
這個時候一個中年人走了過來,抱拳笑道:“我晉地百姓凡是到了一定年齡,都要參加訓練,都叫做府兵,這是沿襲大漢軍製,這是最近挑選一些常駐兵馬,所以挑選的極為嚴格。
我觀先生談吐不凡,必是文士,我藍天縣衙正在招讀書人,若是有才學者還可以直接舉薦為官。”
法正和張鬆看到這個中年文士,心中咯噔一下,沒有想到兩人隻是這一番詢問,就已經讓這裏的官府留意了,當下收攝心神,迴了一禮道:“我是巴蜀商賈張正,這位是法鬆,有感於此地和巴蜀的不同,便詢問了一番。
不久還要隨行前往洛陽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