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轉眼就接近了七月。


    縱然在塞外,天氣也熱了起來,莽莽蒼蒼大草原上泛起白色的光一縷縷的水氣,讓太陽熾的光芒從地下擠發出來,蒸騰到天空之上。李威再次返迴了朔州。


    將各個邸報打開。


    腦海裏有些疑惑,在記憶裏東突厥,也就是史學家嘴中的後突厥時代,很牛的。[]


    為什麽敗得這麽慘?


    會敗,也必敗,但在李威預計中,將會發生許多場的血戰,失敗的時間也預計會更晚。


    他想法出現了一些誤差。後突厥時代,在骨咄錄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默啜時代。實力的對比,武周時代時,著名的大將幾乎讓武則天全部殺死,用人也為了保持政權的安全,以親為主,所以選用的將領才能低庸。既便那時郭元振與唐休螺脫穎而出了,但又不得不防備西域與吐蕃,沒有精力防備東突厥。


    而此時,他幾乎帶來了唐朝所有的精英,與來自青海以西經曆過曆次戰役的悍牟。就是河中與西域各族的將士,戰鬥力不強,但不是個體不強,主要各部分散,又沒有一個有能力的將領指導。其實個體戰鬥力還是很強大的,並且更適合在這和廣漠的大草原上作戰。


    東突厥並沒有真正強大起來,象後來那樣,先是將北方與東方的鐵勒部吞並下去。如果十年後史上的東突厥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了,那麽此刻突厥才是一棵小嫩苗,空有許多人口,在前幾年裴行儉兩次打龘壓下,沒有龐大的經濟支撐……心理上還有些怯懦,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發展各和工業,包括製作武器的各個行業。


    幾乎是唐朝比較強大的時期與突厥比較弱的時期開戰,反差巨大。


    戰鬥術的失誤,認為李威已死,幾乎將全部軍隊率領出來,想借唐朝內亂的時候撈便宜……順便將道真抓獲,將所有突厥人凝聚起來。使後方空虛。


    李威從唿羅珊、信德、德黑蘭地區帶來的財富,不斷地賞賜下去,使士氣激勵。又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於是突壓人敗得很慘。但從規模上,這也成了唐朝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一共出動了四十多萬人馬,甚至到了後期,諾葛缽又從吐穀渾,還有夏鹽等州官員見勢倒戈,陸續地增加了五六萬人馬,進入豐州與黑沙……總兵力幾乎達到了近五十萬的軍隊。這在唐朝建國史上……也從未有過的。


    到了六月,成了收獲季節,大量擄獲來的牲畜與奴隸,從朔州開始,一直到豐州,到靈州、居延海、金山,甚至到北方,遍布於野,經過分配後,押向各地。


    李威下了一條命令……基本上到此結束了。


    本來順便的將一些鐵勒部拿下來的。甚至為了甄別,在臉上蓋印章,在袖上係絲怕。然而形勢發展到這一步,李威不由擔心起會讓迴訖人在北方一枝獨大。


    平衡之道來了。


    這是帝王必修之術。但也到了迴去的時候。


    母親讓周興審訊裴炎,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裴炎招認……是他盅惑先帝與母親的。並且夥同了郭正一與郭待舉。大約知道魏玄同與本長倩與自己關係良好,沒有動。母親將三人斬殺……全家流放嶺南。


    又接下來,刑訊周興,沒有來俊臣,也沒有請君入甕,隻是用了周舉刑訊人的方式,對他進行了刑訊。使周興招供他也盅惑了武則天,用酷刑使嫌疑人招供問罪,造成了許多冤案的發生。


    於是再斬周興。


    反正哀家有錯,但哀家是一個女流之輩,眼光短淺,這群大臣不好,這才有失誤的。


    接著又下詔自責,武承嗣用心叵測,貶為唐州刺史。


    一場場肉戲來了,不但為了保帥,丟了車,還丟炮,丟馬,丟卒。接著再退還政權,自己沒有迴來,將政權全部交給了幾個宰相處理。我都承認錯誤了,將一些不好的大臣給斬了,騰出空間讓你迴來,怎麽著我還是你的母親,你又能將我怎麽著。


    有的老百姓也是這樣認為的。武則天不處理政務,一朝太平,撥知反正吧。但幾位宰相的能力,將政務交給他們處理,可想而知的。


    國家幾乎亂了套,其實還有辦法的,比如將各地的奏折往北方送,但迫於武則天的壓力,官員們又不敢提議。李威甚至懷疑是不是母親刻意這樣做的,看一看,沒有了哀家,會成什麽樣子?不然當真沒有辦法?隻要提撥一人,馬上政令就會暢通無阻。秋仁傑!


    也許不及武則天,也許比武則天更勝一籌,但絕對比現在的局麵好。


    因此,也逼得他不得不迴去。


    將阿史那道真喊來,對他說了一件事:“聯馬上就要迴京了。”


    “陛下,是要迴京城。國家為重。”


    “嗯,聯問你,對於聯在北方的做法,你有什麽看法?”


    “陛下,臣也是大唐宗室的後裔,請對臣放心。”簡單的話音道真還是能聽出來的,皇上是害怕他不滿意對突厥人的做法。因此說我是大唐宗室後裔,不是指他父親阿史那社爾,而是指他母親南陽公主。


    “你能這樣想就好,職將會委托你一個重要的任務。”


    “嗤下請吩咐。”


    “聯這次手段有些暴虐,然而迫於無奈工多次反叛,使聯失去了耐心。可是大草原聯也不想它成為荒漠。聯想你率領忠於朝廷的突厥各部,從朔方等地,遷向草原。並且聯將授於你單於大都護之職,獨樂王。”


    “陛下,臣不敢”,道真伏下去,誠惶誠恐的說。


    獨樂王是用獨樂參授王的,等於是親王。


    唐朝爵位,皇兄弟、皇子皆封國為親王。皇太子之子,為郡王。親王之子,嫡者為嗣王,諸子為郡公,有大功者進封郡王。


    對功臣賞賜最高者莫過於國公。


    異姓王隻有吉利與處羅等四五個突厥可汗,才得到了這一爵位。也是目前為止,唐朝罕見的幾個異姓王。


    獨樂王沒有指國,但也等於是指國,突厥國!


    所以阿史那道真嚇著了。


    自己是什麽身份,有什麽能力,還是很清楚的。


    “聯知道賞賜過重,然而你身份不重,諸部不服。聯給你獨樂王的爵位,不僅給你管理諸部的資格權利,也是安撫人心。不然忠於我們唐朝的諸部見到聯的舉措止,內心會很不安,有可能導致不好的事發生。同時,你將各部遷往北方,任務艱巨,受此爵不過。並且聯也將貫徹以前唐朝的政策,若是遇到災年,國家繼續對各部進行一些賑濟。聯會指導你們一些方針,比如大設關市,進行交易,儲備一些糧食與物資,以防不測之年。當然,你也要在北方給聯執行一些政策,讓百姓學著中原的語言與文字,加強與中原的親和力。以後聯將會派出專人,培育一些耐寒性的糧食,你也指導百姓在獨樂水與瞌侖水耕和。從生活方式上,向中原百姓靠近。否則文化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始終有離心力。反反叛叛,對他們不利,對中原不利。”


    此次打龘壓得很狠,突厥百姓數量幾乎縮水了三分之二。再將他們遷往陰山以北,不給一些優惠的政策,百姓心中會不滿,盡管授了道真獨樂王之爵。


    過了陰山,地域廣大,又挪出大量真空地帶,足以塞下許多百姓了突厥人這些年在關外始終沒有改變生活習慣,也能適應。但最怕的就是兇年,一場大寒,牲畜多半會凍死,掣肘著北方百姓數量的繁衍。迴純等部一直不是突厥人的對手,原因也在此工數量上跟不上去,而突厥人背借著陰山之南的優勢,恢複得快。所以鐵勒各部一直生活在突厥人的陰影響下。


    契丹人的強大,也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幽州的北方。若是將陰山以南與幽州到營州這一塊地方騰出來,意義非同小可的。


    “可是南河套、雲朔……”


    “聯會有計較。”


    “喏。”


    兩人又商量了遷移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這一點很重要,若是百姓反感,甚至有可能將道真殺死,重新叛亂。接著,又召見了各部族的酋長,進行了磋商,同樣給了不少優慧的政策,比如擠出一些莊園與田產,供他們斂財,再賞賜一些官爵,在長安騰出一些府邸,若是在大漠上呆厭煩了,可以迴長安享受。進行拉攏,讓這些首領成為大漠與中原的紐帶,配合道真的工作。


    這才下了詔書,大軍陸續的從大漠,從陰山向迴撤退。


    李威也率領十幾萬軍隊,返迴雁門關,不過陸續的遣返迴家,到洛陽時,隻剩下六萬多軍隊。除了幾萬軍隊是從洛陽本地帶出來的外,還有兩萬是從青海帶過來的將士。


    渡過了黃河,行了沒有多遠,就可以看到洛陽城了。


    望著洛陽城牆,在地平線上越來越清晰,李威感慨萬千,經過了十幾年的折騰,這一刻,一顆懸著的石頭,才落了地。


    心中有感慨,有期盼,還有一種陌生。


    越來越近,大軍駛過,騰起了一片塵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