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


    是人總歸要講道理的,這一句,讓李治與武則天終於有些動容。


    可是李治頭腦很清醒地問了一句:“弘兒,若是那樣,你不怕五姓七家改變態度?”[bsp;這是對又是不對的說法。


    蒙陽鄭家迫於形式需要,向皇室表達了一些友善之意,但不代表著整個五姓七家。一旦實施下去,全國百姓普及教育,對五姓七家是一個很嚴重的衝擊。


    為什麽五姓七家人才多?第一是人多,人不多,哪裏談得上什麽人才多。第二是家風嚴謹,嚴謹的家風,是這些大家族長期屹立不倒的原因,也是人才輩出的原因。第三就是書多,看一看鄭家二房的那間大得不能再大的書房就知道了,有的書籍,皇家都沒有。一旦放開教育,五姓七家的優勢會漸漸喪失。列國家來說,是一件好事。可對五姓七家來說,是一場災難。不但是五姓七家,引起的糾紛會更多,遠遠超過了糊名製度。幾乎所有享受唐朝政策的門蔭權貴,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衝擊。


    所以大好的形勢,李威主動放棄掉了,正是想用此來換取父母親的支持。


    武則天聽到丈夫說了這一句話後,忽然醒悟過來。


    其實兒子這樣做,自己可以有許多機會,讓兒子困窘。可李威最後的一句話讓武則天還是心動,怎麽說,唐王朝強大,不僅是兒子立足之本,也是自己立足之本。雖然兒子在東那山使了小心思眼是為了國家,不是為了他自己。


    高智商的大腦稍稍運轉了一下可最後主動停了下來。


    李威也在看,看到武則天眼睛先前在思索,心裏麵冷冰冰的。武則天對李威十分忌,潭,李威對武則天更忌憚。就到了現在,劉仁軌他們還沒有估量出武則天真正的本領。但李威知道,這可是曆史上唯一正統皇朔的女皇,自己想做一點實事都那麽困難,但母親居然能在這個朝代做了女皇帝,呂雛與慈禧都不敢做或者做不了事,讓母親做到了。


    當真是運氣?


    一個尼姑,再度迴到了後宮。


    一個小小的父親的才人,後宮的昭儀,居然在太原王家女兒與蘭陵蕭家女兒雙重壓力下,那麽多傳統與反對的聲音,做了皇後。上官儀、長剁無忌、楮遂良等人是何等的牛叉,可對撞的結果又是如何?


    自己苦思冥想了許多策略到了母親眼中,有沒有真正為難過母親?


    一次是運氣,兩次是運氣,三次四次難道真是運氣?


    他心中的擔心,就是做丫皇帝,還勝過了武則天對他的擔心。


    看到武則天眼光終於柔和下來一顆懸著的心才重新落到實地。李治一直被他無視了,但問了,也得迴答,母親大約沒有其他的用意,迴答起來也就變得從容,道:”父皇為什麽兒臣說突厥會有事,首先一個原因,將與兵不如從前縱然是兒臣在青海僥幸不落下風,也是仗持著國力雄厚,比拚消耗,還有各種犀利的武器以及幾份運氣。真正的將與兵是不是早先的將與兵?新羅時叛時複,國家無能為力西域失去了控製青海大非……”敗績。突厥人一直想恢複過去的榮光。看一看隋焰帝的遭遇……”


    李治皺了一下眉頭。


    對突厥,後世人很難理解的。


    盡管唐朝流傳下來的史書,大多數是後世朝代編寫的,不大可能去美化唐朝,然而也避之不談。但事實呢?為了換取突厥人的支持,高家的齊國與宇文家的周國,皆向突厥人稱臣。然後用中原人的財富供養突厥貴族享福。到了楊堅手中,這也是一個被低估的皇帝,數次擊敗突厥,並且讓突厥一分為二,成為東西突雁。楊堅這一政策,到現在,唐朝還沾了光。


    然後到了楊廣手中,兩敗於高麗,始畢可汗立即入侵隋朝。這個始畢可汗是什麽人,啟民可汗的長子。為了扶持啟民可汗上位,一統大漠,隋朝出動了多少軍隊,發動了多少場戰役,才讓啟民可汗最終坐穩了可汗的位置。可一旦隋朝末落,作為啟民可汗的長子,可以說他能成東突厥的可汗,正是因為隋朝的幫助與賜予,他是怎麽迴報隋朝的?


    楊廣出巡塞外,結果很慘,圍在了雁門關,這個不可一世的帝王,一度淒慘之時,抱趙王皋而泣,目盡腫。但還是做得不錯的,聽從了大臣樊子蓋的冒死進諫,沒有突圍,死守雁門關,募兵勤王。李世民也在那時候勤過王的,但沒有起多大作用。最終是嫁給了始畢可汗的隋朝義成公主出了力,接到楊廣的求救信後,立即用快馬對始畢可汗說北方有警,就是指不臣服於突雁人管轄的鐵勒九姓部族有警,始畢可汗信以為真,看到各地勤王之師源源不斷而來,這才班師迴朝。


    李威指的就是這段曆史。


    別要以為對他們樹恩,這些人可不會記你的恩情。


    再到唐朝,才開始同樣很作,隋末之亂,北方各地義牟,如寰建德、羅藝、高開道、粱師都、劉武周、郭子和、劉季真、張長遜等人皆向突厥稱臣,還接受了突厥人的設,特勤、可汗(是小可汗)的針號,意恩你們皆是突厥的臣子。


    唐朝也不例外,對突厥人辭以厚幣,題書為啟(啟在古代是下級對上級書信稱唿),以此來換取突厥人的支持。沒有得到突厥將士,送來了一批戰馬,再度辭以厚幣。有可能這批馬每匹能價值一百練錢。但這個態度很重要,於走進駐長安成功,這是後來史書抹殺的。但看到唐朝強大,突厥人反悔了,於是支持薛舉,將唐朝軍隊打得很慘。再次求請,後來又支持劉武周,梁師都、劉黑闔等人,數次敗唐軍,甚至一度大軍兵至渭水,差一點逼得唐朝遷都。而且突厥另一個可汗葛薩那投奔唐朝,因為突厥所逼,不得不將葛薩那殺死獻媚。就是這樣,若是沒有李淵聯合西突厥,幾次恰當好處的西突厥出兵相逼,唐朝能不能一統中原,還是一個未知數。


    這一拖就是幾十年,直到李世民登基後很長時間,才終於將突厥的兩大可汗突利(突厥東麵設,始畢嫡長子)與顧利(突厥北麵設,因為對付鐵勒九姓,也是最強大的設,始畢次子)逼得投降,或者活捉。之所以成功,不僅是李靖與李績兩大戰神存在,這兩個可汗窮奢極欲,各部不滿,紛紛揭竿而起。另外還有逃離戰亂與突厥人俘獲過去的漠南漢人主動配合唐朝軍隊,這些種種因素導致的。


    當頦利活捉消息傳來,李世民那樣的雄主都喜不自禁,立即宣布天下大赦,賑濟所有孤兒寡母,天下大酶五日。然後在淩煙閣設宴,李淵親談琵琶,李世民親自舞蹈,失態如此!


    因此,李威指突厥人不甘心,總有那一撥人想恢複過去突厥人的榮光。正好這幾年唐朝軍隊出現疲象,而突厥人經過幾十年的休生養息,人口不減反增,而且有論欽陵的挑唆,這兩年內必反無疑。


    僅舉一個例子,今天問題不在這。


    又說道:一用人與治國之道,恩威並用。所以曆朝曆代以來,知道法家弊端很多,但皆以儒家為本,法家為輔。正是因為如此,對五姓七家也是……味恩寵,反而越來越驕橫。但無理強行打壓,百姓不服,士族不服。可有了策略削弱,他們內心之處反而恐慌。蒙陽鄭家這一次示好,固然是我朝立國已穩,也有兒臣登基時說過那一番話讓他們擔心有關。因此,此策一出,五姓七家會反對,可他們反而更加能迅速向我家示好。一


    李治思考了一下,最後點了一下頭,道:“有時候你喜歡亂來,但這次你是做對的。”


    其實還是五姓七家的態度,李治很難看,所以這一次讓李治感到喜歡,居然難得地表揚了李威。


    又說道:“來人,傳幾位相公謹見,另外再備宴席。一


    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不但議事,也要吃晚飯的。


    “喏,”太監應命下去。


    “弘兒,你說突厥必反,聯已經詔書蕭用業示警……”對突厥李治很關心的,盡管他對軍事不大內行。


    “蕭嗣業必敗。”李威立即說道。


    “為什麽?”李治十分驚訝。


    正統史書一直疏忽了唐朝兩大勇將,一個是崔家的崔知辨,正在西域,此人,都讓論欽陵感到忌憚。一個正是蕭嗣業,又是蕭家的人。所以李威都對這些名門世家感到無奈,人才太多了,再大的本領,都不敢全盤抹殺。


    此人三十來歲時,就在貞觀二十年,作為副將,追擊薛延陀殘部,迫使伊特勿失可汗投降。顯慶二年,追擊阿史那賀魯……直追到石國蘇咄城,克奏全功。龍朔元年,任扶餘道行軍總管,率迴紀部出征高麗,累戰皆捷。鹹享四年又車突厥與迴訖兵出征弓月與疏勒,兵未至,兩部畏懼皆降。


    所以李溶感到驚訝。


    李威答道:“此事我與裴侍郎說過,也談論了很久。原因卻是簡單,主要是職重位卑。我朝為了穩定北方,扶持了大都護殷王輪(突厥的偽兒皇帝,上位時隻有幾歲,與吐蕃扶持吐穀渾偽可汗一個性質),蕭嗣業隻是一名長史,下麵又有突厥各族陽奉陰違。我朝駐紮的中原士兵又是很少,而且大多數言語不通。漠南闊大,一旦有事,縱然是蕭嗣業,也難以察覺。不出事便罷……出事,蕭長史必敗。”


    “那怎麽辦?”


    突厥已經平安了接近五十年,雖說是羈糜之地,可唐朝的號令確是實打實的發號到小海(貝加爾湖)以北的地方。在漠南扶持了殷王輪,漠北扶持了迴訖人比粟(b呀)。漠南有事,連帶著漠北都會失爾


    “父皇,勿用擔心,我朝薛仁貴與裴行儉皆健在人間,難的就是後麵,兩人與蕭嗣業皆年數已高,後麵諸將當中,僅有黑齒常之與王方翼堪能一用,其他諸人,”李威搖了搖頭。無論薛訥與郭元振,或者張虔勳,他留意了很久,有用場,可才幹遠不及裴行儉與黑齒常之遠矣。而且母親對王方翼十分反感。


    這才是讓他擔心的地方。


    “先將軍務監定落下來吧……“不提罷,一提李治也感到事情緊迫。


    “是”


    又變了一會兒,裴炎等人先後到來。


    李威心還是或多或少懸著。別人不怕,就是害怕這個裴炎,道貌岸然,能從中阻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