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七章n歸如過翼(一)


    “陛下,不是不能立法製,還是人治啊,”徐有功說道。


    李威有些愕然,這句話怎麽這麽耳熟呢?


    不過對此二人他頗為欣賞,換作一般的人,就算張柬之是一個縣丞,並不是京畿要縣的縣丞,南方一個小縣丞,在他麵前,與平民百姓並無什麽區別。然而見到自己不拘束,侃侃而談,單憑這份氣度,就非是常人。


    “繼續說。”


    “比如陛下昔日為太子時,曾為逃兵向太上皇央求過,但是不立法製警告,逃兵現象會很嚴重。”


    “嗯,是一理。”


    請求寬大處理逃兵與自己無關,是李弘做的,可在外人麵前,卻是一個人。以法做警告,處理時寬大,是仁愛。可以兼並實行,但這樣一來,就不能以法治人,而隻好以人治法了。


    “逃戶也是這樣。大唐律中,對逃戶處理很重,可實際上,朝廷很少真正用嚴法處執過逃戶。此為一也。為什麽陛下恩準黨項人為我大唐羽翼?”


    “形勢需要,還有他們知錯能改。”


    “是如此,再比如偷盜,若是家中不缺衣少食,那一個百姓願意偷盜?為什麽百姓會缺衣少食,是朝廷還沒有做得完善,官員沒有做得更好。”


    “這也是一理,可是徐君,我問你一句,若是國家沒有法製該得如何?”


    “那也不行,以人為本,以法為輔,這才是治國之道。”


    “但我再問你一句,如何讓每一個官員做到公平執法,以人為本,以道德化民?”


    “陛下……”


    “徐君,勿得多言,”李威轉過頭,看著張柬之,問道:“你說國家不應當與胡人爭地,更不應當置兵置官移民,減少紛爭。”


    “是,不相信陛下看,青海過了幾年後,都會有紛爭出現。”對此張柬之一直很反對,認為是無用之功,徒增麻煩,還費了國家大量財政。若僅是為了屯兵之舉,還可以的。但再到西域,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不是青海,中原各地就沒有了爭執?”


    “那是不同的,中原再怎麽爭執,也是唐朝的百姓。邊境蕃夷一旦爭執,有可能兵戈立起。”


    “此言錯矣,就是中原,若是百姓無衣可穿,無糧可食,也會立即揭竿而起。邊境蕃夷,治理得好,也會忠心不二。關健還是一個治字。”


    “剛才陛下也說過,不能保證每一個官員,都能做到公正道德,況且到邊境的官員,多是朝廷犯錯的貶官。除了朝爭……大多數官員,都因為品行的錯失,貶放到邊境地區的。官員更是良莠不齊,邊境的情況又比中原複雜……治字,是紙上談兵。”


    這一條說得倒很有道理的。


    可是情況再複雜,也不能阻止李威的移民計劃。比如青海,比如西域,再比如遼東,若百分之八十以上皆是漢民,或者漢化的各部胡人,一個個從遊牧生活方式,改成農耕的生活方式,會不會再出現以後曆史上一次次的傷痛。


    還有一個古怪的因素,不知道是什麽原因,漠北在冷兵器時代,幾乎出了世界上所有最強大的軍種。比如匈奴人,僅是一脈,去了歐洲橫掃無敵。這樣說,有些牽強附會,畢竟那時候匈奴又經過了兩百年的發展。但現在的鮮卑人與突厥人種,比如阿爾瓦人,能有多少戰士,居然讓整個歐洲感到頭痛。再比如宋朝的西遼,僅是遼國殘餘的一支軍隊,卻橫掃了西亞。再比如元


    羈縻,能羈縻到什麽時候?


    這是妥協的方法。


    若不是nv真人與元的入侵,以宋朝的商業與技術的發展,會不會給後人帶來一次機會?就是明朝很黑暗的,也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然後nv真人入關,什麽都沒有了。疆域倒是大,關去閉起來了,海也封鎖了。然後虎一聲炮響,最大的一場悲劇上演。


    這說得長遠,就是唐朝,有安史之為什麽有安史之多種因素,若不是幽州一帶有許多胡兵奚兵,安祿山能不能調動所有漢軍反叛?


    移民,誓在必行


    任何人都阻止不了李威這個計劃,無論多難,更不要說張柬之了。


    “張縣丞,你說的這一點,我都沒有考慮過?朝中諸卿沒有想過?”


    “陛下……”


    “有的事,不是你所能知道的。”


    “是,可是陛下,移民之舉,還要小心謹慎。”


    “別的沒有,這個小心謹慎,我做得不比任何人差。”想大意,在這種政局下,李威也不敢大意的。


    “不過這不是唐朝最大的隱患,”張柬之看了看左右,遠處幾個宮nv與太監站在哪裏,準備伺候,近處隻有一個宮裝少nv,瓜子臉,長得俏麗無比,十五六歲的樣子,正坐在李威下首,還有一個更小的少nv,好奇地托著香腮看著他。


    雖未見過上官婉兒與韋月,可能猜測出來,低聲說道:“最大的弊病,是在內……宮。”


    “你是何意”李威臉一沉,說道:“來人哪,將他們二位送出去。”


    上官婉兒看著他們被衛拉下去,問道:“陛下,此人進的是忠諫。”


    “什麽忠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說的話,已經超過他官職允許的範圍。”但是李威嘴角一笑,這個張柬之還有意思的。那個徐有功似乎也不錯。不過這兩人怎麽安排呢?


    想了想,拿起筆寫了兩道授命,讓張柬之擢為殿中禦史,不是膽子大嘛,讓你做重要的禦史,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水平。徐有功沒有功名在身,於是讓他為商州法曹。


    官職皆不是很大,可對於他們二人,已是破格榮升,多少起到千金買骨的作用。


    然後又讓人傳倭國使者河邊獸生過來。


    四方館就在東宮的南邊,一會兒人帶了過來,立即伏在地上,涎著諂媚的笑容說道:“臣仆見過大唐皇帝陛下。”


    李威對他可不象對其他人那樣客氣,讓他伏在地上,又沒有說起來,道:“我喊你前來是有一事通知你一聲。”


    “陛下請明示。”


    “關於出兵之事,我朝群臣皆不大同意。張相公故終之前,特地對父皇說過,不可出兵新羅。”


    “陛下,不可啊,別人不知軍事,難道你不知道軍事?若沒有新羅人的勾結,高麗怎麽會多次謀叛,甚至還多次勾結靺鞨人。他們新近得到大片領土,在消化融合各部,一旦融合完畢,還會出兵遼東。”


    “你認為他們有沒有這膽量?”


    “可是陛下啊,ā無百日紅啊,一旦貴國……”


    “你是什麽意思”


    “臣,仆,仆說錯了。”


    但這個倭人說得很有道理的,新羅是抓住了華夏王朝替更之時,多次擴張了領土,這是一隻醜陋的打不死的小強。然而你們倭國呢?則是一群禽獸。


    可自己在利用他們,沒有必要流l更多的厭惡感。語氣緩了一緩,道:“是啊。可是你也知道的,軍國大權,並不是我一人掌握……但對你們遭遇,我也同樣憤恨。我曾經說過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


    “陛下,我們國家幾百萬臣民,是大唐永遠的朋友。”


    “當真?”


    “當真,此心可表日月。”


    你nǎnǎ的,你們這群人還人心麽?但還是沒有揭破與抬杠,厲喝道:“那你們當初為了什麽幫助百濟出兵新羅,又與我們大唐對抗?”


    “那是我們一時糊塗,不知道大唐的威嚴。”


    “我不是怪你,當時百濟不肯臣服我朝,可現在百濟已經是我朝子民,新羅嘛……因此,你們倭國是我們唐朝的朋友。”


    “正是,正是。”


    “可能理解其中的苦衷,朝中的大臣不多,我也不好抹諸卿顏麵,但看到你們倭人忠心可嘉的份上,我指你一條明路。你去尋劉仁軌劉相公。”


    聽到劉仁軌,河邊獸生嚇得一哆嗦。道:“臣沒有那膽量啊。”


    “他是人,不是狼,不會將你吃掉。此一時,彼一時也,若是他同意,說不定會想出一條妙策。”說著,李威擠了擠眼睛。


    河邊獸生“會意”,伏在地上,爬了幾步,就差一點要ǎn李威的鞋子,然後感謝零涕地說道:“謝過陛下。”


    “不用謝我,去吧。”


    “惡心,”上官婉兒差一點過來,將李威那一隻靴子脫下來,扔掉。


    “不僅是惡心,他們還是一群野獸,婉兒,不相信你過一段時間看,隻要我一誤導,他們會在新羅做出什麽樣的事。”說完了,李威坐下來沉思。這件事要抓緊去做,然後將這些倭人送迴去。避免夜長夢多。


    最後終會察覺的。


    但也沒有關係,一旦西域與北方用兵,國庫更空虛,到時候看到大筆的進賬,就是裴炎都不敢做文章了。想到賣軍火,他又靈機一動,是不是可以賣得更遠一點。比如現在拜占庭的弓箭不是很犀利,還有一些強弩,這都是秘法製造的。


    以現在拜占庭的工藝,就是看到實物,還是無法仿製,增加他們的實力,讓他們與大食人打得你死我活。這也是一種削弱。一旦大食持久不勝,後果很嚴重的。他們與吐蕃一樣,隻不過是總督製,很象後世的殖民地形式。不勝,就可以崩潰,西亞危機則能解除。或者想削弱未來的歐洲,大食勢弱時,也可以反過來支援大食武器。


    甚至可以將眼光放長遠一點,讓阿瓦爾人、斯拉夫人、哥特人、法蘭克人,全部戰。不說沒有機會,眼下這些國家或者勢力大多數派來了使者。還有一個公主,請求“勤王”。阿瓦爾人也來攀親認故。這就有許多作的機會。


    又想到了這個公主。


    上官婉兒笑她白癡,李威倒是能理解的。她前來就是尋求幫助,也做好了嫁人換取利益的準備。大約那些天主教的傳教士看到景教,心裏著急,又b求了一下,才有香黛那看似天真的說法。


    “大好機會啊。”


    “什麽機會?”


    “抹殺。”


    “抹殺什麽?”


    “抹殺我們華夏最大的危脅。”


    他不是一個小蝴蝶了,漸漸成長為一隻大老虎,就不知道能不能扇動整個曆史的走向。可教育理論的不同,或者其他因素,華夏最大的危脅不是倭國,太小了,所以某兩個偉人都想到了用空間換時間的說法。然而歐洲人才是最致命的危脅,穿之前,那一點點民汗民膏換來的擠地皮,讓許多人眼睛一些了。實際上現在想一想,當時的處境,十分危險。孤立無援四麵皆敵技術不如人,越發展,技術越落後,要麽就是山寨,特別是軍事上的懸差,實際上那把寶劍一直懸在頭頂,並沒有收走。


    作得當,出兵打到法蘭克不大可能的,可能使歐洲更加


    離得遠,國家與種族多,不大好作的。


    自己一直覺得他們有用,有用的地方,正是此處


    李威放下奏折,開始在沉思。忽然問道:“婉兒,我若是將這個公主納入東宮,會是什麽結果?”


    “陛下不可啊,”上官婉兒驚訝地叫道。


    納野辭明月,都是偷偷地塞到東宮。現在有許多大臣知道了,這也是太後與陛下的默契,還是太後下詔將她帶到東宮的。所以一個個在裝糊塗,然而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式的冊封。


    野辭明月進入東宮,有多少有利的條件,長相上,是有區別,可黨項人與漢人區別不是很大,都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而且黨項這一次立下了多大的功勞?這個歐洲公主除了那個大鼻子刺人眼睛外,長相倒是很美麗的。可那個綠眼睛,金黃的頭發,超大的n部與部,這個放東宮一放……


    於是又說道:“陛下,萬萬不能啊。”


    李威著下巴一縷胡子,說道:“不納,那個就有些難了……”


    ……


    劉仁軌迴到府中,還在忙碌。


    房稟報道:“阿郎,倭國使者求見。”


    心中有數,道:“讓他進來。”


    白江口一戰,打得倭國心寒了,河邊獸生小心翼翼地參見,然後將來意說出來。劉仁軌問道:“你們那個什麽皇,當初為什麽要出兵新羅?”


    當時倭國天皇打的旗號是援助百濟,這個說法根本不能成立,百濟在高麗半島之西,新羅在東,有什麽理由援助百濟,而與新羅為敵?李威與劉仁軌還為此ā談過,劉仁軌很爽快地迴答,是這個倭國夜郎自大,不知天高地厚,援助是假,想在半島上撈取好處是真。


    一語中的。


    自從與中原來往,學了中國的製度文化後,倭國開始進化,這一戰如當頭bān喝,但過了許多年後,傷疤好了,又繼續不停地進攻半島。也就是說,在唐朝他們就有了強烈的野心。


    河邊獸生當然不敢說出來,嚅嚅道:“當時是我國有ān臣蠱在白江口,我們國家已經見識了貴國的強大,以後再也不敢了。”


    “那麽你們為什麽還在繼續稱天皇。”


    這個天皇那麽好容易稱唿的?李治為了稱天皇,又是封禪,又是祥瑞了七八五十六個彎子,最後才加授天皇。


    河邊獸生不能答。


    “你坐,”對倭人,是手下敗將,劉仁軌倒沒有那麽反感,盡管他同意李威的說法,這是一群很有野心,很不要臉的民族。


    河邊獸生坐下。


    劉仁軌還讓仆役端上來一壺茶,替他沏上,又說道:“你剛從東宮出來,應當知道想要幫助你,我們陛下有很多困難。”


    “是陛下讓我找你的。”


    “嗯,早在陛下沒有登基之前,就與臣談過你們倭國的事。”


    “陛下是怎麽說的?”


    “他意下也是同意相助你們倭國。”


    “謝過陛下,還有劉相公。”


    “你不用那麽急著謝,可在朝堂中阻力大,所以不好直接相助。但我倒想出一個辦法。白江口戰役,你們倭人也見識了我們唐朝的船舶的強大。”


    “是,貴國的船舶不但樓船是我國的數倍之巨,還有衝艦、鬥艦、走軻艦與遊艇、海鷗艇,有的速度快,有的靈活機動,非是我們國家船舶所能相比。”


    劉仁軌眼中忽然閃過一絲殺機。


    若沒有李威再三提醒,沒有一個能想到。但經過了李威提醒,一個不要臉,又肯學習的民族,意味著什麽?


    一流即收,河邊獸生沒有看到,道:“那是,我國文明有幾千年之久,你們倭國才有幾百年的文明。”


    “是啊,是啊,”河邊獸生點頭哈腰地答道。不是我們不強大,是我們時間短,產生的差距。


    “所以我看到諸多大臣反對陛下的意見,於是想到了一個主意。你也知道的,泉州民間在大肆製造船舶,這種船舶比某原來率兵與你們倭人戰鬥時的船舶更大,抗風更強。不但是船舶,還有各種武器,可以暗中托人以民間製作為名義,ā付給你們倭人。”


    “謝過劉相公。”


    “我還沒有將話說完呢。”


    “劉相公請說。”


    “一旦你們出兵,我們唐朝也會相應地出兵,兩相夾擊。不過朝中大臣阻力大,不僅是不能出動軍隊,就是財政,陛下也不好調動。”


    “那怎麽辦?”河邊獸生著急地問道。不能調動財政,又怎麽支援船隻與武器?


    “你們倭國人不能買嗎?這是民間ā易,就是再多的大臣反對,也不能阻攔。”然後劉仁軌又低聲說道:“聽說貴國產白銀,可用它來作貨幣ā易。不但是如此,雖有損失,一旦打敗新羅……”


    那個,你懂的。


    這君臣二人再三地蠱使這個倭國使者不知東西南北,又再次明白了,眼睛越來越明亮。f


    【……第七章春歸如過翼(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