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百七十二章暗滴蛟珠淚(四)


    想了一會兒,想不起來,於是李威不想,就迴去了。


    ……


    五月即將到來,江南也許是早熟的梅子半紅半紫,誘人欲滴的時候。鮮梅子,洛陽大約看不到,但洛陽也有好東西,名滿天下的牡丹,正開得姹紫嫣紅。


    上陽宮也有,載了不少,大團大團的,似錦似織,美麗妖嬈。


    走了出來,看了一會兒牡丹的盛開,武則天問道:“這一天太子有什麽動靜?”


    多少有些不高興的,弘兒改成了太子。


    李首成答道:“沒有其他,一開始是韋弘機到了東宮拜訪,求情的。還有四位新宰相,讓太子罵了出來。然後太子到了四方館,與那些西方的夷人說了一會兒話。接著小公主與英王到東宮看望了太子。其他的就沒有了。”


    “你繼續派人注視。”


    武則天不大相信,兒子率五百甲士進入東宮,會這麽老實。


    然後又說道:“大約到了下值的時候,你傳我的口詔,宣程務挺謹見。”


    “喏!”


    一會兒程務挺帶了上來,武則天讓他免禮坐下來,說道:“本宮有一事不明,聽說你頗懂武略,想問你一下。裴侍郎不日將去西域,平定西域***,但隻需幾千士兵,以及護送波斯王子,就可以將西域平定下來。其他的沒有說,本宮一直心中放心不下,你可知裴侍郎是何妙計?”


    因為李威翅膀扇動,曆史發生了一些細微的改變。


    先是王方翼築碎葉城,然後借助四萬唐軍前往肅州,殺迴伏羅川之勢,瓦解了西突厥,讓王方翼利用一些小手段,將西突厥叛部別部首領李遮匐生擒活捉。


    押到碎葉城,李遮匐哭泣上書認錯,加上朝廷對這塊地盤始終是羈縻態度。既然認了錯,還有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依然逍遙法外,又怕青海出現萬一,於是下了詔書將李遮匐釋放迴去。


    可這小子釋放迴去,聽到那四萬軍隊,隻是針對青海吐穀渾人的,依然不老實,繼續與阿那史都支勾勾搭搭。


    所以徹底平定這兩個叛臣,已經擺上了唐朝的重要議程。


    這是考驗程務挺,程務挺提前得到通知,知道這是機會,那個男兒不想出人頭地?認真的想了一會兒,說道:“具體的臣也無法知,但大約裴侍郎會有欲擒故縱之計,迷惑對方。雖然所率的兵少,可是我朝在青海大勝,許多突厥部族重新對我朝誠服,實際能調動的兵力還是很多的。又是出其不意,反而能迅速見功。至於如何隱瞞對方,將各族兵力集中起來,臣就不知。”


    原來是此節。


    似乎也不錯,又說道:“本宮想讓你擔任裴卿的副手,意下如何?”


    “臣願意之極,可是臣的職位……”


    中郎將職位也不低,從四品,可是武將升遷快,職雖高,反而沒有文臣的品階尊貴。再說,十六衛中郎將上麵還有兩名從三品的將軍,一名正三品的大將軍。


    左千牛中郎將隻能統轄一個三親衛的折衝府,作為裴行儉的副將,確實沒有什麽資格。


    看到程務挺欲言欲止的樣子,武則天說道:“這個無妨,明天會有詔書下達,讓你遷任右領軍衛將軍。”


    “謝過天後,”程務挺大喜,伏於地上說道。


    “勿謝,本宮聽裴卿對你十分推崇。本宮昨晚也與太子談過,唐朝現在嚴重缺乏有能力的將領,望你好自努力,報效朝廷。右領軍衛將軍,隻是一個開始。做得好,以後朝廷還會有重用。”


    “臣一定報效天後,甘腦塗地。”


    “好,去吧,”武則天看著他離開,嘴角高高揚起,露出一絲笑容。


    對軍旅不大懂的,但對如何用人,她並不比別人差。隻要這個程務挺表現不讓人太失望,就可以利用程務挺在軍方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聲音與力量。


    ……


    第二天,李威還是沒有動靜。


    實際上動了,但不在眾人的眼皮底下。


    朱敬則此行比較順利,狄仁傑安排了大量的人手,人也盯好了,隻要派一個個官吏前去抓捕審訊,甚至都不需要審訊,隻要錄下口供,就完成任務。當然,朱敬則才到大理寺,兩眼茫茫,再說他對偵案也不太內行。這也不要緊,狄仁傑在大理寺呆了很長時間,威望值僅次於張文瓘,大理寺中有許多親信。那些人能用,那些人不能用,狄仁傑更是知根知底,這也為朱敬則準備好了。


    朱敬則看到這個結果,啼笑皆非。


    但這一切在太子沒有迴京之前,就開始展開行動。


    洛陽的與長安的,沒有動,先從申州與楚州、楊州開始。


    但還需要狄仁傑以前的一些親信幫助。


    一切按照司法程序來,各地的刑獄,先是從縣級開始,大案要案,州級官員監督過問,不服的,可以向州級上訴打官司,再不服叛決的,到大理寺。大理寺是最後一道關卡。但還有,再不服,可以告禦狀。這個千萬別當真,戲文裏常有,可現實中不常有,能告禦狀並且成功的,古今往來,不會超過五十人。比中**彩難度還要高上一萬倍。


    可有的案件,為了防止誤判,也會將案情經過,以及如何審判的過程呈到大理寺,這是起一個監督作用的。總之,沒有後世完善,但有一套原始的機製約束監督,盡量給百姓一個公平。


    對有的案件大理寺產生疑問的,可以派人下去重新審查。甚至大案要案,直接繞過地方政府。


    所以劉仁軌想方設法,將朱敬則拉上大理寺少卿的地位,正是為了這個權利。


    事先狄仁傑就安排好了,在三州買下了一些隱蔽的房屋,在房屋裏又挖了一些隱蔽的地窖。各個要審問抓捕的犯人性格特點,外出,一個個摸了清楚。大理寺的各個官吏到達後,立即對這此人犯進行秘密抓捕,帶到地窖審訊。甚至為了讓當地官員不易察覺,刻意在這之前數月內,製作一些矛盾,使當地的官員與人犯的家屬產生誤導的想法。


    錄取的口供,再用快馬呈到洛陽。


    不過這些口供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到達。地方上的口供齊了,才開始抓捕兩京的人犯,到了那時,也到了圖窮匕現之時!


    已經開始!隻是口供還沒有傳迴來。


    因此,李威依然很安靜。


    但沒有想到有幾位異想不到的客人,要求謹見。


    是倭國的使者,遭到新羅人殺害,想到唐朝討一個公道,唐朝一直沒有理睬,想到自己迴去後的下場,不敢迴去。聽說了唐太子迴來,又會作戰,於是前來尋找機會,看唐太子能不能替他們作主。


    嗯,果然找對了人。


    對這些倭人,李威表現極大的興趣。


    對內侍說道:“讓他們進來。”


    進來了三個長相很矮小的中年人,領頭的中年人一下子跪在地上,說道:“仆河邊獸生參見太子殿下。”


    唐朝話說得挺順溜的。


    李威說道:“好名字。”


    “謝過太子殿下誇獎。”


    李威想笑,忍住,說道:“何事見孤?”


    將事情大約經過說了一遍,幫助你們倭國人討一個公道,我傻啊。但這個倭國也不大好征服,有不少人,也有許多軍隊,還有一些粗製的文明。並且大敗於劉仁軌之後,害怕唐朝入侵倭國本土,在本土上挖了三道壕溝。


    況且還有大海之隔,現在攻打這個小倭國,也不大符合大唐利益。相反,擔著無數風險。


    接見他們是想看看這個倭國人現在的奴才相,出一出後世的惡氣。


    看完,也聽完了,立即答道:“此事孤不能作主。”


    獸生的立即伏下號淘大哭,一急,說倭國話了,聽不懂。但表情很悲傷,忽然想起來,改說唐朝話,道:“太子殿下,那些新羅人可惡啊,對你們大唐同樣不尊敬。”


    這一句倒是說到李威內心深處。


    倭人不是好東西,***同樣不是好東西。就那樣蛋大的國家,仗著美國人撐腰,也沒有少打國人的臉。這還不要緊,最可恨的是他們不要臉。


    可是以現在的國力,打倭國,不切實際。打新羅,同樣不值得。


    但是靈機一動,說道:“獸生,你且等一等,孤有可能兩三個月後,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複。”


    “謝謝太子殿下,謝謝太子殿,”太子的峰迴路轉,讓獸生的大喜過望,連連磕頭。然後告辭。


    自始至終,狄蕙就坐在旁邊,丈夫辦正事,她沒有插言。但走了後,抱著李湟說道:“殿下,臣妾有一句話想要多言。”


    “說吧。”


    “現在西域未平,吐蕃又隨時會前來攻擊,不能出兵新羅。”


    “犯得著為這些倭人出兵麽?”


    “那殿下的意思是……”


    “不用我們出兵,但兩條狗,給它們一根骨頭,就會狗咬狗,我們唐朝等著看好戲就是。這也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沒有了新羅就沒有了後來的***,拿下了整個新羅,以大海為長城,以後敵人就無法從東海尋找一塊跳板,攻打唐朝的內陸。這不僅是為了唐朝的擴張,也是為子孫萬代著想的。


    “臣妾明白了,殿下想挑唆倭國攻打新羅,讓他們兩敗俱傷。”韋月說道。


    “什麽叫挑唆,用詞不當。”


    韋月咯咯地笑。


    然後風平浪靜,幾天過去了,太子隻是在東宮,除非尋上門去,否則都不出宮半步。許多大臣懸著的心,一個個又放了下來。但還是很怪異的。因為兒子的五百甲兵所逼,李治沒有辦法迴皇宮了。


    原來喜歡住在上陽宮,可突然想念皇宮起來。而且不能去皇宮,就沒有辦法上早朝。


    一生氣,又病倒了。


    武則天一看,這樣僵持下去不是辦法,而且兒子越是這樣平靜,她越是擔心,又再次來到東宮。這一次決定好好談一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