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四百三十八章抱銅仙(三)


    “果然好毒……高明的計策,”段夫慶將毒辣忍了迴去,改成了高明。


    未必會有唐太子想的那麽樂觀,失去了白蘭羌,還有東女羌、迷桑、春桑等部阻隔,這些部族地形複雜,部族眾多,就是吐蕃也隻能綏靖而己,想要它們全部臣服不大可能的,想斬盡殺絕更不可能的。也不要打吐蕃了,就是這些羌人,也將唐朝國力消耗一空。


    難道從多彌部攻打吐蕃,上了吐蕃高原,那才真正會有唐朝人所說的氣瘴。


    不過一旦得逞,青海是丟了,西域也丟了,或者從大小勃律國向吐火羅、箇失蜜、健馱羅(今克什米爾、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帶)。那也是一場災難,吐蕃出西域四道,勃律國就是一道,這一條道很不好走的,大雪山(喜馬拉雅山)、蔥嶺、昆侖山幾條大山脈的源頭所在,道路艱險可想而知。第二條路是從順著察察嶺山穀,經過門山(喀喇昆侖山與昆侖山交際的山口),第三條路是從拉達克(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直過昆侖山,最後到達朱俱波(的,後麵才是正文,道:“可是皇天智慧天下無雙。”


    李賢在一旁冷哼一聲,段夫慶心中在冷笑,你這個傻王爺,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鑽了牛角尖,得學習你大哥,爭一爭,讓一讓,不讓你母親反感。讓你母親反感,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不會說,難道他真想扶持這個主做皇帝不成,也沒有那資格。繼續道:“得讓他們內鬥。不是朝中各個宰相,而是兩個人,這才是太子與天後的核心。”


    “那兩個人?”


    “狄仁傑與周國公武承嗣。武承嗣此人胸無大誌,又是從嶺南迴來,小人得誌,會做下一些不好的事情。你們派人暗中打聽著,挑嚴重的,然後暗中授意,讓苦主找到狄仁傑,上訴武承嗣。此人是外戚最重要的人物,為了太子將來登基平安,相信狄仁傑一定很想再度將他放出外州做一個刺史的。而且前一段時間,放了一些風聲,天皇一定會聽到。他也不想天後黨與***絞在一起,不符合他的平衡之道。必然會讓狄仁傑得意,矛盾便有了。鷸蚌相爭,那一個得利?笑到最後的一個人,未必是最強大的人,而是最能沉著氣的人。當年天皇登基前,誰能想得到?”


    “是啊,此計甚妙。”李賢撫掌說道。


    反正事已至此,也不急。


    撫完掌後,雙手合起,在一個銅佛像麵前念念有詞,說了一些祈禱感謝的話。


    在他心中,卻將這個段夫慶,當作了神仙派來,前來相助他的。


    派人監視著武承嗣。


    隨後好消息源源不斷地向洛陽湧來,果如劉仁軌所料,開始有收獲了,大量的金銀珠寶,開始送向洛陽。不一定會有五百萬一千萬緡錢那麽多,但不會少,能讓空虛的國庫緩上一緩。不然,朝廷也要開始熬苦日子過。


    還有大量的牲畜,也在向中原運送,這也是朝廷所需要的。隋唐戰亂太苦,剩下的牲畜不多,幾十年過去,依然有許多百姓用人力在拉犁耕地。還有部曲。當然,史***載此事,皆是一略而過。


    然後李治舉行了大朝會,說了一件事,前段時間因為太子下落不明,自己生病,所以任用了多名宰輔。是多了些,達到了十人。因此,將王德真又罷為相王府長史。


    從數字上看,是一道合理的罷免。不過各個不知道內情的大臣都在猜測,皇上又要搞什麽活動?


    這幾年反反複複的搞活動,搞得下麵諸臣,全部人心惶惶。


    就在這時,狄仁傑持著牙笏站了出來,說道:“臣有一奏。”


    “奏來。”


    “臣彈劾周國公。思順坊趙文蘆有一未婚娘子章氏,長相豔麗,被周國公看到後,不顧她有婚約在身,強搶進了國公府。”


    前天下值,讓這個趙生攔住,上了狀告的。


    他說的,狄仁傑也未必聽,於是做了一下調查,果有其事,還有其他的一些惡劣行為,也不算過份。又挑了兩三件嚴重的,一起作為證供,彈劾出來。


    李治一聽有些火,你不大省事,一度讓朕都下不了台,到下麵呆了一段時間,按理說,迴來要老實一點。想要美人,內外教坊絕色的美人還少嘛?為什麽要強占人家有夫之婦。當年太宗還因為此事,將兩美人退出皇宮呢。


    問道:“武卿,可有此事?”


    武承嗣臉上一臉茫然,裝得挺逼真的,說道:“臣不知,前些時間是看重了一個章氏,將她買迴來做了小妾。不相信,狄侍郎可以派人查一查,我給了錢帛。”


    “周國公,當真?章氏有婚約在身,敢欺騙你?還有,章家見女兒被你強占迴府,於是到趙家退親,趙家不肯,你為什麽還派了家中仆役對他恐嚇,這才將親事退成。”


    “這個我不知道了。難道是章氏她不好向某說出來,可又怕給某帶來麻煩,讓仆役替她辦理此事的。陛下,不管怎麽說,是臣錯了,臣下值後,立即將章氏送迴。”


    反正一個勁地推。


    李治也不是傻子,也知道。生氣地悶哼。


    狄仁傑也不滿意,說道:“陛下,周國公知錯不改,又想蒙騙聖上,請聖上派人查處此案。”


    武則天在簾後十分生氣,這倒了一個不夠,還想來個哥倆好?


    可是她政治嗅覺,十分靈敏的。


    王德真不倒便罷,再加上狄仁傑盯上了武承嗣,又想到了坊間的那些謠傳,覺得事情不是那麽偶然。不可能一件事未了,又一件事發生,無論怎麽合理,集中在一起爆發,就不是合理。


    看了一下群臣,張大安是沒有這個水平的。裴炎有這個能耐,卻不會這麽做,倒自己的人,對他沒有利。要麽倒向長子的幾位宰相,戴張郝李劉五人,有的人倒有這個水平,可這五人是不是君子難說,但皆自詡自己為君子,散布謠傳,不屑為之。


    想到這裏,從簾中拽了一下李治的衣袖,說道:“陛下,此事沒有狄卿所說的那麽簡單。不如散朝,臣妾與狄卿一敘。”


    以丈夫的內心,倒是很想借這個機會,再削一削自己的力量,不然次子永無抬頭之日。要讓次子抬一下頭,才好平衡一下。更不想自己的手下與長子的手下絞合在一起。真一查,狄仁傑協助一下,自己這個侄子,說不定又要下放了。


    既然妻子強請,李治隻好忍住。


    散了朝,將狄仁傑喊到後宮,武則天暴跳如雷,直接從簾後走了出來,說道:“狄仁傑,為什麽本宮向陛下請求,將你調到京城,還立即擔任六部侍郎?正是因為幾月前某些人還不安份。本宮怕動搖太子地位,於是從你與魏元忠二人中挑一人入京擔任重職,替太子震懾一下群小。然而為什麽挑中你?正是你會變通,不古板。”


    狄仁傑不能作聲,這一次升得是太快,沒有這個皇後出力,不大可能。


    “可你知道為什麽本宮,讓李首成去青海嗎?還知道太子為了勝利,少犧牲將士,竟然答應迎娶一名黨項女子進入東宮嗎?”


    “竟有這事?”狄仁傑真不知道。


    “難道本宮撒謊不成?本宮一直在維護太子,甚至派人到青海,準備秘密將這名黨項女子接入東宮。你作為弘兒的心腹,就是這樣迴報本宮的嗎?”


    “……”


    “算了,弘兒在青海,本宮不怪你,你查案能力天下無雙,好象你用弘兒的錢,又養了一批閑人。”


    “……”


    點撥他一下,不要以為隻手遮天,立即放過,又說道:“替本宮查一查,最近莫名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謠傳,對本宮不利,對弘兒不利。又出了這次民告國公案。本宮不相信它們是單獨發生的。”


    “諾,”狄仁傑帶著一頭霧水離開後宮。武則天的話說得頗有幾道理似的,可難道這個皇後真想幫助殿下?還有,雍王看起來這一迴真心退出奪嫡之爭了,實際不是,他想以小博大,一口吃下皇後與太子?有這麽大的抱負?


    當然,心中也是戚戚的,讓武則天狠嚇了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