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百七十一章香車血斾(一)


    這一章名字應當珍貴的種子,囧!囧!囧!


    =========


    一行隊伍蜿蜒而來。


    車上坐著一個妙齡少婦,比起前幾年姚州時,長大了不少,更加美麗動人,舉手投足之間,帶著一種富貴之氣,眼裏閃著智慧的光芒。還是很青澀的,不過能從她身上,仔細去看,能看到武則天的一些影子。


    車子很寬敝,裏麵放著一股盤香在焚燃,香霧嫋嫋,味稍微有些濃,但也難怪,蕃人嘛,中原人的那種淡雅,還是學不來的。


    一身大紅裘袍拖曳於地,氣度端莊地坐在車裏麵,聆聽羊同部的一個將領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當聽到唐太子居然從那種絕境下殺了出去,眼睛笑成了月芽兒。


    要借種嘛,不僅血脈要高貴的,而且這個種也要好的。


    如果這麽輕而易舉地被論欽陵弄死,種子的質量就成問題了。也枉費了自己花了無數時間,無數的精力,悄悄地設下這個局,誘唐太子前來青海。


    這才是所有人做夢沒有想到的,李威也沒有想到,論欽陵也沒有想到。難道論欽陵不夠聰明?諸葛亮比不上,比一般人還是遙遙領先,可他能想到咱吐蕃這個漂亮王妃,要借種。在中原不好借,誘到青海,戰肯定是戰不過論欽陵的。那麽關健時候幫上一把,或者被俘也行啊,強行討要過來,這個種就借成了。感覺有了,立即返迴邏些城,時間上稍微耽擱一個月,或者稍多一點,但問題也不大的,俺這是早產!


    好珍貴的種子!


    因為這個種子,兩國開戰,唐朝犧牲慘重,可還不及吐蕃人的犧牲重,若加上吐穀渾的將士以及百姓,死者或者俘獲的不計其數,都沒法統計。而且事情有沒有完?早著呢,還要打下去!


    但這個沒祿氏沒有管,說道:“帶我去見大論。”


    “遵命。”


    見到了論欽陵,權力在噶爾家族手中掌管,可是大義不在,隻好施禮,然後問道:“王妃,你怎麽來了?”


    “是讚普關心大論在青海的戰局,所以讓我過來看一看。”


    論欽陵眉頭皺了皺,知道讚普極喜歡這個王妃,可這不是純胡鬧嗎?讓她跑到南詔折騰了一番,讓唐太子當了猴子耍,又想來折騰咱家?但不能說,隻說道:“唐軍勢大,前段時間損失慘重,不過臣僥幸贏了一場。”


    “我聽說了你想捉唐太子的事,為什麽二十多萬大軍,居然還讓他跑了?”


    這豈不是那壺不開揭那壺嗎?


    臉上略略有些慍色,但沒有發作,不僅是大義,這個王妃出身羊同,當然羊同不是所有部族都齊心的,有的反對吐蕃,有的親近吐蕃。沒盧氏隻是其中的一部,不過因為她的地位,羊同親近吐蕃的部族對她都十分敬重。這一次從吐蕃所征之兵,就有羊同的大量士兵。


    “這是臣的大意,其實當時臣完全可以將唐太子擊殺,隻是為了想擴大戰果,將他圍困起來,沒有想到居然讓他伺機脫困。但沒有關係,他現在逃向了大非川,臣已經布置了天羅地網,還是逃不掉的。”


    “不是活捉嘛,怎麽變成了擊殺?”淡淡地問。


    但心中也嚇了一大跳,你殺死了,我這個種子到哪兒借去?


    心急的不是這一點,吐蕃強大,噶氏兄弟功莫大矣,可功勞太大了,現在吐蕃隻知道噶爾家族,不知道讚普,一旦他們野心發作,讚普怎麽辦?自己怎麽辦?


    所以牽涉到權利之爭,一個個變得**裸的。難道李賢不知道讓張桂東說服唐朝諸將出征,有可能青海糜爛,但能弄倒大哥,自己就是太子了,青海糜爛又有何妨?


    但論目光長遠,唐朝恐怕隻有一個人知清楚知道論欽陵的危害,也能理解她的苦衷。想要做掉論欽陵,必須借助唐朝的某些力量配合,想要借助唐朝,必須還得從這個太子身上打開缺口。當然了,若是借種成功,他的兒子成為吐蕃的讚普,咱不急了,為了你兒子的性命安全,乖乖央求我,弄死論欽陵吧。


    “王妃,你也見過這個太子,應當知道他的才能,此人沒有登基為帝,危害不大。一旦登基為帝,我們吐蕃有可能不出二十年就走向沒落。此子不除,必為後患。”


    沒祿氏不以為然,就是他登基了,難不成還能將大軍打到吐蕃高原上?也不要打,讓他們順利走到邏些城就算不錯了。當然,她不會說,道:“於是你不惜浪費吐蕃與吐穀渾的所有財力,就是為了擊斃這一個太子的?”


    “浪費再多財力,也要去做。”


    “這是我長那麽大,聽到最好笑的理由,”沒祿氏冷笑一聲,離開。但心中竅喜,種好了,太好了,能讓論欽陵說出這一句話,天下間沒有第二人可作想。


    論欽陵也沒有理她,知道這個王妃對自己不快活,前來刻意找麻煩的,但一個女人家,能翻出什麽天?也沒有功夫理她,馬上大軍就要開撥追擊。


    ……


    長安城中還是很熱鬧的。


    李治很順心,又是一個豐收年,而且海市發達了,製糖業也發達起來,一些稅務收入增加,雖然青海在打仗,國庫空了許多,可沒有出現危機。青海也順心,兒子這一拖,沒有三兩年不會迴來的。甚至能不能迴來,主動權還在自己手中掌握,今天收服了黨項人,明天要驅逐所有吐蕃人出吐穀渾,完成這個任務不得三年五年的?


    再說,還有一個親信的內侍監督著動靜。


    就沒有想到這個內侍出了事。對此李威倒是很看開,接到碧兒她們的信後,寫了幾個字,莫要管他。自己能買通父親身邊的王彩年,父親利用皇權壓迫自己身邊的太監,豈不是很正常?


    那麽二弟買通這個張桂東,豈不是更正常?要怪,隻能怪自己馬虎。


    歌舞升平,又想迴洛陽,想到了洛陽,想到了一件事,將韋弘機喊來。正在洛陽開挖鬼門半島,這是一個重要的工程。神門河開挖,是舒緩半島新開河水流,怎麽挖,也不及三門寬度,而因為河道平直,主流的河水直奔而來,到了夏天依然航行不便。神門河挖出來,稍稍好一些,可依是急。因此隻有通鬼門半島河與鬼門河,在鬼門半島上,正對著未來的鬼門河開挖一條新河。明年再將鬼門河挖出來。


    這一段黃河是“之”字形,鬼門半島在南方,黃河的主流,也衝向南側,一旦這兩條河相通,主流從鬼門二河流走了,衝到砥柱的南側。那麽北側航道上的河水立即變得平緩起來。實際上到這時候起,三門基本變成了一灘平洋,即便砥柱還在,可在不在無所謂,甚至將它當作黃河上一道風景來看。


    聽到李治下詔,立即來到長安。


    李治就說道:“韋卿,辛苦了。”


    “不敢當,這是臣的本職。”


    “坐。”


    這又是唐朝的另一開明之處,不象後來,大臣麵見皇上時,象龜孫子一樣,跪著,然後跪出許多奴才。


    韋弘機坐下。


    “韋卿,朕喊你前來有一件事,想詢問一下。”


    “陛下,請說。”


    “朕想返迴東都,可是東都皇城西側荒蕪時久,朕每每登高看去,總覺得不安,隻是……”


    其實也不對的,洛陽皇城西側以及西南側皆是西苑所在,這個西苑很大的,周長二百裏,李世民嫌隋西苑太奢侈,又多奪民田,於是縮為一百二十六裏,長度少了七十多裏,麵積等於裁減了一半。民稱為利。實際還是很大,洛陽城周長才七十裏,有多大可想而知。裏麵不僅是花草樹木,還有許多宮殿觀台樓閣。也不算荒蕪,不過肯定沒有洛陽城中熱鬧。


    韋弘機想了一下說道:“臣經營司農卿,倒餘下一筆款子,大約有二十多萬緡錢,可以挪來建造一座宮闕。”


    “卿乃良臣啊,此事就交給你了。”李治開心地說道,這個韋弘機懂事啊,上次說過一次,這一次錢就挪出來了。


    “喏。”


    韋弘機退下。


    所以狄仁傑與魏元忠等人,對此人一直不信任。骨子軟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看法,骨子軟是韋弘機的弊端,但主次還分得清楚的。心裏對太子看得比對李治還要重,曆史上也因為想幫助李顯,與武則天作對,為武則天不容,囚病而屈死。一個外軟內方的大臣,我能幫助太子,為什麽幫助太子就一定要與皇上作對呢?


    但肯定有一點,此人與清直無關。


    上陽宮施工,自然不便迴去,也送走了第三批物資,今年最後一批物資了。到了明年,蘭州、涼州一些屯田棉花上來,布不愁了,河湟的一些屯田麥子上來,糧食不愁了。那麽青海用費就會大幅度地降下來,很是稱心如意。


    可就在這時候,青海的戰報終於到了。


    李敬玄的慢了一點,最先到的是黑齒常之的戰報,婁師德主筆的。


    李治感到奇怪啊,黑齒常之本來很陌生,一個百濟的降將嘛,現在漸漸熟悉,到了南詔立過戰功,但那一次主要是裴行儉與薛仁貴,黑齒常之隻是一個副將。可這一次青海之戰,多次立下赫赫戰功,連他在赤嶺前那一刀劈下去,在京城都當作了段子在傳唱。


    可按照製度,黑齒常之不應當上奏戰報,這是越級行為。


    與武則天對視了一眼,皆有不妙的感覺。武則天緩緩地將這篇很長的奏折打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