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三百三十五章衛公拍手(一)


    是次子所“逼”的,武則天走入前台成為必然。這樣,朝堂必然更熱鬧了,太子的黨派,雍王的黨派,馬上的後黨,還有中立派,觀望派。其實這樣很不應該的,都有可能影響到前方。吐穀渾王阿柴讓他二十個兒子折箭,以箭教子,於是吐穀渾上下一心,迅速強大起來。可後來呢?


    再如李治,當真不知道後戚的危害?可又如何對武則天與兒子的?


    大道理都懂,古今往來的事例也數不勝數,可輪到自己,再聰明的人也能犯糊塗。


    ……


    戰事在繼續,應當說,才掀開一個小小的角落,主角還在後麵化裝,走出的是一個小小的配角。


    素和貴不知的,淳於棼連拚了十幾個吐穀渾人,被赫連誠一刀斬落。赫連誠還要帶人去追,和素貴看了看茫茫的大山,說道:“算了,不能再耽擱時間。”


    赫邊誠這才罷手,但是役也頗讓和素貴心痛,就這麽一會兒功夫,死傷近千人。站在坡頂,心裏直叫僥幸,唐人的大營紮得有些偏,若是紮在大道正中,這個後果不堪設想。


    將是名將,可帥卻是蠢帥啊。


    揮了一下手中的彎刀,說道:“出去。”


    大隊人馬迅速踏過虎嶺,向東南方向衝去。速度很快的,皆是輕裝,所帶的也不過是一些簡易的攻城器械,連一個撞城門的撞車,都怕拖累速度沒有帶來。


    一會兒,吐穀渾大馬人馬消失,連雷鳴般的馬蹄聲都消失了。令狐智通這才從虎嶺的背後帶著幾十名手下閃了出來,對一個親衛說道:“吹集合角。”


    也就是集合的號聲,自從李威發明了號語後,定下了九十幾種號語,幾長幾短來區分,但怕敵人得知,經常更換。不過大戰還沒有正式爆發,號語換的頻率不大。


    聽到集合號,陸續地有人從山林裏走了出來,大半天後,隻有一百六十幾人,然後清點了一些死者,在虎嶺上犧牲的有近二百八十五個士兵,還有幾十個,不知道跑到山林裏失蹤了,或者在爬山過程***事了,或者逃向鄯城。


    令狐智通衝死去的戰士一跪,一個親衛扶起他,道:“令狐將軍,你這是做什麽,若不是你帶我們到虎嶺上訓練,今天晚上出事的兄弟更多,屬下還要感謝你。”


    “錯,你們不知道的。”令狐智通不能再解釋,然後說道:“將犧牲的將士收殮,大捷後厚葬。”


    “大捷?”


    “對,大捷,立即行動,然後跟我前去鄯城,某要向太子討要一千吐穀渾戰俘為兄弟陪葬。”


    ……


    素和貴不知走後虎嶺發生的事,八十幾裏地,剛才唐軍有沒有向鄯城通報,未必得知。所以一路勒令,加快速度,加快速度。漸漸到了湟水旁,還有一個哨所,這個哨所的唐朝顯然沒有令狐智通那麽勇敢,再說隻有十幾個人,拿什麽來抵抗?兩名唐軍剛騎上馬準備通風報信,就被吐穀渾的箭術高手射斃,其他的人一哄而散。


    素和貴依然沒有派人追,渡過湟水,再次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了鄯城。大軍剛渡完湟水,一條人影從山林裏閃了出來,大喊道:“末將要求見和素將軍。”


    大多數人不認識,走過來就將他按在地上捆綁起來。但素和貴立即到來,替他鬆了綁,說道:“優隨,我正等著你的消息。鄯城情況如何?”


    “一切良好,唐朝軍隊防守看似森嚴,可實際上所有將士皆認為不可能在這時候發生戰事,因此外緊內鬆,從上到下十分鬆懈。”


    “那個胡勝表現如何?”


    “他早就急不可耐,對……對段銘真也很纏綿。”


    “纏綿嘛,這件事破城之後,不可聲張。知道嗎?”


    “屬下會意。”


    這件事總是和素貴一個痛,雖然人還能迴來,不過心裏麵怎麽有那麽一些不舒服。想到這裏,喝道:“繼續出發。”


    大軍再次奔騰起來,一會兒,能看到土樓山巨大的黑影,與遠處的南山山脈遙相唿應,鄯城就在兩個大山的後麵。


    騎在馬上,素和貴眼睛盯著鄯城的方向,城頭上很安靜,隻有一隊士兵打著火把在巡邏。和素貴心中大喜,道:“衝。”


    一萬多大軍再次疾馳起來,巨大的戰馬奔跑聲震得土樓山似乎在夜色裏都開始搖晃。


    城頭上的唐朝軍隊終於察覺不對了,有***喊道:“不好,有敵襲,有敵襲。”


    然後開始慌亂地跑動。


    素和貴大笑道:“小子們,等著受死吧。”


    大軍轉眼就到了城下。


    ……


    薛訥在城樓裏說道:“別跑了,差不多了。”


    幾十個士兵背過身嗬嗬地笑。


    “大家別得意,待會兒還要打一打。”


    “喏!”


    薛訥轉過身看著城門下,吐穀渾人已經下了戰馬,開始用鐵鍬挖泥,塞進帶來的草包中,然後往護城河裏扔。


    “射!”


    一支支箭矢飛射出去,有的吐穀渾人中箭倒下。但因為鬆懈,城頭上的守軍不多,加上有盾牌保護,中箭的吐穀渾人並不多。


    “加快速度!敢有退縮者斬!”素和貴叫了一聲。這一次攻鄯城,是有心對無心,就是要的現在這種效果。若是時間拖延了,不能達到城牆下,唐朝軍隊一起起來,即便有數百內應,這座城池也拿不下來。而且已經看到了陸續有唐朝軍隊登上了城頭,但樣子很狼狽,一邊登城,一邊還在係盔甲。


    城中的號角吹響了,和素貴急切之下,一手將一個畏懼不前的士兵砍倒在地。其的執法隊也開始動手。這一來,吐穀渾士兵動作開始麻利了。鄯城的護城河水是從湟水引過來的,有些深,現在又是七月份,正是河水水勢浩大之時。不過勝在人多,漸漸地六七道人工堤壩,通達護城河的東側。


    ……


    李威與契苾明走在城中,契苾明說道:“太子殿下,你聽,外麵的喊殺聲,皆是吐穀渾人。臣幾乎沒有聽到吐蕃人的聲音。”


    “是嗎?孤來到青海已經很長時間,可是這裏語方繁雜,許多語言孤還是分不清。”


    “不過吐穀渾***多數會說唐朝語言。當年吐穀渾也算強大了,沒有想到今天淪落成做狗腿子的命運。”


    “契苾明將軍,此言錯了。自從衛國公平滅吐穀渾,我朝一直與吐穀渾采取和平友好的態度。吐穀渾人至今還是我們大唐的盟友,大唐的朋友。不過赤嶺以西那群人,他們是一群謀國作亂的賊子,孤不將他們視作吐穀渾人了。而且吐蕃人苛捐雜稅,厲若猛虎,可他們心甘情願,下賤如此,天作孽,猶可活,人作孽,不可活。這是自取滅亡。”


    契苾明重重點了一下頭。


    雖然唐朝漢人自視其大,可是吐蕃人何嚐不是自視其大。但是唐朝對羈縻地區的少數民族百姓政策一直很寬容的。除了承擔駐軍的稅務外,要麽上繳一些象征性的貢物即可。有的窮州,那怕一年進貢幾根漂亮的羽毛,兩三匹布,嗯,做得很好了。若不是下麵有的官員變著法子斂錢,不顧國家的政策,可以說生活在唐朝的少數民族,是活在天堂之中。


    但李威心中還有一句話沒有說的。這些部落根本不識好歹,你對他好,他反而認為你軟弱可欺。其實象吐蕃這樣蠻橫無理,不惜殺戳,有的部族害怕之下,反而老老實實的誠服。又說道:“可惜朝廷諸將,沒有一個達到衛國公的水準。”


    契苾明又不能言,李靖用兵的水準,幾百年才能出一個,那裏容易找得到的?


    不過他卻沒有想到,太子得到了一部分李靖的兵法,算是李靖的徒孫孫。李靖雖死,還等於間接地影響著青海的戰局。


    李威衝身邊的一個侍衛說道:“上去看一看。”


    “喏!”


    侍衛一會兒迴來稟報,李威說道:“讓人抬兩頭投石機上去,再帶一些火藥包上去。想得到這個城,也是不容易的。”


    投石機抬了上去,其實城中還有更大型的投石機,一起在甕城中,但吐蕃人對這些投石機型號也不了解,就是火藥都不了解。薛訥看著城下,說道:“放!”


    兩個**包被點燃,拋射出去。但吐穀渾人現在也有了經驗,看到這玩意兒從天空落下來,老遠地就閃開。兩個火藥包沒有炸著人,可影響了築壩速度。素和貴再次吼道:“不要閃,築壩!”


    執法隊也配合著,拉起弓射斃了幾個東跑西竄的戰士。於是一萬多人再次不顧性命安全,拚命地將泥袋投入河中。


    李威與契苾明走上了城頭,看著城下的情形,李威說道:“看到沒有?就憑吐穀渾人這份軍紀,我朝青海軍,有許多部隊就多有不及。”


    這不是漲他人誌氣的話,是事實。唐朝軍隊戰鬥力已經出現嚴重下降了,但也不能說是壞事,反過來也能說明一點,戰爭打得少了,老百姓還是不願意打仗的。


    說話間,陸陸續續地有幾百名唐朝軍隊湧上了城頭。不上和素貴會懷疑,上多了,城攻不下來,和素貴會心萌退意。許多吐穀渾士兵被陸續地擊斃,薛訥說道:“殿下,馬上吐穀渾人就要攻到城下了,你還是退下城頭吧。”


    “無妨,孤在姚州還擊斃過一名敵人。”說到這裏,拿起一把角弓,瞄準了一名正在指揮的吐穀渾將領,***了兩腿,將弓漸漸拉滿,然後猛地鬆開。這支箭象一支流星一樣,從天空劃過。


    他這純是湊熱鬧,這樣射箭固然準頭十足,然而速度太慢了,若是皆象他這樣射箭,城也甭想守了。但這一箭去得很準,一箭直插這名吐穀渾將領的胸口。也穿了盔甲的,可是離得不遠,就站在護城河的對岸,這一箭去勢力量又大,箭尖強行地鑽進了盔甲裏麵。這名將領立即倒了下去。


    城頭上響起了一片喝彩聲。太子格斃,與普通士兵格斃的性質截然不同。


    薛訥又說道:“殿下,你還是下城牆吧。”


    顯擺也顯過了,別在這裏湊熱鬧了,還要派人分心保護你的安全。


    李威這才離開城頭,但下了一道命令:“將那些俘虜推出來。”


    在吐穀渾人不要命與唐軍有意縱容下,幾道堤壩已經築成,開始有吐穀渾人抬著簡易的攻城梯衝了過來。到時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