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百八十六章哭好啊


    李威大踏步迎了出去。


    沒有辦法啊,唐朝孝道為大,第一是孝,第二是忠,先忠主子後忠國家,老子能殺兒子,就象父親殺了李忠,百姓隻是可憐,沒有認為是恥辱。但自己不說沒有這能力,就是有,殺了父母,試試看民間的反應,大臣的反應。


    迎到門口參見。


    也許隻是一場母子相會,或者談什麽,可這個影響卻是不小的。前麵武則天到東宮,後麵一些大臣得知消息,立即關注了。談得好,對天下是一變,談得不好,對天下又是另外一變。這才是真正的天下打噴嚏,地上下大雨。


    進了殿,武則天沒有說話,突然抽泣起來。


    這一抽泣,李威就有些暈,武則天是什麽人,那可是曆史上唯一正統王朝的女皇,不是東羌國那些小部族的女王。母親哭了,自己得哭,狄仁傑的信已經收到。


    其實不能說李威一無是處的,到了這時候,也有一些勢力,並不能小視。信上狄仁傑反複關照,見好就收。但也說過,見到好處才收,不見到好處,莫明其妙收了,大家反而認為他過於軟弱。十幾歲時可,但太子現在不可,畢竟虛二十四歲了,就是這個年齡親政,也不算小。況且皇上還在世,打熬幾年,年齡正正好。做帝王仁愛是必須的,不仁愛就是暴君昏君,可適當的時候,也要拿出一些果斷出來,大臣才能折服。不然那一個人願意跟著一個軟蛋後麵混?


    見到什麽好處收,狄仁傑沒有提。


    又說了一年平安時間,隱隱透露他有什麽安排,什麽安排也沒有提,主要是狄仁傑也沒有多大準。


    作為李威自己,也想收了。


    幾位宰相的進諫,終於聽到一些,能將這些宰相逼得連那些話兒說出來,不易了。再僵持下去,隻有一個結果,要麽父親不顧群臣百姓看法,強行將自己廢去,要麽將母親廢去。這真正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麵。到了那地步,母親恐怕真正要對自己動殺心了。


    因此,看母親過來說什麽,然後再怎麽做。


    沒有想到母親先哭了,出忽他意料,在東宮久,就知道朝爭宮爭的黑暗與種種手段。這哭好啊,曹丕一哭,將曹植生生哭廢了。什麽男兒有淚不輕彈,屁!不但要學會哭,還要學會笑,還要學會其中無數種的變化。比如哭,要學會悲傷潤眼、悲哀濕眼、委屈霧眼、黯然淚下、抽泣、垂淚、掉淚、低聲哭泣、傷心地中哭,動情的傾盆大哭,情不自禁的號淘大哭,所以不但學會哭,表情還要隨之配合。這樣才能在皇宮裏如魚得水。


    知道,可辦不到。


    於是隻好想過去的種種,這幾年遭到的種種壓抑,或者在南方看到戰士戰死時的悲壯,就連終南山李卓凡的犧牲,也迴想了一遍。然後心裏說道,自己到底不是一個厚顏無恥之輩,這個表演好生為難。不過想到這些事,眼睛終於有些濕潤,然後道:“母後,母後……”


    武則天拿出帕子將眼淚拭了拭,道:“弘兒,你有今天,要知道本宮好生不易,當年進入皇宮後,本宮就多遭受人欺淩,許多人想殺本宮,幾次懸於生死一線。蒙你先皇垂憐,才立本宮為皇後,可這數年來,有多少人視本宮為眼中釘,肉中刺。就連你也要受別人教唆,想置本宮於死地?”


    “兒臣那敢啊,”李威讓武則天這頂大帽子壓得又有些暈,然後說道:“母後,兒臣什麽性格,難道你不清楚?兒臣隻想全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自己更隻是想隨遇而安。可兒臣不是傻子,父皇身體不大好,兒臣長大了,總有些不大好。可兒臣不想長大的,偏偏他要長,一年長一歲……”


    這話說得就憊賴了。站在武則天身後的李首成都差點想笑出來。


    “因此兒臣數次想與父皇交談,說說心裏話,隻要父皇與全家平安,兒臣就是做一輩子太子,又有何妨?可是父皇不聽,兒臣鬱悶萬分。”這多少是他心裏麵話。不管能不能做成皇帝,得將性命保住。可就是這當口,也沒有人相信,做了太子,皇上的病有時重得連國事都不能處理,一半時光靠皇後處理事務,太子一大,又有名聲,上麵三人不動,下麵會有無數人主動推得動起來。再說,進了皇宮,能有多少真話?武則天說過多少真話,李威也算是半個君子,敢不敢說我是穿過來的,以後母親不節製,要做女皇,要殺掉許多宗室,甚至兒子孫子都不放過?


    李威又說道:“因此,兒臣有能力時,也在考慮父皇母後。就是自己,父皇讓兒臣監國,兒臣就監,不讓兒臣監國,兒臣隻是在東宮看書,頂多出去狩獵。之所以挑起兩渠,因為工程大,費用大,中間一些手段,別的大臣不會,就是會了也不敢將擔子頂起來。可是,可是……兒臣多次想對父皇母後說,若對兒臣不滿,請將兒臣廢去太子之職,甚至主動辭請,但兒臣看過一些書,卻知道廢太子的下場。”


    這才是問題的重點,就是不爭,當真廢太子能到某一州去做一個平安王?


    有,比大熊貓還要少。大多數廢太子流貶後活一個三兩年就不錯了,廢去太子,或捧李賢或捧其他皇子上位,能不能坐看這個名氣極大的大哥活在世上,甚至父母會坐視他們下手。史書上很少記載,可為什麽那些個廢太子流放後,皆沒有活多少長時間?況且這些廢太子中有幾個人爭氣的,人主都忌憚了,會不會更忌憚李威?


    史書沒有記載,可到了這層麵上,武則天不懂?就連上官婉兒都會明白。


    所以老媽,你也不能怪我出手,也是你們逼的。又刻意地說兩渠,在這個當口上沒有迴避這個話題,說起來,不是表兩渠之功。往壞處想,兩渠功成,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可往好處想,想做穩太子,也要有拿得出手的本錢。不是逼父親退位的,是我想自保的。什麽造福社稷,那些堂而皇之的話不題,也不是題的時候。


    又說道:“母後,你讓兒臣怎麽辦?”


    說罷,號淘擠淚大哭。


    武則天也大哭,但她卻是號淘大淚大哭,所以李威看到母親的淚花,隻好羞愧伏於地上,然後恨自己淚腺不發達。武則天一邊哭,一邊說道:“弘兒,你為什麽那麽傻呢,外人歸是外人,你可總是本宮的親生兒子。”


    “是,是兒臣做錯了。”


    “明天你還要向你父皇請罪去,本來病情稍稍好轉,讓你一氣,病又重了。”


    “是。”


    武則天這才離開。


    上官婉兒不服氣地說道:“殿下,為什麽要請罪?”


    大戲上演過了,可上官婉兒歲數小,沒有看明白。李威悄聲說道:“婉兒,你沒有聽明白。母親一上來一番話,是問我的底線,我也做了迴答。對父皇母後我還是繼續孝順,之所以前些天那樣,是自保。沒有其他意思。母後說了,外人是外人,兒子是兒子,也向我做了承諾。但已經僵持下來,不可能父皇母後向我認錯,母後來此,已經給了台階下,所以我要給父皇母後更大的台階下。然後才能有一些處執。”


    碧兒還沒有聽明白,婉兒同樣也不大明白。


    確實,做了武則天的兒子,想要活命,是一個高智商的活。李威心裏也感覺,這幾年磨下來,智商至少提高了十個點,原來是一百到一百一的,現在至少在一百一到一百二十之間。


    其實也可以不說,可東宮的幾名女子讓他不大放心,碧兒心思單純,眼裏的世界觀永遠隻是黑與白,學都學不來。婉兒隱隱看出以後,略有心計,隻是歲數太小。因此撥苗助長,教導一下,將來後宮會不會亂,想不到那麽長遠了,隻想自保,東宮中有一個有心計的女人在,自己不在東宮時,能稍稍放心一些。


    還是婉兒小了些,再大上那麽六七歲就好了。


    馬上就看到了,武則天迴去沒有多久,李治撤銷了禁止李威出宮的詔書,守衛在東宮數門的侍衛,也隨著離開。許多消息靈通人士,知道太子與皇後搭成了“和平協議”,至於是什麽,不得而知。其實就將前後經過全部傳出去,也未必有多少人猜測出來。但是宰相們稍稍鬆了一口氣,也想雙方和解的,再僵持,隻好不死不休。


    第二天,李威進宮探望李治,請罪。沒有罪也得請,李治沉默了大半天,道:“下去吧。”


    不是很滿意的。


    李威也不是很滿意,雖然這一鬧將母親擴張的雄心稍稍打壓下去,可已經割了一條深深的壑溝在他們三人中間。但到現在,他卻很少怨恨母親,母親有野心好,雄心好,歸根到底,是父親縱容的。


    開始坐待接下來的舉措。


    於是詔書連連而發,先是將趙氏重新隆重安葬,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讓步,畢竟等於公開駁斥了以前武則天的安排。然後將幽閉趙氏的幾名太監全部處死,得找一個替死鬼。所以武承嗣說公平,隻是用來蠱惑人心的,看到那麽多社會製度,李威就沒有發現有公平二字。隻不過有的製度做得更道貌岸然罷了。


    按照這個發落,打死宮女的也不是趙氏,是趙氏的手下,為什麽處罰趙氏?當然,見好就收,這個不能再追究。於是等看朝廷最重要的一道詔書,五月初二,將武承嗣貶到江州擔任刺史。這個安排也很有含味的,因為航海,所以離海邊遠。因為曾經西南一行,沒有放在巴蜀。因為兩渠,沒有放在黃河丹水一帶。母親還是擔心自己報複這個侄子。


    端午節到來,李治與武則天,又將李威李賢李顯李旭輪李令月喊到洛水邊觀看賽舟。


    但是百姓的議論聲,依然沒有平息。


    一個堂堂的周王妃無故慘死,太子受辱,居然隻讓幾個作為狗腿子的太監陪葬,十分不滿意。就包括一些學子,還在繼續抗議。這些人倒也罷了,主要是老三心裏窩火,觀舟後,立即到了東宮,找上門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