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百一十四章王妃是妃堅城人城


    “乞力徐將軍,姐姐吹過笛子的,為什麽他們這麽不小心,”尚讚咄站在山頂上說道,隻是用吐蕃語說的。


    看著下麵唐朝軍隊昂首挺胸向西南出發,尚讚咄心中很是不服,按理說在龍川江構築的這道工事,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就是防守不住,也會嚴重削弱唐軍的實力。


    可現在呢?


    一夜過來,唐朝大勝,士兵死亡數量不會超過一百人,反而等於白白讓人家實戰練軍了。南詔部族士兵死活不管,吐蕃的五百士兵估計能平安逃出來的,不會超過一百人。


    “這個唐朝的太子不簡單,蒙野棟與甲雪巴曲不是他的對手,”乞徐力說道。他也高估了李威,實際出謀劃策功勞最大的是裴行儉。


    “還是讓她迴來吧,”尚讚咄有些後怕。


    “尚讚咄熱拉金,你有沒有聽過一個佛教故事,天竺南瞻洲有一個叫摩訶羅檀囊的國家,國王有三個王子,小王子摩訶薩青天生慈悲心腸。三位王子出行,遇到一個母虎給兩個小虎喂奶,母虎饑餓,為了充饑,似乎要將小虎吃掉。小王子不忍看到這一幕發生,哥哥離開後,來到餓虎麵前,毫不猶豫將身體投向虎口。等到兩個哥哥重新找迴來,隻剩下一堆帶血的白骨。但小王子因此得入天界。”


    尚讚咄嘴一撇,沒有反駁,然而心裏卻在說,這個王子是患了失心瘋!


    乞徐力又說道:“王妃為了吐蕃,同樣是以身舍虎。唐太子聽說很仁愛,大約相安無事。隻是很精明,王妃也未必能聽到有用的情報。不過隻要她將唐太子盯緊,也算一件功勞。別的不管,我們隻負責保護王妃的安全,軍事上的事,由噶爾.芒碾達乍布來安排。而且王妃精明過人,唐人想要識破很難。”


    雖然這樣說,心中卻有些擔心。他比尚讚咄大了十來歲,懂得更多。就是暗中隨行保護,也因為唐軍派出的斥候一天比一天多,都不敢太過接近了。王妃也通過吹奏羌笛,對他們做了提醒。


    這倒不會擔心,一路暗中看了好幾迴,唐朝這一次派來的軍隊紀律最嚴明,對百姓都幾乎秋毫無犯,更不會有貪淫女色的事發生。至於那個太子,對王妃也彬彬有禮。


    擔心的是王妃本人,那位太子長得儒雅,學問又好。王妃小時候就仰慕中原文化,請來漢人識字的奴隸教她學習漢字。這無關緊要的,前任讚普鬆讚幹布也說過向中原學習。可王妃對這位唐太子本人十分不惡,在她前來的時候,就經常讓人帶那位太子寫的詩迴來看。再說,讚普歲數畢竟大了一些,而唐太子才二十出頭……


    這個話憋在心中不能說的,讚普也溺愛,竟然由她前來。好在讚普這一次派出的將領對王室忠心,不會在此事上做文章。換作論氏家族其他人過來,王妃這樣做,會很授人話柄,盡管是為了吐蕃。


    ………………………………


    虯龍渡大捷,諸蠻震驚。


    這一戰勝得極為光彩,唐朝軍隊隻犧牲了三十幾名士兵。可在虯龍渡一夜之間,反攻加上追擊,斬殺吐蕃千夫長甲雪巴曲,擊斃五千六百多叛軍,俘虜了兩千來人,其餘的***多匆匆忙忙逃入山林,估計下一迴將刀架到他們脖子上,也不敢與唐軍為敵了。能平安跟著蒙野棟迴去的人十不足一。戰績不僅如此,渡過了河,黑齒常之、薛訥、梁積壽等,分成了四部,率領了三千騎兵,先後攔截其他渡口的敵人。又再次擊斃了近兩千人,俘虜了一千多人。


    並且還有龍川江之險。


    至於邏盛炎帶來的戰士,因為沒有組織好,一頓亂戰之下,傷亡達到七八百人,無人過問了。這種強悍的戰鬥力,並且有的士兵逃迴去,不說看到唐朝裝神弄鬼,而是說有鬼神相助唐朝。一個個鬼神,騰雲駕霧,從龍川江過來幫助唐朝……終於各個叛部開始害怕膽怯。


    各部如何想,李威不管,打掃戰場後,唐軍行軍速度突然變得快起來,隻用了兩天時間就兵臨姚州城下。


    聽聞唐朝軍隊到來,害怕之下,附近所有叛部軍隊一起進了姚州城避難。天色漸晚,沒有攻城,將大營紮下來,李威與裴行儉則站在一片土坡上觀看,都皺起了眉頭。


    姚州在西南地理位置很重要,直接溝通著洱海與唐朝各地的交通。控製了姚州,等於控製了洱海諸部的商道,也遙控了洱海諸部。因此朝廷在此設立了都督府,原來城池基礎再次將城牆加高加厚,城牆十分高大堅固,最矮的地方也有近三丈高。


    這不算攻城難攻的原因,還有一條青蛉河,當初建城,將青蛉河一分為二,正好用來做了護城河。風景倒好,因為河水的衝積,有許多池塘與小湖蕩子,長著一些蓮藕與蘆葦,到了二月份,天氣逐漸暖和,蘆色青青,蓮藕也長出嫩嫩的小荷葉,水色更是晶瑩剔透,象一麵麵亮麗的玻璃鏡子。可這樣一來,很難接近城牆下,連圍城都不大可能。


    如守城的士兵少,還能強行攻打,畢竟士氣正旺。可叛軍成了驚弓之鳥,全部縮在姚州城中,究竟多少叛軍,不得而知,但斥候迴來稟報,最少在兩萬人上下。守城的士兵多,又擄掠了許多物資,包括糧食,能讓叛軍維持很長時間。糟糕的不止如此,原來城中唐朝還有庫房,械庫裏留下大量武器。這些武器不是鋤頭竹箭,全部是標準的製式武器。


    看到唐朝軍隊到來,城頭上立即湧出來無數叛軍,手持著武器,準備守城,似乎還有高人指點,在唐軍到來時,搬來了許多石頭,又從山上砍來大量木頭,做滾石檑木。


    看了看,李威罵了一句:“弗克。”


    王妃兒好奇地問:“什麽叫弗克?”


    “就是很難攻打的意思,”真相李威自然不說。


    小姑娘抬頭看了看,說道:“嗯,是很弗克。”


    “……”


    裴行儉倒沒有懷疑,來到南方,聽到許多古怪的方言,以為是某一處的方言,讓太子聽到了,即使沒有,也認為太子誤解。


    梁積壽站在邊上再次羞愧地低下頭。


    裴行儉說道:“難啊,殿下,糧食。”


    李威聽到這兩個字,默然不語。這群叛蠻,到了姚州後,象一群饑寒交迫的蝗蟲,來到莊稼地一樣,幾乎一掃而光,人與物一個不放。人送到了金沙江以北了,賞給了順蠻這些部族,還是押迴邏些城不得而知。至於物,貴重的物品同樣送走,然後糧食送到姚州城。城外四周是盆地,也有夏糧,卻要等兩三個月才能收割。要麽從遠處運糧,代價高昂不提,這是一萬多士兵,一天消耗多少物資?又能拖多久?


    裴行儉又說道:“吐蕃有高人哪。”


    蒙儉絕不會想出這個堅壁清野的辦法,隻有吐蕃一些“高人”才能想出來。


    “這些人真沒有用,”王妃兒說道。城中還有兩萬人,而唐朝軍隊隻有一萬來人,卻不敢出城迎戰。是有些沒用。可也能這樣理解,她希望姚州城的敵人出城來,不交戰罷,一交戰,結果可想而知的。那麽就能早日進入姚州,然後大軍進伐洱海,好尋找她的家人族人。


    “不是沒有用,是明智的做法,我們想不出一個好辦法將城池攻下,隻要一個半月,就因為糧草自己主動撤迴去了。”李威解釋道。這兩天來,姐妹兩很辛苦,受傷的士兵不少,不是唐軍,是邏盛炎的手下,但也是友軍。


    “難道太子也沒有辦法?”


    “辦法總會有的,不會現在還沒有想出來。”


    聽罷,少女眼中一陣失望。


    黑齒常之說道:“用俘虜攻城吧。殿下,這時候不能過於仁愛,洱海與漾濞江還有叛部,甚至還有吐蕃人。即使是進攻,我們大軍同樣傷亡不起。”


    “不可以的,黑齒將軍,戰爭隻是一種手段,政治的延續,主要還是治理。一旦用俘虜做擋箭的盾牌,孤率領的不是王師了,與吐蕃人無異。”李威立即否決道。


    “殿下此言極是,”裴行儉誇獎了一句。然而黑齒常之不以為然,什麽王師霸師,誰的拳頭大才是真正的王師。而且形勢所逼,時間耽擱不起,又不能冒著重大犧牲的危險強攻。隻能用俘虜做炮灰,畢間守城的吐蕃士兵很少的,大多數是各部的士兵,下麵有他們族人,同僚,甚至親人,城頭上的武器雖眾,但忍不忍心往下扔?僚子也是人的。


    “再想想吧,”說到這裏,李威突然“咦”了一聲。眾人隨著他的目光看去,看到不遠處一個村莊裏冒起了一縷炊煙。李威道:“過去看看。”


    一行人走了過去,看到眾人到來,一個老人“卟通”跪了下來,哭泣道:“幾位將軍,終於將朝廷軍隊盼來了。”


    李威將他扶起來,問道:“怎麽村中隻有你一戶人家。”


    “一群禽獸啊,”老人放聲大哭,隨著哭聲,又出來一個婦女,帶著兩個小孩,但全部麵黃饑瘦。


    “老人家,慢慢說。”


    然後將事情原委說了出來,蒙儉攻克姚州後不久,就開始擄掠百姓了,到他們村中時,是一天晚上,老人見機快,帶著兒媳婦與兩個孫子躲藏在屋後的菖蒲叢中,才逃過一劫。倒是兒子想迴屋搶些東西,被發現了,抓走生死不知。然後慘不忍睹的一幕發生,上歲數的人抓走沒有多大作用,於是這些人將村中的老人全部抓住,在村尾後殺死,隻帶走青壯年與嬰兒。


    說著帶領一行人到了村尾,事情發生過去了數月,隻剩下一堆白骨。老人帶著家人在士兵走後,逃到西邊的山林,直到聽說朝廷軍隊到來,才從山裏出來。


    李威讓侍衛拿來一些糧食,安慰了幾句,這才離開。陰著臉,老人說的情況,他也是聽說過。一路之上,不是所有村寨都遭到洗掠,但有不少村寨確實洗成了空村**。可那是聽,這是親眼所見,感受不同。一直迴到營地都沒有開口說話。


    大營快要紮好了,開始生火做飯,李威忽然說道:“孤倒有一個主意。”


    “殿下,請說出來,”裴行儉高興地說道。太子不是一無是處,一路前行,其實太子也拿了許多主意,而且這些主意委實不錯。比如黑齒常之的騎牛皮渡河,不止是勝利,還會產生許多有利的後續影響。連王妃兒都好奇地豎起耳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