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八十四章迴文詩連環計
想看大船,到江南。楊州、潤州、蘇州的碼頭邊,會停泊著很大的船。
想看風景,去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那種細致精巧,在北方永遠是看不到的。不過無論李治與武則天對李威寵愛還是忌憚,或許他能溜達到太原,能到嵩山,卻不會將他放到江南,那麽遙遠的地方。
但論船隻的數量,洛水的船舶,卻居於全國之首。
密密麻麻的船舶,從會通橋一直停到了城牆邊。也不能說小,有的船舶噸位都快接近上百噸了,小船有的,可大多數是幾十噸的船隻。又有許多工人,將貨物搬上運下。遠處看了震撼,近處看了更震撼。
婉兒將小嘴抿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殿下,好多人。”
李威沒有說話,現在的洛水,使他想起了後世中國的黃浦江,雖然不及,可鬧騰勁卻十分相似。
當然,不是很多人的問題,是養活了很多人。這個婉兒很小,沒有必要與她解釋。
就到了中午時分,吃飯還是很方便的,沿著洛堤,就停放著許多小攤小點,裏麵放著鹵蛋鹵豆幹之類的食物,還有肉,豬肉、牛肉、羊肉,大多是鹵好的,然後放著幾張桌子,與矮胡床,力夫們餓了,就著這些不算貴的食物,吃著午飯。
“我們就在此吃些。”李威隨便找了一個桌子坐下來。
金內侍低聲阻止道:“殿下,不可啊。”
李威笑了笑,說道:“有什麽不可?民間有語說,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為蝗蟲,謂鬻莊而食,第二變為蠹魚,謂鬻書而食,第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三食之輩,何代無之。或者說富不過三代,正是因為不知道民間疾苦,不知守成導致的。小者為家,大者為國,國家亦是如此,無論祖宗開柘多大的疆域,一兩個不肖子弟出來了,國家滅亡,後代苦,宗室弟子苦,百姓更苦。一個楊廣,看到沒有,經過太祖皇、祖皇與父皇精心治理,人口都沒有恢複到隋朝初年鼎盛的時候。”
“可……”金內侍本來想說,看到了聽到了就是了,不一定要委屈自己。這種食物也能吃麽?
其實李威真不在乎,後世大排檔嘛,與這種攤點做派,倒是很相似的。吃的就是這個鬧騰。
魏元忠道:“金內侍,你就不要阻止了,心誠則靈。殿下這樣,卻是很好的。”其實他與姚元崇都不是很戒意的,對西門翀來說,有肉吃就算不錯了。
不過許彥伯遲遲疑疑,坐都不敢坐實了,連胡床上都有黑乎乎的油垢狀顏色。
叫了一些酒菜,攤主也看著這一行十幾個人來曆不凡,不過他是本份做生意的,也不懼,上了酒,上了菜。味道尚可。吃了一會兒,李威問道:“許舍人,難道你不餓嗎?”
“不餓,不餓。”寧肯餓著肚子,許彥伯也不會吃的。
“不餓,孤就不勉強了,”李威笑得很和善,其實肚子裏說,小子,現在不吃是吧,過幾天看你餓不餓。
怎麽會不餓呢,看著幾人吃得香,肚子直翻騰,心裏麵很不舒服。可現在想吃,李威的話都將他嘴巴堵了起來。
眼睛東張西望的,其實景色尚好,洛水泛碧,柳色青青,又有千舟萬舟,忽然計上心頭,說道:“殿下,臣忽然想到了一首詩。”
“什麽詩,吟來聽聽。”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愛人。人愛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不好,”上官婉兒立即說道。
她看的是正統書,現在這些奇形妙著,還沒有接觸,因此沒有反應過來,李威低聲說道:“迴文對啊,《璿璣圖》啊。”
“正是迴文詩,”許彥伯很得意。
詩不是一流的,可是上下二名迴環,二三,三四句皆迴環,其實隻有春城一色柳垂新自愛人十個字,再加上意境清新,這首詩確實也算不錯的。說完了,看著李威,這也是刻意惡心李威的,民間不是傳說你詩做得怎麽怎麽的,都快將你捧上詩壇宗師了。有本事你再做首迴環詩出來。就是有本事做,這頓飯吃得也不會安穩。
李威性格並不是很爭強好勝的,不過對象是許彥伯嘛,性質就不同了。他吃得依然很香,嘴中卻說道:“舍人,雖然現在勉強算是春末,可春天畢竟就要過去了。你為了追求字句,非用了一個新,不大好啊。孤就給你吟個《四時山水詩》吧,倒不擔心季節問題。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紅爐透炭炙寒風禦隆冬。”
“不韻啊,”上官婉兒又說道。詩不一定非得用五字或者七字,也有三字四字六字八字的。這首詩對偶亦可,隻是不壓韻。
“吃飯吧。”李威溺愛地敲了一下她的小腦袋。
吃了幾口,上官婉兒眼睛亮了起來,說道:“這才是好詩呢。”
許彥伯一張臉漲成了豬肝色。李威說道:“許舍人,你的經義才學都是上上之選,迴文隻是小道,無論詩賦,都要言之有物,才是正理。就象《璿磯圖》構思多麽精巧,它的價值卻遠遠不及五柳先生一首簡單的五言短詩來得有意義。”
打了許彥伯一下臉,又賞了一個棒棒糖。弄得許彥伯哭笑不得,萬分鬱悶。
吃過了飯,魏元忠引著路,帶到了豐都市,也就是東市。轉了轉,看到一幕不好的景象,許多人在賣兒賣女,李威皺起眉頭,向魏元忠問道:“這裏是東都,旱情並不嚴重,為何有這麽多人在賣子女?”
“啟稟殿下,東都一直有的,不過不會這麽嚴重。這些人大多是從關中逃亡到這裏,堅持不下去了,所以才有此事發生。”
“子女都是父母身上的肉,本來賣掉他們就不舍了,又是賣到千裏之外。這是人間慘劇,碧兒,東宮裏……”
沒有等他說完,金內侍搶著答道:“殿下不可,不要說東宮了,就是宮城裏麵,也因為國家災情連連,皇上與皇後都開始節衣省食了。你有沒有看到皇後,隻穿著粗製麻衣?”
魏元忠也說道:“殿下,臣等願意拿出一百緡錢,救濟一下。”
“謝過魏卿,”李威說完了,轉向許彥伯道:“許舍人,孤看你府上屋宇華麗,婢女仆役無數,家資應當尚可,替孤幫一點忙,救濟一下吧。”
“殿下,臣也願意拿出一百緡錢。”
李威臉色突然一掛,道:“許舍人,前天孤特地登門拜訪,說過冰釋前嫌,難道你還在忌恨孤不成?”
“沒有啊。”
“沒有?孤從前天起,對你就敬若上賓,尊重有加。魏卿拿出一百緡錢,是心有餘力不逮,現在孤央請你辦一件事,你也拿出一百緡錢來搪塞孤?難道孤是一個乞丐!”
“可是,可是這個災民太多了,臣也力不逮啊。”
“力不逮?你家中一棟小樓拆下來,就不知道能救活多少百姓了。或者要不要孤說出你家中有多少資產?”
許府奢侈無比,靠俸祿是不行的,也有李治一些賞賜,大多數還是靠受賄得來的,另外還有一些產業,象李威一樣,托於他人管理。以李威的力量,想查全部不可能,但查出大部分資產,並不是很難。
李威說完了,將拳頭握緊,舉了起來。
平白無辜地揍許彥伯沒有道理的,可是用了看不起他,搪塞他,來揍許彥伯,倒也勉強可以,再說表麵上來看,李威對他是很尊重了。不要認為李威不會揍,賀蘭敏之割下的那一小陀肉,現在估計益州百姓都聽說了。
“臣願意。”看著他的拳頭,許彥伯隻好低下了頭……
當親衛說到李威那首詩時,武則天沉吟道:“弘兒,還是有些才學的。”
王彩年說道:“皇後聰慧過人,可是奴婢卻聽不出來,那一點好。”
“你這個奴婢啊,不學歸是無術的。這合起來是一首詩,隻是不很壓韻。但分開卻是四首詩,第一句是春景詩,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第二句是夏景詩,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第三首是秋景詩,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淺水流。流水淺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第四首是冬景詩,紅爐透炭炙寒風,炭炙寒風禦隆冬。冬隆禦風寒炙炭,風寒炙炭透爐紅。這四首詩每一首都比許彥伯的那首詩雅致。因此小婉兒說好詩。不過估計是弘兒早作好的,所以今天許彥伯吃了一些虧。”
“原來如此,奴婢是一個木魚腦袋,竟然一點沒有聽明白。”
“也不打緊,你隻要守好宮內,就盡到了本份了,”武則天說完後,對那個跟隨李威一道出行的侍衛說道:“繼續往下說。”
當聽到子女都是父母身上的肉時,武則天又沉思起來,難道這個兒子真的轉性了?可與他交談時,對自己卻是有些防範。這一病,居然讓自己都看不懂了。
侍衛又談到李威逼錢一段,武則天皺了一下眉頭:“難道真有那麽嚴重?”
“有,是有一些的,不過平時沒有那麽多。”
“嗬嗬,”武則天會意了,這是兒子做了某些手腳,將那些災民刻意全部引到那個地帶,勒索許彥伯的。樂了,這個兒子現在也會報複了,不錯嘛。
王彩年卻有些擔心,他說道:“皇後,奴婢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
“太子與許彥伯在弘文館略有過節。太子現在這樣做,未免有些不好。奴婢就擔心太子太師會生氣。他德高望重,如果與太子有什麽齷齪,對社稷未免有些不大好。”
“齷齪什麽,些許錢財,這些年他得到了不少了。如果不是本宮與陛下優寵他,這些錢財從何而來的?再說了,許彥伯以後必須與弘兒共事的,破財卻是消災。如果讓弘兒解除心中的疙瘩,對許彥伯將來不是沒有好處。”
“還是皇後英明,奴婢沒有看透,少師自會明白這個天下是誰在做主的。不過太子,倒是衝動了些。”
“王彩年,你去了三次西京東宮,也得到了太子的好處,作為奴婢,已經失了本份了。”
“奴婢該死,其實奴婢也是為太子好。”
“下去吧,自己掌嘴二十。”
“是,”王彩年苦著臉,走下去打自己的耳光,心裏卻在說道,太子,你囑咐的事,奴婢已經為你做到了。
第八十四章迴文詩連環計
想看大船,到江南。楊州、潤州、蘇州的碼頭邊,會停泊著很大的船。
想看風景,去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那種細致精巧,在北方永遠是看不到的。不過無論李治與武則天對李威寵愛還是忌憚,或許他能溜達到太原,能到嵩山,卻不會將他放到江南,那麽遙遠的地方。
但論船隻的數量,洛水的船舶,卻居於全國之首。
密密麻麻的船舶,從會通橋一直停到了城牆邊。也不能說小,有的船舶噸位都快接近上百噸了,小船有的,可大多數是幾十噸的船隻。又有許多工人,將貨物搬上運下。遠處看了震撼,近處看了更震撼。
婉兒將小嘴抿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殿下,好多人。”
李威沒有說話,現在的洛水,使他想起了後世中國的黃浦江,雖然不及,可鬧騰勁卻十分相似。
當然,不是很多人的問題,是養活了很多人。這個婉兒很小,沒有必要與她解釋。
就到了中午時分,吃飯還是很方便的,沿著洛堤,就停放著許多小攤小點,裏麵放著鹵蛋鹵豆幹之類的食物,還有肉,豬肉、牛肉、羊肉,大多是鹵好的,然後放著幾張桌子,與矮胡床,力夫們餓了,就著這些不算貴的食物,吃著午飯。
“我們就在此吃些。”李威隨便找了一個桌子坐下來。
金內侍低聲阻止道:“殿下,不可啊。”
李威笑了笑,說道:“有什麽不可?民間有語說,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為蝗蟲,謂鬻莊而食,第二變為蠹魚,謂鬻書而食,第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三食之輩,何代無之。或者說富不過三代,正是因為不知道民間疾苦,不知守成導致的。小者為家,大者為國,國家亦是如此,無論祖宗開柘多大的疆域,一兩個不肖子弟出來了,國家滅亡,後代苦,宗室弟子苦,百姓更苦。一個楊廣,看到沒有,經過太祖皇、祖皇與父皇精心治理,人口都沒有恢複到隋朝初年鼎盛的時候。”
“可……”金內侍本來想說,看到了聽到了就是了,不一定要委屈自己。這種食物也能吃麽?
其實李威真不在乎,後世大排檔嘛,與這種攤點做派,倒是很相似的。吃的就是這個鬧騰。
魏元忠道:“金內侍,你就不要阻止了,心誠則靈。殿下這樣,卻是很好的。”其實他與姚元崇都不是很戒意的,對西門翀來說,有肉吃就算不錯了。
不過許彥伯遲遲疑疑,坐都不敢坐實了,連胡床上都有黑乎乎的油垢狀顏色。
叫了一些酒菜,攤主也看著這一行十幾個人來曆不凡,不過他是本份做生意的,也不懼,上了酒,上了菜。味道尚可。吃了一會兒,李威問道:“許舍人,難道你不餓嗎?”
“不餓,不餓。”寧肯餓著肚子,許彥伯也不會吃的。
“不餓,孤就不勉強了,”李威笑得很和善,其實肚子裏說,小子,現在不吃是吧,過幾天看你餓不餓。
怎麽會不餓呢,看著幾人吃得香,肚子直翻騰,心裏麵很不舒服。可現在想吃,李威的話都將他嘴巴堵了起來。
眼睛東張西望的,其實景色尚好,洛水泛碧,柳色青青,又有千舟萬舟,忽然計上心頭,說道:“殿下,臣忽然想到了一首詩。”
“什麽詩,吟來聽聽。”
“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愛人。人愛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
“不好,”上官婉兒立即說道。
她看的是正統書,現在這些奇形妙著,還沒有接觸,因此沒有反應過來,李威低聲說道:“迴文對啊,《璿璣圖》啊。”
“正是迴文詩,”許彥伯很得意。
詩不是一流的,可是上下二名迴環,二三,三四句皆迴環,其實隻有春城一色柳垂新自愛人十個字,再加上意境清新,這首詩確實也算不錯的。說完了,看著李威,這也是刻意惡心李威的,民間不是傳說你詩做得怎麽怎麽的,都快將你捧上詩壇宗師了。有本事你再做首迴環詩出來。就是有本事做,這頓飯吃得也不會安穩。
李威性格並不是很爭強好勝的,不過對象是許彥伯嘛,性質就不同了。他吃得依然很香,嘴中卻說道:“舍人,雖然現在勉強算是春末,可春天畢竟就要過去了。你為了追求字句,非用了一個新,不大好啊。孤就給你吟個《四時山水詩》吧,倒不擔心季節問題。鶯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紅爐透炭炙寒風禦隆冬。”
“不韻啊,”上官婉兒又說道。詩不一定非得用五字或者七字,也有三字四字六字八字的。這首詩對偶亦可,隻是不壓韻。
“吃飯吧。”李威溺愛地敲了一下她的小腦袋。
吃了幾口,上官婉兒眼睛亮了起來,說道:“這才是好詩呢。”
許彥伯一張臉漲成了豬肝色。李威說道:“許舍人,你的經義才學都是上上之選,迴文隻是小道,無論詩賦,都要言之有物,才是正理。就象《璿磯圖》構思多麽精巧,它的價值卻遠遠不及五柳先生一首簡單的五言短詩來得有意義。”
打了許彥伯一下臉,又賞了一個棒棒糖。弄得許彥伯哭笑不得,萬分鬱悶。
吃過了飯,魏元忠引著路,帶到了豐都市,也就是東市。轉了轉,看到一幕不好的景象,許多人在賣兒賣女,李威皺起眉頭,向魏元忠問道:“這裏是東都,旱情並不嚴重,為何有這麽多人在賣子女?”
“啟稟殿下,東都一直有的,不過不會這麽嚴重。這些人大多是從關中逃亡到這裏,堅持不下去了,所以才有此事發生。”
“子女都是父母身上的肉,本來賣掉他們就不舍了,又是賣到千裏之外。這是人間慘劇,碧兒,東宮裏……”
沒有等他說完,金內侍搶著答道:“殿下不可,不要說東宮了,就是宮城裏麵,也因為國家災情連連,皇上與皇後都開始節衣省食了。你有沒有看到皇後,隻穿著粗製麻衣?”
魏元忠也說道:“殿下,臣等願意拿出一百緡錢,救濟一下。”
“謝過魏卿,”李威說完了,轉向許彥伯道:“許舍人,孤看你府上屋宇華麗,婢女仆役無數,家資應當尚可,替孤幫一點忙,救濟一下吧。”
“殿下,臣也願意拿出一百緡錢。”
李威臉色突然一掛,道:“許舍人,前天孤特地登門拜訪,說過冰釋前嫌,難道你還在忌恨孤不成?”
“沒有啊。”
“沒有?孤從前天起,對你就敬若上賓,尊重有加。魏卿拿出一百緡錢,是心有餘力不逮,現在孤央請你辦一件事,你也拿出一百緡錢來搪塞孤?難道孤是一個乞丐!”
“可是,可是這個災民太多了,臣也力不逮啊。”
“力不逮?你家中一棟小樓拆下來,就不知道能救活多少百姓了。或者要不要孤說出你家中有多少資產?”
許府奢侈無比,靠俸祿是不行的,也有李治一些賞賜,大多數還是靠受賄得來的,另外還有一些產業,象李威一樣,托於他人管理。以李威的力量,想查全部不可能,但查出大部分資產,並不是很難。
李威說完了,將拳頭握緊,舉了起來。
平白無辜地揍許彥伯沒有道理的,可是用了看不起他,搪塞他,來揍許彥伯,倒也勉強可以,再說表麵上來看,李威對他是很尊重了。不要認為李威不會揍,賀蘭敏之割下的那一小陀肉,現在估計益州百姓都聽說了。
“臣願意。”看著他的拳頭,許彥伯隻好低下了頭……
當親衛說到李威那首詩時,武則天沉吟道:“弘兒,還是有些才學的。”
王彩年說道:“皇後聰慧過人,可是奴婢卻聽不出來,那一點好。”
“你這個奴婢啊,不學歸是無術的。這合起來是一首詩,隻是不很壓韻。但分開卻是四首詩,第一句是春景詩,鶯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鶯。第二句是夏景詩,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第三首是秋景詩,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淺水流。流水淺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第四首是冬景詩,紅爐透炭炙寒風,炭炙寒風禦隆冬。冬隆禦風寒炙炭,風寒炙炭透爐紅。這四首詩每一首都比許彥伯的那首詩雅致。因此小婉兒說好詩。不過估計是弘兒早作好的,所以今天許彥伯吃了一些虧。”
“原來如此,奴婢是一個木魚腦袋,竟然一點沒有聽明白。”
“也不打緊,你隻要守好宮內,就盡到了本份了,”武則天說完後,對那個跟隨李威一道出行的侍衛說道:“繼續往下說。”
當聽到子女都是父母身上的肉時,武則天又沉思起來,難道這個兒子真的轉性了?可與他交談時,對自己卻是有些防範。這一病,居然讓自己都看不懂了。
侍衛又談到李威逼錢一段,武則天皺了一下眉頭:“難道真有那麽嚴重?”
“有,是有一些的,不過平時沒有那麽多。”
“嗬嗬,”武則天會意了,這是兒子做了某些手腳,將那些災民刻意全部引到那個地帶,勒索許彥伯的。樂了,這個兒子現在也會報複了,不錯嘛。
王彩年卻有些擔心,他說道:“皇後,奴婢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說。”
“太子與許彥伯在弘文館略有過節。太子現在這樣做,未免有些不好。奴婢就擔心太子太師會生氣。他德高望重,如果與太子有什麽齷齪,對社稷未免有些不大好。”
“齷齪什麽,些許錢財,這些年他得到了不少了。如果不是本宮與陛下優寵他,這些錢財從何而來的?再說了,許彥伯以後必須與弘兒共事的,破財卻是消災。如果讓弘兒解除心中的疙瘩,對許彥伯將來不是沒有好處。”
“還是皇後英明,奴婢沒有看透,少師自會明白這個天下是誰在做主的。不過太子,倒是衝動了些。”
“王彩年,你去了三次西京東宮,也得到了太子的好處,作為奴婢,已經失了本份了。”
“奴婢該死,其實奴婢也是為太子好。”
“下去吧,自己掌嘴二十。”
“是,”王彩年苦著臉,走下去打自己的耳光,心裏卻在說道,太子,你囑咐的事,奴婢已經為你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