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六十七章殺殺殺!流流流!


    “殿下,你過來看,”碧兒興衝衝地將李威拉出來。


    “看什麽?”


    “小黑也飛出來了,裏麵有好幾隻小小黑。”


    小小黑?李威抬頭看去,看到燕巢裏,有幾隻小雛燕,伸出頭,嘰嘰喳喳地叫著。大黑小黑看到碧兒走過來,從巢穴裏飛下來,在碧兒身邊盤旋著,並不害怕。似乎是在向碧兒表示親熱。


    喂久了,動物也有智慧的,也就親近了。


    碧兒將一盒子小蟲子拿過來,大黑飛過來,就在她手掌心上吃蟲子,倒是小黑還在不遠處猶豫不決。碧兒用手摸了摸,大黑想飛,卻沒有飛,歪著小腦袋思考了一下,又開始進食。


    碧兒嗬嗬樂了起來。


    其他宮女一起叫道:“大黑通靈了,通靈了。”


    李威無語,就是一頭獅子這樣喂下去,也通“人性”的,況且是嬌弱的燕子。


    碧兒又說道:“殿下啊,你看大黑與小黑長得多好啊。”


    嗯,是長得很好,很肥,整天不勞而獲,吃得又很有營養,比來的時候重了最少有一半。不過這更讓李威擔心,到了秋天來臨時,這一對小燕子如何飛到南方?就是現在,能飛得動,或者飛得遠麽?


    這是在寵它們,還是在害它們?


    還有,小小燕子長得很快的,大黑小黑還經過磨練,如果小小黑們自小就這樣豢養下去,會有什麽後果……


    正在這時候,江蘿匆匆忙忙地跑過來,說道:“東都來聖旨了!”


    李治比起李世民,多有不如。


    但不是一個昏君,慈祥、低調、儉樸,不喜興土木,不信方士長生之術,不喜遊獵,在位時拿下高麗,雖然新羅象一隻打不死的小強,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總的來說邊功尚可。也斬殺了許多大臣,但也親自提撥了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德、張文瓘這些賢臣。


    可正因為長孫無忌、上官儀等人的被殺,朝堂再也沒有多少大臣敢象魏征一樣強諫了。


    這才是導致這一次賀蘭敏之,京城所有大佬觀望的原因。


    但這些大佬爬上來,固然是靠道德,也是靠才華爬上來的。賀蘭敏之一波不平,又一波起來了。知道賀蘭敏之到了結束的時候。


    再說,太子的話很惡人的。


    戴至德這些大佬也知道李威並不是要他們站隊,但聽出太子的不滿與話外之音了。我不要你們站隊將父親頂下來,但在與賀蘭敏之的事件上,你們也不能觀望吧。


    與東宮體係有關聯,避嫌皇上肯定高興的,選擇也會選擇皇上的,連長孫都做掉了,敢扶持太子與皇上為敵麽?但畢竟是沾著東宮體係的邊,這一次冷靜過頭了,同樣也是失職。特別太子都將這個問題點明了,沒有辦法再冷處理了。


    因此,推的那個才叫烈。


    上到各位宰輔,下到坊裏的坊正,一個個將賀蘭敏之的罪狀羅列出來。兩天之內,羅列的罪狀,將終南山的竹子全部砍了做竹簡,都寫不下來了。


    從長安到洛陽邸報是一天十封。


    將這些個事兒,全部奏上。


    也是逼迫李治做一個表態了。昨兒剛出了侮辱小公主,導致賀蘭敏之被閹割,十幾條人命出來了,可賀蘭敏之還活著,府上的仆役還眾多。盡管怕出事,派了士兵看守,可那麽大的府邸,想要人逃出去,還是很容易的。如果再出什麽事,怎麽辦?


    於是聖旨,很快就下來了。


    但這個宣旨的太監名字,讓李威聽到有些驚喜,依然還是王彩年。將群臣召集了,才開始宣旨的。無用置疑,這樣做,這次聖旨很嚴重。


    群臣伏下,王彩年開始宣旨。


    開篇就是,賀蘭敏之頑劣不化,又有宵小蠱惑。


    嗯,很有可能大部分出自皇後之手,這樣是替自己改說的。當初流放武家兄弟到嶺南,扶持賀蘭一家上台,正是出自武則天的旨意。現在賀蘭敏之做出這些劣事來,也打了武則天的臉。隻好說賀蘭敏之是受宵小的蠱惑了。


    但接下來話就重了,與榮國夫人烝之,綁架太子妃,行刺太子,守喪期間,招妓尋歡等等。


    所有官員都聽蒙了頭,因為與榮國夫人的啥,百分之九十五,還是第一次聽說。一個個麵麵相覷,這個賀蘭敏之味口不免太好了吧,上到九十歲老太婆,下到五六歲的小姑娘,都有興趣!有的官員,如果不考慮到朝儀,案子通天,都想發笑。


    聖旨中又將賀蘭敏之從武姓改了迴來。


    眼睛都雪亮了,這一件醜聞都自暴了出來,可見洛陽,至少那位皇後的怒火,估計都冒到天上三百丈的高空了。


    就說,兒子與侄子,敦親敦疏,還用考慮的,何必拖到今天!


    但考慮到李令月歲數尚小,於是將這次事件改成,逼淫公主身邊宮女。榮國夫人這件事,還能說出口,不管怎麽老,還是一個成年人,能做什麽的。可是李令月才多大,這簡直是牲畜不如啊。自暴了其短,但這個事,卻開不起口的。


    既然是受宵小蠱惑的,那麽處理起來,很簡單了。一大堆罪狀,都送到了洛陽,按名單來就是。所有收養的幕僚全部處死,包括對那個逃走的劉錄,發下海捕,這個人捉不捉得到,可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家人全部抓起來,流放麻州。


    唐朝流放最嚴厲的地方,第一就是嶺南的交州,也就是後來的越南,天氣熱,又大多是雨林氣候,這個對於後世來說,不亞於流放到了北極。第二就是劍南道南部,也就是後世的雲貴地區,麻州就在於此。第三就是嶺南其他各州。


    但有一個人例外,告密劉仁軌的張邦彥,沒有處置,然而暴怒之下,也沒有得到嘉獎。


    這才是一個開始,其他的仆役,甚至連無辜的婢女,都開始流放。


    至於賀蘭敏之,則流放到峰州,也就是在交州的西北,挨著西道江(紅河),人煙稀少,而且百姓野蠻,開發得又很少,雨林更密集,環境惡劣無比。


    沒有處死,但流放到了這裏,就是一個正常的北方人,到此,都有可能水土不服而亡。再加上賀蘭敏之被閹割了,傷勢還不知道那一天好得清,估計一過南嶺,這個天氣一熱,傷口一發炎,多半見閻羅王了。這比處死還要嚴厲。


    但還沒有結束,很長的聖旨,才卷開了三分之一。王彩年繼續將聖旨拉開,往下念。


    這一迴處理的對象,則是賀蘭敏之的狐朋狗友了。


    也未必全是,象李善、劉禕之這些人,平時才氣道德都不錯的,可一個也沒有逃得過。


    並且一一指出他們“罪證”,比如李善,聖旨不惜用筆墨,說他“出身名門,手書聖言,口誦聖義,天下儒子,皆對彼仰望,然乃道貌岸然之宵小!負重望,弗教敏之正途,盡溜須拍馬之事,為遮敏之醜聞,上書汙墨太子,以蠱聖聽……”


    說得很惡毒,你李善就是一個披著大儒皮的小人,幫著賀蘭敏之做壞事,甚至都敢汙蔑太子。


    其實很冤枉的,那天他上書,也是為了太子好,想太子不步入邪途,隻不過老夫子頭腦一發熱,沒有經過仔細調查,就上書了。


    後來漸漸反應過來了,後悔了,天天買醉。也有機會的,可以上書再次自辨,但他儒生的迂闊之氣發作了,已經汙蔑了太子,現在上書自辨,又要攻擊對自己有恩的賀蘭敏之,終不是“君子之為”,於是選擇自甘毀滅。


    但老夫子為人還是不錯的,不然那天狄仁傑,與魏元忠交談時,不會刻意提到此人,為此人可惜。


    痛斥完了,流放象州。


    念了很久,王彩年念得口幹舌燥,差一點想喝水。可後麵還有呢。


    一連串處死、流放,處死的人員達到三十多人,牽連流放的人員多達五百多人,這些流放的人當中仆役不提,還有許多李善這樣的名士,有名門子弟,還有官宦人家的子女,隻要與賀蘭敏之稍有來往,全部卷了進去。


    其中一半可以說是象李善這樣,是無辜的受害者。


    聽得這些大臣冷汗涔涔。


    有的大臣偷眼看了看,嗯,後麵還有,不多了,一小卷。


    繼續拉開,這一迴沒有再處理相關人員,而是開始指責京城各個官員,說他們留守京城畿地,秉處朝政,然此乃逆天之事,竟然任其擴大。爾等不知,朕體欠安,若此,何須太子監國?


    又是一頓斥罵,將這群大佬們罵得體無完膚,反正就是,事情鬧得這麽大,你們也有責任。


    一幹大佬口中稱喏,心中卻是誹謗不止,真處理,恐怕皇上你老人家,更生氣。罵就罵吧,罵完了,這件事終於收場了。


    直到聖旨的尾部,才有一小列嘉獎,嘉獎許越等侍衛的。幾十個侍衛都得到左遷,但都調離了京城,比如許越調到劉仁軌手下做了一名果毅,還弄了一個遊騎的散官。


    對這一點,各個大佬都心領神會的,沒有那一個不知趣地問,這些都是忠於太子的將士,調往他處,何人來拱衛太子安全?


    終於這道殺氣凜然的聖旨念完了,眾臣謝旨。


    王彩年說道:“各位安吧,某還要去東宮宣旨呢。”


    大家麵麵相覷,到東宮宣旨,恐怕皇上在暴怒之下,也未必有好旨可宣吧。一些對太子有好感的大臣,不由地擔心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