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十六章尾巴生成觸目驚心


    接下來幾天,分別有十幾個太監與宮女,用不同的方式向李威顯好。


    劉群仍然在繼續查帳,但並沒有其他的動靜,東宮的一些女官膽子漸漸又大起來,不過這一迴她們不敢再象以前那樣了。


    但幾天後,李威將這群人召集在一起,看著他們,一人扔給他們一張紙頭。


    他們打開一看,一個個臉色變白,頭上流汗。


    李威說道:“要不要孤將你們送到大理寺?”


    “不要啊,”一起伏地求饒,送到大理寺,他們就等於完了,還不知道怎麽處理呢。


    李威踱了幾步,每走一步,這些人心就跳了一下。


    最後李威高拿輕放,將這些人是官員的貶職了,其他參與的人,一起安置在其他地方。倒也符合原來李弘處事的風格。內宮隻是東宮裏的一個機構,最大的女官也不過從六品,但卻是東宮的核心所在。


    碧兒說過一句話,小人常戚戚。這些人既然處理了,就算寬宏處理,也不能再放在身邊了,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那天反咬自己一口。接著對劉群、江蘿等人進行了提撥。很快一場風波就平靜下來。處理的速度之快,讓聞者乍舌。


    倒是李威本人越發忙碌起來。


    學業是不能放的,越是進學,才越感到自己對這些上古文字理解與大儒們的差距。遠不是記住一些唐詩宋詞那麽簡單的。即使他是講師也不行。


    還有經常到延英殿,“監督國事”。不過因為那道聖旨,將李威嚇壞了,即使有什麽見解,也不敢說出來。好在原來李弘就是如此,這樣做也隻是還原原來的李弘,也沒有什麽官員奇怪。


    但有一件事讓他不解。


    之所以父母親那麽快反應過來,是戴至德、劉仁軌與薑恪等人上書,提及此事的。不過這幾個人沒有一個人遭到嗬斥,相反,薑恪被提撥為左相。揉著腦袋苦想,也想不出所以然,隻好用薑恪的升遷恐怕是早就內定的來解釋。


    上屋抽梯,人小力大的事還得要做。


    冰凍三尺,想要化解,並且讓自己這個妹妹對自己產生好感、依賴感,甚至崇拜感,非是一日之功。


    《兒女英雄傳》說完了,開始說《西遊記》。這一個吸引力更大,連李賢都是小大人了,也每天不斷,往他這邊跑。當然,這也是好事,自從李世民與老大老四爭殺之後,甚為痛心。所以安排了李治為帝,就是想讓帝王家這種仇殺不要蔓延下去。


    李威這樣做,長安百官更加欣賞。


    但對這個好名聲,李威卻是哭笑不得。


    又有鍛煉身體,身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作為一個現代人,細節未必精通,但粗獷的道理卻是站在最前線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身體沒有好清,運動量過度,反而是壞事。其實東宮還有一些運動,對身體也有好處的,比如射箭、騎馬、擊鞠,也就是馬球。甚至夏天到來了,可以建一個遊泳池,遊泳,隻不過會不會有爭議……


    桌子上一碟茯苓酥糕,一小碟冬瓜糖,一碟鹽酸梅子,還有兩盆地窖裏拿出來的雪梨、柑橘,茯苓糕是東宮膳食房做的,飄著幾根紅綠絲,鑲著褚色的茯苓,糕用了糖與糯米粉做的,香軟甜潤,色味俱全,冬瓜糖也飄著一層層糖霜,裏麵是淡青色的幹瓜肉,鹽酸梅子倒是從江南進貢而來的。這者是東宮拿得出的果子,畢竟隻是零食,天天吃,這種奶糖也就是那麽迴事。


    李令月嘴裏嚼個不停,似乎從來沒有厭倦過。


    李威在她肥嘟嘟的臉蛋上捏了一把,抗議地哼了哼,卻坐下來吵著:“開講,開講。”


    敢情將李威當作崇文館的侍講。


    但幾個人都知道父母親喜歡這個老幺,倒也無可奈何。


    通過幾天的觀察,李威才發現,太平公主不但與自己走得不親近,與李賢同樣走得不親切。倒是與李顯還能湊合,但與老四李旭倫卻是最合得來。


    大約這就是年齡的差異造成的代溝吧。


    剛才自己捏了一下臉蛋,其實也是一個試探,效果還不錯,看來這幾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不過看著三個弟弟加上一個妹妹坐在這裏,看著他一臉的期盼,李威心中做兄長的暖意,卻多過了一些算計。繼續往下開講,《兒女英雄傳》記得不大真切了,又刪掉了一些有忌諱的東西,很快就講完了。但《西遊記》書看過好幾遍,又看過電視,倒是記憶猶新,這個講起來就會很慢。才講到孫悟空被壓到五指山下,不過當唐三藏出來時,李令月瞪大眼睛,問道:“你是說太宗讓梁國公房玄齡率百官相迎的那個三藏法師嗎?”


    “正是,不過這是故事,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不是史書,懂不懂?”李威解釋道。


    唐三藏剛死了沒有幾年,李治為之罷朝三日。小說中那個唐太宗禦弟更是烏虛子有,唐朝禁止百姓出國,他還是“偷渡”去天竺的,不過受到高昌王麴文泰器重,約為兄弟,倒是真的,大約就是這個皇禦弟的來曆。迴來後長安為了迎接他百市一空,但李世民並沒有跑到城門外相迎,隻是在皇宮裏召見了。而且幾次讓他還俗為官,沒有同意。所以將小說當作史實會害死人的。


    這個得說清楚,不然自己這個小妹妹跑到外麵,說三藏法師有三個徒弟,降魔除怪,大徒弟還將天宮打得一塌糊塗,玩笑就開大了。


    李旭倫搗了搗李令月,說道:“聽講。”


    就別較真了,聽故事吧。


    正在往下說,太監又稟報,說楊敏到來了。


    楊敏走進來看到李賢他們,愣了一下,然後行禮,當然李賢他們也不敢托大,立即還禮。不過現在這個還禮,多少也發自內心深處。


    楊敏才說道:“殿下,妾身前來,是代替大哥恕罪的。”


    “恕何罪?”


    “前幾天他與幾個朋友到平康裏喝酒,酒喝多了……”


    這件事李弘現在已經知道了。也沒有往心裏去,這個時間狎妓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有的人狎完妓後,還將心得寫成一首風雅的小詩,後來的小杜就是最喜歡這麽做的。也沒有誰前去譏笑。這個未來的大舅哥與閻立德的孫子還算文明的,有的紈絝子弟,甚至會拳腳相向。


    順帶地問了一下三大名妓的事。三大名妓名聞遐邇,東宮裏一些奴才同樣聽說了一些。之所以有名氣,不但長相好,而且三個少女品操也好,在樓館中名揚數年,至今還保留著清白的身體,對於開放的唐朝來說,況且處在那種環境中,這是不可思議的。更是色藝雙全,但三個少女善長的又有所不同。離魂館的畫柳善長繪事書法,鳳樓的歸雁善長舞蹈唱歌,不過賀蘭敏之霸王硬上弓,破了處子之身,不久後有可能排除於三大名妓之外了。


    這些樓館李弘不用詢問,也是有後台的,但後台再硬,碰到了周國公賀蘭敏之,母親外戚的唯一傳人,也算倒了八輩子黴。


    襲香館的香雪姑娘則善長音律,文才也很好,因此喜歡詩歌文賦,往往看到一遍好詩歌,會見獵心喜。閻知微作為閻立德的孫子,在京城也小有文名,所以那天晚上香雪接見了他。動武的大舅哥也許不懼,動文的,遠遠不是這位閻家小郎君的對手,拿出自己“作”的幾首詞合乎情理。


    有什麽影響,李威也沒有想。說到底,他隻在乎武則天的態度,其他的神馬的都是真正的浮雲。


    再說那幾首詞,現在是小道,但立意高尚,言官也找不出話柄。


    用手切了一下,說道:“打住,此事孤知道了。那是楊將軍無意之舉,事情過去就算了。不過你來了,孤正好與你說一件事。春天以來,自從那天下了一場大雨後,又有數天不落一滴雨珠,這讓孤很擔心。孤明天打算出宮看一看,順便會去你家拜訪一下。”


    “妾身不幸榮幸之至。”


    “大哥,我也要去,”李令月叫嚷道。


    “小妹,孤是看看百姓的生活情況的,不是遊玩,你跟過去幹嘛?”


    “我就要去。”


    李威看著李賢,李令月粘著自己是好跡象,但明天他出去不僅僅是察看百姓疾苦,還要辦一件事的,帶著這個小尾巴,不大好。


    “大哥,太宗皇帝說過君是舟,民似水,就讓小妹出去看一看吧,對她成長有益處。我們也跟著你一道出去看看吧。”


    “是啊,大哥,我們呆在宮裏很悶,讓我們跟你出去轉一轉吧。”李顯說道。


    李旭倫沒有說話,但眼中同樣是期盼的神情。


    一個尾巴不夠,又加了三條。


    李威頭痛地問道:“你們明天不去弘文館進學嗎?”


    李賢、李顯與李旭倫齊聲答道:“弘文館明天休假。”


    這真巧了。


    看著他們殷切的神情,李威撓了撓頭發,說道:“好吧,我帶你們出去,但記好了,要聽我的安排。”


    “喏!”


    “還有,我傍晚到楊府時,你們就要迴去。”這是女婿拜訪未來的嶽父嶽母,他們是不好跟去的。


    李賢他們都答應下來,但李令月依然不同意,倒是楊敏說道:“殿下,你就讓小公主跟去吧。”


    李賢他們是少年男子,跟去不太好,小公主是一個小姑娘,歲數也不大,倒也無妨。


    天黑了下來,李威將江蘿、劉群、杜鵑這幾個“信得過”的宮女喊了過來,說道:“能向孤說說你們家裏麵的情況嗎?”


    吃過了早飯,李威拿出一些便裝,讓李賢他們換上。


    “為什麽?”李顯問。


    “我們隻是出去轉一轉,看看百姓真實的生活情況,不是出去擾民的。”


    也就是微服私訪,幾個人腦子裏轉了一轉,覺得好玩兒,立即將衣服換了下來。


    當然,縱是微服私訪,也不可能象電視那樣,帶著兩三名官員跟在後麵,這五名少年囊括了武則天所有的子女。就是李威自己兒,也不敢大意,出了紕漏,相關的官員要倒黴,他也要倒黴。


    因此,除了他們五個兄弟妹妹,還有李威貼身的碧兒,另外還有劉群,又挑了七八名武藝高強,機靈能幹的親衛,同樣也是便裝,但一個個腰裏跨著橫刀,李令月捧著一把牛奶糖,一邊走一邊嚼著牛奶糖,出了宮。


    第一個目標就是東市。沒有步行,是坐了馬車去的,到東市坊城門口才下來。


    但看到坊北城門口,大道兩邊,有許多難民,一個個衣服襤褸,麵帶菜色。


    論仁愛,李威未必如李弘,不過他心腸也不惡毒,看到這情景歎了一口氣。他不是才穿到唐朝的那隻菜鳥,都鬧出不知道吐蕃攻陷龜茲的小小烏龍。這些天看了許多公文批折,知道不僅僅是旱災,而是四十個州都有大旱之災,隻是關中猶甚,大旱過後便是蟲災,又再遭到霜災,到了冬天又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平地三尺,所謂的雪上加霜,亦不過如此。李治下詔從江南調米進入關中,可渭水本來就不闊大,再加上幹旱,載運的船舶噸很小,解決不了問題。


    自從穿過來後,隻下了一場喜人的大雨,老天又沒有動靜,這都到了二月下旬,這意味著什麽,秋收有可能又會受到影響了。


    李令月看著這些目光呆滯的百姓,拉著李威的手,說道:“他們好可憐哦。”


    一句話讓李威驚喜萬分,看來十三妹的故事沒有白講,開始知道仗義了。他摸了摸李令月的頭,出奇,這一迴李令月沒有抗拒,而是拽著李威的衣服說道:“大哥,幫幫他們吧。”


    怎麽幫?關中因為長安是政治經濟中心,又要拱衛京都,本來人口就十分擁擠,朝廷又先後下旨,從其他地方遷移了許多百姓進入關中。這一次遭到災難的百姓以百萬人計算。再加上其他各州百姓,將國庫裏的錢撥空了,都解決不了問題!


    不過李威還是下令道:“將那些錢拿出來吧。”


    帶了十幾緡錢過來,還帶了一些絹,這是準備送給碧兒家人的,順便購買一些禮物,可能李令月他們喜歡的東西。自己怎麽的,是長兄嘛。


    一人十個銅板派發下去,這立即引起騷動擁擠。好在帶著幾名親衛,一個個長得五大三粗,一看就不是善類,難民畏懼,才沒有出問題。


    李令月看到一個與她差不多大小的小女孩,瘦得隻剩下皮包骨頭,一對大大的眼睛,在刀削的臉上眨啊眨的,頭上還插著一個草標,問道:“小妹妹,你頭上為什麽插草啊。”


    小姑娘害怕地躲在父母的後麵。


    李威低聲說道:“她父母要賣掉她。”


    “你們是父母親,這麽狠心,居然賣掉自己的女兒,”李令一聽就火了,自己剛才還發了三十個銅板給他們呢。叉著腰一步竄上去,大聲斥責道。


    小女孩的母親聽了後,哭了起來。


    李威走過去說了聲對不起後,將李令月拉過來,又低聲說道:“他們不是狠心想賣掉自己子女,畢竟是自己親骨肉,那個都舍不得。但你看看,他們有四個孩子,大人都保不住了,況且子女。賣掉了能救一下急,說不定遇到一個好人家,這個小姑娘的命就保住了。”


    其實他自己看到這情形,也十分震撼。唐朝多大的疆域,現在戶部在冊的隻有兩千幾百萬百姓。按理說不愁耕地。可是現在糧食產地太低,風調雨順倒也罷了,一旦遇到大災害,就會出現眼前的局麵。


    “那麽大哥,你買下她吧。”


    李賢在一邊說道:“小妹,休得胡言。”


    皇宮裏豈是常地,就是一名普通的宮女選進來,也要良家子,仔細考核後才能入宮。甚至令各地官員的女子進入宮中伺候。怎能隨便買人?除非李賢他們自己開了府。


    李令月似乎也想通了這件事,沒有再糾纏,走過去,將懷中的牛奶糖一下子塞到這個小姑娘手中說道:“吃,很好吃的。”


    十幾緡錢會兒就散光了,圍上來的災民還在眼巴巴地看著他們。


    一名親衛走過來低聲說道:“太子,雖然你宅心仁厚,然而杯水救不了車薪,我們還是離開這裏吧,還有幾個王子殿下,不怕一萬,就是萬一,防止有變。”


    “嗯,”李威點了一下頭。正要離開,忽然遠處一個清脆的聲音說道:“放粥了,放粥了。”


    這是封建時代,貧富兩極化。但不代表著富者一定為富不仁,也有一些好心的善者,看到眼前這情況,熬粥,救濟難民。官府也在城外,辦了一些粥棚,專門救濟百姓,吃是吃不飽的,但能吊著大多數災民一條命。


    不過李威一次沒有看到過,聽到這個聲音,抬起頭眺望過去。兩個中年仆人,抬著一口大甕,裏麵熱氣騰騰,邊上站著一個小丫環,手中拿著勺子,在大喊,還有一個少女戴著白色羃羅,看不到麵容,但身材很窈窕動人。後麵還有三個公子哥,一個二十多歲,一個二十略出點頭,一個才十幾歲,與李賢一般大小,手拿著折扇,在搖啊搖的。


    這個組合很古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午後方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午後方晴並收藏興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