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天朦朦朧朧下著一點小雨,天氣也沒那麽熱,宋寧又跟著宋承孝往私塾的方向去。


    雖然下半年未必讓宋承孝繼續做教書的生意,但招生的事情還是要進行的,如果招生得來的束脩能支付未來半年的場地租錢,甚至盈餘還很多,那就繼續讓宋承孝教,但若入不敷出的話,那宋承孝就隻能迴家去閉門讀書,專心應付來年的科舉。


    上半年的租錢是要給的,這是六月十四,也就是說宋承孝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來招生,到月底如果沒有續租的話,那這場地就會被東家收迴。


    這半個月時間內,宋寧理論上還是要在私塾內讀書的。


    但實際上私塾內除了宋寧之外,已經沒有第二名學生,宋寧也根本不需要留在私塾內。


    當天他要去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去買書,用來考科舉的書,他不指望宋承孝來教他,拿之前所得的一百五十文去買書已經足夠,要說江南到底也是書香之地,寧海縣又不是小縣,城裏還是有書鋪子的,宋寧為了避免被人坑,每一文錢都要省,他一上午便走了六七家書鋪。


    書籍的印刷質量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甚至有的還會出現錯漏的情況,宋寧也是要貨比三家,不能買印刷質量太好的,否則單書不過幾十頁就需要十幾文一本,性價比太低。至於那些有明顯印刷缺陷的書他也不能買,每一本都需要翻一遍,確定沒問題之後才能買。


    一上午下來,他一共買了三本書,除了之前就有的《大學》和《孟子》之外,他把四書的另外兩本買了,也就是《論語》和《中庸》,另外《四書章句集注》也被他買到,不過這本書因為字數較多,而且分了上下兩冊,書價格也比較貴。


    前兩本一共才花了九文錢,而《四書章句集注》則花了二十六文。


    除此之外,他還買了一些文房四寶的東西,他發現這時代關於讀書所用的東西都很貴,文房四寶之中筆墨硯比較貴,但用量少,再加上宋承孝那本來就有,使得他不需要買,紙張雖然便宜,一張大概一開的宣紙才一文錢,但如果每天都去寫字的話,顯然用量是非常嚇人的,一天下來這一張紙還未必夠用。


    畢竟寫的是毛筆字,就算是蠅頭小楷,因是繁體字,也比鉛筆字和鋼筆字大許多。


    “這可就麻煩了,難道我要每天去買紙?這些宣紙還不能反正麵寫,這紙張是用不起啊。”


    到中午,宋寧又買了三個炊餅,他也沒敢多花錢,但凡能吃飽肚子便可,等吃過後他去找木匠為自己做一套桌椅,這是他準備開小本買賣所用。


    好在大明朝中期的江南縣城內功能也很齊全,不知道的就去打聽,又是貨比三家之後,他找了個五十歲上下姓劉的木匠,在商議好價格之後,以十二文錢的價格,為他定製一套桌椅。


    “小兄弟,你說的這尺寸也不大,迴去當吃飯的桌子不夠大,當擺東西的也很小,你用來作何?”劉木匠發現宋寧坐在旁邊拿著本書在讀,也不走,而是在當監工,一邊錘錘打打一邊問道。


    宋寧抬起頭,看著劉木匠道:“看不出來嗎?用來讀書的,平時在上麵寫字,這尺寸正好。”


    “嘿,還是個讀書人,不簡單啊。”


    劉木匠多少有些唏噓,在他的印象裏,讀書人都是斯文人,每個都是衣著得體甚至是文質彬彬,而像宋寧這樣不修邊幅的少年則跟他心中讀書人的印象相去甚遠。


    宋寧不肯走,也是他沒地方去,索性就留下來當監工,防止劉木匠糊弄了事。


    本來劉木匠這裏也沒多少買賣,才花了半個多時辰,就已經製造好了一把桌子和一把椅子。


    “小兄弟,看看怎樣?不是跟你吹,我老劉做出來的桌椅板凳,那是絕對結識,幾年你都用不壞,估摸你老了之後還能坐著。”劉木匠見宋寧在驗貨,不由在吹噓。


    宋寧不喜歡這種吹牛逼的人,他坐上去試試,再用力搖晃幾下,的確很結識,但他還是擔心桌椅的木板有些薄。


    宋寧道:“那劉木匠,若是這一年時間內桌椅壞了,比如說腿斷了,或者是釘子開了,能否到你這裏來包修?”


    “啥?包修?”劉木匠所處的時代,可沒聽說過三包的東西,通常是貨物出門概不退換。


    宋寧點頭道:“怎麽,劉木匠連這點自信都沒有?如果你說一年內包修的話,以後我還會再到你這裏來做木器,否則這也就是一錘子買賣,以後也恐怕見不到麵,你少一個迴頭客,倒不如給來個包修的政策,以後常來。”


    “嘿,讀書人就是不一樣,腦瓜子就是比旁人好,那行,按你說的,一年內包修,明年到這時候,如果壞了你就來,這桌椅你放心,壞不了!”


    劉木匠之前的確是很自信,但加了個包修的政策之後,他開始不太自信了,不過想想也沒啥損失,反而覺得宋寧的思路很好,或許還能成為未來的一條財路。


    宋寧指了指不遠處的一條竹竿道:“那東西劉木匠也沒用了吧?能否送給我?”


    “稀罕就拿走,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劉木匠並不當迴事。


    宋寧把竹竿拿來,再琢磨了一下,問道:“那劉木匠你可知道哪裏有賣幡布的?”


    “你要作何?”劉木匠更不理解。


    “寫塊招牌!”宋寧道。


    劉木匠笑道:“看你,就知道不像正經讀書的,你想做買賣?要找幡布,我這就有,給兩文錢還幫你歸置好。”


    “行,你找來,字我自己寫,寫完之後你再幫我釘上去。”


    ……


    在劉木匠幫忙之下,宋寧用粗毛筆在幡布上寫了“代人寫信”。


    劉木匠不識字,好奇問道:“這是幹啥?”


    “替人寫信,就是捉刀。”宋寧解釋。


    “哦。”劉木匠似懂非懂。


    宋寧把幡布掛好,讓劉木匠固定住,隨即把幡綁在桌子上。


    宋寧先把桌子抗在肩膀上,再一手提著椅子,道:“那劉木匠,我先走了,以後來做木器活什麽的都找你。”


    “嘿,這小娃子,看你真是機靈……”


    劉木匠這裏本來活少,當天就接了宋寧一單買賣,正因如此才便宜而為宋寧所找到,他親自送宋寧出了門口。


    宋寧扛著桌椅到了距離老爹私塾不過一條街的地方,在街口隨便擺放起來。


    等他把桌椅都擺放整齊,連幡布招牌都豎起來之後,一個小的攤子就算是完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語不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語不語並收藏大明寒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