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陛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拜見約翰八世的時候斯坦尼弗拉斯基本已經消化了全部情報並整合出來了相應的策略,也算是胸有成竹:“我們可以這樣……”
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實際上已經非常虛弱,本身的諸多領地早已各自獨立了起來。
約翰八世雖然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但東羅馬帝國的力量其實還不如歐洲諸多王國更加充滿力量,隻不過在名義上來說更加好聽一點。
可是約翰八世卻不肯認輸,本身還是雄心勃勃充滿了鬥誌,企圖重現羅馬帝國的輝煌。
而斯坦尼弗拉斯作為他身邊最高行政首長,當然很清楚皇帝的意圖所在,於是第一時間就拋出了這個計劃。
他的確沒有猜錯約翰八世的心思,聽完他的描述後約翰八世非常動心,臉上甚至泛起了一片紅潮,就像是喝醉了烈酒:“非常好,是的,這正是我想要的!”
“如您所願,我的陛下!我相信,即便是菲利克斯大牧首也將會為您的目標效勞!”斯坦尼弗拉斯臉上滿是得意的笑容,甚至連大胡子都格外耀眼起來。
約翰八世有些充滿力量的站起身來,反複在周邊走了幾個來迴後逐漸平靜下來:“唔……你確信這些東方人會那麽容易被我們所打動嗎?據我所知,東方文明非常的先進!”
“是的,陛下,東方文明的確非常先進,但我卻不相信他們擁有如此不凡的智慧。隻要整個計劃順利實施下去,他們隻能作為我們的長劍來發揮作用。”
斯坦尼弗拉斯覺得自己有資格驕傲,他的智慧即便是在整個歐洲都享有盛譽,怎麽可能會被那些東方人猜透?雖然那些東方人的戰鬥力很強,但文明可不是隻有力量才值得炫耀。
“很好,那就全靠你了,現在我們需要獲得菲利克斯大牧首的支持!”
“盡管交給我吧,尊敬的陛下。菲利克斯大牧首正在憂心女神教的擴張,我們的提議肯定會獲得他的全力支持!”
接下來的事實發展果然沒有出乎斯坦尼弗拉斯的預料,至少東正教大牧首菲利克斯猊下對這個提議非常感興趣。
他對世俗權力並沒有那麽看重,更多時候遠比羅馬教廷更符合宗教領袖的身份。
以前羅馬教廷恨不得東正教立即死去,東正教自然也對羅馬沒有任何好感。但是現在女神教上位成功,似乎威脅正在超過原來羅馬教廷的程度。
菲斯克斯大牧首終於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世俗權力結合在一起。
然而法蘭西軍團的戰鬥力明擺著是現在歐洲第一,無數的國家和軍隊全都用他們的鮮血證明了對方旗幟的榮耀不容玷汙。
現在能夠有來自東方的強大力量介入其中,相比可以真正對女神教給予嚴厲打擊。
至於其中究竟是不是有約翰八世的算計暗藏其中,對於菲利克斯來說並不重要。
無論皇帝的算計是不是可以成功,對於東正教而言並沒有重要影響。反正菲利克斯大牧首看重的是教會影響力,對於皇權爭霸沒什麽興趣。
雙方一拍即合,其達成協議的速度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快的決議。
但是這次決定的重要程度,卻完全可以稱為是影響了整個歐洲進程的關鍵。
大明帝國的政府腳步向來是非常快捷,而相應的血腥處斷也是經曆了諸多國家後早就變得異常純屬。但終歸來說,相應的國家吞並還是需要時間的。
隻不過在這個期間神機營也不會暫停下來,早就已經設置好了權限的錦衣衛番子們第一時間就派遣探子進入了歐洲大陸。
與拜占庭帝國使者的接觸也就是發生在這個期間,對於突然而來的結盟邀請,神機營臨陣主官當然無權決定,隨即就上報了大明帝國的內閣中樞。
按說神機營主官這幾年來也見識了太多的國王,無論最初時候有多麽狂妄到最後都隻能成為神機營功勞簿上麵的一個符號。
其實最初時候神機營根本對於所謂的結盟邀請感到好笑,現階段他們根本不認為任何國家有資格和大明談結盟的條件。與大明對等的國家不存在,隻有藩屬關係才是根本。
隻不過這次神機營當中偏偏帶了文臣――征服某個區域之後必然會由文臣來處理當地的政府事宜,朱棣不可能給予武臣太大的權力而不加以製衡。
一旦結束了戰爭狀態,顯著標誌就是相應帝國的中樞政府完全被摧毀――相應的國家主要軍隊也必須已經遭到了完全消滅,這個時候文臣就會接替征服地域的行政權。
相比以前來說,這已經是大明這幾年武官地位大踏步前進的標誌了。
換做以前,文臣們根本不會去管現場是否還處於戰區,武官們見了文臣就得自動讓權。
可是現在雖然武臣們的地位已經有所上升,但在內心深處還是對文官們有一絲敬畏。
當派駐在土耳其管理初始平定事務的文臣得知了東羅馬帝國派來使臣結盟的協議後一切局勢就開始轉向,武官們可以不知道羅馬帝國,但文臣的學識卻不應該有這個漏洞。
尤其派遣過來的文臣隨著神機營的征服腳步逼近歐洲,當然內閣也會選出來對歐洲曆史有些了解的官員前來,避免丟了中央帝國的顏麵。
所以這位魯清平大人知道大秦帝國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羅馬帝國在華夏的古文獻當中就是被稱作大秦帝國的存在,這可是當世大國,應該給予對方足夠的禮遇。
於是最終結盟協議就被陰差陽錯的送去了大明帝都內閣中樞,而拜占庭帝國的使節則滿是焦躁的留在土耳其境內的神機營大軍駐地等待迴應。
這期間使者一行可算是見識到了神機營所擁有的強悍戰鬥力――他們不但目睹了神機營的訓練過程,而且還親眼看見了神機營對一撥反抗份子的血腥屠戮。
在他們看來這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中的極端宗教狂熱分子本身充滿了瘋狂和勇武,換做拜占庭帝國任何軍隊麵對這些瘋子都會遭受重大損失,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滅。
然而在大明帝國神機營的將士手下,卻隻有敵人損兵折將死傷累累的地步。到最後非但全殲了敵人,而且本身還無一傷亡。這種可怕的事實,深深的震懾了所有使團成員。
他們終於知道為什麽大明帝國可以輕鬆的掃平基督世界的敵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甚至這場戰爭開始的速度和結束的突然一樣驚人。
更令他們驚訝事實還在後麵,不經意間看過神機營所攜帶的世界地圖後使團們第一次認識到了這個世界的原貌,他們根本沒想到歐洲以外居然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
當然他們也真正認識到了目前所處區域距離大明本土究竟有多遠,想必這次的外交談判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獲得迴應――使團已經知道了洽談協議上報大明中樞的消息。
結果完全令他們所沒有想到的是大明帝國的中樞迴應居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返迴了土耳其境內,這個時間差甚至讓使團產生了神機營官員故意欺騙他們的錯覺。
或許這根本就是一個局,大明帝國遠征軍的統治者僅僅是利用這種方式來讓使團相信他們獲得了最高級別的指示而做出選擇。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錯了,這絕對不是隨便糊弄他們的遊戲,而是真的迴應。
上帝保佑,眼前所看見的一切都讓他們完全產生了一種時空錯亂的幻覺。
其實大明內閣接到前線上報迴來的消息後當即就淩亂了,無論是那位內閣輔臣都在內心深深責怪著那個不知深淺的魯清平大人。
楊士奇甚至直接對他下了致命的評語:“不知所謂!”
這句話直接注定了魯清平大人今後的仕途命運,從此之後魯清平大人的升遷之路就算是徹底完結了。
但情報已經傳了迴來,這種大事內閣當然不可能自己做主,隻能上報給皇帝知道。
朱棣也同樣不喜歡有國家竟然不知所謂的企圖和大明帝國平等結盟,即便這是歐洲大國大秦帝國也一樣――現在的大明帝國根本不是以前老眼光所能評價的。
所以迴複實際上很簡單,有關歐洲局勢的內容根本就沒有獲得任何考量,首先糾結的方向隻有一個:大秦帝國祛除帝號,向大明帝國稱臣納貢,然後再談其他。
現在大明帝國的領土之遼闊早就遠遠超過了朱棣的預計程度,國內的貴戚們已經全部分封幹淨了還是有大片的空白領地直屬中央,委實有些麻煩。
所以朱棣已經不像最開始那樣準備全部滅亡世界所有國家了,若是有知情識趣的國家像朝鮮一樣恭順的話也不是不能允許對方存續下去。
於是使團就隻好迅速迴程,是否去除帝號對大明帝國稱臣的決定,根本不是他們可以做主的部分,還是迴去君士坦丁堡找皇帝和首相吧!
神機營為了表示誠意,決定派遣一個連隊親自出動去送使節團返迴,順便派駐使節過去直接交涉,反正具體授權已經得到了國內的批準。
正是這次前往君士坦丁堡,導致了接下來的一係列事件發生……
“陛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機會!”拜見約翰八世的時候斯坦尼弗拉斯基本已經消化了全部情報並整合出來了相應的策略,也算是胸有成竹:“我們可以這樣……”
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實際上已經非常虛弱,本身的諸多領地早已各自獨立了起來。
約翰八世雖然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但東羅馬帝國的力量其實還不如歐洲諸多王國更加充滿力量,隻不過在名義上來說更加好聽一點。
可是約翰八世卻不肯認輸,本身還是雄心勃勃充滿了鬥誌,企圖重現羅馬帝國的輝煌。
而斯坦尼弗拉斯作為他身邊最高行政首長,當然很清楚皇帝的意圖所在,於是第一時間就拋出了這個計劃。
他的確沒有猜錯約翰八世的心思,聽完他的描述後約翰八世非常動心,臉上甚至泛起了一片紅潮,就像是喝醉了烈酒:“非常好,是的,這正是我想要的!”
“如您所願,我的陛下!我相信,即便是菲利克斯大牧首也將會為您的目標效勞!”斯坦尼弗拉斯臉上滿是得意的笑容,甚至連大胡子都格外耀眼起來。
約翰八世有些充滿力量的站起身來,反複在周邊走了幾個來迴後逐漸平靜下來:“唔……你確信這些東方人會那麽容易被我們所打動嗎?據我所知,東方文明非常的先進!”
“是的,陛下,東方文明的確非常先進,但我卻不相信他們擁有如此不凡的智慧。隻要整個計劃順利實施下去,他們隻能作為我們的長劍來發揮作用。”
斯坦尼弗拉斯覺得自己有資格驕傲,他的智慧即便是在整個歐洲都享有盛譽,怎麽可能會被那些東方人猜透?雖然那些東方人的戰鬥力很強,但文明可不是隻有力量才值得炫耀。
“很好,那就全靠你了,現在我們需要獲得菲利克斯大牧首的支持!”
“盡管交給我吧,尊敬的陛下。菲利克斯大牧首正在憂心女神教的擴張,我們的提議肯定會獲得他的全力支持!”
接下來的事實發展果然沒有出乎斯坦尼弗拉斯的預料,至少東正教大牧首菲利克斯猊下對這個提議非常感興趣。
他對世俗權力並沒有那麽看重,更多時候遠比羅馬教廷更符合宗教領袖的身份。
以前羅馬教廷恨不得東正教立即死去,東正教自然也對羅馬沒有任何好感。但是現在女神教上位成功,似乎威脅正在超過原來羅馬教廷的程度。
菲斯克斯大牧首終於感覺到了強大的壓力,迫不及待的想要和世俗權力結合在一起。
然而法蘭西軍團的戰鬥力明擺著是現在歐洲第一,無數的國家和軍隊全都用他們的鮮血證明了對方旗幟的榮耀不容玷汙。
現在能夠有來自東方的強大力量介入其中,相比可以真正對女神教給予嚴厲打擊。
至於其中究竟是不是有約翰八世的算計暗藏其中,對於菲利克斯來說並不重要。
無論皇帝的算計是不是可以成功,對於東正教而言並沒有重要影響。反正菲利克斯大牧首看重的是教會影響力,對於皇權爭霸沒什麽興趣。
雙方一拍即合,其達成協議的速度簡直是有史以來最快的決議。
但是這次決定的重要程度,卻完全可以稱為是影響了整個歐洲進程的關鍵。
大明帝國的政府腳步向來是非常快捷,而相應的血腥處斷也是經曆了諸多國家後早就變得異常純屬。但終歸來說,相應的國家吞並還是需要時間的。
隻不過在這個期間神機營也不會暫停下來,早就已經設置好了權限的錦衣衛番子們第一時間就派遣探子進入了歐洲大陸。
與拜占庭帝國使者的接觸也就是發生在這個期間,對於突然而來的結盟邀請,神機營臨陣主官當然無權決定,隨即就上報了大明帝國的內閣中樞。
按說神機營主官這幾年來也見識了太多的國王,無論最初時候有多麽狂妄到最後都隻能成為神機營功勞簿上麵的一個符號。
其實最初時候神機營根本對於所謂的結盟邀請感到好笑,現階段他們根本不認為任何國家有資格和大明談結盟的條件。與大明對等的國家不存在,隻有藩屬關係才是根本。
隻不過這次神機營當中偏偏帶了文臣――征服某個區域之後必然會由文臣來處理當地的政府事宜,朱棣不可能給予武臣太大的權力而不加以製衡。
一旦結束了戰爭狀態,顯著標誌就是相應帝國的中樞政府完全被摧毀――相應的國家主要軍隊也必須已經遭到了完全消滅,這個時候文臣就會接替征服地域的行政權。
相比以前來說,這已經是大明這幾年武官地位大踏步前進的標誌了。
換做以前,文臣們根本不會去管現場是否還處於戰區,武官們見了文臣就得自動讓權。
可是現在雖然武臣們的地位已經有所上升,但在內心深處還是對文官們有一絲敬畏。
當派駐在土耳其管理初始平定事務的文臣得知了東羅馬帝國派來使臣結盟的協議後一切局勢就開始轉向,武官們可以不知道羅馬帝國,但文臣的學識卻不應該有這個漏洞。
尤其派遣過來的文臣隨著神機營的征服腳步逼近歐洲,當然內閣也會選出來對歐洲曆史有些了解的官員前來,避免丟了中央帝國的顏麵。
所以這位魯清平大人知道大秦帝國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羅馬帝國在華夏的古文獻當中就是被稱作大秦帝國的存在,這可是當世大國,應該給予對方足夠的禮遇。
於是最終結盟協議就被陰差陽錯的送去了大明帝都內閣中樞,而拜占庭帝國的使節則滿是焦躁的留在土耳其境內的神機營大軍駐地等待迴應。
這期間使者一行可算是見識到了神機營所擁有的強悍戰鬥力――他們不但目睹了神機營的訓練過程,而且還親眼看見了神機營對一撥反抗份子的血腥屠戮。
在他們看來這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中的極端宗教狂熱分子本身充滿了瘋狂和勇武,換做拜占庭帝國任何軍隊麵對這些瘋子都會遭受重大損失,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滅。
然而在大明帝國神機營的將士手下,卻隻有敵人損兵折將死傷累累的地步。到最後非但全殲了敵人,而且本身還無一傷亡。這種可怕的事實,深深的震懾了所有使團成員。
他們終於知道為什麽大明帝國可以輕鬆的掃平基督世界的敵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甚至這場戰爭開始的速度和結束的突然一樣驚人。
更令他們驚訝事實還在後麵,不經意間看過神機營所攜帶的世界地圖後使團們第一次認識到了這個世界的原貌,他們根本沒想到歐洲以外居然還有如此廣闊的天地。
當然他們也真正認識到了目前所處區域距離大明本土究竟有多遠,想必這次的外交談判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獲得迴應――使團已經知道了洽談協議上報大明中樞的消息。
結果完全令他們所沒有想到的是大明帝國的中樞迴應居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返迴了土耳其境內,這個時間差甚至讓使團產生了神機營官員故意欺騙他們的錯覺。
或許這根本就是一個局,大明帝國遠征軍的統治者僅僅是利用這種方式來讓使團相信他們獲得了最高級別的指示而做出選擇。
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自己錯了,這絕對不是隨便糊弄他們的遊戲,而是真的迴應。
上帝保佑,眼前所看見的一切都讓他們完全產生了一種時空錯亂的幻覺。
其實大明內閣接到前線上報迴來的消息後當即就淩亂了,無論是那位內閣輔臣都在內心深深責怪著那個不知深淺的魯清平大人。
楊士奇甚至直接對他下了致命的評語:“不知所謂!”
這句話直接注定了魯清平大人今後的仕途命運,從此之後魯清平大人的升遷之路就算是徹底完結了。
但情報已經傳了迴來,這種大事內閣當然不可能自己做主,隻能上報給皇帝知道。
朱棣也同樣不喜歡有國家竟然不知所謂的企圖和大明帝國平等結盟,即便這是歐洲大國大秦帝國也一樣――現在的大明帝國根本不是以前老眼光所能評價的。
所以迴複實際上很簡單,有關歐洲局勢的內容根本就沒有獲得任何考量,首先糾結的方向隻有一個:大秦帝國祛除帝號,向大明帝國稱臣納貢,然後再談其他。
現在大明帝國的領土之遼闊早就遠遠超過了朱棣的預計程度,國內的貴戚們已經全部分封幹淨了還是有大片的空白領地直屬中央,委實有些麻煩。
所以朱棣已經不像最開始那樣準備全部滅亡世界所有國家了,若是有知情識趣的國家像朝鮮一樣恭順的話也不是不能允許對方存續下去。
於是使團就隻好迅速迴程,是否去除帝號對大明帝國稱臣的決定,根本不是他們可以做主的部分,還是迴去君士坦丁堡找皇帝和首相吧!
神機營為了表示誠意,決定派遣一個連隊親自出動去送使節團返迴,順便派駐使節過去直接交涉,反正具體授權已經得到了國內的批準。
正是這次前往君士坦丁堡,導致了接下來的一係列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