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隻推進了20公裏,但是拉合爾方向上的戰鬥持續了一整夜。


    天亮前,印度陸軍才停止進攻。


    打了一整夜,印軍官兵也要停下來休息。


    當然,關鍵還是補充彈藥油水。


    其實,這一夜的戰鬥,印軍打得並不順利。


    在幾乎所有的方向上,印軍都遭到了頑強阻擊,沒有能夠按照計劃取得突破,特別是大縱深突破。


    對麵,巴基斯坦陸軍並沒有潰退,而是在穩步後撤。


    其實,在大部分戰線上,巴基斯坦陸軍都是在邊打邊撤。


    對印度陸軍來說,這顯然是最糟糕的情況。


    為啥?


    沒法突破,就沒辦法撕開巴軍的防線,自然談不上殲滅巴軍的主力,甚至沒有給巴軍造成太大的傷亡。


    相對而言,印度的損失就大得多了。


    一個晚上,印度陸軍至少損失了50輛坦克,而且都是徹底損毀。


    擊毀這些坦克的,不是巴軍的坦克,而是巴軍的反坦克手,使用的全都是從華夏引進的反坦克導彈。


    其中,最讓印軍膽戰心驚的就是hj-10。


    這種導彈,有高達10公裏的射程,而且由光纖製導,采用電視導引頭,能夠做到發射後鎖定。


    簡單的說,就是在發現印軍的坦克集群之後,先把導彈發射出去,然後在導彈飛行的過程中尋找與鎖定目標,最後控製導彈發起攻擊,而搭載與發射導彈的車輛,可以一直隱蔽在山體或者建築物的後麵。


    更要命的是,巴基斯坦陸軍的hj-10都是輕便型。


    在華夏陸軍中,hj-10是裝在步兵戰車的底盤上,有八聯裝發射器,火力強度與持續能力都非常高,而在巴基斯坦陸軍,這種導彈一般是兩聯或者四聯裝,可以裝在任何一種四輪軍用車輛上。


    在己方戰線後方活動,軍車的靈活性肯定在坦克戰車之上。


    使用輕型平台,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能夠最大限度的分散兵力,對付從四麵八方殺來的印軍裝甲部隊。


    簡單的說,特別適合防禦作戰。


    對印軍的坦克手來說,hj-10就是死神的鐮刀。


    為啥?


    這種導彈,采用的是攻頂模式,而且在發起攻擊之前不會有任何征兆,甚至在發射的時候都沒有多大響動。


    因為采用的速燃火箭發動機,所以hj-10的飛行速度並不是很快,好處則是沒有明顯的尾跡。


    此外,導彈是在幾百米的高度上飛行,然後俯衝攻擊,印軍的坦克手很難在被導彈擊中之前發現異常。


    夜間,就更是如此了。


    如果要說有什麽問題,那就是太貴了。


    即便是巴基斯坦,能夠拿到“內部價”,hj-10的采購價格都高達50萬美元,而一枚威力巨大的hj-8t還不到10萬美元。


    顯然,巴基斯坦根本沒有采購多少hj-10。


    其實,連華夏陸軍都沒有采購多少hj-10,就是因為太貴了,而後期購買的其實都是簡化版本。


    打了一個晚上,印度陸軍平推了20千米。


    說實話,這個結果根本就不值得炫耀。


    如果把巨大的損失算上,說是失敗也沒有錯。


    關鍵就是,印度陸軍沒有在拉合爾方向上達成戰役目的,甚至連戰術目的都沒達到,巴基斯坦陸軍依然在戰鬥,而且依然有強大的戰鬥力,隨著印度陸軍推進,巴基斯坦軍隊的防禦力度還在不斷提高。


    顯然,照這麽打下去,給印軍一年時間,動用數百萬兵力,也未必能打到***堡。


    其實,印軍根本不可能打下拉合爾。


    為啥?


    第一個晚上,印軍隻是突破了巴軍設在邊境地區的防線,摸到了城市邊緣,還沒有攻入城區呢。


    等到城市戰打響,印軍還能一夜推進20千米?


    不說外人,連印軍的指揮官都沒有多大信心。


    根據後來披露的消息,在當天晚上,印軍前線指揮官就向總參謀部提出,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作戰安排。


    怎麽調整?


    推遲攻打拉合爾城區的時間。


    按照原訂計劃,印度陸軍要在第一個晚上取得重大突破,至少是在撕開了巴基斯坦陸軍的防線之後,才考慮攻打拉合爾城區。


    有趣的是,印度陸軍並沒有把備用計劃發給作戰部隊。


    當然,確實有備用計劃。


    這就是,如果沒有能夠取得突破,就首先包圍拉合爾,然後在郊外尋找與巴基斯坦陸軍主力決戰的機會。


    總而言之,隻有在消滅了巴基斯坦陸軍主力,消除了後顧之憂之後,才會擊中兵力攻打拉合爾。


    隻是,這套計劃用得上?


    顯然用不上。


    為啥?


    打了一個晚上,準確的說是打了5天,印軍始終沒有搞清楚巴基斯坦陸軍在拉合爾方向上的作戰部署。


    也就是說,印軍根本就不知道巴基斯坦陸軍的主力在哪。


    連對手的主力在哪都不知道,怎麽打殲滅戰?


    問題是,在拉合爾的巴軍有近十萬。


    顯然,威脅仍然存在,而且極為巨大。


    那該怎麽打?


    按照前線指揮官的建議,仍然向西突擊,逼迫巴基斯坦陸軍出來交戰,準確說是逼迫巴基斯坦陸軍調整作戰部署。


    以當時的情況,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建議。


    先不說打不打得過的問題。


    關鍵就是,如果巴基斯坦陸軍一直利用機動優勢打運動戰,那麽印度陸軍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按照計劃,也就是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攻打拉合爾,就更談不上按照計劃占領拉合爾了。


    問題是,印軍高層沒有采納前線指揮官的建議,仍然命令進攻部隊按照最初製訂的計劃攻打拉合爾。


    換個角度,這麽安排也沒有錯。


    為啥?


    能找到巴軍主力嗎?


    還有,就算找到了巴軍主力,需要多少時間,以及最後有沒有把握取得勝利,在取勝之後還有沒有足夠的兵力攻打拉合爾?


    顯然,這些問題都得考慮。


    有了這麽多的問題,那麽在做決策的時候,印軍高層就必然有所顧慮。


    關鍵還有,臨時調整作戰計劃,作戰部隊能夠跟得上節奏?


    如果指揮亂了套,還怎麽打?


    顯然,擺在印軍麵線的問題非常現實,那就是在明知道計劃已經行不通的情況下,也隻能硬著頭皮打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軍火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最強軍火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