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法伊南麵,泰洛赫郊外。


    夜間七點過,圍攻裏法伊的政府軍就開始了炮擊,隻比蓋馬斯那邊的阿盟軍隊晚了大約半個小時。


    受兵力限製,政府軍隻動用了幾十門榴彈炮。


    炮擊算不上猛烈,不過足夠壓製郊外的叛軍,並且提醒叛軍,讓叛軍做好與政府軍交戰的準備工作。


    八點不到,第一批執行夜間轟炸任務的a-5pg趕到。


    與此同時,王棟下達了出發命令。


    在十多架a-5pg輪番投彈的時候,由王棟直接指揮的突擊部隊開上了道路,開始向北挺進。


    雖然隻有一個旅,但是隊伍拉得很長。


    在最後一批裝甲車出發之後,王棟才上了自己的座車,一輛安裝了好幾部電台的“皮哈蘭”裝甲指揮車。


    確實隻有一個旅,不過是一個加強旅。


    王棟沒有去麻煩費薩爾,也沒有去找其他阿盟國家的指揮官,而是從納西裏耶調來一支政府軍的裝甲旅。


    這個旅,之前一直在納西裏耶進行訓練。


    官兵全是參加過納西裏耶保衛戰的民兵,由謝初越親自挑選,不過現在已經獲得了政府軍編製。


    全旅總共有4000餘名官兵,基層軍官由謝初越親自培訓。


    按照王棟的要求,連以上級別部隊都安排了行動人員,以教官的身份與基層軍官一同指揮部隊作戰。


    算上行動人員,全旅總共有大約4500名官兵。


    主力是兩個裝甲營,一個配備40輛“哈立德”主戰坦克,另外一個有32輛m1a1主戰坦克。


    主要是有很多“哈立德”沒有修複,也就隻能從其他部隊抽調m1a1。


    要不然,王棟會撤掉所有m1a1,全都換上“哈立德”。


    不是說“哈立德”比m1a1好,而是m1a1不適合長途奔襲,即燃氣輪機的油耗實在太高了。


    即便在公路上,m1a1的行程也就400千米左右,而越野隻有200千米。


    因為不可能等到燒光燃油才停下來加油,所有在公路是行駛200多千米之後,就得進行一次燃油補給。


    顯然,“哈立德”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在裝上兩個附加油桶之後,“哈立德”的公路行程超過了700公裏,越野行程也在350公裏以上。


    此外,m1a1的油箱大得多。


    為32輛m1a1加一次油,能夠讓48輛“哈立德”吃飽喝足!


    因為沒得選,所以王棟隻能帶上32輛m1a1。


    協助這兩個裝甲營的是兩個機械化步兵營,各有40輛m2a3步兵戰車,以及400餘名官兵。


    按照王棟的安排,機械化步兵營與裝甲營一起行動。


    相對而言,m2a3沒有油耗高的問題,而且在戰爭中的表現比m1a1好得多,可以說是很不錯的戰車。


    當然,問題不是沒有。


    這就是,伊拉克的m2a3使用的“陶”式導彈是美軍轉讓的二手貨,準確說是被美軍淘汰了的初期型號。


    對付極端份子還不錯,用來對付坦克戰車,那就太落後了。


    所幸,這些m2a3沒有縮水,具備使用“陶”3的能力,而且不需要改造,缺的隻是導彈。


    顯然,導彈很好說,沙特就有不少。


    現在,這些步兵戰車使用的全是由沙特提供的“陶”3反坦克導彈。


    為了讓王棟及時獲得這些導彈,沙特動用兩架c-130運輸機,把幾百枚導彈空運到了納西裏耶。


    此外,還有一個步兵營。


    嚴格說來,也是機械化步兵營,隻不過沒有履帶式步兵戰車,隻有輪式裝甲車。


    這個步兵營屬於預備隊,主要任務不是到前麵衝鋒陷陣,而是跟隨大部隊行動,負責掩護非戰鬥部隊。


    主要的支援部隊是一個裝備了30門m109a3的炮兵營。


    其他的還有偵察連、通信連、後勤保障連、工程維修連、運輸連、醫療連與直屬旅部的警衛連。


    在五個戰鬥營下麵,還設有偵察排、通信排、後勤排與醫療排。


    炮兵營有一個配備了30輛彈藥輸送車,專門運送炮彈的後勤運輸連。


    可見,這本來就是一個加強裝甲旅。


    一般的話,一個裝甲旅最多隻有一個裝甲營,一個機械化步兵營與一個炮兵營,有的是兩個裝甲營與一個炮兵營。


    單純從裝甲力量來說,已經相當於兩個裝甲旅了。


    隻是,王棟並沒滿足。


    在王棟手上,真正的精銳不是這個裝甲旅,而是額外增加的四個加強營。


    最搶眼的,就是擁有60輛“薩勒曼”的裝甲營。


    當然,以規模看,其實相當於兩個裝甲營,隻不過編成了一個營,而且隻設立了一個營部。


    其次,自然是與之配合的,擁有60輛m2a3的機械化步兵營。


    雖然同樣為m2a3,但是這些步兵戰車來自沙特,不但保養狀態更好,還全都配備了附加裝甲。


    其實,裝甲營的60輛“薩勒曼”也都披掛上了由巴基斯坦提供的反應裝甲。


    另外兩個都是炮兵營,一個裝備48門plz-45g,另外一個裝備48門ah-4,即科威特借給王棟的那些火炮。


    還有12輛m2a3,被王棟留在了身邊,即提供給了旅部警衛連。


    這三個加強營,總共有1800餘名官兵,三分之二是行動人員,另外三分之一是選出來的政府軍精銳將士。


    也就是說,突擊部隊的總兵力達到了6300人。


    隻是從兵力看,比政府軍的兩個旅都要多。


    要知道,政府軍的一個裝甲旅,一般隻有3000名官兵,而機械化步兵旅與步兵旅也隻有3200名官兵。


    帶上這麽多的官兵,也是沒辦法的事。


    很簡單,如果王棟不肯答應,納尼傑爾說什麽都不會讓他指揮突擊行動。


    按照納尼傑爾的意思,最好再帶是幾個步兵營,確保萬無一失。


    上了戰場,能確保萬無一失嗎?


    王棟可不敢保證。


    再說了,如果這支擁有上百輛坦克,近兩百輛步兵戰車,還有一百多門大口徑火炮的部隊都無法完成突擊庫特的任務,就算再增加幾個步兵營,也是無濟於事,反到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很簡單,突擊的關鍵就是速度。


    為了保證突擊速度,王棟才弄來了這麽多的主戰裝備,而且盡量減少了會拖後退的後勤保障力量。


    現在,這支突擊部隊就是一把刺向叛軍軟腹部的尖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最強軍火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閃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閃爍並收藏最強軍火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