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定製機嗎……”


    廖勇皺起眉頭,開始思考起來。


    說實話,他對獨行隼已經非常非常非常滿意了。或者說,任何一個飛行員都很難在獨行隼上找到什麽缺點。


    戰鬥機飛行員對一架戰鬥機的評價無非那麽幾點,飛行性能,操縱性,信息獲取能力,人機功效和安全性。至於火力?那反倒在其次了,反正戰鬥機上固定的武裝,絕大部分情況下都隻有一門或者兩門激光機炮。


    什麽?你說導彈?導彈那是掛載武裝,戰鬥機唯一的作用就是在更快的速度,更高的高度以及更好的位置把導彈發射出去。至於命中了之後的威力,獨行隼發射的導彈和超級閃電隼發射的導彈也沒什麽差。


    就以上幾點而言,獨行隼毫無疑問是一台完美的飛機。


    飛行性能算是獨行隼的看家本領,要知道,其原型xta-119本就是對xta-11的深度改良,而xta-11的雙可動垂尾,三翼麵可變後掠翼布局本就是極度傾向於高機動性的設計,更何況獨行隼還是在xta-119之上,進一步進行氣動優化改良的呢?


    當然,拋開發動機不談去講飛行性能就是耍流氓,但是獨行隼那兩台trr-199.mav是典型的三代半發動機,除了沒有再加溫段,也就是在燃燒室後進一步增加渦前溫度的設備之外,和trr-177e\/a相比沒有什麽太多的區別。這兩台發動機,每一台都擁有30.6噸的澎湃動力,再加上全機使用量子晶體材料製作,這使得獨行隼的機體強度相比於xta-119提升了兩倍之外,重量還減輕了45%。


    當然,這個減輕了45%,指的是全機淨重,即不搭載推進劑和掛載彈藥的重量。而根據聯邦標準,戰鬥機計算推重比的時候,需要以標準出擊狀態下的總重量計算,獨行隼的這一標準和超級閃電隼沒有區別,均為24噸。換句話說,獨行隼的掛載能力,比超級閃電隼強了45%。


    而在操縱性方麵,獨行隼雖然沒有在飛控係統上進行迭代,但是因為要搭載愛麗絲,所以機載的計算機係統的算力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再加上定製型的第四代座艙係統,不論是操縱杆和方向舵,其敏感度和反饋都已經得到了極其充分的調校。


    論信息,除了先進數據鏈這種標配之外,獨行隼雖然沒趕上量子雷達驗證完成,並且受限於機身,供電能力也比不上雙四代堆的聖劍,因此無法搭載量子雷達,但是其上搭載的主被動綜合,多種探測係統協同自適應譜係雷達係統的性能也是遠遠超出了“戰鬥機”這一概念的。這套係統兼顧了搜索,跟蹤,精確探測、光學探測以及電子戰能力,完全可以當一架小型預警機用。


    至於人機功效,有愛麗絲這種超級人工智能在,配合上定製座艙,那人機功效可以說是不能更強了。廖勇甚至可以在轉場飛行的過程中睡一覺,從起飛到降落全部交給愛麗絲。至於機艙內部,絕大部分常用的按鍵都被集成到了操縱杆和油門杆上,隻有部分在空戰中幾乎用不到的必要按鍵做了獨立處理,安置在了中控台下方。而就算是這些按鈕,按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


    安全性方麵就更不用說了,娜塔莉亞當時被導彈命中,機翼都折斷了一半,機艙蓋都被破片擊穿的情況下,娜塔莉亞都安然無恙,甚至操控著如此破損的戰鬥機返迴了基地。這是獨行隼以及女王隼安全性最直觀的表現。


    因此,你現在要廖勇說自己的新定製機要怎麽樣,那他在真的開上聖劍飛兩圈之前,他還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說實話,想不出來。”於是,他就這麽迴複給了李聽寒。


    “想不出來?”


    “獨行隼已經算是基於閃電隼這個框架,開發出來的最完美的機體了。”廖勇對李聽寒說,“我之前開的除了教練機之外,就隻有閃電隼和流星,你現在要我基於聖劍去思考我的下一代定製機,說實話有點難為我了。”


    “是啊。”娜塔莉亞也表示同意,“說到底,我們還沒飛過聖劍呢。”


    “這不是某人躺病床了嗎?”李聽寒翻了個白眼,“隻不過我今天問了醫生,你的恢複比想象的要快,大概再過個三五天就能宣布出院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廖勇一聽,高興的差點蹦起來。


    “就算好了,試飛的時候你也得悠著點。”李聽寒對廖勇說,“之前試飛的時候,我用你飛獨行隼的數據給我們的試飛員用,結果你也看到咯,飛行包線相比於獨行隼都是巨幅提升,數據映射算法沒法處理,給我們的功勳試飛員都弄進醫院去了,你可別到時候一不小心,又拉了幾個超高g機動又把自己飛進病房裏。”


    “我知道了。”廖勇還記得聖劍那誇張的飛行包線,狠狠地點了點頭。


    幾人聊完正事,又開始聊起了其他的話題,就在這個時候,莫利跑了進來。


    “主任,我們在那架殘骸裏,找到了奇怪的裝置!”


    聽到這話,幾人對視一眼,紛紛穿好了衣服,趕去了停放雷豹特裝型的機庫。


    剛一進門,李聽寒就進入了工作狀態,開口就問:“有對用途的推測嗎?”


    “暫時懷疑和異常的抗荷能力有關。”當晚值班的現場工程師劉釗迴答:“這東西和機身上多個場發生器連在一起,我們是順著一個發生器的線路才找到了安置在機體反應堆上的這個設備。”


    “直連反應堆?這玩意要多大的供電量?”李聽寒接過另一名工作人員遞來的文件看了一眼,“我親自去看看。”


    這一頓交流非常快,廖勇和娜塔莉亞還沒反應過來,李聽寒就走到了殘骸附近,理都沒理他們倆。


    踩著腳手架爬到殘骸上,李聽寒掃了一眼之後,心裏立刻就有了個大概。於是開口對一邊的人說:“鉗子。”


    接過手下遞來的鉗子之後,李聽寒也沒猶豫,小心翼翼地將一根線纜擰了下來。


    “這線路與其說是線路,不如說是管路,剩下的傳感器不用全拆,留一條直連的,剩下的拆下來就行,有一根管路做驗證就夠了。”拿著拆下來的線纜端詳了一陣之後,李聽寒給出了自己的判斷,“這根線內部的線芯看起來不是常規材料,你們拿去分析一下,我懷疑這是用於輸送某種特殊粒子的量子輸送線纜。”


    “也就是說,您認為這個核心實際上可以產生某種特殊粒子,而那些場發生器,就是依賴這種粒子才能展開對應的場?”


    “嗯。”李聽寒點了點頭,“不早了,你們照我說的拆出來之後也別急著拿出分析結果,早點休息,等會你給諾埃爾司令打個報告,這個裝置是連在一個機載三代堆上的,因此要試運行的話,可能需要一架戰鬥機,並且出於安全起見,可能需要改裝一個防爆機庫,三組,你們對這架飛機的整體操縱係統破譯的怎麽樣了?”


    “半小時前,我們成功破解了機載計算機的係統防護,正在準備進行進一步破解。”三組的組長抬起頭,臉上頂著倆黑眼圈。


    “辛苦了。”李聽寒點了點頭,“既然已經突破了防護,那就不用這麽著急了,這樣,明天開始,給你們放兩天假,好好休息休息。”


    聽到能休息,在場的人臉上都浮現出一絲喜悅。


    隨後,李聽寒轉過身,看了一臉懵逼的廖勇和娜塔莉亞,聳了聳肩。


    “好了,迴去吧,這邊忙完了。”


    “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404空軍基地開始的星海征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卡門線上的幽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卡門線上的幽靈並收藏從404空軍基地開始的星海征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