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真並不知道赫連璝對他抱有的殷切期望。


    他可不是赫連璝肚子裏的蛔蟲,自然也不清楚赫連璝此時的處境。


    如今的赫連璝,稱得上是狗急跳牆,但劉義真還是按部就班的實施著自己的既定戰略,將這一戰的勝負寄托在渭北士族襲擾夏軍後方,迫使夏軍自亂陣腳之上。


    明日就要渡河,劉義真不在桂陽公府,夜宿飛騎軍營寨。


    東晉的軍製分為五級,即:軍、幢、隊、什、伍。


    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什,二百人為一隊,幢的人數並不固定,有多有少,但以三幢為一軍,約三千人,軍以上無固定編製,由朝廷臨時任命‘都督’或者‘統軍’。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隊伍都會按照這個編製組建,譬如飛騎軍便有足足五千人,被劉義真分成了左右二軍,各二千五百人。


    飛騎軍左軍第一幢第三隊的二十名什長垂頭喪氣地走出隊主的營帳,他們剛剛接到通知,隊主在抽生死簽時,抽到了死簽。


    也就是說,他們這一隊的二百人,都將作為探路哨騎,在明日天亮後,率先過河搜尋敵軍蹤跡,防止夏軍連夜奔襲,提前埋伏在了北岸。


    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任務,如果夏軍真有設伏,他們必定有去無迴,所以叫做死簽。


    但又必須有人做這件事,所以才會設下生死簽,飛騎軍共計二十五隊,二十五分之一的概率,誰抽中,算誰倒黴,而左軍的第一幢第三隊就是這個倒黴蛋。


    很不巧,夫蒙何素就是第三隊的一名什長,他找到另一隊的好友,苦笑道:“隊主抽中了死簽,我如果沒有迴來,煩請你轉告阿兄,讓他盡早成家,生個娃兒,也不枉我給侄兒留了一份前程。”


    好友聽他這麽說,為之惆悵不已,勸說道:“依我看,你還是去見何淵一麵,自己親口跟他說,也能與他道別,不要留下遺憾。”


    夫蒙何淵已經跟著王鎮惡迴了長安,營地距離飛騎軍不遠。


    夫蒙何素搖搖頭:“就算我把抽中死簽的事告訴阿兄,他也愛莫能助,隻是徒增阿兄的煩惱罷了,唉!這件事情就拜托給你了。”


    “知道了,何素,你可一定要活著迴來。”


    “承你吉言。”


    ......


    飛騎軍的優點、缺點都很明顯。


    優點在於他們是主動投軍,作戰積極性高,有騎射功底,單打獨鬥的話,具備不俗的戰鬥力。


    缺點則是成軍時間短,欠缺實戰經驗,心理素質不穩定,在大軍團會戰時,麵對敵軍的衝鋒,可能會臨陣慌亂,反倒攪亂本方的陣型,同時,他們的協同作戰能力也很差。


    不過,所謂的協同作戰能力差,也隻是就大規模作戰而言。


    如果是以什、伍為單位,一什也就十個人,在一起相處了這麽多天,多少也培養出一些默契了。


    而哨騎、斥候之間的戰鬥,通常就是小規模的碰撞。


    所以劉義真揚長避短,不把飛騎軍作為一個整體投入到戰場,而是化整為零,讓他們充當哨騎,與夏軍的斥候捉對廝殺。


    也許夏軍的斥候更精銳,但飛騎軍足有五千人,架不住他們人多,不會在斥候戰中落入明顯的下風。


    當然,劉義真以飛騎軍為哨騎、斥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至今沒有替飛騎軍物色到一名合適的都督、統軍。


    不是說隨便把一個人放到飛騎軍都督的位置上,他就能替劉義真帶起這五千騎兵。


    劉義真敢把二萬義從軍交給段宏,是因為段宏在南燕時,曾為徐州刺史,鎮守南疆,有過單獨領兵的經驗。


    至於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三人,到時候都會有自己的作戰任務,無暇兼顧飛騎軍這支新軍,帶著他們上陣,還得擔心飛騎軍遇事驚慌,衝亂自己的精銳陣型。


    因此,飛騎軍要想派上用場,隻能暫時充作哨騎、斥候。


    反正以什、伍為單位的小規模碰撞,也無需由都督、統軍指揮。


    前段時間他們的訓練,也都以斥候戰為主,由傅弘之軍中的老斥候教導他們一些注意事項與經驗之談。


    次日,東方初露曙光,透過了雲層縫隙,照耀著渭水兩岸。


    曆經一夜的忐忑不安後,二百騎兵踏過浮橋,抵達北岸。


    多少帶著點倒黴蛋屬性的隊主大聲喝道:“眼睛都給我放亮點,千萬別漏了夏賊。”


    眾人應諾,隨即隊主大手一揮,二百騎以什為單位,向著各個方向搜索。


    夫蒙何素手不離弓,謹慎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連同騎弓一起被他抓在手裏的並非普通箭矢,而是響箭,一種會發出聲音的箭矢。


    畢竟,探路哨騎的任務不是廝殺,發現敵人行跡的第一時間就得搶先示警。


    這樣的搜索一直持續到了天色大亮,確認了三十裏內沒有夏軍藏匿後,提心吊膽的眾人喜不自勝,趕忙把消息傳迴南岸。


    正午時分,得知了消息後,劉義真終於下令渡河。


    打頭陣的是沈田子,其次是傅弘之。


    他們的部隊最能打,隻要二人能在北岸站穩腳跟,擺下步陣,就算有夏軍憑空冒出來,也可以抵禦住對方的攻勢,為後續部隊爭取渡河時間。


    直到黃昏時,六萬五千步騎以及隨行的四萬民夫,總計十萬五千人,運著糧草、甲仗陸續渡過了渭水,在北岸安營。


    劉義真迴頭看了一眼渭南,心道:再迴來時,我需得是貨真價實的關中之主。


    如今的劉義真,與其說是關中之主,其實不如稱他渭南之主更恰當,與胡夏的這一戰,就將決定誰能控製渭北,進而全取關中。


    劉義真目前並不清楚杜驥的情況。


    杜驥不可能分人向劉義真匯報進展,如果歸途讓人截獲消息,後果不堪設想。


    但劉義真信任杜驥的能力,也清楚渭北士族的苛求,相信他們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劉義真為了爭取渭北士族的支持,可謂是誠意滿滿,甚至都放棄了渭水防線,主動北上,就是為了解決渭北士族的後顧之憂。


    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在瞻前顧後,也活該他們就此沒落。


    哪有一點風險都不想擔,還想著重振家聲的。


    (感謝玉天軻獻出的200部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就是要吃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就是要吃西瓜並收藏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