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煙雨中的菌語
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 作者:用戶903914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菌宴後的第二日清晨,陶榗推開茅茨屋的竹門時,露水正順著鬆針往下淌。望卿已換了身月白裙,裙角繡著圈鄱陽湖特有的銀魚菌,手裏提著隻竹編食盒,裏麵碼著用菌粉蒸的米糕,糕麵上印著廬山的剪影,邊緣還沾著幾粒瑩白的菌珠。
“公子可知廬山煙雨的妙處?” 陶榗往竹杖上纏了圈菌繩 —— 那繩子是用腐木菌絲編織的,遇水會變得柔韌如藤。他指向東方,晨霧裏隱約露出山影,峰頂的雲氣像是被人用淡墨暈開,“尋常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們菌人看山,卻是千萬株菌子在霧裏紮根的模樣。”
鬼子六踩著沾滿露水的青石板跟上時,才發現昨夜的竹林竟藏著條石階。石階縫隙裏長滿了淺黃的石耳,踩上去軟綿綿的,像是踩著層發酵的菌床。江令宜的裙擺掃過岩壁,驚起幾隻羽翅帶著菌紋的山雀,鳥糞落在石上,竟瞬間長出朵微型的傘菌,傘蓋還在隨著山風輕輕顫動。
“柳姑娘快看!” 望卿突然停在塊崖邊的巨石前,石上布滿了天然的凹痕,雨水積在裏麵,倒映著變幻的雲影。她伸手往水裏一攪,水麵竟浮出層淡紫的菌膜,膜上的紋路隨波流動,漸漸顯出鄱陽湖的輪廓,“這是‘水影菌’,能映出百裏內的景致呢。”
柳青青湊近時,指尖剛觸到水麵,菌膜突然泛起漣漪。她看見湖麵上飄著無數白色的菌筏 —— 那是陶家用來培育 “浪裏青” 的浮床,菌筏上的菌絲在水裏織成網,困住的魚蝦會化作菌肥,滋養出的菌子帶著湖水的清冽。更奇的是湖心的小島,島上的霧氣凝成朵巨大的靈芝形狀,在晨光裏泛著淡淡的金光。
“廬山的雲是活的。” 陶榗用竹杖敲了敲崖壁,石縫裏滲出些透明的汁液,滴在地上立刻長出叢珊瑚菌,“它們像最嬌貴的菌子,得在特定的時辰才肯露出真容。” 他指著山腰處的霧帶,那裏的雲氣正緩緩流動,掠過鬆梢時竟沾上鬆針的形狀,“辰時的雲是‘鬆針菌’的模樣,到了巳時,就會化作‘石耳雲’了。”
江令宜正用帕子接著崖上的汁液,那液體落在帕上,竟暈出朵淡紅的菌花,與她碗底發現的銀飾形狀一般無二。她忽然想起《菌經》裏的句子:“山有靈菌,水有靈藻,人有靈識,三者相通,方能見天地真容。” 此刻望著廬山在霧裏若隱若現的輪廓,倒真覺得那些山巒是沉睡的巨菌,隻待某個時辰便會破土而出。
行至半山腰的觀景台時,鄱陽湖已完全展現在眼前。湖麵波光粼粼,遠處的漁船像是撒在水上的菌子,漁網撒開時,濺起的水花裏竟浮著層金色的菌粉,那是 “湖光菌” 的孢子,隻有在陽光正好時才會顯現。望卿從食盒裏取出塊米糕遞給鬼子六,糕麵上的廬山剪影遇潮後,竟滲出些翠綠的汁液,在晨光裏畫出條隱秘的水道。
“那是‘迷津渡’。” 陶榗咬了口米糕,糕裏的菌珠在齒間爆開,帶著湖水的清甜,“榮府的船再快,也闖不過那裏的菌陣。水下的菌絲會纏住船底,像千年的茯苓根,越掙紮纏得越緊。” 他望向湖對岸的蘆葦蕩,那裏的蘆葦稈上長著圈圈褐色的菌環,“那些是‘指路菌’,隻有識得它們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
柳青青望著湖麵的菌筏出神時,望卿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袖。少女指向湖邊的淺灘,那裏的泥地上布滿了奇異的腳印,像是巨大的菌傘留下的印記,腳印邊緣還沾著些赤紅的粉末。“那是‘赤足菌’的痕跡,” 望卿的聲音壓得很低,“傳說它們是山神的腳印變的,能指引人找到藏在山裏的菌庫。”
說話間,廬山的霧氣突然開始流動。原本籠罩峰頂的雲氣像是被人掀開的菌蓋,露出底下青翠的山巒,山坳裏的瀑布如銀練般垂下,落在潭裏時激起的水花,竟在空中凝成朵巨大的白菇形狀,轉瞬又化作霧氣消散。陶榗舉起竹杖指向瀑布,杖頭的菌繩突然發亮,“那瀑布後的崖壁裏,藏著百年的‘瀑布菌’,得用晨露和月光交替滋養,才能長出玉般的菌肉。”
鬼子六的目光掠過湖麵時,忽然發現遠處的霧裏有黑點在移動。他剛要提醒眾人,卻見陶榗輕輕搖了搖頭。老人從懷裏掏出片菌葉,往空中一拋,葉片竟化作隻飛鳥,迎著黑點飛去。片刻後,飛鳥帶著片黑色的羽毛迴來,羽管裏藏著顆 “腐心菌” 的孢子,顯然是榮府的人在遠處窺探。
“讓他們看個夠。” 陶榗將孢子埋進土裏,蓋上塊濕潤的苔蘚,“這廬山的霧氣就是最好的屏障,他們辨不出哪朵雲是真雲,哪片霧是菌霧。” 他望著重新被霧氣籠罩的湖麵,嘴角露出抹笑意,“等他們闖進來,隻會被‘迷魂菌’引到沼澤裏,那裏的泥沼,可是連骨頭都能化掉的菌床呢。”
江令宜望著遠處的湖光山色,忽然覺得袖口有些發癢。她抬手一看,昨夜望卿吹進袖口的螢火蟲正趴在那裏,翅膀上的菌紋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螢火蟲突然飛起,往鄱陽湖的方向飛去,留下道淡淡的光痕,像是在給他們指引著什麽。
柳青青的目光追著螢火蟲而去時,大腿內側的胭脂痣又開始發燙。她低頭看見裙角的菌形印記竟變得清晰起來,像是湖麵上的菌筏,在晨光裏泛著奇異的光澤。她忽然明白,這饒州的山山水水,早已與菌子融為一體,而她們這些帶著菌紋印記的人,也早已是這山水的一部分。
“公子可知廬山煙雨的妙處?” 陶榗往竹杖上纏了圈菌繩 —— 那繩子是用腐木菌絲編織的,遇水會變得柔韌如藤。他指向東方,晨霧裏隱約露出山影,峰頂的雲氣像是被人用淡墨暈開,“尋常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們菌人看山,卻是千萬株菌子在霧裏紮根的模樣。”
鬼子六踩著沾滿露水的青石板跟上時,才發現昨夜的竹林竟藏著條石階。石階縫隙裏長滿了淺黃的石耳,踩上去軟綿綿的,像是踩著層發酵的菌床。江令宜的裙擺掃過岩壁,驚起幾隻羽翅帶著菌紋的山雀,鳥糞落在石上,竟瞬間長出朵微型的傘菌,傘蓋還在隨著山風輕輕顫動。
“柳姑娘快看!” 望卿突然停在塊崖邊的巨石前,石上布滿了天然的凹痕,雨水積在裏麵,倒映著變幻的雲影。她伸手往水裏一攪,水麵竟浮出層淡紫的菌膜,膜上的紋路隨波流動,漸漸顯出鄱陽湖的輪廓,“這是‘水影菌’,能映出百裏內的景致呢。”
柳青青湊近時,指尖剛觸到水麵,菌膜突然泛起漣漪。她看見湖麵上飄著無數白色的菌筏 —— 那是陶家用來培育 “浪裏青” 的浮床,菌筏上的菌絲在水裏織成網,困住的魚蝦會化作菌肥,滋養出的菌子帶著湖水的清冽。更奇的是湖心的小島,島上的霧氣凝成朵巨大的靈芝形狀,在晨光裏泛著淡淡的金光。
“廬山的雲是活的。” 陶榗用竹杖敲了敲崖壁,石縫裏滲出些透明的汁液,滴在地上立刻長出叢珊瑚菌,“它們像最嬌貴的菌子,得在特定的時辰才肯露出真容。” 他指著山腰處的霧帶,那裏的雲氣正緩緩流動,掠過鬆梢時竟沾上鬆針的形狀,“辰時的雲是‘鬆針菌’的模樣,到了巳時,就會化作‘石耳雲’了。”
江令宜正用帕子接著崖上的汁液,那液體落在帕上,竟暈出朵淡紅的菌花,與她碗底發現的銀飾形狀一般無二。她忽然想起《菌經》裏的句子:“山有靈菌,水有靈藻,人有靈識,三者相通,方能見天地真容。” 此刻望著廬山在霧裏若隱若現的輪廓,倒真覺得那些山巒是沉睡的巨菌,隻待某個時辰便會破土而出。
行至半山腰的觀景台時,鄱陽湖已完全展現在眼前。湖麵波光粼粼,遠處的漁船像是撒在水上的菌子,漁網撒開時,濺起的水花裏竟浮著層金色的菌粉,那是 “湖光菌” 的孢子,隻有在陽光正好時才會顯現。望卿從食盒裏取出塊米糕遞給鬼子六,糕麵上的廬山剪影遇潮後,竟滲出些翠綠的汁液,在晨光裏畫出條隱秘的水道。
“那是‘迷津渡’。” 陶榗咬了口米糕,糕裏的菌珠在齒間爆開,帶著湖水的清甜,“榮府的船再快,也闖不過那裏的菌陣。水下的菌絲會纏住船底,像千年的茯苓根,越掙紮纏得越緊。” 他望向湖對岸的蘆葦蕩,那裏的蘆葦稈上長著圈圈褐色的菌環,“那些是‘指路菌’,隻有識得它們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出口。”
柳青青望著湖麵的菌筏出神時,望卿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袖。少女指向湖邊的淺灘,那裏的泥地上布滿了奇異的腳印,像是巨大的菌傘留下的印記,腳印邊緣還沾著些赤紅的粉末。“那是‘赤足菌’的痕跡,” 望卿的聲音壓得很低,“傳說它們是山神的腳印變的,能指引人找到藏在山裏的菌庫。”
說話間,廬山的霧氣突然開始流動。原本籠罩峰頂的雲氣像是被人掀開的菌蓋,露出底下青翠的山巒,山坳裏的瀑布如銀練般垂下,落在潭裏時激起的水花,竟在空中凝成朵巨大的白菇形狀,轉瞬又化作霧氣消散。陶榗舉起竹杖指向瀑布,杖頭的菌繩突然發亮,“那瀑布後的崖壁裏,藏著百年的‘瀑布菌’,得用晨露和月光交替滋養,才能長出玉般的菌肉。”
鬼子六的目光掠過湖麵時,忽然發現遠處的霧裏有黑點在移動。他剛要提醒眾人,卻見陶榗輕輕搖了搖頭。老人從懷裏掏出片菌葉,往空中一拋,葉片竟化作隻飛鳥,迎著黑點飛去。片刻後,飛鳥帶著片黑色的羽毛迴來,羽管裏藏著顆 “腐心菌” 的孢子,顯然是榮府的人在遠處窺探。
“讓他們看個夠。” 陶榗將孢子埋進土裏,蓋上塊濕潤的苔蘚,“這廬山的霧氣就是最好的屏障,他們辨不出哪朵雲是真雲,哪片霧是菌霧。” 他望著重新被霧氣籠罩的湖麵,嘴角露出抹笑意,“等他們闖進來,隻會被‘迷魂菌’引到沼澤裏,那裏的泥沼,可是連骨頭都能化掉的菌床呢。”
江令宜望著遠處的湖光山色,忽然覺得袖口有些發癢。她抬手一看,昨夜望卿吹進袖口的螢火蟲正趴在那裏,翅膀上的菌紋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螢火蟲突然飛起,往鄱陽湖的方向飛去,留下道淡淡的光痕,像是在給他們指引著什麽。
柳青青的目光追著螢火蟲而去時,大腿內側的胭脂痣又開始發燙。她低頭看見裙角的菌形印記竟變得清晰起來,像是湖麵上的菌筏,在晨光裏泛著奇異的光澤。她忽然明白,這饒州的山山水水,早已與菌子融為一體,而她們這些帶著菌紋印記的人,也早已是這山水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