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魚米為重,廬山關乎國運,故新任文淵閣大學士江通與文華殿大學士柳弘建議選任幹臣前往深入治理。朝廷旨意鬼子六授右都禦史銜,統五軍,知江州、饒州。鬼子六攜江令宜、柳青青、陳小靜等赴任。


    紫宸殿的鎏金銅爐裏飄出一縷若有若無的檀香,將禦座前的明黃聖旨襯得愈發莊嚴肅穆。當傳旨太監尖細的嗓音劃破殿內寂靜,鬼子六攥緊了藏在朝服袖中的玉佩,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冰涼的玉紋嵌進掌心。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鄱陽湖乃江南糧倉,廬山係國祚安危,特命鬼子六授右都禦史銜,總領九江、饒州軍務民政,統轄五軍,便宜行事。欽此。”


    他俯身接旨時,眼角餘光瞥見文淵閣大學士江通與文華殿大學士柳弘交換的眼神。那眼神裏有期許,更有千鈞分量 —— 鄱陽湖的萬頃良田供養著半壁江山,廬山深處的礦脈與關隘,更是維係王朝根基的命脈。


    三日後,潯陽江碼頭飄起簇新的官旗。鬼子六立在船頭,江風掀起他藏青官袍的下擺,身後三位幕僚各有風姿。江令宜身姿綽約地捧著賬冊,腰肢纖細如柳,行走間臀部圓潤挺翹的弧度隨著步伐搖曳生姿,雙腿修長筆直,每一步都似踏在人心尖上。她指尖在 “歲入糧米三百萬石” 那行字上反複摩挲,忽然抬眼看向鬼子六,嘴角勾起一抹俏皮的笑:“大人盯著蘆葦蕩出神,莫不是在想明日如何對付那些豪強?”


    鬼子六轉頭時,正撞見她明媚如夏日陽光的笑容,剛要開口,卻見江令宜眼波流轉,已轉向一旁的柳青青:“青青妹妹臉紅什麽?難不成也在替大人操心?”


    柳青青聞言,臉頰瞬間染上霞色,連忙低下頭擺弄著衣角。她體態婀娜,胸前豐盈在淺綠襦裙下微微起伏,腰間束帶勾勒出柔美的曲線,走動間似有微風拂過,帶著她發間熏香的陣陣甜意。此刻被調侃,隻抿著唇將頭埋得更低,露出的頸項白皙細膩。


    “令宜姐又取笑人了。” 陳小靜脆生生的聲音打破了這幕,她蹦跳著過來,胸前微微隆起的弧度在鵝黃短衫上若隱若現,腰肢纖細,臀部豐滿圓潤,雙腿勻稱修長。她舉起手中的銅砝碼,笑容溫暖明亮:“大人你看,新製的衡器都刻了記號呢!” 說著又轉向鬼子六,歪頭好奇道:“大人更喜歡令宜姐的機靈,還是青青姐的溫柔?”


    鬼子六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一怔,江令宜已掩唇輕笑:“我們小靜這性子,倒比潯陽江的浪頭還直爽。”


    船過石鍾山時,岸上傳來喧嘩。陳小靜第一個掀開竹簾,見衙役正踢翻漁民的魚簍,銀鱗在泥裏掙紮。她迴頭時,正撞見江令宜若有所思地望著鬼子六:“大人皺眉的模樣,倒像是在盤算如何整治這些蛀蟲。”


    “沿湖三十六圩,半數在冊卻十年未繳賦稅。” 江令宜接過陳小靜遞來的魚鱗圖冊,指尖點在泛黃紙頁,腰肢隨著船身晃動輕輕搖擺,“不過依我看,大人更憂心的是廬山礦脈吧?” 她忽然湊近,吐氣如蘭,“柳大學士特意囑咐妹妹,那些鐵礦賬冊,得晚上在燈下細細核對才好。”


    柳青青聞言,手裏的朱砂筆 “啪嗒” 掉在輿圖上,暈開一小團紅痕。她慌忙去撿,卻被江令宜按住手:“妹妹別急,晚上有的是功夫。”


    暮色降臨時,官船泊在九江府碼頭。知府率屬官跪迎的隊伍從碼頭排到城門,紅綢燈籠映著青石路上的青苔。鬼子六的目光越過人群,落在城根下蜷縮的流民身上 —— 他們懷裏揣著幹癟的穀餅,孩子正用樹枝在地上畫著糧倉的模樣。


    “明日辰時,先查魚鱗冊與礦籍,後審積案。” 鬼子六轉身時,正撞見江令宜似笑非笑的眼神,柳青青紅著臉低頭整理輿圖,陳小靜則拽著他的衣袖追問:“大人晚上要翻誰的賬冊?我去準備筆墨!”


    江令宜解開賬冊上的藍綢帶,故意讓衣袖滑落露出皓腕:“自然是先看我的糧冊,民以食為天嘛。”


    柳青青小聲道:“礦、礦籍也很重要……”


    “都重要。” 鬼子六接過陳小靜遞來的 “公平” 木牌,指尖叩響船舷的銅環,“不過眼下,得先讓城門下的流民有口熱粥喝。”


    江令宜聞言收起玩笑神色,斂衽行禮時,裙擺掃過地麵,露出一截修長筆直的小腿:“屬下這就去安排。” 柳青青也連忙跟上,步幅輕緩,如弱柳扶風。陳小靜則已提著裙擺跑向艙外,清脆的聲音遠遠傳來:“我去告訴他們,新來的大人是個好官!”


    艙外,鄱陽湖的浪濤拍打著船板,像是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變革,奏響第一聲序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9039143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90391439並收藏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