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那水汽氤氳的熹微晨光之中,畫舫“浣溪雲”悠悠然載著雪儀、白靜、鍾清菡三位佳人,緩緩地朝著西湖的幽深處前行。雪儀身著一襲月白蹙金繡玉蘭的比甲,袖口精心滾著銀線纏枝蓮的裝飾,鬢邊斜插著一支赤金點翠步搖,隨著畫舫的輕微晃動,其上碎鑽般的光芒在晨霧裏閃爍明滅。此時,她正憑靠著欄杆極目遠眺,素手輕握著一卷《西湖夢尋》,當指尖不經意間劃過“斷橋殘雪”的字跡時,船頭白靜那突如其來的驚唿聲,瞬間吸引了她的目光。


    “清菡快瞧!那三潭印月的石塔竟似在晨霧中漂浮著!”白靜身著藕荷色的軟緞襦裙,裙擺之上繡著栩栩如生的戲水鴛鴦,此刻正興奮地指著湖心。她發間那支珍珠流蘇隨著她的動作輕輕顫動,晨光溫柔地掠過她那彎如新月般的笑眼,就連眼角那顆淚痣也仿佛盈滿了盈盈水光。而在她身旁,鍾清菡身著一襲黛綠暗花羅裙,外罩著一件素色紗衣,正將一碟桂花糕遞向白靜,袖口不經意間露出的羊脂玉鐲碰在青瓷碟沿,發出清脆悅耳的泠泠輕響。


    “你呀,如此雀躍,倒好似頭一迴見識西湖的景致。”鍾清菡的聲音宛如珠落玉盤般清脆悅耳,她抬手輕輕為白靜整理被風吹亂的鬢發,腕間金鑲玉的鐲環閃爍出細碎的光芒。在這三人之中,鍾清菡向來最為沉靜,然而此刻,她也被眼前這湖麵的美妙景致所吸引,眸中閃爍著清亮的光彩——淡青色的霧氣正從湖麵嫋嫋蒸騰而上,將雷峰塔的輪廓暈染得宛如一幅水墨長卷,三潭印月的石塔在霧靄中若隱若現,恰似仙人遺落人間的玉琮。


    當畫舫行至曲院風荷之處,蓮香驟然濃鬱得仿佛化不開。雪儀輕輕放下手中書卷,隻見滿湖碧葉如翠蓋,托著粉白相間的蓮花,顆顆露珠在葉麵滾動,恰似銀珠般靈動,偶有錦鯉口銜花瓣悠然遊過,瞬間攪碎了一池的光影。白靜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歡喜,蹲在船頭伸手去夠離得最近的蓮蓬,藕荷色的裙擺險些觸及湖水。鍾清菡見狀,連忙伸手拉住她的衣袖,而此時,雪儀已取出一方素絹小帕,包了兩枚剛剛剝好的蓮子遞了過來:“嚐嚐,這湘湖的蓮子,滋味最味清甜。”


    當蓮子的清苦與荷香在舌尖緩緩漾開之時,畫舫恰好駛入蘇堤煙柳的勝境。萬千條綠絲絛垂落至水麵,偶爾有柳絮悄然沾在白靜的發間,她抬手輕輕去拂,卻驚飛了停歇在欄杆上的翠鳥。那鳥兒撲騰著振翅掠過湖麵,尾羽劃出一道碧色的光芒,引得三人同時將目光投向遠處——寶石山的輪廓在雲靄之中時隱時現,保俶塔宛如一支玉簪斜插於天際,山下白牆黛瓦的人家正升起嫋嫋炊煙,一幅悠然的江南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


    “難怪古人雲‘欲把西湖比西子’,”雪儀望著波光粼粼的湖麵,不禁輕聲感歎,“這無論晴雨皆別具風姿的西湖,倒真如一位千麵佳人。”她說話之際,赤金點翠步搖上的流蘇輕輕晃動,映襯得眼底水光瀲灩,宛如一泓秋水。白靜笑著湊過來,親昵地挽住她的手臂,鼻尖還沾著幾粒蓮子的碎屑,俏皮地說道:“我倒覺得此刻的西湖,像極了《洛神賦》裏所寫的‘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你瞧那霧裏的橋影,可不恰似洛神的裙帶?”


    鍾清菡轉身從艙中取出瑤琴,指尖剛剛落在琴弦之上,忽然一陣微風拂過,將雪儀手中的書卷吹得翻動了書頁。三人的目光同時被吸引過去,隻見書頁恰好停留在“南屏晚鍾”的插圖上,而遠處南屏山的輪廓,恰好被雲絮勾勒出柔和的金邊,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白靜見狀,突然拍手笑道:“不如我們以這西湖十景為題,各自作一首詩如何?我便以這‘曲院風荷’起興——‘綠雲千頃擁紅妝,珠露凝香入畫舫’……”


    話音未落,畫舫已緩緩行至平湖秋月的水榭。鍾清菡指尖輕挑,《平湖秋月》的琴音如潺潺流水般悠悠漫開,雪儀望著水麵上如碎金般的陽光,輕聲和道:“‘碎玉沉波風剪浪,琉璃影裏月如霜’。”白靜聽得入了神,一不小心將手中的桂花糕掉落至甲板上,引得遊魚紛紛爭相啄食,她見狀,靈感突發,又吟出一句:“‘錦鱗銜得香屑去,惹得蓮舟笑聲長’!”


    琴音、詩聲與水聲相互交織之時,晨霧已漸漸消散。三位佳人憑欄而立,雪儀的月白比甲、白靜的藕荷襦裙、鍾清菡的黛綠羅裙在湖光山色的映襯下相映成趣,宛如三朵並蒂蓮綻放在畫舫之上,美不勝收。遠處隱隱傳來鍾聲,驚起一群白鷺翩翩掠過雷峰塔尖,那振翅的聲響與畫舫欸乃的櫓聲相互應和,為這西湖的絕美景致添上了最為靈動的一筆。


    鍾清菡忽然停下琴音,手指前方笑著說道:“看那‘柳浪聞鶯’的牌坊下,可是賣桂花糖糕的船家?”白靜聽聞,眼睛瞬間發亮,滿是期待。雪儀則從容地從妝奩中取出碎銀,三人相視而笑的那一刻,湖風輕輕拂來,送來滿袖荷香,仿佛將這半日的悠然遊賞,釀成了一壇令人沉醉的江南春酒,讓人迴味無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9039143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90391439並收藏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