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重修塔基 文心永固
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 作者:用戶903914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暮色如血,殘陽的餘暉給青石板路鍍上一層詭異的暗紅色。清脆的馬蹄聲在寂靜的古道上格外突兀,仿若玉碎之音,驚起幾隻棲息在屋簷下的寒鴉,它們發出淒厲的叫聲,撲棱棱地飛向灰暗的天空。鬼子六眉頭緊鎖,手不自覺地按在腰間的驚鴻劍上,劍身在劍鞘中莫名震顫不止,仿佛感知到了前方的危險,這異常的動靜讓他心中警鈴大作,一股寒意順著脊梁骨蔓延開來。
就在前方三丈之處,半截埋入土牆的石龜馱碑,正緩緩滲出墨色的血珠,那血珠粘稠如瀝青,散發著刺鼻的腥臭味。碑首雕刻的贔屭,其雙目竟泛起幽幽紅光,仿佛有一雙無形的眼睛正透過這石雕,冷冷地注視著他們,令人不寒而栗。
李一背負雙手,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般立於殘碑左側,他那枯瘦如柴的手指輕輕劃過碑身已然剝落的銘文,每一次觸碰都仿佛帶著歲月的滄桑。“此乃華陽古塔第三層的鎮塔碑,”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從古老的歲月中傳來,“碑中‘龍脊八鎖’符文,已被邪力腐蝕七處。” 話語間,一絲憂慮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他深知這意味著一場巨大的危機即將降臨。
與此同時,長公主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指尖的冰晶突然炸裂,發出清脆的聲響。霜華劍如同受到召喚的靈物,自動出鞘,帶著一道寒芒懸於碑頂。冰藍劍氣順著碑身的裂紋遊走,所到之處,那些墨色血珠竟被凝結成尖銳的冰棱。長公主神色凝重,緊咬著下唇,眼中滿是擔憂:“三百年前,師父曾言,華陽塔基鎮壓著九處地脈龍喉。如今,第七處龍喉的‘逆血封脈’已然出現,塔身必然會有異動。” 她的聲音微微顫抖,透露出對未知危險的恐懼。
話音未落,西北方天際突然閃過一道紫電,如同一條憤怒的巨龍撕裂了暗沉的天空。緊接著,古塔十三層簷角懸掛的銅鈴同時炸響,震耳欲聾的鈴聲在空氣中迴蕩,震落的銅鏽在半空竟聚集成黑血觸須,這些觸須如同活物般扭動著,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息,朝著眾人張牙舞爪地撲來。
鬼子六見狀,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他迅速解下狀元綬帶,毫不猶豫地拋向碑頂。綬帶上的鎏金符文化作鎖鏈,如同一道金色的閃電,纏住了贔屭的頭顱。“師伯,您可還記得塔底地宮的‘文心劍匣’?” 他大聲喊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當年殿試時,先帝曾說,匣中藏有曆代狀元的策論真跡,或許能夠克製這邪煞煉魂之術。” 此刻的他,心中滿是對勝利的渴望,希望能找到方法化解這場危機。
說話間,驚鴻劍突然破土而出,帶著淩厲的氣勢,劍尖挑起半塊殘碑。眾人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隻見碑文背麵竟刻著殘缺的太極圖案,陰陽魚眼處分別嵌著一枚冰晶與劍穗,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奧秘。
李一原本撫須的手指驟然停住,灰袍下擺無風自動,獵獵作響。他沉聲道:“難怪赫連洪殘魂要引動紫雪破封。這華陽塔本是道家鎖龍陣,若被邪煞占據‘陽極’,整座塔便會化作煉魂爐!”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警惕,深知一旦讓邪煞得逞,後果將不堪設想。
說罷,他雙掌按在殘碑兩側,劍罡順著碑文脈絡遊走,所過之處,碑身浮現出密密麻麻的劍痕。那些黑血觸須一碰到劍痕便即刻潰散,在地麵聚成三朵血色劍蓮,散發著詭異的光芒。
長公主突然踉蹌後退,臉色變得更加蒼白,掌心的冰晶爆發出刺目藍光。玄牝珠的冰力與霜華劍產生共鳴,竟在殘碑前凝結出半座冰塔虛影。她驚唿道:“不好!山精在借塔身聚煞!” 聲音中充滿了驚恐,她能感覺到一股邪惡的力量正在不斷壯大。
話音未落,冰塔虛影突然炸裂,無數冰棱化作信鴿,飛向古塔各層。仔細看去,每隻信鴿爪間都係著鬼子六的策論殘頁,仿佛帶著某種使命。
鬼子六當機立斷,咬破舌尖,一股血腥味在口中彌漫開來,他噴出文心劍血。血珠落在殘碑的太極圖上,竟將陰陽魚眼處的冰晶與劍穗激活。驚鴻劍突然化作青虹,帶著耀眼的光芒鑽入碑中。劍身紋路與碑文劍痕完美重合,碑頂贔屭雙目紅光漸漸褪去,口中緩緩吐出一卷被血汙浸透的絹帛。
“是《華陽塔誌》!” 李一接過絹帛的瞬間,碑身突然震動,地底傳來齒輪轉動的轟鳴,仿佛沉睡已久的巨獸正在蘇醒。殘碑下方,竟緩緩露出通往地宮的石階,黑暗深邃的地宮仿佛在召喚著他們。
三人踏入地宮的刹那,頭頂突然落下萬千劍罡虛影,如同一道巨大的瀑布傾瀉而下。鬼子六的狀元綬帶金光大盛,將劍罡凝成護罩,為他們抵擋住這強大的攻擊。
“這些是曆代祖師的守塔劍氣。” 長公主指著石壁浮雕,將冰藍靈氣注入浮雕縫隙,竟映出三百年前師門布下鎖龍陣的景象。她眼中閃過一絲震撼,說道:“看!師父當年用玄牝珠封了‘陰極’,而陽極…… 陽極竟是狀元策論!” 這個發現讓她對這座古塔的奧秘有了更深的認識。
李一突然停步,眼神中充滿了焦急,他指向中央石匣。匣身刻著的 “文心” 二字正在滴血,仿佛在訴說著危險的臨近。“鬼子六,快用你的文氣催匣!” 他急切地說道,“赫連洪殘魂已占了塔頂‘陽極’,若不盡快取出劍匣中的‘正氣筆’,子時一到……”
話未說完,石匣突然炸裂,飛出的並非毛筆,而是一柄三寸長的玉劍。劍柄處,赫然刻著新科狀元的印鑒,散發著神秘的光芒。
玉劍出鞘的瞬間,整個地宮突然翻轉,眾人隻感覺天旋地轉。鬼子六的策論殘頁自動拚合,在穹頂組成巨大的 “正” 字金紋。長公主的玄牝珠與玉劍產生共鳴,冰藍靈氣順著金紋流淌,竟將十三層塔身的輪廓在虛空中勾勒出來,如同一個巨大的神秘法陣。
“原來華陽塔是活陣!” 李一雙手結印,將劍罡注入塔基,大聲說道:“陽極需文氣鎮邪,陰極靠玄冰鎖煞,而塔心…… 塔心是曆代祖師的劍心!”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興奮與激動,仿佛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鬼子六將玉劍插入掌心,文心劍血順著劍脊流入塔基,十三層塔身同時亮起青芒,光芒萬丈。長公主拋出玄牝珠,懸於塔頂,冰藍靈氣化作鎖鏈,纏住紫雪凝成的咒文,那些 “子時破封” 的黑字竟被凍成冰雕。
就在此時,塔外傳來山精的嘶吼,聲音震耳欲聾,紫雪如瀑布般灌入地宮。然而,紫雪觸碰到文氣金紋的瞬間,竟化作墨色血珠,在空中炸開。
“快!按三才方位站定!” 李一的劍罡虛影融入塔心,鬼子六的文氣化作遊龍纏繞塔身,長公主的冰力在每層塔簷結成劍棱。三人齊心協力,與邪祟展開了最後的較量。
當三股力量交匯的刹那,整座華陽塔突然拔地而起,仿佛要衝破天際。塔基露出的九處龍喉噴出血色光柱,卻被塔身劍罡一一震碎,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鬼子六看著玉劍上漸生的 “仁” 字紋路,突然領悟師父所言 “劍心通明” 的真意 —— 原來鎮邪的關鍵,從來不是威力,而是本心。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而清澈,心中充滿了對正義的信念。
殘陽最後一縷金光掠過塔頂時,十三層塔刹突然迸發出萬道劍罡,將紫雪凝成的九眼陰影斬碎。長公主掌心的冰晶裂紋中,赫連洪殘魂發出最後一聲哀嚎。而鬼子六的文氣鎖鏈早已化作金絲,將邪煞徹底封入玉劍。
李一拾起地上的《華陽塔誌》殘頁,隻見最後一行小字在月光下顯形:“塔破需重修,心正則邪消。” 他輕輕撫摸著這些文字,仿佛在感受著歲月的沉澱。
當第一縷晨光照亮塔基時,鬼子六發現玉劍已化作碑銘。劍身上的 “仁” 字與策論金紋融合,在殘碑上組成新的 “鎮邪” 二字,散發著神聖的光芒。長公主的玄牝珠懸於塔心,冰藍光芒透過十三層塔窗,將每一層的劍痕符文都映照得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這段傳奇的故事。
李一從劍塚取來的鎮邪劍胚化作塔釘,深深紮入九處龍喉。劍身刻著的 “劍分陰陽” 四字與塔心的 “心正無邪” 遙遙唿應,仿佛在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原來重修古塔並非單純砌磚,而是穩固本心。” 鬼子六撫摸著碑身新生的紋路,驚鴻劍突然自動出鞘,將空中殘留的黑血觸須震成齏粉。他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長公主指尖凝出冰符,將《華陽塔誌》殘頁複刻成十三塊玉簡。每塊玉簡都融入了她的玄冰靈氣與鬼子六的文氣,仿佛承載著他們的希望與信念。
李一看著塔尖重新懸掛的銅鈴,突然想起師父臨終前的話:“真正的鎖龍陣,不在地脈,而在人心。”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懷念與感慨,仿佛看到了師父慈祥的麵容。
當最後一塊劍胚嵌入塔基時,整座華陽塔突然發出嗡鳴,聲音響徹雲霄。十三層塔簷同時垂下金紋鎖鏈,將九處龍喉牢牢鎖住。鬼子六的狀元綬帶化作塔刹寶頂,鎏金符文在陽光下流轉,竟形成一道肉眼可見的文氣屏障,守護著這座古塔和這片土地。
長公主望著塔內漸漸亮起的劍罡虛影,忽然明白為何赫連洪殘魂要選在子時破封 —— 原來邪煞最畏懼的,從來不是威力,而是生生不息的文心與劍膽。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心中暗暗發誓,要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
遠處傳來雲袖的傳音,帶著劫後餘生的喜悅:“長公主,地脈羅盤指針穩了!紫雪…… 紫雪變成了琉璃!”
三人同時望向塔外,隻見北方山巒的紫雪盡數化作透明晶體,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芒。那些曾被邪煞汙染的地脈,此刻正湧出清澈的靈泉,仿佛在慶祝這場勝利。
李一撫須長歎,灰袍在晨風中鼓蕩如帆:“看來這華陽古塔的重修,不僅鎮了邪煞,更喚醒了地脈。”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欣慰與感慨,仿佛看到了這片土地美好的未來。
鬼子六將驚鴻劍插入新立的石碑,劍穗上的鎏金綬帶隨風輕擺,與塔頂寶頂的金紋遙遙唿應。長公主的霜華劍自動飛迴劍鞘,劍身上的黑紋已被玄冰靈氣洗淨,反而多了幾分溫潤的光澤。
當第一聲晨鍾從塔內響起時,三人同時抬頭望向十三層塔刹 —— 那裏不知何時多了一隻銜著玉簡的冰藍信鴿,玉簡上 “文心劍膽,永鎮山河” 八個字,正在朝陽中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這段傳奇故事的不朽篇章。
就在前方三丈之處,半截埋入土牆的石龜馱碑,正緩緩滲出墨色的血珠,那血珠粘稠如瀝青,散發著刺鼻的腥臭味。碑首雕刻的贔屭,其雙目竟泛起幽幽紅光,仿佛有一雙無形的眼睛正透過這石雕,冷冷地注視著他們,令人不寒而栗。
李一背負雙手,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般立於殘碑左側,他那枯瘦如柴的手指輕輕劃過碑身已然剝落的銘文,每一次觸碰都仿佛帶著歲月的滄桑。“此乃華陽古塔第三層的鎮塔碑,”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從古老的歲月中傳來,“碑中‘龍脊八鎖’符文,已被邪力腐蝕七處。” 話語間,一絲憂慮在他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他深知這意味著一場巨大的危機即將降臨。
與此同時,長公主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指尖的冰晶突然炸裂,發出清脆的聲響。霜華劍如同受到召喚的靈物,自動出鞘,帶著一道寒芒懸於碑頂。冰藍劍氣順著碑身的裂紋遊走,所到之處,那些墨色血珠竟被凝結成尖銳的冰棱。長公主神色凝重,緊咬著下唇,眼中滿是擔憂:“三百年前,師父曾言,華陽塔基鎮壓著九處地脈龍喉。如今,第七處龍喉的‘逆血封脈’已然出現,塔身必然會有異動。” 她的聲音微微顫抖,透露出對未知危險的恐懼。
話音未落,西北方天際突然閃過一道紫電,如同一條憤怒的巨龍撕裂了暗沉的天空。緊接著,古塔十三層簷角懸掛的銅鈴同時炸響,震耳欲聾的鈴聲在空氣中迴蕩,震落的銅鏽在半空竟聚集成黑血觸須,這些觸須如同活物般扭動著,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息,朝著眾人張牙舞爪地撲來。
鬼子六見狀,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然,他迅速解下狀元綬帶,毫不猶豫地拋向碑頂。綬帶上的鎏金符文化作鎖鏈,如同一道金色的閃電,纏住了贔屭的頭顱。“師伯,您可還記得塔底地宮的‘文心劍匣’?” 他大聲喊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當年殿試時,先帝曾說,匣中藏有曆代狀元的策論真跡,或許能夠克製這邪煞煉魂之術。” 此刻的他,心中滿是對勝利的渴望,希望能找到方法化解這場危機。
說話間,驚鴻劍突然破土而出,帶著淩厲的氣勢,劍尖挑起半塊殘碑。眾人驚訝地瞪大了眼睛,隻見碑文背麵竟刻著殘缺的太極圖案,陰陽魚眼處分別嵌著一枚冰晶與劍穗,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奧秘。
李一原本撫須的手指驟然停住,灰袍下擺無風自動,獵獵作響。他沉聲道:“難怪赫連洪殘魂要引動紫雪破封。這華陽塔本是道家鎖龍陣,若被邪煞占據‘陽極’,整座塔便會化作煉魂爐!”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與警惕,深知一旦讓邪煞得逞,後果將不堪設想。
說罷,他雙掌按在殘碑兩側,劍罡順著碑文脈絡遊走,所過之處,碑身浮現出密密麻麻的劍痕。那些黑血觸須一碰到劍痕便即刻潰散,在地麵聚成三朵血色劍蓮,散發著詭異的光芒。
長公主突然踉蹌後退,臉色變得更加蒼白,掌心的冰晶爆發出刺目藍光。玄牝珠的冰力與霜華劍產生共鳴,竟在殘碑前凝結出半座冰塔虛影。她驚唿道:“不好!山精在借塔身聚煞!” 聲音中充滿了驚恐,她能感覺到一股邪惡的力量正在不斷壯大。
話音未落,冰塔虛影突然炸裂,無數冰棱化作信鴿,飛向古塔各層。仔細看去,每隻信鴿爪間都係著鬼子六的策論殘頁,仿佛帶著某種使命。
鬼子六當機立斷,咬破舌尖,一股血腥味在口中彌漫開來,他噴出文心劍血。血珠落在殘碑的太極圖上,竟將陰陽魚眼處的冰晶與劍穗激活。驚鴻劍突然化作青虹,帶著耀眼的光芒鑽入碑中。劍身紋路與碑文劍痕完美重合,碑頂贔屭雙目紅光漸漸褪去,口中緩緩吐出一卷被血汙浸透的絹帛。
“是《華陽塔誌》!” 李一接過絹帛的瞬間,碑身突然震動,地底傳來齒輪轉動的轟鳴,仿佛沉睡已久的巨獸正在蘇醒。殘碑下方,竟緩緩露出通往地宮的石階,黑暗深邃的地宮仿佛在召喚著他們。
三人踏入地宮的刹那,頭頂突然落下萬千劍罡虛影,如同一道巨大的瀑布傾瀉而下。鬼子六的狀元綬帶金光大盛,將劍罡凝成護罩,為他們抵擋住這強大的攻擊。
“這些是曆代祖師的守塔劍氣。” 長公主指著石壁浮雕,將冰藍靈氣注入浮雕縫隙,竟映出三百年前師門布下鎖龍陣的景象。她眼中閃過一絲震撼,說道:“看!師父當年用玄牝珠封了‘陰極’,而陽極…… 陽極竟是狀元策論!” 這個發現讓她對這座古塔的奧秘有了更深的認識。
李一突然停步,眼神中充滿了焦急,他指向中央石匣。匣身刻著的 “文心” 二字正在滴血,仿佛在訴說著危險的臨近。“鬼子六,快用你的文氣催匣!” 他急切地說道,“赫連洪殘魂已占了塔頂‘陽極’,若不盡快取出劍匣中的‘正氣筆’,子時一到……”
話未說完,石匣突然炸裂,飛出的並非毛筆,而是一柄三寸長的玉劍。劍柄處,赫然刻著新科狀元的印鑒,散發著神秘的光芒。
玉劍出鞘的瞬間,整個地宮突然翻轉,眾人隻感覺天旋地轉。鬼子六的策論殘頁自動拚合,在穹頂組成巨大的 “正” 字金紋。長公主的玄牝珠與玉劍產生共鳴,冰藍靈氣順著金紋流淌,竟將十三層塔身的輪廓在虛空中勾勒出來,如同一個巨大的神秘法陣。
“原來華陽塔是活陣!” 李一雙手結印,將劍罡注入塔基,大聲說道:“陽極需文氣鎮邪,陰極靠玄冰鎖煞,而塔心…… 塔心是曆代祖師的劍心!”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興奮與激動,仿佛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秘密。
鬼子六將玉劍插入掌心,文心劍血順著劍脊流入塔基,十三層塔身同時亮起青芒,光芒萬丈。長公主拋出玄牝珠,懸於塔頂,冰藍靈氣化作鎖鏈,纏住紫雪凝成的咒文,那些 “子時破封” 的黑字竟被凍成冰雕。
就在此時,塔外傳來山精的嘶吼,聲音震耳欲聾,紫雪如瀑布般灌入地宮。然而,紫雪觸碰到文氣金紋的瞬間,竟化作墨色血珠,在空中炸開。
“快!按三才方位站定!” 李一的劍罡虛影融入塔心,鬼子六的文氣化作遊龍纏繞塔身,長公主的冰力在每層塔簷結成劍棱。三人齊心協力,與邪祟展開了最後的較量。
當三股力量交匯的刹那,整座華陽塔突然拔地而起,仿佛要衝破天際。塔基露出的九處龍喉噴出血色光柱,卻被塔身劍罡一一震碎,發出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鬼子六看著玉劍上漸生的 “仁” 字紋路,突然領悟師父所言 “劍心通明” 的真意 —— 原來鎮邪的關鍵,從來不是威力,而是本心。他的眼神變得堅定而清澈,心中充滿了對正義的信念。
殘陽最後一縷金光掠過塔頂時,十三層塔刹突然迸發出萬道劍罡,將紫雪凝成的九眼陰影斬碎。長公主掌心的冰晶裂紋中,赫連洪殘魂發出最後一聲哀嚎。而鬼子六的文氣鎖鏈早已化作金絲,將邪煞徹底封入玉劍。
李一拾起地上的《華陽塔誌》殘頁,隻見最後一行小字在月光下顯形:“塔破需重修,心正則邪消。” 他輕輕撫摸著這些文字,仿佛在感受著歲月的沉澱。
當第一縷晨光照亮塔基時,鬼子六發現玉劍已化作碑銘。劍身上的 “仁” 字與策論金紋融合,在殘碑上組成新的 “鎮邪” 二字,散發著神聖的光芒。長公主的玄牝珠懸於塔心,冰藍光芒透過十三層塔窗,將每一層的劍痕符文都映照得清晰可見,仿佛在訴說著這段傳奇的故事。
李一從劍塚取來的鎮邪劍胚化作塔釘,深深紮入九處龍喉。劍身刻著的 “劍分陰陽” 四字與塔心的 “心正無邪” 遙遙唿應,仿佛在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
“原來重修古塔並非單純砌磚,而是穩固本心。” 鬼子六撫摸著碑身新生的紋路,驚鴻劍突然自動出鞘,將空中殘留的黑血觸須震成齏粉。他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長公主指尖凝出冰符,將《華陽塔誌》殘頁複刻成十三塊玉簡。每塊玉簡都融入了她的玄冰靈氣與鬼子六的文氣,仿佛承載著他們的希望與信念。
李一看著塔尖重新懸掛的銅鈴,突然想起師父臨終前的話:“真正的鎖龍陣,不在地脈,而在人心。”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懷念與感慨,仿佛看到了師父慈祥的麵容。
當最後一塊劍胚嵌入塔基時,整座華陽塔突然發出嗡鳴,聲音響徹雲霄。十三層塔簷同時垂下金紋鎖鏈,將九處龍喉牢牢鎖住。鬼子六的狀元綬帶化作塔刹寶頂,鎏金符文在陽光下流轉,竟形成一道肉眼可見的文氣屏障,守護著這座古塔和這片土地。
長公主望著塔內漸漸亮起的劍罡虛影,忽然明白為何赫連洪殘魂要選在子時破封 —— 原來邪煞最畏懼的,從來不是威力,而是生生不息的文心與劍膽。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心中暗暗發誓,要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
遠處傳來雲袖的傳音,帶著劫後餘生的喜悅:“長公主,地脈羅盤指針穩了!紫雪…… 紫雪變成了琉璃!”
三人同時望向塔外,隻見北方山巒的紫雪盡數化作透明晶體,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芒。那些曾被邪煞汙染的地脈,此刻正湧出清澈的靈泉,仿佛在慶祝這場勝利。
李一撫須長歎,灰袍在晨風中鼓蕩如帆:“看來這華陽古塔的重修,不僅鎮了邪煞,更喚醒了地脈。”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欣慰與感慨,仿佛看到了這片土地美好的未來。
鬼子六將驚鴻劍插入新立的石碑,劍穗上的鎏金綬帶隨風輕擺,與塔頂寶頂的金紋遙遙唿應。長公主的霜華劍自動飛迴劍鞘,劍身上的黑紋已被玄冰靈氣洗淨,反而多了幾分溫潤的光澤。
當第一聲晨鍾從塔內響起時,三人同時抬頭望向十三層塔刹 —— 那裏不知何時多了一隻銜著玉簡的冰藍信鴿,玉簡上 “文心劍膽,永鎮山河” 八個字,正在朝陽中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這段傳奇故事的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