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名花遠發天山雪 白靜繼承守一真傳
用戶90391439的新書:悟 作者:用戶903914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修仙道統的傳承脈絡中,李一、雲逸、白靜等諸位師尊,皆於守一真人門下受業,承蒙其傳道授業解惑。迴溯至三年之前,守一真人雲遊四海,行至天山。彼時,真人腳踏皚皚白雪,奮力攀至天山之巔。在那山巔之上,有一幽深靜謐之山洞,真人擇此閉關修行。
真人於山洞之中,盤坐於冰岩之上,神色肅穆,閉目凝神,將自身畢生修為傾注於《守一心經》的凝練創作之中。隻見其筆鋒遊走如龍蛇,墨韻間似蘊含著天地玄機。當經文最終完稿之際,真人麵容雖如雪般皎潔純淨,然氣息已然微弱如遊絲。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真人立下遺言,指定白靜承接其衣缽,並鄭重命她親赴天山,迎迴舍利。
白靜聽聞此訊,悲痛之情湧上心頭,淚珠悄然凝於睫間。她五指下意識地攥緊袖口,內心之中,悲慟與使命如兩把利刃,狠狠地剜著她的心。隨後,她與雪儀當機立斷,連夜收拾行囊,準備踏上征程。白靜將竹劍穩穩係於腰間,雪儀則手持玉劍,二人在行囊中塞滿了辟穀丹與火符,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那風雪漫天的天山之路。
在二人翻越斷崖之時,雪儀施展精妙輕功,踏冰而行,身姿輕盈飄逸。而白靜卻忽然察覺到身後一股惡風迅猛襲來,轉頭便見一頭雪豹自峭壁之上猛然躍下,其利爪如鉤,徑直朝著白靜的咽喉迅猛撲來。白靜反應敏捷,瞬間旋身擰腕,青鋼劍“錚”的一聲,清脆出鞘。劍鋒如電,擦過豹爪,濺起一串耀眼的火星。與此同時,雪儀順勢迅速擲出三枚冰錐,冰刃帶著淩厲的勁道,穿透豹腹。雪豹發出一聲震天的獸吼,吼聲震得周圍的積雪簌簌而落。
之後,她們又遭遇了暴雪夜行的艱難處境。凜冽的寒風如刀割麵,疼痛難忍。白靜運轉真氣,護住周身,而雪儀卻被凍得指尖發紫。見狀,白靜毫不猶豫地撕下衣襟,細心地裹住雪儀的手。二人相互扶持,在茫茫雪原上,一步一步地踩出深淺交錯的腳印。
曆經千辛萬苦,二人終於抵達天山之巔。白靜走上前去,用力推開山洞那冰封的石門。刹那間,洞內刺骨的寒氣撲麵而來。她懷著虔誠與悲痛之情,跪於冰岩之前,行三拜之禮。磕頭時,額頭觸碰到冰麵,尖銳的碎冰碴紮入掌心,鑽心的疼痛卻未能動搖她的意誌。她的目光緩緩掃過洞壁,隻見守一真人枯坐於內,身姿如鬆,須發皆被霜雪覆蓋。在其膝前的石台之上,放置著舍利子,而記載著畢生心血的《守一心經》竹卷,則以冰絲精心捆紮,封口處凝著真人最後一道真氣封印,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氣息。
白靜顫抖著雙手,輕輕解開冰絲。就在此時,忽聞洞外狂風驟起,風聲唿嘯,仿佛有萬鬼齊聲哀嚎,令人毛骨悚然。她急忙轉身,隻見一道幽光如閃電般破空而來。定睛一看,竟是一隻雪狼,通體泛著冥藍磷火,其瞳孔猶如翻滾的熔岩,散發著詭異的光芒。雪狼前爪猛地蹬地,激起無數冰晶,獠牙距離白靜不過三尺之遙,形勢萬分危急。
白靜迅速疾退半步,劍訣瞬間捏於指尖,劍身霎時泛起碧綠光芒,宛如翡翠般奪目。雪狼攻勢如電,迅猛撲來。白靜施展“流雲步”,側身巧妙閃避,同時劍刃斜削向雪狼的脖頸。然而,雪狼動作敏捷,白靜這一劍隻斬斷數縷狼毛。緊接著,雪狼尾巴橫掃過來,強大的力量使得冰壁瞬間崩裂。白靜借著崩裂的碎石蹬地騰空,劍勢陡然一轉,施展出“驚雷斬”,自上而下如雷霆般劈向狼首。雪狼竟以爪接劍,一時間火星迸濺,狼爪滲出黑血。白靜隻覺手腕一陣發麻,而雪狼卻趁機一口咬向她的左臂。就在齒鋒入肉的刹那,白靜忍痛將劍尖奮力刺向狼腹,劍氣如龍般破體而入。雪狼在哀嚎聲中,化為一道白光消散。在那光暈之中,守一真人的虛影浮現,隻見他拈須而笑,緩緩說道:“此狼乃我元神所化,意在試煉你的心誌。《守一心經》既已傳與你,你當以生機與殺氣並修,護我道統綿延不絕。”言畢,光影如星塵般飄散。
白靜謹遵師言,開始試劍。
她身姿挺拔,提劍而立,周身氣息流轉不息,將《守一心經》中的劍意巧妙融入劍招之中。隻見她身形舞動,劍影如幻,變化無窮。時而劍勢如清風拂柳,輕柔舒緩,卻在這輕柔之中暗藏著淩厲鋒芒;時而又似雷霆萬鈞,剛猛無匹,其勢不可阻擋。每一次揮劍,都帶起一道道淩厲的劍氣,在山洞之中縱橫交錯,如同一把把利刃,將周圍的冰壁切割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
突然,山洞之中彌漫起一層淡淡的霧氣,霧氣朦朧,仿若仙境。然而,霧氣之中隱隱有身影若隱若現,緩緩閃動。白靜頓時警惕起來,握緊手中的劍,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那些身影。隨著霧氣逐漸消散,那些身影逐漸清晰,竟是一個個由冰氣凝聚而成的幻影。它們張牙舞爪,氣勢洶洶地朝著白靜撲來。白靜麵無懼色,劍招越發淩厲,在幻影群中穿梭自如,身形靈動如燕。每一劍都精準無比,準確地斬碎一個幻影,展現出了高超的劍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靜越打越得心應手,她的劍與《守一心經》的劍意完美融合,達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自身的修為也在這不斷的磨練之中,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當最後一個幻影消散,山洞恢複了平靜。白靜收劍而立,臉上露出了自信而欣慰的笑容。她深知,自己已成功通過了這次試劍,也將帶著守一真人的遺願,踏上全新的征程。
此時,白靜的劍法已然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即將突破現有的境界。其劍勢宛如春天裏蓬勃生長的萬物,充滿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每一劍揮出,仿佛都蘊含著天地間的靈氣,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充滿希望的力量。
然而,這劍勢並非僅僅隻有柔和的生機之力,其中更蘊含著一種凜冽的殺氣。此殺氣猶如寒冬的凜冽寒風,冰冷刺骨,能夠斬妖除魔,扞衛本心。當白靜揮舞著手中的劍時,這股殺氣便如影隨形,令人不寒而栗,心生敬畏。
更為奇妙的是,白靜能夠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劍法之間自由轉換,且轉換得自然流暢,毫無生硬之感。她可以在一瞬間從充滿生機的劍法切換到凜冽殺氣的劍法,又能在眨眼之間再迴歸到原來的狀態。這種隨心所欲的轉換,使得她的劍法更加變幻莫測,令人難以捉摸,防不勝防。
在歸途中,白靜偶然間瞥見一朵潔白如雪的雪蓮,綻放在冰隙之間。那雪蓮宛如仙子下凡,亭亭玉立,花瓣潔白如雪,純淨無瑕,花蕊金黃如蜜,嬌豔欲滴,同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令人心曠神怡。
白靜被這美麗的景象深深吸引,她小心翼翼地撥開積雪,動作輕柔,生怕驚擾了這沉睡的花朵。當她的指尖輕輕觸碰到花瓣時,一股微弱卻溫暖的暖流,突然從掌心傳來,順著她的經脈緩緩流淌。這股暖流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在她的身體裏自在遊走,讓她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舒適與放鬆,仿佛所有的疲憊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與此同時,雪儀也注意到了這朵雪蓮。她腳步輕盈,宛如仙子漫步,走到冰麵邊緣。手中握著一把精致的劍鞘,隻見她手腕輕輕一轉,劍鞘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姿態優美,輕輕地叩擊在冰麵上。隨著清脆悅耳的聲響,冰麵上的積雪紛紛震落,露出了雪蓮的根部。
雪儀的手法嫻熟而靈巧,每一次叩擊都恰到好處,精準無比。既不會對雪蓮造成絲毫傷害,又能將積雪震落得幹幹淨淨。她的動作優雅而迅速,猶如一場華麗的舞蹈,讓人不禁為之傾倒,讚歎不已。之後,雪儀又在別處尋得了幾株雪蓮,均小心采摘,妥善保存。
迴到青城山後,白靜於聽竹軒展開《守一心經》竹卷。此時,墨字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竟在燭光的映照下流轉著金色的光芒,神秘而耀眼。她與雪儀在夜間潛心研讀經文。忽然,聽聞山下有一群身著黑衣之人浩浩蕩蕩而來,自稱是天山派。為首者目光如鷹,銳利如刃,袖中暗藏玄鐵鏢,氣勢洶洶,來意不善。
白靜從容出殿迎客,竹劍悄然隱於袖內,看似平靜,實則暗藏玄機。雪儀則不動聲色地悄然布下“九宮劍陣”暗樁,並巧妙結合運用在溫泉石壁上學得的劍陣之法,嚴陣以待。
天山派眾人咄咄相逼,黑衣眾紛紛拔刀,呈圍攏之勢,將白靜和雪儀包圍其中。白靜神色鎮定,劍指蒼穹,強大的劍氣激蕩而出,激得簷角銅鈴狂顫,發出清脆的聲響。她大聲說道:“青城山的經卷,乃本派傳承之寶,豈容外人染指!”與此同時,雪儀驟發“冰魄訣”,刹那間,地磚瞬間凝結成寒霜,敵人的雙腳皆被牢牢滯住。
白靜施展出劍走“生殺雙道”之法,劍法變幻莫測。時而劍如柳絮拂麵,充滿生機盎然之意;時而劍似玄鐵墜地,散發著凜冽的殺氣。當敵人的刀劈來時,她以劍脊巧妙地卸去力道,化解危機。雪儀則趁此間隙,施展“纏絲劍”,巧妙地將三柄鋼刀絞飛半空。最終,雪儀劍勢突變,如天河倒卷,氣勢磅礴。眾敵的刀劍皆被卷入這強大的劍勢旋渦之中,紛紛墜地,發出鏗然之聲。
眾人見狀,皆被白靜和雪儀的實力所震懾,紛紛拜服在地,發誓永不來犯。
不久之後,李一攜林夫人、胡欣怡等返迴青城山。眾人潛心研讀《心經》,經過深入探討,李一決定將其中有關醫理的部分抄錄下來。在抄錄心經醫理之時,燭火映照下,其眉間隱隱浮現出青芒,仿佛與經文產生了某種神秘的共鳴。
白靜取出雪蓮相贈,李一輕撫雪蓮,感慨歎曰:“此物珍貴異常,可用於煉製‘迴春丹’,或許太後的痼疾能夠因此得到緩解。”秋寒將至,胡欣怡催促眾人趕赴伊川。李一行前,贈予白靜三枚銀票,票麵紋著暗雲符,此符暗藏玄機,可兌萬金,足見其珍貴。
一日,白靜身著一襲素白長裙,肌膚晶瑩剔透,宛如新剝的荔枝,吹彈可破。其體態豐盈而優雅,舉手投足間散發著成熟而迷人的韻味。她手持雙劍,立於院中,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氣質超凡脫俗。
白靜開始傳授雪儀雙劍之道。隻見她劍先若春溪潺潺,劍勢輕柔舒緩,仿佛春天裏流淌的溪水,潺潺作響,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然而,轉瞬間,劍勢忽轉如霜刃裂空,劍氣淩厲逼人,在空中迅速織出生殺交織的紋網,令人膽寒,展現出了劍法的剛猛與淩厲。
雪儀瞪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看著白靜的每一個動作,被其精湛的劍法所深深震撼。她努力學習著雙劍之道,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白靜的身姿在劍氣的映襯下,更顯婀娜多姿,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美感,仿佛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然而,雪儀在苦練過程中,卻遭遇了瓶頸,難以突破。
數日後,雪儀前來告別白靜師叔。她提及昔日李太白仗劍遊曆天下,豪情萬丈,因此深受觸動,最終決意重遊天山昆侖,以尋求劍術上的突破。白靜頷首應允,深知出門在外諸多不便,甚至存在諸多危險,便細細囑咐其處處小心謹慎。言罷,白靜又拿出李一帶來的一張銀票,交予雪儀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吩咐雲逸道長為雪儀多準備幾套厚襖,以抵禦嚴寒。還為她挑選了一匹溫順且耐跑的馬匹,確保其旅途順利。凡此種種,關懷備至,無一遺漏。
臨行前夜,白靜為雪儀縫補劍袍裂口,針線遊走之間,竟如劍氣般流暢自然。雲逸在備馬時,以桃木符鎮於馬首,以防山邪侵擾。次日,雪儀踏馬離山,迴首望去,隻見白靜立於山門,白衣如雪,劍穗隨風飄若遊龍,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
真人於山洞之中,盤坐於冰岩之上,神色肅穆,閉目凝神,將自身畢生修為傾注於《守一心經》的凝練創作之中。隻見其筆鋒遊走如龍蛇,墨韻間似蘊含著天地玄機。當經文最終完稿之際,真人麵容雖如雪般皎潔純淨,然氣息已然微弱如遊絲。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真人立下遺言,指定白靜承接其衣缽,並鄭重命她親赴天山,迎迴舍利。
白靜聽聞此訊,悲痛之情湧上心頭,淚珠悄然凝於睫間。她五指下意識地攥緊袖口,內心之中,悲慟與使命如兩把利刃,狠狠地剜著她的心。隨後,她與雪儀當機立斷,連夜收拾行囊,準備踏上征程。白靜將竹劍穩穩係於腰間,雪儀則手持玉劍,二人在行囊中塞滿了辟穀丹與火符,毅然決然地踏上了那風雪漫天的天山之路。
在二人翻越斷崖之時,雪儀施展精妙輕功,踏冰而行,身姿輕盈飄逸。而白靜卻忽然察覺到身後一股惡風迅猛襲來,轉頭便見一頭雪豹自峭壁之上猛然躍下,其利爪如鉤,徑直朝著白靜的咽喉迅猛撲來。白靜反應敏捷,瞬間旋身擰腕,青鋼劍“錚”的一聲,清脆出鞘。劍鋒如電,擦過豹爪,濺起一串耀眼的火星。與此同時,雪儀順勢迅速擲出三枚冰錐,冰刃帶著淩厲的勁道,穿透豹腹。雪豹發出一聲震天的獸吼,吼聲震得周圍的積雪簌簌而落。
之後,她們又遭遇了暴雪夜行的艱難處境。凜冽的寒風如刀割麵,疼痛難忍。白靜運轉真氣,護住周身,而雪儀卻被凍得指尖發紫。見狀,白靜毫不猶豫地撕下衣襟,細心地裹住雪儀的手。二人相互扶持,在茫茫雪原上,一步一步地踩出深淺交錯的腳印。
曆經千辛萬苦,二人終於抵達天山之巔。白靜走上前去,用力推開山洞那冰封的石門。刹那間,洞內刺骨的寒氣撲麵而來。她懷著虔誠與悲痛之情,跪於冰岩之前,行三拜之禮。磕頭時,額頭觸碰到冰麵,尖銳的碎冰碴紮入掌心,鑽心的疼痛卻未能動搖她的意誌。她的目光緩緩掃過洞壁,隻見守一真人枯坐於內,身姿如鬆,須發皆被霜雪覆蓋。在其膝前的石台之上,放置著舍利子,而記載著畢生心血的《守一心經》竹卷,則以冰絲精心捆紮,封口處凝著真人最後一道真氣封印,散發著神秘而強大的氣息。
白靜顫抖著雙手,輕輕解開冰絲。就在此時,忽聞洞外狂風驟起,風聲唿嘯,仿佛有萬鬼齊聲哀嚎,令人毛骨悚然。她急忙轉身,隻見一道幽光如閃電般破空而來。定睛一看,竟是一隻雪狼,通體泛著冥藍磷火,其瞳孔猶如翻滾的熔岩,散發著詭異的光芒。雪狼前爪猛地蹬地,激起無數冰晶,獠牙距離白靜不過三尺之遙,形勢萬分危急。
白靜迅速疾退半步,劍訣瞬間捏於指尖,劍身霎時泛起碧綠光芒,宛如翡翠般奪目。雪狼攻勢如電,迅猛撲來。白靜施展“流雲步”,側身巧妙閃避,同時劍刃斜削向雪狼的脖頸。然而,雪狼動作敏捷,白靜這一劍隻斬斷數縷狼毛。緊接著,雪狼尾巴橫掃過來,強大的力量使得冰壁瞬間崩裂。白靜借著崩裂的碎石蹬地騰空,劍勢陡然一轉,施展出“驚雷斬”,自上而下如雷霆般劈向狼首。雪狼竟以爪接劍,一時間火星迸濺,狼爪滲出黑血。白靜隻覺手腕一陣發麻,而雪狼卻趁機一口咬向她的左臂。就在齒鋒入肉的刹那,白靜忍痛將劍尖奮力刺向狼腹,劍氣如龍般破體而入。雪狼在哀嚎聲中,化為一道白光消散。在那光暈之中,守一真人的虛影浮現,隻見他拈須而笑,緩緩說道:“此狼乃我元神所化,意在試煉你的心誌。《守一心經》既已傳與你,你當以生機與殺氣並修,護我道統綿延不絕。”言畢,光影如星塵般飄散。
白靜謹遵師言,開始試劍。
她身姿挺拔,提劍而立,周身氣息流轉不息,將《守一心經》中的劍意巧妙融入劍招之中。隻見她身形舞動,劍影如幻,變化無窮。時而劍勢如清風拂柳,輕柔舒緩,卻在這輕柔之中暗藏著淩厲鋒芒;時而又似雷霆萬鈞,剛猛無匹,其勢不可阻擋。每一次揮劍,都帶起一道道淩厲的劍氣,在山洞之中縱橫交錯,如同一把把利刃,將周圍的冰壁切割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
突然,山洞之中彌漫起一層淡淡的霧氣,霧氣朦朧,仿若仙境。然而,霧氣之中隱隱有身影若隱若現,緩緩閃動。白靜頓時警惕起來,握緊手中的劍,全神貫注地注視著那些身影。隨著霧氣逐漸消散,那些身影逐漸清晰,竟是一個個由冰氣凝聚而成的幻影。它們張牙舞爪,氣勢洶洶地朝著白靜撲來。白靜麵無懼色,劍招越發淩厲,在幻影群中穿梭自如,身形靈動如燕。每一劍都精準無比,準確地斬碎一個幻影,展現出了高超的劍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靜越打越得心應手,她的劍與《守一心經》的劍意完美融合,達到了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自身的修為也在這不斷的磨練之中,得到了顯著的提升。當最後一個幻影消散,山洞恢複了平靜。白靜收劍而立,臉上露出了自信而欣慰的笑容。她深知,自己已成功通過了這次試劍,也將帶著守一真人的遺願,踏上全新的征程。
此時,白靜的劍法已然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即將突破現有的境界。其劍勢宛如春天裏蓬勃生長的萬物,充滿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每一劍揮出,仿佛都蘊含著天地間的靈氣,讓人感受到一種蓬勃向上、充滿希望的力量。
然而,這劍勢並非僅僅隻有柔和的生機之力,其中更蘊含著一種凜冽的殺氣。此殺氣猶如寒冬的凜冽寒風,冰冷刺骨,能夠斬妖除魔,扞衛本心。當白靜揮舞著手中的劍時,這股殺氣便如影隨形,令人不寒而栗,心生敬畏。
更為奇妙的是,白靜能夠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劍法之間自由轉換,且轉換得自然流暢,毫無生硬之感。她可以在一瞬間從充滿生機的劍法切換到凜冽殺氣的劍法,又能在眨眼之間再迴歸到原來的狀態。這種隨心所欲的轉換,使得她的劍法更加變幻莫測,令人難以捉摸,防不勝防。
在歸途中,白靜偶然間瞥見一朵潔白如雪的雪蓮,綻放在冰隙之間。那雪蓮宛如仙子下凡,亭亭玉立,花瓣潔白如雪,純淨無瑕,花蕊金黃如蜜,嬌豔欲滴,同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令人心曠神怡。
白靜被這美麗的景象深深吸引,她小心翼翼地撥開積雪,動作輕柔,生怕驚擾了這沉睡的花朵。當她的指尖輕輕觸碰到花瓣時,一股微弱卻溫暖的暖流,突然從掌心傳來,順著她的經脈緩緩流淌。這股暖流仿佛擁有生命一般,在她的身體裏自在遊走,讓她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舒適與放鬆,仿佛所有的疲憊都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與此同時,雪儀也注意到了這朵雪蓮。她腳步輕盈,宛如仙子漫步,走到冰麵邊緣。手中握著一把精致的劍鞘,隻見她手腕輕輕一轉,劍鞘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姿態優美,輕輕地叩擊在冰麵上。隨著清脆悅耳的聲響,冰麵上的積雪紛紛震落,露出了雪蓮的根部。
雪儀的手法嫻熟而靈巧,每一次叩擊都恰到好處,精準無比。既不會對雪蓮造成絲毫傷害,又能將積雪震落得幹幹淨淨。她的動作優雅而迅速,猶如一場華麗的舞蹈,讓人不禁為之傾倒,讚歎不已。之後,雪儀又在別處尋得了幾株雪蓮,均小心采摘,妥善保存。
迴到青城山後,白靜於聽竹軒展開《守一心經》竹卷。此時,墨字仿佛有了生命一般,竟在燭光的映照下流轉著金色的光芒,神秘而耀眼。她與雪儀在夜間潛心研讀經文。忽然,聽聞山下有一群身著黑衣之人浩浩蕩蕩而來,自稱是天山派。為首者目光如鷹,銳利如刃,袖中暗藏玄鐵鏢,氣勢洶洶,來意不善。
白靜從容出殿迎客,竹劍悄然隱於袖內,看似平靜,實則暗藏玄機。雪儀則不動聲色地悄然布下“九宮劍陣”暗樁,並巧妙結合運用在溫泉石壁上學得的劍陣之法,嚴陣以待。
天山派眾人咄咄相逼,黑衣眾紛紛拔刀,呈圍攏之勢,將白靜和雪儀包圍其中。白靜神色鎮定,劍指蒼穹,強大的劍氣激蕩而出,激得簷角銅鈴狂顫,發出清脆的聲響。她大聲說道:“青城山的經卷,乃本派傳承之寶,豈容外人染指!”與此同時,雪儀驟發“冰魄訣”,刹那間,地磚瞬間凝結成寒霜,敵人的雙腳皆被牢牢滯住。
白靜施展出劍走“生殺雙道”之法,劍法變幻莫測。時而劍如柳絮拂麵,充滿生機盎然之意;時而劍似玄鐵墜地,散發著凜冽的殺氣。當敵人的刀劈來時,她以劍脊巧妙地卸去力道,化解危機。雪儀則趁此間隙,施展“纏絲劍”,巧妙地將三柄鋼刀絞飛半空。最終,雪儀劍勢突變,如天河倒卷,氣勢磅礴。眾敵的刀劍皆被卷入這強大的劍勢旋渦之中,紛紛墜地,發出鏗然之聲。
眾人見狀,皆被白靜和雪儀的實力所震懾,紛紛拜服在地,發誓永不來犯。
不久之後,李一攜林夫人、胡欣怡等返迴青城山。眾人潛心研讀《心經》,經過深入探討,李一決定將其中有關醫理的部分抄錄下來。在抄錄心經醫理之時,燭火映照下,其眉間隱隱浮現出青芒,仿佛與經文產生了某種神秘的共鳴。
白靜取出雪蓮相贈,李一輕撫雪蓮,感慨歎曰:“此物珍貴異常,可用於煉製‘迴春丹’,或許太後的痼疾能夠因此得到緩解。”秋寒將至,胡欣怡催促眾人趕赴伊川。李一行前,贈予白靜三枚銀票,票麵紋著暗雲符,此符暗藏玄機,可兌萬金,足見其珍貴。
一日,白靜身著一襲素白長裙,肌膚晶瑩剔透,宛如新剝的荔枝,吹彈可破。其體態豐盈而優雅,舉手投足間散發著成熟而迷人的韻味。她手持雙劍,立於院中,身姿婀娜,宛如仙子下凡,氣質超凡脫俗。
白靜開始傳授雪儀雙劍之道。隻見她劍先若春溪潺潺,劍勢輕柔舒緩,仿佛春天裏流淌的溪水,潺潺作響,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然而,轉瞬間,劍勢忽轉如霜刃裂空,劍氣淩厲逼人,在空中迅速織出生殺交織的紋網,令人膽寒,展現出了劍法的剛猛與淩厲。
雪儀瞪大了眼睛,全神貫注地看著白靜的每一個動作,被其精湛的劍法所深深震撼。她努力學習著雙劍之道,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白靜的身姿在劍氣的映襯下,更顯婀娜多姿,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美感,仿佛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然而,雪儀在苦練過程中,卻遭遇了瓶頸,難以突破。
數日後,雪儀前來告別白靜師叔。她提及昔日李太白仗劍遊曆天下,豪情萬丈,因此深受觸動,最終決意重遊天山昆侖,以尋求劍術上的突破。白靜頷首應允,深知出門在外諸多不便,甚至存在諸多危險,便細細囑咐其處處小心謹慎。言罷,白靜又拿出李一帶來的一張銀票,交予雪儀以備不時之需。同時,吩咐雲逸道長為雪儀多準備幾套厚襖,以抵禦嚴寒。還為她挑選了一匹溫順且耐跑的馬匹,確保其旅途順利。凡此種種,關懷備至,無一遺漏。
臨行前夜,白靜為雪儀縫補劍袍裂口,針線遊走之間,竟如劍氣般流暢自然。雲逸在備馬時,以桃木符鎮於馬首,以防山邪侵擾。次日,雪儀踏馬離山,迴首望去,隻見白靜立於山門,白衣如雪,劍穗隨風飄若遊龍,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