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書記點點頭道:“那麽正義同誌,你覺得為此將陸源同誌降級降職的處理合適嗎?”
郭書記道:“公安係統的人事調動,我們縣委不能作過多幹涉,但現在看來,確實是有問題的。”
施書記道:“你覺得問題是在哪裏?”
郭書記道:“第一,司機的說法確實不太合理,第二,就算是沒有證據釋放司機,也不能對扭送人員降級降職,還直接調離,何況陸源同誌是優秀的退伍軍人,退伍是因為家庭原因,這麽做也很不尊重軍人事務所。”
施書記點點頭道:“我同意你的說法,別說這不是犯錯誤,就算是犯錯誤,也不能處理得這麽簡單粗暴,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如果不是這樣,這東沙鎮的幹群關係問題還不一定能解決。”
郭書記道:“那會不會是公安局的同誌也看到了陸源同誌的能力,故意派他來處理好這件事呢?”
施書記道:“我也希望是這樣,但怕的是有人在挾怨報複,故意給優秀的人才穿小鞋。”
郭書記道:“雲浩同誌你放心,我迴去一定嚴查這件事,一定要把真相查出來,糾正錯誤,杜絕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
施書記道:“我的建議,原來城東派出所的那個所長,我看不太稱職,東城一帶的治安存在這麽多問題,特別是火車站到城區一帶經常出事的地方,群眾多次反映卻沒有作任何改變,他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郭書記道:“這個人我也早就注意到了,也提醒過公安局,但公安係統方麵的人事有其特殊的地方……但是雲浩同誌說得對,他不能勝任,那就把他調離。”
施書記道:“公安局認為陸源同誌扭送嫌疑人是犯錯誤,如果真是錯誤,也隻是好心辦壞事,而城東所長的錯誤嚴重得多,公安局敢以那樣的錯誤將陸源降級降職,那麽對犯了更嚴重錯誤的城東所長,僅僅是調離未免太輕了吧。”
郭書記道:“對對對,最少也要降職降級,那城東所長我建議讓陸源同誌擔任就可以了。在東沙鎮幹群關係處理上,他表現突出,今天又在危急關頭救了同事,這樣的表現,完全足夠了。”
施書記道:“把陸源同誌調任城東所長,還有一個好處,據我了解,陸源同誌對案件有相當靈敏的嗅覺,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三案專案組,協助破案,甚至擔當主力破案,聽說現在專案組的第一副組長就是東沙鎮所長,這兩人在這裏相處得也不錯,對吧?”
施書記這句話是朝陸源說的。
陸源點頭。
“那就好,那陸源同誌迴去之後,就趕緊調取三案的卷宗仔細看看,熟悉案情,必要的時候頂上去。”
陸源道:“是,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施書記道:“我也隻是個人建議而已,這件事情還是要由正義同誌和誌林同誌組織大家討論表決的嘛,我不能搞一言堂的嘛,所以最後怎麽定,還是由正義同誌和誌林同誌組織大家商量後決定的嘛。”
郭書記道:“好,我迴去之後就組織大家討論,但是陸源同誌的能力擺在這,我想同誌們肯定會一致通過的。”
施書記無比親切地說道:“這是你們黃府縣的事,我就不摻和了。”
……
次日,黃府縣以及黃府縣所屬的藩州市電視台和日報,都播放出或刊出了轟動性的大新聞。
一下子,陸源這個名字被廣為傳播。
可惜沒有救人時的視頻,隻有救人之後的照片。
因為郭書記擔心小龐出事造成巨大影響,讓在場記者不要拍照和拍視頻。
當天的城東派出所,一群人搶著報紙在看,在議論:
“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難怪人家敢說我們大部分不配吃這碗飯。如果按照他的標準,我們確實不配。”
“聽說沒有他,那個女警察就交代在那裏了,聽人說像電影上的一樣。”
“這救人是勇,關鍵人家還有智,到東沙鎮幾天就把困擾多年的大問題解決了。”
“還以為他一開始在吹牛,沒想到吹的牛竟能變成現實。”
“這下老大不知什麽心情了。”
“估計好不到哪裏去。”
……
老大,指的就是陳雪明所長。
原來,自從陸源來過後,陳雪明的仇人本上就多了一個名字——陸源,天天都被拿出來嘲笑,除了跟所裏每一個人都提及陸源到所裏來報到那天那可笑的自信,就是平均每天提醒大家五次“你們絕大部分的人不配吃這碗飯”,同時至少三次詢問大家“想不想調到東沙鎮當預烈士”。
反正這仇恨是拉得沒完沒了。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這是借機在敲打大家為人不可太狂,要聽領導的話,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能當領導的人,可不是白當的。
不但如此,陳雪明還把陸源貶得一無是處,說他就是個半桶水,自以為在部隊當過連長就很了不起,其實他那一套放到公安係統裏來根本沒有用,什麽都不懂,到時怎麽死的恐怕都不知道。
但,越是這種人越自以為是,敢對老公安出言不遜,還說一輩子隻配在東沙鎮那樣的地方呆,想要調迴來都不可能,副所長就是他這一輩子最後一個職務了,因為這種人根本當不了領導,一看就是民警的料。
這話當然很傷人,整個所十幾個人,裏邊十個民警,他的口氣,把民警說得低人一等似的,讓人很不爽。
可現在,人家當民警的才到東沙鎮沒幾天,就上了報紙頭條。
不但解決了東沙鎮那麽多年多少老幹部老公安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還順手救了個女警。
這下子,陳雪明前麵當著那麽多人天天嘲弄陸源的話,一下子變成了笑話。
他這十幾年的老公安,可從來沒有以這麽大的版麵上過頭條。
而且,人家還在省委書記眼前好好地表現過了,據說省委書記對他是相當的青睞,本來報紙不讓宣傳個人的,是省委書記的話起了作用,才用這麽大的版麵宣揚他。
這樣密集的信息,陳雪能心情能好才怪了。
可是,更可怕的事居然還在後頭。
當天下午,政工科的同誌,再一次來到了城東所。
郭書記道:“公安係統的人事調動,我們縣委不能作過多幹涉,但現在看來,確實是有問題的。”
施書記道:“你覺得問題是在哪裏?”
郭書記道:“第一,司機的說法確實不太合理,第二,就算是沒有證據釋放司機,也不能對扭送人員降級降職,還直接調離,何況陸源同誌是優秀的退伍軍人,退伍是因為家庭原因,這麽做也很不尊重軍人事務所。”
施書記點點頭道:“我同意你的說法,別說這不是犯錯誤,就算是犯錯誤,也不能處理得這麽簡單粗暴,不過也算是歪打正著,如果不是這樣,這東沙鎮的幹群關係問題還不一定能解決。”
郭書記道:“那會不會是公安局的同誌也看到了陸源同誌的能力,故意派他來處理好這件事呢?”
施書記道:“我也希望是這樣,但怕的是有人在挾怨報複,故意給優秀的人才穿小鞋。”
郭書記道:“雲浩同誌你放心,我迴去一定嚴查這件事,一定要把真相查出來,糾正錯誤,杜絕這樣的事件再次發生。”
施書記道:“我的建議,原來城東派出所的那個所長,我看不太稱職,東城一帶的治安存在這麽多問題,特別是火車站到城區一帶經常出事的地方,群眾多次反映卻沒有作任何改變,他是需要承擔責任的。”
郭書記道:“這個人我也早就注意到了,也提醒過公安局,但公安係統方麵的人事有其特殊的地方……但是雲浩同誌說得對,他不能勝任,那就把他調離。”
施書記道:“公安局認為陸源同誌扭送嫌疑人是犯錯誤,如果真是錯誤,也隻是好心辦壞事,而城東所長的錯誤嚴重得多,公安局敢以那樣的錯誤將陸源降級降職,那麽對犯了更嚴重錯誤的城東所長,僅僅是調離未免太輕了吧。”
郭書記道:“對對對,最少也要降職降級,那城東所長我建議讓陸源同誌擔任就可以了。在東沙鎮幹群關係處理上,他表現突出,今天又在危急關頭救了同事,這樣的表現,完全足夠了。”
施書記道:“把陸源同誌調任城東所長,還有一個好處,據我了解,陸源同誌對案件有相當靈敏的嗅覺,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進入三案專案組,協助破案,甚至擔當主力破案,聽說現在專案組的第一副組長就是東沙鎮所長,這兩人在這裏相處得也不錯,對吧?”
施書記這句話是朝陸源說的。
陸源點頭。
“那就好,那陸源同誌迴去之後,就趕緊調取三案的卷宗仔細看看,熟悉案情,必要的時候頂上去。”
陸源道:“是,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施書記道:“我也隻是個人建議而已,這件事情還是要由正義同誌和誌林同誌組織大家討論表決的嘛,我不能搞一言堂的嘛,所以最後怎麽定,還是由正義同誌和誌林同誌組織大家商量後決定的嘛。”
郭書記道:“好,我迴去之後就組織大家討論,但是陸源同誌的能力擺在這,我想同誌們肯定會一致通過的。”
施書記無比親切地說道:“這是你們黃府縣的事,我就不摻和了。”
……
次日,黃府縣以及黃府縣所屬的藩州市電視台和日報,都播放出或刊出了轟動性的大新聞。
一下子,陸源這個名字被廣為傳播。
可惜沒有救人時的視頻,隻有救人之後的照片。
因為郭書記擔心小龐出事造成巨大影響,讓在場記者不要拍照和拍視頻。
當天的城東派出所,一群人搶著報紙在看,在議論:
“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難怪人家敢說我們大部分不配吃這碗飯。如果按照他的標準,我們確實不配。”
“聽說沒有他,那個女警察就交代在那裏了,聽人說像電影上的一樣。”
“這救人是勇,關鍵人家還有智,到東沙鎮幾天就把困擾多年的大問題解決了。”
“還以為他一開始在吹牛,沒想到吹的牛竟能變成現實。”
“這下老大不知什麽心情了。”
“估計好不到哪裏去。”
……
老大,指的就是陳雪明所長。
原來,自從陸源來過後,陳雪明的仇人本上就多了一個名字——陸源,天天都被拿出來嘲笑,除了跟所裏每一個人都提及陸源到所裏來報到那天那可笑的自信,就是平均每天提醒大家五次“你們絕大部分的人不配吃這碗飯”,同時至少三次詢問大家“想不想調到東沙鎮當預烈士”。
反正這仇恨是拉得沒完沒了。
其實大家心裏都明白,這是借機在敲打大家為人不可太狂,要聽領導的話,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能當領導的人,可不是白當的。
不但如此,陳雪明還把陸源貶得一無是處,說他就是個半桶水,自以為在部隊當過連長就很了不起,其實他那一套放到公安係統裏來根本沒有用,什麽都不懂,到時怎麽死的恐怕都不知道。
但,越是這種人越自以為是,敢對老公安出言不遜,還說一輩子隻配在東沙鎮那樣的地方呆,想要調迴來都不可能,副所長就是他這一輩子最後一個職務了,因為這種人根本當不了領導,一看就是民警的料。
這話當然很傷人,整個所十幾個人,裏邊十個民警,他的口氣,把民警說得低人一等似的,讓人很不爽。
可現在,人家當民警的才到東沙鎮沒幾天,就上了報紙頭條。
不但解決了東沙鎮那麽多年多少老幹部老公安都沒辦法解決的問題,還順手救了個女警。
這下子,陳雪明前麵當著那麽多人天天嘲弄陸源的話,一下子變成了笑話。
他這十幾年的老公安,可從來沒有以這麽大的版麵上過頭條。
而且,人家還在省委書記眼前好好地表現過了,據說省委書記對他是相當的青睞,本來報紙不讓宣傳個人的,是省委書記的話起了作用,才用這麽大的版麵宣揚他。
這樣密集的信息,陳雪能心情能好才怪了。
可是,更可怕的事居然還在後頭。
當天下午,政工科的同誌,再一次來到了城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