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哥,你這是怎麽了!”
這已經是迴到村中的魯潯不知道第多少次聽到這樣的問候了。
魯潯明白,自己繃帶纏身,渾身藥味,看起來確實慘兮兮的。
他隻是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大家自己沒事,然後返迴了家裏。
“魯十,把咱家兄弟和石、張家的兄弟叫過來。魯步,你把我屋裏床下箱子裏的書匣拿過來。”
交代完後,魯潯屋都不迴,坐在大院中央。
等書匣送來,魯潯拿起筆就開始寫寫畫畫。
不一會,閏土、閏水、石百、石千,還有管事的家丁,見魯潯在寫寫畫畫,各個一語不發,坐在給自己準備好的位子上,靜靜等待魯潯。
魯潯寫完以後,並不驚訝這幅場景,隻是示意閏水上前,將懷中《獸法氣訣》和書匣中的幾本書遞給他。
“拿過去,給大家看一看。”
閏水接過魯潯手中的幾本書,分給在場眾人。
眾人都受過魯潯的掃盲教育,基本閱讀沒有問題,看了幾眼都有些驚訝。
“這《獸功全集》。”
“我這是《獸功集注》。”
“我這本厲害《獸法精義》。”
“你們的都是‘獸功’,我這本叫《十三太保橫練鐵身硬氣功》。”
“我這本是《積極事先正當防衛指南》,這殺招,這械鬥思路,好家夥!”
“你那算什麽,看看這本《教你如何更好的執行正義》,謔,這招夠缺…咳咳,夠實用的。”
“我這本叫《人民武裝有力量》,這,這是兵法啊!”
閏水粗略翻看了手上的《獸法氣訣》,開聲詢問。
“潯哥,這些東西可不尋常,出什麽事了?”
魯潯讚許的看了看最穩重的閏水。
“是,我即將離村遠行,至於原因稍後我慢慢細說,先把當下的事辦了。”
隨後拍了拍閏水,大聲說。
“兄弟們,今天這些東西,是給咱們村所有弟兄習練的把式,裏麵有我這些年練武的心得,自創的一點小東西,還有我自外麵得來的珍貴秘本,各位好好看看,有什麽不懂的盡快問我,我好將其中關竅給你們講解清楚。”
“潯哥,你要去哪?”
“說了時間有限!迴頭問老爺子!趕快看看功夫,有什麽實在看不懂的,趕緊問,一會我還有話要吩咐。”
“潯哥,這獸法精義之類的都還能看懂,這兩本氣功卻有些看不明白啊。”
“這確實有些問題,兄弟們要切記,這獸法氣訣和鐵身功都是由外而內的內功,鐵身功還好,多些食藥補貼總能無礙,這獸法氣訣卻有一莊問題。”
“獸法氣訣乃是結合東瀛忍者的五行遁法,所謂五行遁法,就是催發五髒五行之氣,顯化於外,而生成的剛硬、柔韌、陰冷、燥熱、厚重五種奇特內力,由於是直接催發於五髒,對死物無甚殺傷,對活物效用極強。但每次施展都要損害身體,所以諸位兄弟學習可以,盡量不要使用。”
“此功可以當做形意五行拳的內功心法合並修煉,二者相得益彰,待到五行拳修煉到‘虎豹雷音’之時,在用這氣訣,危害就會大大降低。”
“潯哥,功夫的事情不打緊,有什麽事先吩咐了大家。”
“好,第一件事,閏水、石百我要你二人將我要走的事盡可能的傳遍雲州府。
第二件事,魯步把家中所有關於我的東西,尤其是衣服、用具、筆記全都拿去燒了,這些東西都謄抄一遍也拿去燒了。
第三件事,閏土、閏水你二人去給我分別‘泄露’機密,一個言我要向北自官道從寧州府北上,繞道杭州出海,自濟南下船,一路西行去西州都護府。一個說我要向西走延州、建州、經撫州、昌州、南昌、上饒,入鄱陽湖,過武昌、上襄陽,轉陸路入西安而後西行。”
“啊?潯哥,你這兩條道哪有一條正經道啊,雖然沿途還算繁華,可這穿州過省,逢港必靠,哥這得什麽時候能到地兒啊!”
“閏土!莫多問,照潯哥說的做!”
“哦。”
“閏土說得對,我就是要穿州過省,逢港必靠、逢城必入,這一路就是要慢,不然想見我的人見不到我,怕會來找你們的。”
“找我們?潯哥,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若能不知道,你們還是不知道為好。”
“…好,潯哥,你還有什麽吩咐。”
“還有,這幾天把人都撒出去,發動海門縣所有的關係和力量,給我收風。”
“收什麽風?”
“這兩條路上,都有些什麽惡人!”
海門縣作為雲州附郭縣,縣治也設在江屏城中,張叔夜作為少有的勤政官,自然懶得在掣肘頗多的縣衙辦公,經常下縣走訪各地,春來農務、河防事務繁多,且此人酷愛簡行暗訪,事發當日他正在治下巡視,知府衙門派人未能尋到他,直到張叔夜聽聞返村義勇閑聊,方才知道海門縣發生了這麽大的事。
這才返迴治所,與他一並到的,還有魯潯放出的風聲。
“這個魯潯,要幹什麽?”
聽著手下報來的消息,張叔夜眉頭緊鎖,原地踱步思考。
“不對!”
似乎想到什麽,他步子便就要往外走。
“備燈,本官要去見知府大人!”
“老爺,如今已近戌時啦,賈知府恐怕已經睡下,您何苦觸他的眉頭?”
“觸他眉頭?本官如何敢觸他未來皇親國戚的眉頭!可這魯潯方做了這麽大的事!甚至牽扯到海門宗嫡子失蹤,卻突然風傳他要領‘奉國令’,本官都沒見到魯氏人來!他這麽做絕不簡單,海門縣眼看就要亂成一鍋粥了,本官這個父母官還不知道緣由,簡直是荒唐!”
“大人,您都知道這是禍事了,何苦還要趟這趟渾水?”
“本官代天子牧民,海門縣百姓之前受武門侵害卻不知情,已是死罪,如今明知禍事將至,若視而不見,不如就在這縣衙裏吊死算了!不論他賈冠英是知情不報還是放任綏靖,終究要與本官知會,否則決不罷休,備燈!”
這時,大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張大人!莫備燈啦。”
湯師爺帶著一臉諂笑梗著脖子拱手作揖。
“學生拜見張大人!”
張叔夜麵色微緊,繃著臉站住腳步。
“湯師爺,你怎麽來了?”
湯師爺也不在意。
“張大人,東翁知張大人急民水火的性子,一早讓學生等著大人呢!”
張叔夜眉頭一抬。
“哦?賈大人如此料事如神?”
“東翁作為一府之長,雲州之事自然是如掌上觀紋,隻是對張大人您特別關注而已。”
張叔夜聽了一甩袖子,往屋裏走去。
“關注?賈大人是怕本官又去對付那些武門豪族,給他惹麻煩吧!”
湯師爺見張叔夜絲毫不給麵子也毫不生氣,隻是跟在身後。
“張大人!東翁有他的難處。”
張叔夜一撩衣服坐下,也不給湯師爺看座。
“怎麽?難不成我還連累賈大人了,放心本官雖然是做下官的,但卻知道一人做事一人當,耽誤不了賈大人平步青雲!”
湯師爺聽了這話,幹癟腮肉一緊,兩撇鼠須微微顫抖,沉默了一會,站直了身體拱了拱手。
“張大人!有些話不該學生說,但今日您當幕賓之麵而非其主,學生作為賈大人的幕僚,就不得不說!
您知道前日海門縣出了多大亂子?魔教嘯聚魔災!北歸義軍猛豕騎自校尉李魁以下二百餘人全軍覆沒!便是東翁也險些折在白花甸,若不是有董俜、千牛衛沈強、海門宗鄭宗主並其子鄭少奇在,及時殺敗了鄭少傑,重創了歐陽奪,您恐怕現在已經在囚車上了!可是您看看!”
說著,湯師爺將袖子中的奏報遞到張叔夜麵前。
“您看看東翁這奏報上,可說了您一句不是!是!您清高愛民、您剛正不阿!您是君子!可東翁!東翁他!也不是小人!”
張叔夜接過奏本翻開,看完以後合上奏本久久不語,想了想,站起身來,雙手將奏本遞到湯師爺麵前請他收下,然後將他拉到身旁。
“湯師爺,請坐,不知賈大人有何適吩咐。”
湯師爺見狀臉上又掛上諂笑。
“張大人,賈大人說,張大人乃是飽學之士、是以並無吩咐,隻叫學生將事情經過說與您聽,再聽聽您有何良策?”
隨後,湯師爺將這幾天事情經曆的來龍去脈事無巨細的講給了張叔夜聽。
張叔夜聽後眉頭緊鎖,閉上眼睛手指敲著大腿,好一會,才睜開眼睛看向湯師爺。
“湯師爺,聽您所言,此事能平,全賴這海門村魯潯?怪了,本官任海門令兩年有餘,雖然聽過這魯潯好大名聲,卻未聽過他有如此大才!當日,這魯潯是否出現?”
湯師爺搖了搖頭。
“除了與沈大人見那一麵可以視作是他本人,後麵再沒法確定是不是他,隻有與西門慶爭鬥之人疑似此人,東翁迴來後忙著處置海門宗、千牛衛和清查剩餘魔教妖人之事,尚未倒出時間提審此人,據查,當下海門村主事是其村武甲魯虎,正是這魯潯爺爺。”
張叔夜敲著手指。
“我聽聞,此人要領‘奉國令’?可是去知府衙門領了?”
湯師爺連忙擺擺手。
“哎!張大人!知府衙門怎會越俎代庖!”
張叔夜手指一停。
“那就怪了。”
“怪了?”
“這件事中,看這魯氏反應,不是參與者,也是重要知情人之一,且應該是惡了海門宗,放出這‘奉國令’的風聲自保也是應當,鄭氏治家不嚴暫不做聲,也在情理之中,可這魯潯過去不過是一輕俠,怎麽有這等本事,能在正邪兩道眾多豪門大派手下逃出升天,保全魯氏不說,甚至還得了好處?”
湯師爺鼠眼一轉。
“照張大人如此說,此中還有隱情?”
張叔夜輕捋胡須。
“鄭氏豪門一語不發、安之若素,魯氏小戶大張旗鼓、風聲四起,如此不合常理之事豈會無緣無故發生?鄭氏一定知道什麽,甚至一定做了什麽!”
湯師爺聽了連忙探過身去,伸出手放在嘴旁,小聲嘀咕。
“張大人,鄭氏就不要再牽扯到鄭氏了,這也是賈大人的意思。”
張叔夜雙目一瞪,拍案而起!
“什麽?湯師爺,鄭氏樹大根深牽一發而動全身本官明白,可鄭氏這一次可是勾結魔教!若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天下人怎麽看賈大人?怎麽看朝廷?”
未等湯師爺反駁,張叔夜湊過去輕輕說了一句,就立馬站直身體。
“聖上又怎麽看賈大人!”
湯師爺鼠眼微微一顫。
“張大人是說?”
張叔夜麵色平靜,語氣疏離。
“本官什麽都沒說,隻是請湯師爺迴去轉告賈大人,真正看著此事的,不是那紙糊三閣老,而是燭徹萬裏的聖上!”
湯師爺也站起身來,捋著鼠須來迴轉圈。
“可是,鄭宗主身份高貴,論品級甚至在東翁之上,這,不好…不好商談啊。”
張叔夜一臉早有所料。
“本官有個法子,這魯氏不是要領‘奉國令’麽?本官先壓在手裏,看看鄭氏是否有反應。”
湯師爺一拍手!
“哎!此計甚妙,可,這對那魯氏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啊?”
張叔夜冷哼一聲,複坐了下來。
“公平?鄭氏魯氏具為豪族,大小之別而已,哪有一個好的?家資何來?巧取豪奪!一般黑罷了!這魯氏能讓鄭氏如此容忍,必有原因,若是能使其蛇鼠相鬥,也算是為民除害!”
說著,又伸手在案上猛猛點了幾下。
“這就是敲山震虎,就算打不疼他鄭克爽,也要告訴他,朝廷不會放任他!”
湯師爺思考了一下。
“張大人,您的意思,我會轉告東翁,我先告辭了。”
“我送送湯師爺。”
“留步,留步。”
……
……
第一次催更,必須迴應!
這已經是迴到村中的魯潯不知道第多少次聽到這樣的問候了。
魯潯明白,自己繃帶纏身,渾身藥味,看起來確實慘兮兮的。
他隻是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大家自己沒事,然後返迴了家裏。
“魯十,把咱家兄弟和石、張家的兄弟叫過來。魯步,你把我屋裏床下箱子裏的書匣拿過來。”
交代完後,魯潯屋都不迴,坐在大院中央。
等書匣送來,魯潯拿起筆就開始寫寫畫畫。
不一會,閏土、閏水、石百、石千,還有管事的家丁,見魯潯在寫寫畫畫,各個一語不發,坐在給自己準備好的位子上,靜靜等待魯潯。
魯潯寫完以後,並不驚訝這幅場景,隻是示意閏水上前,將懷中《獸法氣訣》和書匣中的幾本書遞給他。
“拿過去,給大家看一看。”
閏水接過魯潯手中的幾本書,分給在場眾人。
眾人都受過魯潯的掃盲教育,基本閱讀沒有問題,看了幾眼都有些驚訝。
“這《獸功全集》。”
“我這是《獸功集注》。”
“我這本厲害《獸法精義》。”
“你們的都是‘獸功’,我這本叫《十三太保橫練鐵身硬氣功》。”
“我這本是《積極事先正當防衛指南》,這殺招,這械鬥思路,好家夥!”
“你那算什麽,看看這本《教你如何更好的執行正義》,謔,這招夠缺…咳咳,夠實用的。”
“我這本叫《人民武裝有力量》,這,這是兵法啊!”
閏水粗略翻看了手上的《獸法氣訣》,開聲詢問。
“潯哥,這些東西可不尋常,出什麽事了?”
魯潯讚許的看了看最穩重的閏水。
“是,我即將離村遠行,至於原因稍後我慢慢細說,先把當下的事辦了。”
隨後拍了拍閏水,大聲說。
“兄弟們,今天這些東西,是給咱們村所有弟兄習練的把式,裏麵有我這些年練武的心得,自創的一點小東西,還有我自外麵得來的珍貴秘本,各位好好看看,有什麽不懂的盡快問我,我好將其中關竅給你們講解清楚。”
“潯哥,你要去哪?”
“說了時間有限!迴頭問老爺子!趕快看看功夫,有什麽實在看不懂的,趕緊問,一會我還有話要吩咐。”
“潯哥,這獸法精義之類的都還能看懂,這兩本氣功卻有些看不明白啊。”
“這確實有些問題,兄弟們要切記,這獸法氣訣和鐵身功都是由外而內的內功,鐵身功還好,多些食藥補貼總能無礙,這獸法氣訣卻有一莊問題。”
“獸法氣訣乃是結合東瀛忍者的五行遁法,所謂五行遁法,就是催發五髒五行之氣,顯化於外,而生成的剛硬、柔韌、陰冷、燥熱、厚重五種奇特內力,由於是直接催發於五髒,對死物無甚殺傷,對活物效用極強。但每次施展都要損害身體,所以諸位兄弟學習可以,盡量不要使用。”
“此功可以當做形意五行拳的內功心法合並修煉,二者相得益彰,待到五行拳修煉到‘虎豹雷音’之時,在用這氣訣,危害就會大大降低。”
“潯哥,功夫的事情不打緊,有什麽事先吩咐了大家。”
“好,第一件事,閏水、石百我要你二人將我要走的事盡可能的傳遍雲州府。
第二件事,魯步把家中所有關於我的東西,尤其是衣服、用具、筆記全都拿去燒了,這些東西都謄抄一遍也拿去燒了。
第三件事,閏土、閏水你二人去給我分別‘泄露’機密,一個言我要向北自官道從寧州府北上,繞道杭州出海,自濟南下船,一路西行去西州都護府。一個說我要向西走延州、建州、經撫州、昌州、南昌、上饒,入鄱陽湖,過武昌、上襄陽,轉陸路入西安而後西行。”
“啊?潯哥,你這兩條道哪有一條正經道啊,雖然沿途還算繁華,可這穿州過省,逢港必靠,哥這得什麽時候能到地兒啊!”
“閏土!莫多問,照潯哥說的做!”
“哦。”
“閏土說得對,我就是要穿州過省,逢港必靠、逢城必入,這一路就是要慢,不然想見我的人見不到我,怕會來找你們的。”
“找我們?潯哥,到底發生什麽事了?”
“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若能不知道,你們還是不知道為好。”
“…好,潯哥,你還有什麽吩咐。”
“還有,這幾天把人都撒出去,發動海門縣所有的關係和力量,給我收風。”
“收什麽風?”
“這兩條路上,都有些什麽惡人!”
海門縣作為雲州附郭縣,縣治也設在江屏城中,張叔夜作為少有的勤政官,自然懶得在掣肘頗多的縣衙辦公,經常下縣走訪各地,春來農務、河防事務繁多,且此人酷愛簡行暗訪,事發當日他正在治下巡視,知府衙門派人未能尋到他,直到張叔夜聽聞返村義勇閑聊,方才知道海門縣發生了這麽大的事。
這才返迴治所,與他一並到的,還有魯潯放出的風聲。
“這個魯潯,要幹什麽?”
聽著手下報來的消息,張叔夜眉頭緊鎖,原地踱步思考。
“不對!”
似乎想到什麽,他步子便就要往外走。
“備燈,本官要去見知府大人!”
“老爺,如今已近戌時啦,賈知府恐怕已經睡下,您何苦觸他的眉頭?”
“觸他眉頭?本官如何敢觸他未來皇親國戚的眉頭!可這魯潯方做了這麽大的事!甚至牽扯到海門宗嫡子失蹤,卻突然風傳他要領‘奉國令’,本官都沒見到魯氏人來!他這麽做絕不簡單,海門縣眼看就要亂成一鍋粥了,本官這個父母官還不知道緣由,簡直是荒唐!”
“大人,您都知道這是禍事了,何苦還要趟這趟渾水?”
“本官代天子牧民,海門縣百姓之前受武門侵害卻不知情,已是死罪,如今明知禍事將至,若視而不見,不如就在這縣衙裏吊死算了!不論他賈冠英是知情不報還是放任綏靖,終究要與本官知會,否則決不罷休,備燈!”
這時,大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張大人!莫備燈啦。”
湯師爺帶著一臉諂笑梗著脖子拱手作揖。
“學生拜見張大人!”
張叔夜麵色微緊,繃著臉站住腳步。
“湯師爺,你怎麽來了?”
湯師爺也不在意。
“張大人,東翁知張大人急民水火的性子,一早讓學生等著大人呢!”
張叔夜眉頭一抬。
“哦?賈大人如此料事如神?”
“東翁作為一府之長,雲州之事自然是如掌上觀紋,隻是對張大人您特別關注而已。”
張叔夜聽了一甩袖子,往屋裏走去。
“關注?賈大人是怕本官又去對付那些武門豪族,給他惹麻煩吧!”
湯師爺見張叔夜絲毫不給麵子也毫不生氣,隻是跟在身後。
“張大人!東翁有他的難處。”
張叔夜一撩衣服坐下,也不給湯師爺看座。
“怎麽?難不成我還連累賈大人了,放心本官雖然是做下官的,但卻知道一人做事一人當,耽誤不了賈大人平步青雲!”
湯師爺聽了這話,幹癟腮肉一緊,兩撇鼠須微微顫抖,沉默了一會,站直了身體拱了拱手。
“張大人!有些話不該學生說,但今日您當幕賓之麵而非其主,學生作為賈大人的幕僚,就不得不說!
您知道前日海門縣出了多大亂子?魔教嘯聚魔災!北歸義軍猛豕騎自校尉李魁以下二百餘人全軍覆沒!便是東翁也險些折在白花甸,若不是有董俜、千牛衛沈強、海門宗鄭宗主並其子鄭少奇在,及時殺敗了鄭少傑,重創了歐陽奪,您恐怕現在已經在囚車上了!可是您看看!”
說著,湯師爺將袖子中的奏報遞到張叔夜麵前。
“您看看東翁這奏報上,可說了您一句不是!是!您清高愛民、您剛正不阿!您是君子!可東翁!東翁他!也不是小人!”
張叔夜接過奏本翻開,看完以後合上奏本久久不語,想了想,站起身來,雙手將奏本遞到湯師爺麵前請他收下,然後將他拉到身旁。
“湯師爺,請坐,不知賈大人有何適吩咐。”
湯師爺見狀臉上又掛上諂笑。
“張大人,賈大人說,張大人乃是飽學之士、是以並無吩咐,隻叫學生將事情經過說與您聽,再聽聽您有何良策?”
隨後,湯師爺將這幾天事情經曆的來龍去脈事無巨細的講給了張叔夜聽。
張叔夜聽後眉頭緊鎖,閉上眼睛手指敲著大腿,好一會,才睜開眼睛看向湯師爺。
“湯師爺,聽您所言,此事能平,全賴這海門村魯潯?怪了,本官任海門令兩年有餘,雖然聽過這魯潯好大名聲,卻未聽過他有如此大才!當日,這魯潯是否出現?”
湯師爺搖了搖頭。
“除了與沈大人見那一麵可以視作是他本人,後麵再沒法確定是不是他,隻有與西門慶爭鬥之人疑似此人,東翁迴來後忙著處置海門宗、千牛衛和清查剩餘魔教妖人之事,尚未倒出時間提審此人,據查,當下海門村主事是其村武甲魯虎,正是這魯潯爺爺。”
張叔夜敲著手指。
“我聽聞,此人要領‘奉國令’?可是去知府衙門領了?”
湯師爺連忙擺擺手。
“哎!張大人!知府衙門怎會越俎代庖!”
張叔夜手指一停。
“那就怪了。”
“怪了?”
“這件事中,看這魯氏反應,不是參與者,也是重要知情人之一,且應該是惡了海門宗,放出這‘奉國令’的風聲自保也是應當,鄭氏治家不嚴暫不做聲,也在情理之中,可這魯潯過去不過是一輕俠,怎麽有這等本事,能在正邪兩道眾多豪門大派手下逃出升天,保全魯氏不說,甚至還得了好處?”
湯師爺鼠眼一轉。
“照張大人如此說,此中還有隱情?”
張叔夜輕捋胡須。
“鄭氏豪門一語不發、安之若素,魯氏小戶大張旗鼓、風聲四起,如此不合常理之事豈會無緣無故發生?鄭氏一定知道什麽,甚至一定做了什麽!”
湯師爺聽了連忙探過身去,伸出手放在嘴旁,小聲嘀咕。
“張大人,鄭氏就不要再牽扯到鄭氏了,這也是賈大人的意思。”
張叔夜雙目一瞪,拍案而起!
“什麽?湯師爺,鄭氏樹大根深牽一發而動全身本官明白,可鄭氏這一次可是勾結魔教!若隻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天下人怎麽看賈大人?怎麽看朝廷?”
未等湯師爺反駁,張叔夜湊過去輕輕說了一句,就立馬站直身體。
“聖上又怎麽看賈大人!”
湯師爺鼠眼微微一顫。
“張大人是說?”
張叔夜麵色平靜,語氣疏離。
“本官什麽都沒說,隻是請湯師爺迴去轉告賈大人,真正看著此事的,不是那紙糊三閣老,而是燭徹萬裏的聖上!”
湯師爺也站起身來,捋著鼠須來迴轉圈。
“可是,鄭宗主身份高貴,論品級甚至在東翁之上,這,不好…不好商談啊。”
張叔夜一臉早有所料。
“本官有個法子,這魯氏不是要領‘奉國令’麽?本官先壓在手裏,看看鄭氏是否有反應。”
湯師爺一拍手!
“哎!此計甚妙,可,這對那魯氏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啊?”
張叔夜冷哼一聲,複坐了下來。
“公平?鄭氏魯氏具為豪族,大小之別而已,哪有一個好的?家資何來?巧取豪奪!一般黑罷了!這魯氏能讓鄭氏如此容忍,必有原因,若是能使其蛇鼠相鬥,也算是為民除害!”
說著,又伸手在案上猛猛點了幾下。
“這就是敲山震虎,就算打不疼他鄭克爽,也要告訴他,朝廷不會放任他!”
湯師爺思考了一下。
“張大人,您的意思,我會轉告東翁,我先告辭了。”
“我送送湯師爺。”
“留步,留步。”
……
……
第一次催更,必須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