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強看著張龜年的眼神,不知怎的隻覺得如同針紮,不自覺避過頭去。
“是!”
“大人,海門縣十幾萬百姓啊,您就這麽見死不救?”
聽了這話沈強怒不可遏。
“我見死不救?張龜年!你辦事不力,瀆職失責,如此禍事毫不知情,今日若不是我來,海門縣淪陷之時地方都反應不得!
你可知道‘獸潮’多可怕,被‘香奶兒’招來的‘獸潮’比尋常的恐怖十倍!
你可知道,海門縣穩贏歐陽奪的唯有那立場不明的海門宗宗主鄭克塽!
你可知道,‘五行魔’一出世就是四大練成,甚至小宗師!
現在你說我見死不救?我就是把自己填進去,也是毫無意義!我要是帶著兄弟們蠻幹,兄弟們都得白死!還有!”
憤怒至極的沈強一把抓住張龜年,扒開他的眼睛對準李魁方向。
“睜開你這雙沒用的眼睛看看,海門宗為此連精通龍王、混元兩大絕學的練成高手都派來了!海門宗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聽到這話張龜年突然愣了一下,隨後猛烈掙紮。
“不對!大人,不對!此人是雲州巨賈西門慶,之前與海門宗毫無關係!況且他若是海門宗高手,鄭少傑怎敢如此折辱?這其中有蹊蹺!”
“蹊蹺?你當海門宗的龍王功是爛大街的鐵布衫還是包藏禍心的少林童子功!你以為誰都能練!”
沈強對於這樣的迴答又失望又憤怒,還想罵醒張龜年,一道陌生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說的對!”
“什麽人!?”
千牛衛眾人頓時大亂,紛紛警戒起來,四處尋找聲音來源。
“別費力了,在下在此。”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遠處低矮草叢中突然竄起一個八尺蒙麵大漢,正是前來打探消息的魯潯。
“大膽!你……”
“行了!”
旁邊千牛衛士卒正要嗬斥,卻被沈強斷聲喝止。
隨後走出人前,目光審慎,看著蒙麵的魯潯。
“此等高手,如何會怕千牛衛?隻不過既然尊駕肯現身相見,必然有事相商,何必藏頭露影,未免有失身份。”
魯潯心知對方試探自己,但方才所聽之事太過聳人聽聞,更事關海門村乃至更多人的安危,故而沒心情跟對方拉扯,言語十分爽快。
“鄉野之人本就沒什麽身份,在下見沈大人確有要事相商,若沈大人還有江湖人的豪氣,便莫與在下用朝堂那些蠅營狗苟的手段。”
沈強聽了大讚。
“好!足下快人快語,沈某也非拖遝之輩,咱們開門見山,足下方才想必旁聽已久,想跟沈某談的,可是除魔之事?”
魯潯快語連珠。
“魔佛無善惡之分,行事有正邪之別,此人行事堪稱罪大惡極,在下非阻止不可!”
“好,足下俠肝義膽沈某佩服,可沈某顧慮閣下定也知曉,顧慮不除,在下不能帶兄弟們送死!”
“若我能除沈大人顧慮呢?”
“沈某乃千牛衛指揮使,斬除魔教妖孽,護衛百姓安寧乃皇命之責,若有勝算,今日之戰,自沈某以下,皆可戰死!”
“好!”
此等豪言壯語,擲地有聲,魯潯二世為人,殺人無數,看人眼光何其敏銳,自然知道這沈強所言足照肝膽,縱使對朝廷好感不多,也忍不住為此等豪傑擊節!
“三呂總督佘大人曾言‘未聞忠臣寡助也’,沈大人有以死報國之誌,在下必鼎力相助,好叫沈大人知道,這西門慶絕非海門宗之人,反而與月母宮有所勾結。”
“月母宮!怎麽會?”
沈強隻覺得今日麵色變的次數比上輩子都多,當即發問。
“非是沈某不信,這實在匪夷所思!”
魯潯掏出自曾離手中奪來的玉環。
“這是在下從月母宮一曾姓女子手上奪來的武器,名為連月環!此女武功極高,絕非泛泛之輩,西門慶便是此女從我手中救下的。”
沈強見此玉環,先是一驚,然後看向魯潯卻麵露喜色。
“真是青鳥紋連月環!你居然能奪下‘廣寒三仙’之首‘冷月仙子’曾離的法兵!真是了得!”
自打這幾日踏入江湖事以來,所見江湖之人不是蠅營狗苟、就是攻於算計,今天見沈強如此用人不疑,魯潯好感更佳。
“多謝大人信任,如今這玉環主人就藏在東側樹林之中,想來必有陰謀,與西門慶這個身懷海門宗獨門絕學之人相互勾結,總不會是因為知曉今天之事,來除魔衛道的吧。”
沈強斬釘截鐵。
“當然不可能!對抗魔教這方麵,十一家法態度尚不及佛道兩派,必有其他圖謀!聯絡西門慶這個身懷海門宗絕學的神秘人物,想必矛頭是指向海門宗的!若不是海門宗,那會是誰?難道!”
沈強抬起頭,眼神中帶著荒唐又有些了然。
“朱氏滅門,果然不是瘟疫!”
若是平時,魯潯或許還會聽聽江湖隱秘,可今日家人朋友危在旦夕,魯潯也沒有這個心情,連忙出聲製止。
“沈大人!不論什麽朱氏鄭氏,如今最要緊的,還是解決魔災才對。”
沈強醒悟過來。
“足下提醒的是,有何想法還請細細說來。”
“在下已安排人手埋伏在四周,就地形而言,白花甸四周多山,隻有北河穀、南河橋兩條來路,並西山坡和東側樹林可以行人。
我等自北而來,並未見到黑獸,各位從西山坡而來,想來沿路也無黑獸,東側樹林中月母宮人隱藏其中,且背靠斷山,也不可能有黑獸,如此看,黑獸一定是自南河橋方向過來!”
沈強拿過地圖認真查看。
“應是如此,可又能如何對付成群黑獸?”
“在下已經在白花甸周圍安排了人手與引火之物,如今走蛟潮未至,白花甸遍地枯草,待獸潮衝入白花甸時,從北、西南側放火燒山,將獸潮逼向樹林,黑獸滅絕人性,最見不得女人,東樹林後方就是懸崖峭壁,月母宮的人拚死突圍別無他法!
而後我等自守東北山路,沈大人則選北山河穀或南河橋埋伏,防止高手或黑獸突圍,運氣好的話,歐陽奪與鄭少傑都要留在這!至於月母宮的人,就看她們自己的造化了。”
沈強聽了卻並不高興,狐疑的看了魯潯好一會。
“足下安排如此妥當,卻冒險接觸沈某,想來必有所圖,沈某略作猜想,但似乎知之不全,北山河穀綿長、西河橋也是向下方開闊,巧的是這兩條路沿線都甚少村落,若是黑獸僥幸逃脫,自這兩個方向逃竄,也會衝出海門縣,除了這一點,閣下想來還有要求吧。”
真是聰明!
魯潯為之歎服,再開口時語氣又多了幾分誠懇。
“大人火眼金睛,在下佩服,在下確實有些事想懇求大人幫忙。”
“請講。”
“其一,若要獸潮來臨時不立刻四散而開便要有人在百花甸做餌,血人熊李魁貪婪暴虐,麾下士兵殘暴不仁,到雲州以來滋擾地方、橫征暴斂,用來作餌好過你我兄弟作餌;
其二,在下收到線報,知府大人已得知此事,正在向海門縣趕來,到時白花甸一片火海、遍地死屍,知府大人怕是要六神無主。到時候,應該有個人這樣告訴知府大人:
海門宗小少爺鄭少傑偶然發現魔教妖人意圖點香聚獸,遂夥同義商西門慶跟蹤而來查探情況,被妖人發現,身陷險境;
猛?軍校尉李魁拉練隊伍途徑白花甸,見傑、慶二人與魔教妖人纏鬥,遂襄義舉!奈何獸潮蜂至,寡不敵眾,為百姓安危,毅然舉火燒山,與敵協亡,英勇就義!
千牛衛此前早已發覺妖人行徑,可惜來晚一步。正巧,海門村武甲正於村中與一幹老友村壯聚會,聞訊而來;月母宮女俠恰巧路過,飆馳仗義!結果就是,千牛衛、海門縣鄉勇、月母宮女俠共同攜手,絞殺殘寇、保境安民,可歌可泣,皆大歡喜。”
這等顛倒黑白的話,饒是沈強這種朝堂之人也不免瞪大雙眼。
“你竟然想!不行!鄭少傑是海門宗嫡子,幹係重大!”
魯潯見沈強搞這套政治平衡論,心中十分反感,也少了幾分親善,淡淡迴答。
“沈大人要明白,若此事將在下這無辜之人牽扯進來,海洪大祭之事您就瞞不住了,千牛衛失職之事,您既然粘上了就難辭其咎。
況且這鄭少傑是正宗的魔教妖人,天下正道人人得而誅之,沈大人心係百姓,莫不是要放走他麽?”
沈強斷然拒絕。
“鄭少傑身份特殊,我等必須生擒審問,你放心,他逃不掉。”
魯潯哂笑一聲。
“正因如此,鄭少傑才必須就義,沈大人,說句您不喜歡聽的話,在下最信不過的就是你們這些穿紅鞋的,倘若海門宗向大人施壓,大人撐得住?還是千牛衛撐得住?”
“鄭少傑修煉魔功,海門宗不敢包庇!”
“若海門宗知情呢!”
“你說什麽!”
“我說,若海門宗知情呢!若海門宗勾結魔教,這個實事,沈大人敢掀麽?”
沈強怒聲道。
“若海門宗勾結魔教,朝廷自然會將其繩之以法!”
魯潯微微一哂。
“得了吧,海門宗乃高宗朝受封的武勳,這種宗門百年以來也不過十六之數,世受皇恩,輔助朝廷鎮壓武人、平衡大派,雲州上下多少根係?東南水路兩軍多少弟子!你能認,陛下不能認啊!”
沈強聽了怒氣頓無,半晌無聲,好久才幹澀開口。
“足下要求,本官答應,今日,本官從未見過你。”
“謝大人體恤我等無根浮萍,小人就祝大人立平定魔災、斬殺魔頭之大功,從此平步青雲,出將入相。”
見沈強答應,魯潯欣然俯身作揖,而後轉身離去。
看著魯潯背影,沈強突然生出一股強烈衝動。
“足下有如此才能,何不入仕參軍,將一身所學報效朝廷,為國效力!若閣下願入千牛衛,在下願為閣下保舉!以閣下之才,定能高官厚祿、光耀門楣!”
魯潯站住身形,側過頭來。
“想認麽?”
沈強聽聞此話先是語塞,而後憤憤開聲。
“閣下已身受皇恩,更得其利,如今卻出貶義之言,此大丈夫所為?”
魯潯沒有迴身,隻是語氣深沉,藏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犬馬之恩,早以國人之才償也。”
沈強痛心苦勸。
“閣下之才,老於鄉野,此國之失,當今聖上威加海內,拓土萬裏,大周之盛,以超漢唐,聖上之功,足尚秦皇,閣下有何顧慮!”
“有何顧慮!”
魯潯驟然迴身,目如紫電,發出審判人心的氣魄。
“宏武二十四年,江浙、兩廣之地首征口賦,未足一年便於江南鋪開,至於今日,溺嬰之風又盛!
宏武三十六年,於山東河北之地開奉國武丁調,征十萬完役丁口再赴北疆,十年不歸!
宏武帝拓土開疆確為雄霸主,可膏腴財貨入了誰的府庫?若無文祖聖君隆慶變法三十年生聚,二萬萬大周百姓已在水火之中!
如今新得之地時歸時叛,朝廷隻得反複討伐,改土歸流任重道遠,觀民知政,仗是這麽打的?國是這麽治的?
可朝堂上那些朱禽紫獸卻對此三緘其口,隻顧歌功頌德,隻言苦一苦百姓!弄出一副朝野上下勠力同心、眾正盈朝、皆君心腹之盛景,哈哈!好哇,好一個宏武盛世!在下才貧德薄,卻不肯割股啖腹,共汝等苟且之輩同斃!”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沈強聽了並未憤怒,隻是徒勞的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滿臉神情蕭索。
魯潯見此欲言又止,最後卻也什麽都沒說,歎息一聲抱拳而去。
這時,沈強不甘的話在身後傳來。
“天下看似廣大,誰不身在樊籠,藏身山野就能置身事外?今日避得,豈知來日能避?”
魯潯又轉過身來,身軀雄闊,一股非凡自信悄然彌散。
“大人,為何不願認呢?”
一時間,天地沒有了人聲,隻是急風驟起,草木山川處處瑟瑟齊鳴。
“是!”
“大人,海門縣十幾萬百姓啊,您就這麽見死不救?”
聽了這話沈強怒不可遏。
“我見死不救?張龜年!你辦事不力,瀆職失責,如此禍事毫不知情,今日若不是我來,海門縣淪陷之時地方都反應不得!
你可知道‘獸潮’多可怕,被‘香奶兒’招來的‘獸潮’比尋常的恐怖十倍!
你可知道,海門縣穩贏歐陽奪的唯有那立場不明的海門宗宗主鄭克塽!
你可知道,‘五行魔’一出世就是四大練成,甚至小宗師!
現在你說我見死不救?我就是把自己填進去,也是毫無意義!我要是帶著兄弟們蠻幹,兄弟們都得白死!還有!”
憤怒至極的沈強一把抓住張龜年,扒開他的眼睛對準李魁方向。
“睜開你這雙沒用的眼睛看看,海門宗為此連精通龍王、混元兩大絕學的練成高手都派來了!海門宗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聽到這話張龜年突然愣了一下,隨後猛烈掙紮。
“不對!大人,不對!此人是雲州巨賈西門慶,之前與海門宗毫無關係!況且他若是海門宗高手,鄭少傑怎敢如此折辱?這其中有蹊蹺!”
“蹊蹺?你當海門宗的龍王功是爛大街的鐵布衫還是包藏禍心的少林童子功!你以為誰都能練!”
沈強對於這樣的迴答又失望又憤怒,還想罵醒張龜年,一道陌生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他說的對!”
“什麽人!?”
千牛衛眾人頓時大亂,紛紛警戒起來,四處尋找聲音來源。
“別費力了,在下在此。”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遠處低矮草叢中突然竄起一個八尺蒙麵大漢,正是前來打探消息的魯潯。
“大膽!你……”
“行了!”
旁邊千牛衛士卒正要嗬斥,卻被沈強斷聲喝止。
隨後走出人前,目光審慎,看著蒙麵的魯潯。
“此等高手,如何會怕千牛衛?隻不過既然尊駕肯現身相見,必然有事相商,何必藏頭露影,未免有失身份。”
魯潯心知對方試探自己,但方才所聽之事太過聳人聽聞,更事關海門村乃至更多人的安危,故而沒心情跟對方拉扯,言語十分爽快。
“鄉野之人本就沒什麽身份,在下見沈大人確有要事相商,若沈大人還有江湖人的豪氣,便莫與在下用朝堂那些蠅營狗苟的手段。”
沈強聽了大讚。
“好!足下快人快語,沈某也非拖遝之輩,咱們開門見山,足下方才想必旁聽已久,想跟沈某談的,可是除魔之事?”
魯潯快語連珠。
“魔佛無善惡之分,行事有正邪之別,此人行事堪稱罪大惡極,在下非阻止不可!”
“好,足下俠肝義膽沈某佩服,可沈某顧慮閣下定也知曉,顧慮不除,在下不能帶兄弟們送死!”
“若我能除沈大人顧慮呢?”
“沈某乃千牛衛指揮使,斬除魔教妖孽,護衛百姓安寧乃皇命之責,若有勝算,今日之戰,自沈某以下,皆可戰死!”
“好!”
此等豪言壯語,擲地有聲,魯潯二世為人,殺人無數,看人眼光何其敏銳,自然知道這沈強所言足照肝膽,縱使對朝廷好感不多,也忍不住為此等豪傑擊節!
“三呂總督佘大人曾言‘未聞忠臣寡助也’,沈大人有以死報國之誌,在下必鼎力相助,好叫沈大人知道,這西門慶絕非海門宗之人,反而與月母宮有所勾結。”
“月母宮!怎麽會?”
沈強隻覺得今日麵色變的次數比上輩子都多,當即發問。
“非是沈某不信,這實在匪夷所思!”
魯潯掏出自曾離手中奪來的玉環。
“這是在下從月母宮一曾姓女子手上奪來的武器,名為連月環!此女武功極高,絕非泛泛之輩,西門慶便是此女從我手中救下的。”
沈強見此玉環,先是一驚,然後看向魯潯卻麵露喜色。
“真是青鳥紋連月環!你居然能奪下‘廣寒三仙’之首‘冷月仙子’曾離的法兵!真是了得!”
自打這幾日踏入江湖事以來,所見江湖之人不是蠅營狗苟、就是攻於算計,今天見沈強如此用人不疑,魯潯好感更佳。
“多謝大人信任,如今這玉環主人就藏在東側樹林之中,想來必有陰謀,與西門慶這個身懷海門宗獨門絕學之人相互勾結,總不會是因為知曉今天之事,來除魔衛道的吧。”
沈強斬釘截鐵。
“當然不可能!對抗魔教這方麵,十一家法態度尚不及佛道兩派,必有其他圖謀!聯絡西門慶這個身懷海門宗絕學的神秘人物,想必矛頭是指向海門宗的!若不是海門宗,那會是誰?難道!”
沈強抬起頭,眼神中帶著荒唐又有些了然。
“朱氏滅門,果然不是瘟疫!”
若是平時,魯潯或許還會聽聽江湖隱秘,可今日家人朋友危在旦夕,魯潯也沒有這個心情,連忙出聲製止。
“沈大人!不論什麽朱氏鄭氏,如今最要緊的,還是解決魔災才對。”
沈強醒悟過來。
“足下提醒的是,有何想法還請細細說來。”
“在下已安排人手埋伏在四周,就地形而言,白花甸四周多山,隻有北河穀、南河橋兩條來路,並西山坡和東側樹林可以行人。
我等自北而來,並未見到黑獸,各位從西山坡而來,想來沿路也無黑獸,東側樹林中月母宮人隱藏其中,且背靠斷山,也不可能有黑獸,如此看,黑獸一定是自南河橋方向過來!”
沈強拿過地圖認真查看。
“應是如此,可又能如何對付成群黑獸?”
“在下已經在白花甸周圍安排了人手與引火之物,如今走蛟潮未至,白花甸遍地枯草,待獸潮衝入白花甸時,從北、西南側放火燒山,將獸潮逼向樹林,黑獸滅絕人性,最見不得女人,東樹林後方就是懸崖峭壁,月母宮的人拚死突圍別無他法!
而後我等自守東北山路,沈大人則選北山河穀或南河橋埋伏,防止高手或黑獸突圍,運氣好的話,歐陽奪與鄭少傑都要留在這!至於月母宮的人,就看她們自己的造化了。”
沈強聽了卻並不高興,狐疑的看了魯潯好一會。
“足下安排如此妥當,卻冒險接觸沈某,想來必有所圖,沈某略作猜想,但似乎知之不全,北山河穀綿長、西河橋也是向下方開闊,巧的是這兩條路沿線都甚少村落,若是黑獸僥幸逃脫,自這兩個方向逃竄,也會衝出海門縣,除了這一點,閣下想來還有要求吧。”
真是聰明!
魯潯為之歎服,再開口時語氣又多了幾分誠懇。
“大人火眼金睛,在下佩服,在下確實有些事想懇求大人幫忙。”
“請講。”
“其一,若要獸潮來臨時不立刻四散而開便要有人在百花甸做餌,血人熊李魁貪婪暴虐,麾下士兵殘暴不仁,到雲州以來滋擾地方、橫征暴斂,用來作餌好過你我兄弟作餌;
其二,在下收到線報,知府大人已得知此事,正在向海門縣趕來,到時白花甸一片火海、遍地死屍,知府大人怕是要六神無主。到時候,應該有個人這樣告訴知府大人:
海門宗小少爺鄭少傑偶然發現魔教妖人意圖點香聚獸,遂夥同義商西門慶跟蹤而來查探情況,被妖人發現,身陷險境;
猛?軍校尉李魁拉練隊伍途徑白花甸,見傑、慶二人與魔教妖人纏鬥,遂襄義舉!奈何獸潮蜂至,寡不敵眾,為百姓安危,毅然舉火燒山,與敵協亡,英勇就義!
千牛衛此前早已發覺妖人行徑,可惜來晚一步。正巧,海門村武甲正於村中與一幹老友村壯聚會,聞訊而來;月母宮女俠恰巧路過,飆馳仗義!結果就是,千牛衛、海門縣鄉勇、月母宮女俠共同攜手,絞殺殘寇、保境安民,可歌可泣,皆大歡喜。”
這等顛倒黑白的話,饒是沈強這種朝堂之人也不免瞪大雙眼。
“你竟然想!不行!鄭少傑是海門宗嫡子,幹係重大!”
魯潯見沈強搞這套政治平衡論,心中十分反感,也少了幾分親善,淡淡迴答。
“沈大人要明白,若此事將在下這無辜之人牽扯進來,海洪大祭之事您就瞞不住了,千牛衛失職之事,您既然粘上了就難辭其咎。
況且這鄭少傑是正宗的魔教妖人,天下正道人人得而誅之,沈大人心係百姓,莫不是要放走他麽?”
沈強斷然拒絕。
“鄭少傑身份特殊,我等必須生擒審問,你放心,他逃不掉。”
魯潯哂笑一聲。
“正因如此,鄭少傑才必須就義,沈大人,說句您不喜歡聽的話,在下最信不過的就是你們這些穿紅鞋的,倘若海門宗向大人施壓,大人撐得住?還是千牛衛撐得住?”
“鄭少傑修煉魔功,海門宗不敢包庇!”
“若海門宗知情呢!”
“你說什麽!”
“我說,若海門宗知情呢!若海門宗勾結魔教,這個實事,沈大人敢掀麽?”
沈強怒聲道。
“若海門宗勾結魔教,朝廷自然會將其繩之以法!”
魯潯微微一哂。
“得了吧,海門宗乃高宗朝受封的武勳,這種宗門百年以來也不過十六之數,世受皇恩,輔助朝廷鎮壓武人、平衡大派,雲州上下多少根係?東南水路兩軍多少弟子!你能認,陛下不能認啊!”
沈強聽了怒氣頓無,半晌無聲,好久才幹澀開口。
“足下要求,本官答應,今日,本官從未見過你。”
“謝大人體恤我等無根浮萍,小人就祝大人立平定魔災、斬殺魔頭之大功,從此平步青雲,出將入相。”
見沈強答應,魯潯欣然俯身作揖,而後轉身離去。
看著魯潯背影,沈強突然生出一股強烈衝動。
“足下有如此才能,何不入仕參軍,將一身所學報效朝廷,為國效力!若閣下願入千牛衛,在下願為閣下保舉!以閣下之才,定能高官厚祿、光耀門楣!”
魯潯站住身形,側過頭來。
“想認麽?”
沈強聽聞此話先是語塞,而後憤憤開聲。
“閣下已身受皇恩,更得其利,如今卻出貶義之言,此大丈夫所為?”
魯潯沒有迴身,隻是語氣深沉,藏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犬馬之恩,早以國人之才償也。”
沈強痛心苦勸。
“閣下之才,老於鄉野,此國之失,當今聖上威加海內,拓土萬裏,大周之盛,以超漢唐,聖上之功,足尚秦皇,閣下有何顧慮!”
“有何顧慮!”
魯潯驟然迴身,目如紫電,發出審判人心的氣魄。
“宏武二十四年,江浙、兩廣之地首征口賦,未足一年便於江南鋪開,至於今日,溺嬰之風又盛!
宏武三十六年,於山東河北之地開奉國武丁調,征十萬完役丁口再赴北疆,十年不歸!
宏武帝拓土開疆確為雄霸主,可膏腴財貨入了誰的府庫?若無文祖聖君隆慶變法三十年生聚,二萬萬大周百姓已在水火之中!
如今新得之地時歸時叛,朝廷隻得反複討伐,改土歸流任重道遠,觀民知政,仗是這麽打的?國是這麽治的?
可朝堂上那些朱禽紫獸卻對此三緘其口,隻顧歌功頌德,隻言苦一苦百姓!弄出一副朝野上下勠力同心、眾正盈朝、皆君心腹之盛景,哈哈!好哇,好一個宏武盛世!在下才貧德薄,卻不肯割股啖腹,共汝等苟且之輩同斃!”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沈強聽了並未憤怒,隻是徒勞的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滿臉神情蕭索。
魯潯見此欲言又止,最後卻也什麽都沒說,歎息一聲抱拳而去。
這時,沈強不甘的話在身後傳來。
“天下看似廣大,誰不身在樊籠,藏身山野就能置身事外?今日避得,豈知來日能避?”
魯潯又轉過身來,身軀雄闊,一股非凡自信悄然彌散。
“大人,為何不願認呢?”
一時間,天地沒有了人聲,隻是急風驟起,草木山川處處瑟瑟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