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執勤士卒正打著哈切剛將城門打開,就看見城門外烏泱泱上百人的隊伍,盡是些老少婦孺,舉著大橫幅,拿著梆子鑼,跟在一位五柳長須、一身儒服的中年男子身後,直勾勾的看著自己。
開門的士兵登時拘呤一下,酒都嚇醒了一半,沒等他反應過來,對麵中年男子走上前來。
“敢問這位軍爺,我等能否進城。”
“啊?啊!能,能進城了!”
“多謝。”
中年男子儒雅一笑,轉身一招手。
“鄉親們,按之前說好的,走你!”
“當當當,鏘鏘鏘。”
霎時間,上百人的大隊伍一下被激活了,敲鑼打梆,安靜的城門口一下子就鬧了起來,直接驚動了半座北城。
“大武宗屠村殺人,請大老爺做主!”
城門守卒一看這陣仗哪敢管啊,大周可和別的王朝不一樣,自建國以來堅持的全民習武國策下,再加上實施數十年的“武甲”製度,大周百姓軍事能力一代比一代高、民風也一代比一代彪悍,號稱“一個男兒一個兵、三個女兒頂一丁”,隨便哪個大村子都能拉出上百人的隊伍,倆村搶水搞一場上百人的械鬥簡直稀鬆平常,官軍去少了都不敢管。甚至有組織起上千人推平地方小宗門的事情。
且大周開國太祖是個明眼人,知道真正掀翻王朝的不是農民起義,根本原因是地方宗族武門魚肉鄉裏、盤剝百姓,比起他們搜刮下來的東西,落到皇室手裏的比豆漿裏的糖還少。
所以,大周曆代皇帝為了打壓天下武門豪族和推動對外用兵,不僅多次放寬地方民兵持械蓄甲,還帶頭倡導公羊經學的“大複仇”理論,挑動地方百姓仇視武門。
到了文宗朝,朝廷終於研究出了普適性的《畜功》《獸功》,一下子就有了底氣,直接拉偏架針對天下武門,如果不是小宗師以上的頂端戰力橫壓當世,逼得朝廷不敢掀桌子,大周備不住都開始天下滅武了。而地方宗門在這種形勢下也被迫降低了自己肆虐地方的程度,過去那種當街殺人,上樓喝酒的事,現在除了海門宗這樣的大派和走單的江湖散人外,沒多少人幹。
至於害怕動搖統治?還真沒有,老百姓反而更消停了。都安居樂業了鬧什麽事啊?是孩子不好打,還是渾家不好入?聖上都替我做主針對武宗了,現在江湖人鬧事我都能還手了,哪怕打死人了都不算防衛過當,這等公平正義的天家,鬧完事換一個還能比現在強?
在這樣的風氣熏陶下,守城士卒別說本就不敢管了,聽到是針對武宗直接就不想管了,不過他們也很驚訝,往常對抗小宗門確有發生,但針對江湖大派的事還真是頭一迴。
這大家就知道強勢穩定政權的好處了,真要是天下大亂,諸侯林立,掌握強大武力的武宗豪族能把老百姓欺負成什麽樣子,畢竟《畜功》《獸功》培養不出高端戰力。
“爾等何人!膽敢聚眾衝擊府治,不想活了!”
士卒可以擺爛,地方守備軍一個月那麽點俸祿讓人玩什麽命?值守校尉就不行了,當即站出來將中年男子擋下,身後士兵見狀也隻得抄起武器,與人群對峙。
中年男子見狀也不慌亂,未等他說話人群中就走出了一個老太太,眯著眼睛看了這人一眼,上去就是一巴掌。
“嘿!你個老乞婆,敢襲擊官兵,想造反嘛!”
老太太是怡然不懼,反而破口大罵。
“你敢罵我?臥牛屯趙家的小子,你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你看看我是誰!”
校尉一聽這話反倒蒙了,遲疑的看了一眼老太太。
“這,您,您是白波村的張大娘?”
老太太半點不饒人。
“哎呦,可不敢當,見了麵就喊打喊殺,你趙大將軍能耐的很啦!”
校尉當時慫了。
“真是張大娘啊,您這,嗨!太久沒去拜會您,沒認出來,您這上來就動手,這,這怎麽迴事啊?”
張大娘那嘴可是損得厲害。
“可不敢讓趙大將軍拜會,您自從做了將軍,我這糟老婆子可不敢高攀!”
校尉當時就急了。
“張大娘您這話說的!我娘當年生我難產,是您從閻王爺手裏給我們母子倆搶迴來的,我忘了誰也不能忘了您呐,您要再說這話,您給我一刀得了!”
張大娘麵色稍緩。
“這還是句人話。”
校尉陪著笑。
“大娘,您老這是?”
張大娘聽了也不說話,隻是看向帶頭男子。
帶頭男子見狀立馬接過話茬。
“好叫將軍知道,我乃海門縣柴門村武甲吳貴之子吳雍,身後是海門縣五十一村百姓,今日來府城為伸冤而來。”
校尉看著吳雍身後這麽大陣仗。
“伸冤?吳先生,這,伸的什麽冤,要這麽大陣仗。”
吳雍就等這句話,當即站直身子朗聲說道。
“好叫將軍得知,我等五十一村來此,乃狀告海門宗鄭少傑欺壓良善、私設刑堂、屠村掠鎮、蓄養私兵之事!”
校尉恨不得給自己耳朵切了,這是他能聽得話麽。
“這,吳先生,這。”
吳雍當即開口。
“將軍,此事與你無關,我等也未攜帶武器,能否開關放行,我等直去知府衙門,決不鬧事,如何?”
校尉聽了是如蒙大赦,連忙讓到一旁。
“請!”
“多謝!”
吳雍一拱手,隨後招唿身後眾人一遍喊著號子,一邊敲鑼打梆的就進了府城。
沿途百姓爭相圍觀,不一會就傳遍了整個江屏城。
“大人,不好了,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雲州知府衙門,賈貴正準備上衙,忽然聽見師爺大喊大叫的衝進來。
“什麽大人不好了,大人好著呢!什麽事慌慌張張,有辱斯文!”
師爺慌忙道。
“大人,禍事了,海門縣五十一村鄉民聚眾而來,要狀告海門宗鄭小公子,足足上百人,已經快要到知府衙門了!”
賈貴聽了這話驚的烏紗帽都晃掉了,一把薅住師爺的脖領子。
“什麽!你再說一遍,狀告誰?狀告什麽!”
開門的士兵登時拘呤一下,酒都嚇醒了一半,沒等他反應過來,對麵中年男子走上前來。
“敢問這位軍爺,我等能否進城。”
“啊?啊!能,能進城了!”
“多謝。”
中年男子儒雅一笑,轉身一招手。
“鄉親們,按之前說好的,走你!”
“當當當,鏘鏘鏘。”
霎時間,上百人的大隊伍一下被激活了,敲鑼打梆,安靜的城門口一下子就鬧了起來,直接驚動了半座北城。
“大武宗屠村殺人,請大老爺做主!”
城門守卒一看這陣仗哪敢管啊,大周可和別的王朝不一樣,自建國以來堅持的全民習武國策下,再加上實施數十年的“武甲”製度,大周百姓軍事能力一代比一代高、民風也一代比一代彪悍,號稱“一個男兒一個兵、三個女兒頂一丁”,隨便哪個大村子都能拉出上百人的隊伍,倆村搶水搞一場上百人的械鬥簡直稀鬆平常,官軍去少了都不敢管。甚至有組織起上千人推平地方小宗門的事情。
且大周開國太祖是個明眼人,知道真正掀翻王朝的不是農民起義,根本原因是地方宗族武門魚肉鄉裏、盤剝百姓,比起他們搜刮下來的東西,落到皇室手裏的比豆漿裏的糖還少。
所以,大周曆代皇帝為了打壓天下武門豪族和推動對外用兵,不僅多次放寬地方民兵持械蓄甲,還帶頭倡導公羊經學的“大複仇”理論,挑動地方百姓仇視武門。
到了文宗朝,朝廷終於研究出了普適性的《畜功》《獸功》,一下子就有了底氣,直接拉偏架針對天下武門,如果不是小宗師以上的頂端戰力橫壓當世,逼得朝廷不敢掀桌子,大周備不住都開始天下滅武了。而地方宗門在這種形勢下也被迫降低了自己肆虐地方的程度,過去那種當街殺人,上樓喝酒的事,現在除了海門宗這樣的大派和走單的江湖散人外,沒多少人幹。
至於害怕動搖統治?還真沒有,老百姓反而更消停了。都安居樂業了鬧什麽事啊?是孩子不好打,還是渾家不好入?聖上都替我做主針對武宗了,現在江湖人鬧事我都能還手了,哪怕打死人了都不算防衛過當,這等公平正義的天家,鬧完事換一個還能比現在強?
在這樣的風氣熏陶下,守城士卒別說本就不敢管了,聽到是針對武宗直接就不想管了,不過他們也很驚訝,往常對抗小宗門確有發生,但針對江湖大派的事還真是頭一迴。
這大家就知道強勢穩定政權的好處了,真要是天下大亂,諸侯林立,掌握強大武力的武宗豪族能把老百姓欺負成什麽樣子,畢竟《畜功》《獸功》培養不出高端戰力。
“爾等何人!膽敢聚眾衝擊府治,不想活了!”
士卒可以擺爛,地方守備軍一個月那麽點俸祿讓人玩什麽命?值守校尉就不行了,當即站出來將中年男子擋下,身後士兵見狀也隻得抄起武器,與人群對峙。
中年男子見狀也不慌亂,未等他說話人群中就走出了一個老太太,眯著眼睛看了這人一眼,上去就是一巴掌。
“嘿!你個老乞婆,敢襲擊官兵,想造反嘛!”
老太太是怡然不懼,反而破口大罵。
“你敢罵我?臥牛屯趙家的小子,你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你看看我是誰!”
校尉一聽這話反倒蒙了,遲疑的看了一眼老太太。
“這,您,您是白波村的張大娘?”
老太太半點不饒人。
“哎呦,可不敢當,見了麵就喊打喊殺,你趙大將軍能耐的很啦!”
校尉當時慫了。
“真是張大娘啊,您這,嗨!太久沒去拜會您,沒認出來,您這上來就動手,這,這怎麽迴事啊?”
張大娘那嘴可是損得厲害。
“可不敢讓趙大將軍拜會,您自從做了將軍,我這糟老婆子可不敢高攀!”
校尉當時就急了。
“張大娘您這話說的!我娘當年生我難產,是您從閻王爺手裏給我們母子倆搶迴來的,我忘了誰也不能忘了您呐,您要再說這話,您給我一刀得了!”
張大娘麵色稍緩。
“這還是句人話。”
校尉陪著笑。
“大娘,您老這是?”
張大娘聽了也不說話,隻是看向帶頭男子。
帶頭男子見狀立馬接過話茬。
“好叫將軍知道,我乃海門縣柴門村武甲吳貴之子吳雍,身後是海門縣五十一村百姓,今日來府城為伸冤而來。”
校尉看著吳雍身後這麽大陣仗。
“伸冤?吳先生,這,伸的什麽冤,要這麽大陣仗。”
吳雍就等這句話,當即站直身子朗聲說道。
“好叫將軍得知,我等五十一村來此,乃狀告海門宗鄭少傑欺壓良善、私設刑堂、屠村掠鎮、蓄養私兵之事!”
校尉恨不得給自己耳朵切了,這是他能聽得話麽。
“這,吳先生,這。”
吳雍當即開口。
“將軍,此事與你無關,我等也未攜帶武器,能否開關放行,我等直去知府衙門,決不鬧事,如何?”
校尉聽了是如蒙大赦,連忙讓到一旁。
“請!”
“多謝!”
吳雍一拱手,隨後招唿身後眾人一遍喊著號子,一邊敲鑼打梆的就進了府城。
沿途百姓爭相圍觀,不一會就傳遍了整個江屏城。
“大人,不好了,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雲州知府衙門,賈貴正準備上衙,忽然聽見師爺大喊大叫的衝進來。
“什麽大人不好了,大人好著呢!什麽事慌慌張張,有辱斯文!”
師爺慌忙道。
“大人,禍事了,海門縣五十一村鄉民聚眾而來,要狀告海門宗鄭小公子,足足上百人,已經快要到知府衙門了!”
賈貴聽了這話驚的烏紗帽都晃掉了,一把薅住師爺的脖領子。
“什麽!你再說一遍,狀告誰?狀告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