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成十七年深秋,凜冽的北風裹挾著黃沙掠過絲綢之路,將沿途的胡楊染成一片肅殺的金黃。本該是商隊往來最頻繁的時節,玉門關外卻彌漫著詭異的寂靜。往日駝鈴聲聲、商旅如織的景象不複存在,偶爾有零星商隊經過,也是行色匆匆,臉上寫滿恐懼與不安。


    敦煌城的城門下,一名渾身滾燙的粟特商人被同伴用擔架抬進醫館時,喉嚨裏正發出可怕的咯咯聲。他的皮膚呈現出不正常的青灰色,脖頸處布滿蛛網狀的血絲,雙眼渾濁無神,嘴角還殘留著黑色的痰液。\"大夫,救救他!\"商隊首領拽住裴雲舟的衣袖,聲音裏帶著哭腔,\"三天前我們從龜茲出發,他突然就發起了高燒,現在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裴雲舟眉頭緊鎖,迅速為患者把脈。脈搏微弱而紊亂,時而急促時而遲緩,仿佛隨時都會停止跳動。更詭異的是,患者的體溫高得燙手,卻又渾身發冷,牙齒不住地打顫。裴雲舟取出銀針準備施針,卻驚愕地發現,銀針剛刺入穴位,針尖就迅速變成了黑色。


    \"這不是普通的病症。\"裴雲舟神色凝重地放下銀針,\"從症狀來看,更像是中毒。\"他仔細檢查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在鼻腔深處發現了一些細小的黑色粉末,散發著一種甜膩中帶著腥氣的古怪味道。這種氣味,與他曾在古籍中讀到的西域禁藥氣息隱隱相似。


    消息像瘟疫一樣迅速傳遍了敦煌城。短短幾天內,類似的病例不斷出現。染病者大多是近期從西域歸來的商人、駝隊成員,他們無一例外都出現了高熱、咳血、皮膚青紫的症狀,且病情發展極快,往往在發病後的第三天就會不治身亡。城中人心惶惶,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鋪紛紛關門歇業,平日裏熱鬧非凡的市集變得冷冷清清。


    地方官員緊急向長安求援,八百裏加急文書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大明宮。李漼皇帝看著奏折上觸目驚心的描述,龍顏大怒:\"這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短短半月,敦煌已有上百人染病身亡,若任其蔓延,後果不堪設想!\"他將奏折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盞中茶水潑灑而出,\"裴卿醫術高明,朕命你即刻前往敦煌,查明真相!務必找出病因,遏製疫情!\"


    裴雲舟領命後,不敢有絲毫耽擱。他立即迴到天機閣,收拾了自己多年來收集的各種草藥、毒藥樣本,還有特製的檢測儀器。臨行前,他特意去見了蘇硯和沈清霜。


    \"此去兇險,多加小心。\"蘇硯將一個精致的機關匣塞到他手中,\"裏麵有墨家最新研製的防毒麵具和萬象測毒儀。麵具采用多層過濾結構,能抵禦大部分毒氣;測毒儀可檢測出百餘種毒素,遇到危險時或許能派上用場。\"


    沈清霜則抽出自己的軟劍,遞給裴雲舟:\"拿著。這把劍陪我征戰多年,削鐵如泥。遇到危險,此物可防身。若有需要,我定率玄甲軍前去支援!\"


    裴雲舟鄭重地點點頭,將軟劍係在腰間,踏上了前往敦煌的路。一路上,他不斷向遇到的商隊打聽情況,得到的消息卻讓他更加不安。


    在瓜州附近,他遇到了一個僥幸逃脫的商隊。商隊首領心有餘悸地描述道:\"半月前,我們在龜茲城外遇到一支神秘的商隊。那些人全身裹著黑袍,蒙著麵巾,隻露出一雙眼睛,透著股說不出的陰冷。他們的駱駝上載著許多密封嚴實的木箱,箱子上刻著奇怪的符文,還散發著一種古怪的香味。當時我們沒在意,可第二天,隊裏就有人開始發燒......\"


    還有人說,這支神秘商隊所到之處,必有瘟疫發生。但奇怪的是,商隊成員自己卻安然無恙,仿佛對這種怪病有著特殊的免疫力。這些傳聞聽起來荒誕不經,卻與裴雲舟了解到的情況不謀而合,讓他愈發確信,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背後,必定隱藏著一個巨大的陰謀。


    當裴雲舟抵達敦煌時,城中的疫情已經愈發嚴重。街道上不時能看到運送屍體的馬車緩緩駛過,車輪碾過石板路,發出沉重而壓抑的聲響。棺材鋪的生意異常火爆,木匠們日夜趕工,依然供不應求。


    裴雲舟顧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到緊張的調查中。他走訪患者家屬,詳細記錄患者發病前的活動軌跡;深入醫館,觀察每一個病例的症狀變化;甚至親自前往城外的亂葬崗,檢查那些因瘟疫而死的屍體。


    在一具屍體的鼻腔內,裴雲舟再次發現了那種細小的黑色粉末。他將粉末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放入特製的琉璃瓶中。憑借多年與毒藥打交道的經驗,他隱隱感覺到,這些粉末與神秘商隊攜帶的詭異香料,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而一場關乎西域安寧,甚至大唐安危的危機,正在黑暗中悄然逼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代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老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老翁並收藏唐代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