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城的晨霧還未散盡,讚普達瑪的牛皮大帳內已是一片肅殺。昨日黑風峽糧草盡毀、解藥失效的消息傳來,這位野心勃勃的統治者將手中的狼頭權杖狠狠砸向青銅火盆,飛濺的火星落在地毯上,灼燒出一個個焦黑的孔洞。
\"漢人究竟使了什麽妖法?\"達瑪額頭上青筋暴起,\"投石機射程突增,毒箭失效,糧草被劫,現在連垂死的傷兵都活了過來!\"帳內一眾將領噤若寒蟬,唯有巫醫顫巍巍上前,獻上一隻染血的陶罐:\"讚普,這是從漢軍營地附近找到的藥渣,屬下懷疑...他們破解了蝕心散的配方。\"
達瑪猛然攥住陶罐,碎片刺破掌心也渾然不覺。他盯著罐內殘留的淡藍色藥汁,眼中閃過瘋狂的殺意:\"既然如此,就別怪我動用壓箱底的殺招!傳令下去,啟動''血月計劃''!\"
與此同時,大唐軍營內卻是另一番景象。沈清霜在昏迷三日後終於蘇醒,她掙紮著要起身查看軍情,卻被裴雲舟按迴榻上:\"沈將軍,你中的毒雖已解,但傷及根本,至少還需靜養半月。\"話音未落,斥候急匆匆闖入:\"報!吐蕃軍連夜調集三萬援軍,正在黑水河畔集結!\"
李朔展開地圖,指尖重重壓在永昌與黑水之間的咽喉要道——虎牙關。此地兩側絕壁如刀,中間僅容單騎通過,一旦失守,永昌城將直接暴露在吐蕃鐵騎之下。\"蘇硯,你的機關術能否加固虎牙關?\"老將軍轉頭問道。
蘇硯上前一步,眼中閃過自信的光芒:\"末將已改良出''千斤閘''機關,再配合拒馬樁與滾石雷火,定能守住此關。不過...\"他頓了頓,\"需要三千工匠連續勞作三日,且物資消耗巨大。\"
\"物資從長安即刻調撥!\"李朔猛地抽出佩劍,在沙盤上劃出一道弧線,\"沈將軍,你暫代先鋒,率五千騎兵在關前布防;裴太醫,確保傷兵盡快複原;蘇硯,虎牙關就交給你了!\"
接下來的三日,虎牙關化作一座龐大的工坊。蘇硯指揮工匠將整塊花崗岩切割成閘板,用鑄鐵鏈條與絞盤相連;峭壁上鑿出數百個孔洞,暗藏裝滿桐油的陶罐;關隘前方,拒馬樁如荊棘般密集排列,每根木樁頂端都淬了劇毒。
第四日破曉,吐蕃大軍的號角聲撕破天際。達瑪騎在雪白的戰馬上,望著高聳的虎牙關冷笑:\"漢人以為憑這些雕蟲小技就能擋住我?放!\"隨著令旗揮動,數百架巨型衝車緩緩推進,車轅上包裹的鐵皮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放箭!\"沈清霜一聲令下,萬箭齊發。但吐蕃人早有防備,盾牌組成的\"鐵牆\"將箭矢紛紛格擋。衝車越來越近,眼看就要撞上關隘,蘇硯猛地轉動青銅輪盤:\"落閘!\"
轟鳴聲中,千斤重的花崗岩閘板轟然落下,最前方的三輛衝車瞬間被砸成廢鐵。但吐蕃人並未退縮,反而推出填壕車,將沙袋、石塊傾入護城河。達瑪舉起彎刀:\"繼續進攻!給我把虎牙關踏平!\"
就在此時,蘇硯再次轉動機關。峭壁上的陶罐應聲墜落,桐油潑灑在吐蕃軍陣中,早已準備好的火箭隨之射下。刹那間,火海吞沒了整片戰場,慘叫聲此起彼伏。達瑪臉色大變,正要下令後撤,卻聽見頭頂傳來破空聲——無數滾石從高處傾瀉而下,如暴雨般砸向人群。
\"讚普!漢軍從兩翼包抄過來了!\"親衛的驚唿讓達瑪心頭一涼。沈清霜率領騎兵從東側殺出,長槍所指之處,吐蕃防線節節敗退;而西側,李朔親自帶領的重甲騎兵也已截斷退路。更致命的是,後方突然傳來騷亂——裴雲舟帶著傷愈的將士,偽裝成吐蕃軍混入營地,點燃了堆積如山的糧草。
\"撤!快撤!\"達瑪嘶吼著調轉馬頭,但一切都太遲了。蘇硯操控著關隘上的連弩機,箭矢如蝗,將試圖逃竄的吐蕃軍成片射倒。混戰中,沈清霜的軟劍直取達瑪咽喉,卻被他的貼身衛士擋下。
\"漢人,別以為你們贏定了!\"達瑪眼中閃過瘋狂,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胸前詭異的紋身,\"啟動''血月''!\"隨著他的唿喊,遠處的吐蕃軍營升起三枚信號彈,暗紅色的煙霧在空中組成猙獰的彎月形狀。
李朔心頭警鈴大作,正要下令追擊的手突然僵住。隻見吐蕃殘軍紛紛從懷中掏出黑色藥丸,吞服後原本疲憊的身軀突然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眼中泛起詭異的紅光。\"不好!是巫醫的''血祭丹''!\"裴雲舟的驚唿傳來,\"服下此藥的人會喪失理智,成為隻知殺戮的死士!\"
戰局瞬間逆轉。陷入瘋狂的吐蕃死士悍不畏死,用血肉之軀撞開漢軍防線。沈清霜的烏騅馬被砍斷馬腿,她翻身落地,軟劍在手中舞出銀芒,卻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千鈞一發之際,蘇硯突然高喊:\"用火攻!''血祭丹''遇火即焚!\"
漢軍立刻改變戰術,火箭、火油傾瀉而下。燃燒的火焰中,吐蕃死士發出淒厲的慘叫,化作一個個火人。達瑪看著眼前的慘狀,終於露出絕望的神色。他正要舉刀自刎,卻被沈清霜的軟劍挑飛兵器:\"讚普,還是跟我迴長安,向陛下請罪吧。\"
夕陽西下,虎牙關前屍橫遍野。李朔望著插迴城頭的\"唐\"字軍旗,蒼老的臉上終於露出笑意。這場持續數月的邊疆危機,在機關術的精妙、鐵騎的奔襲、醫術的突破與將士們的舍生忘死中,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而遠在長安的皇宮內,皇帝李忱展開捷報,提筆寫下:\"隴右大捷,實乃民心所向,眾臣之功。\"
此役過後,大唐與吐蕃重新簽訂盟約,邊界迎來了久違的安寧。應天書院的學子們聽聞戰報,更是群情振奮——他們終於明白,無論是算學機關,還是醫術兵法,隻要心懷家國,皆可成為定鼎乾坤的利器。而虎牙關之戰的故事,也如同璀璨星辰,永遠銘刻在大唐的曆史長河中。
\"漢人究竟使了什麽妖法?\"達瑪額頭上青筋暴起,\"投石機射程突增,毒箭失效,糧草被劫,現在連垂死的傷兵都活了過來!\"帳內一眾將領噤若寒蟬,唯有巫醫顫巍巍上前,獻上一隻染血的陶罐:\"讚普,這是從漢軍營地附近找到的藥渣,屬下懷疑...他們破解了蝕心散的配方。\"
達瑪猛然攥住陶罐,碎片刺破掌心也渾然不覺。他盯著罐內殘留的淡藍色藥汁,眼中閃過瘋狂的殺意:\"既然如此,就別怪我動用壓箱底的殺招!傳令下去,啟動''血月計劃''!\"
與此同時,大唐軍營內卻是另一番景象。沈清霜在昏迷三日後終於蘇醒,她掙紮著要起身查看軍情,卻被裴雲舟按迴榻上:\"沈將軍,你中的毒雖已解,但傷及根本,至少還需靜養半月。\"話音未落,斥候急匆匆闖入:\"報!吐蕃軍連夜調集三萬援軍,正在黑水河畔集結!\"
李朔展開地圖,指尖重重壓在永昌與黑水之間的咽喉要道——虎牙關。此地兩側絕壁如刀,中間僅容單騎通過,一旦失守,永昌城將直接暴露在吐蕃鐵騎之下。\"蘇硯,你的機關術能否加固虎牙關?\"老將軍轉頭問道。
蘇硯上前一步,眼中閃過自信的光芒:\"末將已改良出''千斤閘''機關,再配合拒馬樁與滾石雷火,定能守住此關。不過...\"他頓了頓,\"需要三千工匠連續勞作三日,且物資消耗巨大。\"
\"物資從長安即刻調撥!\"李朔猛地抽出佩劍,在沙盤上劃出一道弧線,\"沈將軍,你暫代先鋒,率五千騎兵在關前布防;裴太醫,確保傷兵盡快複原;蘇硯,虎牙關就交給你了!\"
接下來的三日,虎牙關化作一座龐大的工坊。蘇硯指揮工匠將整塊花崗岩切割成閘板,用鑄鐵鏈條與絞盤相連;峭壁上鑿出數百個孔洞,暗藏裝滿桐油的陶罐;關隘前方,拒馬樁如荊棘般密集排列,每根木樁頂端都淬了劇毒。
第四日破曉,吐蕃大軍的號角聲撕破天際。達瑪騎在雪白的戰馬上,望著高聳的虎牙關冷笑:\"漢人以為憑這些雕蟲小技就能擋住我?放!\"隨著令旗揮動,數百架巨型衝車緩緩推進,車轅上包裹的鐵皮在陽光下泛著冷光。
\"放箭!\"沈清霜一聲令下,萬箭齊發。但吐蕃人早有防備,盾牌組成的\"鐵牆\"將箭矢紛紛格擋。衝車越來越近,眼看就要撞上關隘,蘇硯猛地轉動青銅輪盤:\"落閘!\"
轟鳴聲中,千斤重的花崗岩閘板轟然落下,最前方的三輛衝車瞬間被砸成廢鐵。但吐蕃人並未退縮,反而推出填壕車,將沙袋、石塊傾入護城河。達瑪舉起彎刀:\"繼續進攻!給我把虎牙關踏平!\"
就在此時,蘇硯再次轉動機關。峭壁上的陶罐應聲墜落,桐油潑灑在吐蕃軍陣中,早已準備好的火箭隨之射下。刹那間,火海吞沒了整片戰場,慘叫聲此起彼伏。達瑪臉色大變,正要下令後撤,卻聽見頭頂傳來破空聲——無數滾石從高處傾瀉而下,如暴雨般砸向人群。
\"讚普!漢軍從兩翼包抄過來了!\"親衛的驚唿讓達瑪心頭一涼。沈清霜率領騎兵從東側殺出,長槍所指之處,吐蕃防線節節敗退;而西側,李朔親自帶領的重甲騎兵也已截斷退路。更致命的是,後方突然傳來騷亂——裴雲舟帶著傷愈的將士,偽裝成吐蕃軍混入營地,點燃了堆積如山的糧草。
\"撤!快撤!\"達瑪嘶吼著調轉馬頭,但一切都太遲了。蘇硯操控著關隘上的連弩機,箭矢如蝗,將試圖逃竄的吐蕃軍成片射倒。混戰中,沈清霜的軟劍直取達瑪咽喉,卻被他的貼身衛士擋下。
\"漢人,別以為你們贏定了!\"達瑪眼中閃過瘋狂,突然扯開衣襟,露出胸前詭異的紋身,\"啟動''血月''!\"隨著他的唿喊,遠處的吐蕃軍營升起三枚信號彈,暗紅色的煙霧在空中組成猙獰的彎月形狀。
李朔心頭警鈴大作,正要下令追擊的手突然僵住。隻見吐蕃殘軍紛紛從懷中掏出黑色藥丸,吞服後原本疲憊的身軀突然爆發出驚人的力量,眼中泛起詭異的紅光。\"不好!是巫醫的''血祭丹''!\"裴雲舟的驚唿傳來,\"服下此藥的人會喪失理智,成為隻知殺戮的死士!\"
戰局瞬間逆轉。陷入瘋狂的吐蕃死士悍不畏死,用血肉之軀撞開漢軍防線。沈清霜的烏騅馬被砍斷馬腿,她翻身落地,軟劍在手中舞出銀芒,卻漸漸感到力不從心。千鈞一發之際,蘇硯突然高喊:\"用火攻!''血祭丹''遇火即焚!\"
漢軍立刻改變戰術,火箭、火油傾瀉而下。燃燒的火焰中,吐蕃死士發出淒厲的慘叫,化作一個個火人。達瑪看著眼前的慘狀,終於露出絕望的神色。他正要舉刀自刎,卻被沈清霜的軟劍挑飛兵器:\"讚普,還是跟我迴長安,向陛下請罪吧。\"
夕陽西下,虎牙關前屍橫遍野。李朔望著插迴城頭的\"唐\"字軍旗,蒼老的臉上終於露出笑意。這場持續數月的邊疆危機,在機關術的精妙、鐵騎的奔襲、醫術的突破與將士們的舍生忘死中,終於迎來了勝利的曙光。而遠在長安的皇宮內,皇帝李忱展開捷報,提筆寫下:\"隴右大捷,實乃民心所向,眾臣之功。\"
此役過後,大唐與吐蕃重新簽訂盟約,邊界迎來了久違的安寧。應天書院的學子們聽聞戰報,更是群情振奮——他們終於明白,無論是算學機關,還是醫術兵法,隻要心懷家國,皆可成為定鼎乾坤的利器。而虎牙關之戰的故事,也如同璀璨星辰,永遠銘刻在大唐的曆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