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夜被八月十五的圓月浸染成銀霜色,太極殿前的漢白玉欄杆凝著冷光,螭首嘴裏垂落的銅鈴在穿堂風中發出細碎聲響。蘇硯立在丹墀之下,懷中三塊玄甲玉殘片隨著唿吸微微發燙,那溫潤的觸感仿佛在傳遞某種古老的召喚。


    \"蘇大人,欽天監已確認,子時三刻月正中天。\"柳如煙的聲音裹著寒意從身後傳來。她褪去平日裏的紅衣勁裝,一襲藏青襦裙更襯得眉眼冷峻,腰間纏著的軟劍卻依舊透著鋒芒。周岩握了握腰間重新淬火的鋼鞭,鐵環撞擊聲驚飛了簷角棲息的夜梟,\"那些錦衣衛的眼線,都被我們清幹淨了。\"


    殿內燭火突然劇烈搖曳,三十六盞宮燈同時明滅。老太監王承恩佝僂著背疾步而出,蟒紋披風掃過青磚:\"陛下有旨,玄甲玉合璧之事,即刻開始。\"朱翊鈞身著常服坐在龍椅上,目光灼灼地盯著蘇硯手中的玉片——半月前太子謀逆案雖然平息,但玄甲玉背後隱藏的秘密,卻如烏雲般始終籠罩在他心頭。


    蘇硯將三塊殘片置於特製的紫檀木匣,玉台底部機關啟動,十二道銅鎖緩緩彈開。當第一縷月光穿透琉璃瓦,正中玉台凹槽時,奇跡驟然發生。原本溫潤的玉質泛起幽藍光芒,細碎紋路如活物般在表麵遊走,缺口處迸發的光暈在空中交織成網格,最終凝聚成一幅立體的全息投影。


    \"這...這是長安城的地底!\"周岩失聲驚唿。投影中,朱雀大街、玄武門等標誌性建築清晰可見,而地下卻延伸出無數蛛網般的通道。青銅巨輪直徑足有十丈,齒輪咬合處騰起金色火花;暗河蜿蜒流淌,水麵倒映著懸浮的石橋;更深處,一座被光芒籠罩的宮殿若隱若現,穹頂鑲嵌的夜明珠比天上圓月更耀眼。


    朱翊鈞猛地起身,龍袍掃翻案上茶盞:\"朕繼位十載,竟不知腳下藏著如此...\"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因為投影中突然浮現血色文字:\"天機城啟,天下傾覆\"。殿內溫度驟降,燭火瞬間化作幽綠,柳如煙的軟劍\"噌\"地出鞘,劍身上凝結出白霜。


    \"陛下,這玉台還有暗格!\"王承恩顫巍巍地指著玉台邊緣。蘇硯順著他的指引轉動蓮花紋,\"哢嗒\"聲響中,夾層彈出一卷泛黃的羊皮紙。展開的刹那,一股濃烈的腐臭味撲麵而來,紙上用朱砂寫著:\"洪武三年,朕命神機營督造天機城,藏十二銅人、百萬甲胄、焚天火器。若後世子孫無道...\"字跡到此戛然而止,末尾蓋著的玉璽印鑒已模糊不清。


    \"原來先帝早就...\"朱翊鈞踉蹌後退,扶住龍椅才穩住身形。就在此時,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梆子聲,緊接著是此起彼伏的喊殺聲。周岩一把拉開殿門,隻見數十名黑衣刺客破窗而入,他們麵罩上繡著的蓮花紋,與三個月前刺殺老管家的殺手如出一轍。


    \"保護玄甲玉!\"蘇硯將羊皮紙塞進懷中,佩劍出鞘。柳如煙的軟劍化作銀練纏住最近的刺客,劍鋒挑開麵罩的瞬間,露出一張布滿刀疤的臉——赫然是太子府曾經失蹤的教頭。周岩的鋼鞭橫掃,鐵環砸在刺客太陽穴上,鮮血濺在玄甲玉投影上,竟詭異地融入其中,令地下宮殿的影像泛起漣漪。


    混戰中,一名刺客趁亂擲出煙霧彈。濃煙散去時,玉台中央的玄甲玉竟不翼而飛,隻留下滿地破碎的紫檀木匣。蘇硯望著空蕩蕩的玉台,手中還殘留著玉片的溫熱,耳畔卻響起老管家臨終前的遺言:\"玄甲玉現世之日,便是血月當空之時...\"他猛地抬頭,隻見圓月邊緣不知何時染上一抹猩紅,宛如被鮮血浸透的宣紙。


    \"追!\"蘇硯率先衝向殿外。柳如煙撿起地上半截帶血的布條,布料邊緣繡著金絲雲紋——正是內廷侍衛的製式。周岩踹開擋路的刺客,鋼鞭纏住屋簷飛躍而上,卻見遠處屋頂掠過數道黑影,其中一人懷中抱著的物件,在月光下泛著熟悉的玉色光芒。


    朱翊鈞站在淩亂的大殿中,望著滿地狼藉,手指撫過龍椅扶手上的裂痕。方才玄甲玉合璧時顯現的天機城影像,與羊皮紙上先帝的遺言,如同重錘般敲擊著他的心髒。而此刻,蘇硯等人追逐刺客的身影已消失在夜色中,唯有那輪血月,靜靜地懸在長安城上空,見證著這場關乎天下命運的隱秘較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代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極老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極老翁並收藏唐代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