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紫禁城籠在薄霧之中,晨鍾撞碎熹微天光,將太和殿簷角的脊獸鍍上一層冷金。皇帝斜倚在蟠龍金漆寶座上,指節無意識摩挲著扶手處鑲嵌的東珠,聽著階下文武百官例行奏對。當戶部尚書提及江南漕運因江湖紛爭受阻時,案頭密探加急送來的黃綢奏折突然滑落,朱批\"玄甲玉\"三字在晨光中刺得人眼生疼。
\"都退下吧。\"皇帝揮退眾人,龍袍掃過青玉地磚,帶起一陣細微的窸窣。王公公弓著背小步上前,枯瘦手指剛觸到奏折,便被皇帝鷹隼般的目光釘在原地:\"聽說你昨夜召見過欽天監?\"話音未落,鎏金香爐中突然騰起一縷異常的青煙,在蟠龍柱間蜿蜒成詭異的骷髏形狀。
王公公撲通跪倒,蟒袍上的金線被冷汗浸得發暗:\"陛下明鑒!欽天監監正說...說熒惑守心,主有兵戈之禍,又提及民間傳言玄甲玉現世...\"他話音未落,殿外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太子李承乾捧著茶盞立在丹陛上,月白錦袍上的雲紋暗繡在風中翻湧,茶漬順著漢白玉台階蜿蜒而下,竟與奏折上的朱砂紅痕遙相唿應。
\"兒臣聽聞父皇龍體抱恙,特奉上清補的參茶。\"李承乾的聲音溫潤如玉,卻在瞥見奏折的瞬間,瞳孔驟然收縮。他腰間新換的和田玉佩形製古樸,表麵天然的水線紋路,竟與密探描述中玄甲玉的星紋如出一轍。皇帝眯起眼睛,看著兒子俯身時後頸滲出的薄汗,忽然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密報——太子私設的暗樁已滲透至少林藏經閣。
與此同時,齊王府的九曲迴廊裏,李恪將西域進貢的夜光杯重重砸在太湖石上。碎玉般的杯盞濺起葡萄酒,在青磚地上洇出暗紅血痕。\"太子的人已經聯係上武當七俠?\"他扯鬆領口的金絲盤扣,露出鎖骨處若隱若現的刺青,那圖騰與幽冥殿的骷髏標記僅有毫厘之差。謀士蕭臨淵展開泛黃的輿圖,燭火在他臉上投下蛛網般的陰影:\"殿下,更棘手的是...沈清霜身邊的裴雲舟,與藥王穀現任穀主是同門師兄弟。\"
次日早朝,金鑾殿的氣氛壓抑得近乎凝固。太子一派的武將們甲胄鋥亮,佩刀上的麒麟紋吞吐寒光;齊王陣營的文官則手持象牙笏板,袖口隱約露出江南商會的燙金徽記。當禮部侍郎彈劾齊王私通江湖匪類時,太子突然上前一步,廣袖掃過龍涎香案,驚得皇帝手邊的玉鎮紙險些墜落:\"兒臣願領三千玄甲軍,十日之內查清玄甲玉下落!\"
\"夠了!\"皇帝猛地拍案,震得蟠龍藻井的金箔簌簌飄落。他看著階下兩派勢力涇渭分明的站位,忽然想起年輕時翻閱的《太祖實錄》——開國皇帝正是握著玄甲玉殘片登上皇位。喉間泛起鐵鏽味,他強撐著起身,冕旒撞在玉冠上叮當作響:\"十日後,朕要看到玄甲玉現世的詳盡奏報。無論誰先尋得玉玨,都需即刻上繳國庫!\"
退朝的鍾鼓聲中,李承乾與李恪在丹陛石階擦肩而過。太子腰間玉佩不經意擦過齊王的金絲絛,發出清越鳴響。李恪垂眸看著兄長袍角沾染的香灰,突然輕笑出聲:\"皇兄可知,欽天監昨夜又觀到異象?\"他壓低聲音,吐息間帶著西域龍涎香的甜膩,\"紫微星黯淡,破軍星耀目,這可是...主臣子相殘之兆。\"
當晚,皇帝在乾清宮批閱奏折時,突然劇烈咳嗽。帕子上的血漬尚未擦淨,窗外便傳來更鼓之聲。王公公捧著密函跪地稟報,聲音發顫:\"陛下,太子派人送來了藥王穀的百年老參,齊王則獻上了失傳已久的《玄甲玉典》手抄本...\"話音未落,燭火突然暴漲,將案頭的奏折映得透亮。皇帝盯著\"玄甲玉\"三字在火光中扭曲變形,恍惚看見三百年前那場大戰的幻影——無數江湖豪傑浴血廝殺,玄甲玉碎片化作流星墜入山河。
而此刻,太子東宮的書房裏,李承乾正將一枚刻著\"玄\"字的令牌遞給心腹。令牌表麵的紋路與玄甲玉殘片的星圖完美契合,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幽藍。\"告訴秦無殤,黑風崖之戰的幸存者,一個都不能留。\"他摩挲著案頭新得的青銅簡牘,簡牘邊緣的缺口,竟與他玉佩的形狀嚴絲合縫。
齊王府的密室中,李恪將密信湊近燭火。信箋上的字跡在火焰中顯現:\"沈清霜已至泰山,玉佩殘片隨身攜帶\"。他勾起嘴角,從暗格裏取出一枚漆黑的蠱蟲。蠱蟲在掌心扭動,翅膀上的骷髏標記與他鎖骨處的刺青遙相唿應。\"蕭臨淵,準備請五毒教的人出山吧。\"他望著窗外紫禁城方向,眼中閃過一絲陰鷙,\"這場戲,也該進入高潮了。\"
晨霧漸散,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初陽下折射出刺目光芒。誰也沒有注意到,牆角的陰影裏,一隻通體漆黑的蝙蝠振翅而起,爪間係著的密函上,赫然印著幽冥殿的徽記。宮牆之外,江湖與朝堂的暗流,正朝著不可控的方向奔湧而去。
\"都退下吧。\"皇帝揮退眾人,龍袍掃過青玉地磚,帶起一陣細微的窸窣。王公公弓著背小步上前,枯瘦手指剛觸到奏折,便被皇帝鷹隼般的目光釘在原地:\"聽說你昨夜召見過欽天監?\"話音未落,鎏金香爐中突然騰起一縷異常的青煙,在蟠龍柱間蜿蜒成詭異的骷髏形狀。
王公公撲通跪倒,蟒袍上的金線被冷汗浸得發暗:\"陛下明鑒!欽天監監正說...說熒惑守心,主有兵戈之禍,又提及民間傳言玄甲玉現世...\"他話音未落,殿外突然傳來瓷器碎裂聲。太子李承乾捧著茶盞立在丹陛上,月白錦袍上的雲紋暗繡在風中翻湧,茶漬順著漢白玉台階蜿蜒而下,竟與奏折上的朱砂紅痕遙相唿應。
\"兒臣聽聞父皇龍體抱恙,特奉上清補的參茶。\"李承乾的聲音溫潤如玉,卻在瞥見奏折的瞬間,瞳孔驟然收縮。他腰間新換的和田玉佩形製古樸,表麵天然的水線紋路,竟與密探描述中玄甲玉的星紋如出一轍。皇帝眯起眼睛,看著兒子俯身時後頸滲出的薄汗,忽然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密報——太子私設的暗樁已滲透至少林藏經閣。
與此同時,齊王府的九曲迴廊裏,李恪將西域進貢的夜光杯重重砸在太湖石上。碎玉般的杯盞濺起葡萄酒,在青磚地上洇出暗紅血痕。\"太子的人已經聯係上武當七俠?\"他扯鬆領口的金絲盤扣,露出鎖骨處若隱若現的刺青,那圖騰與幽冥殿的骷髏標記僅有毫厘之差。謀士蕭臨淵展開泛黃的輿圖,燭火在他臉上投下蛛網般的陰影:\"殿下,更棘手的是...沈清霜身邊的裴雲舟,與藥王穀現任穀主是同門師兄弟。\"
次日早朝,金鑾殿的氣氛壓抑得近乎凝固。太子一派的武將們甲胄鋥亮,佩刀上的麒麟紋吞吐寒光;齊王陣營的文官則手持象牙笏板,袖口隱約露出江南商會的燙金徽記。當禮部侍郎彈劾齊王私通江湖匪類時,太子突然上前一步,廣袖掃過龍涎香案,驚得皇帝手邊的玉鎮紙險些墜落:\"兒臣願領三千玄甲軍,十日之內查清玄甲玉下落!\"
\"夠了!\"皇帝猛地拍案,震得蟠龍藻井的金箔簌簌飄落。他看著階下兩派勢力涇渭分明的站位,忽然想起年輕時翻閱的《太祖實錄》——開國皇帝正是握著玄甲玉殘片登上皇位。喉間泛起鐵鏽味,他強撐著起身,冕旒撞在玉冠上叮當作響:\"十日後,朕要看到玄甲玉現世的詳盡奏報。無論誰先尋得玉玨,都需即刻上繳國庫!\"
退朝的鍾鼓聲中,李承乾與李恪在丹陛石階擦肩而過。太子腰間玉佩不經意擦過齊王的金絲絛,發出清越鳴響。李恪垂眸看著兄長袍角沾染的香灰,突然輕笑出聲:\"皇兄可知,欽天監昨夜又觀到異象?\"他壓低聲音,吐息間帶著西域龍涎香的甜膩,\"紫微星黯淡,破軍星耀目,這可是...主臣子相殘之兆。\"
當晚,皇帝在乾清宮批閱奏折時,突然劇烈咳嗽。帕子上的血漬尚未擦淨,窗外便傳來更鼓之聲。王公公捧著密函跪地稟報,聲音發顫:\"陛下,太子派人送來了藥王穀的百年老參,齊王則獻上了失傳已久的《玄甲玉典》手抄本...\"話音未落,燭火突然暴漲,將案頭的奏折映得透亮。皇帝盯著\"玄甲玉\"三字在火光中扭曲變形,恍惚看見三百年前那場大戰的幻影——無數江湖豪傑浴血廝殺,玄甲玉碎片化作流星墜入山河。
而此刻,太子東宮的書房裏,李承乾正將一枚刻著\"玄\"字的令牌遞給心腹。令牌表麵的紋路與玄甲玉殘片的星圖完美契合,在燭光下泛著詭異的幽藍。\"告訴秦無殤,黑風崖之戰的幸存者,一個都不能留。\"他摩挲著案頭新得的青銅簡牘,簡牘邊緣的缺口,竟與他玉佩的形狀嚴絲合縫。
齊王府的密室中,李恪將密信湊近燭火。信箋上的字跡在火焰中顯現:\"沈清霜已至泰山,玉佩殘片隨身攜帶\"。他勾起嘴角,從暗格裏取出一枚漆黑的蠱蟲。蠱蟲在掌心扭動,翅膀上的骷髏標記與他鎖骨處的刺青遙相唿應。\"蕭臨淵,準備請五毒教的人出山吧。\"他望著窗外紫禁城方向,眼中閃過一絲陰鷙,\"這場戲,也該進入高潮了。\"
晨霧漸散,紫禁城的琉璃瓦在初陽下折射出刺目光芒。誰也沒有注意到,牆角的陰影裏,一隻通體漆黑的蝙蝠振翅而起,爪間係著的密函上,赫然印著幽冥殿的徽記。宮牆之外,江湖與朝堂的暗流,正朝著不可控的方向奔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