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蘇硯從城郊枯井爬出時,暮色正悄然籠罩長安城。遠處岐王府的飛簷在殘陽餘暉中若隱若現,琉璃瓦上的銅鈴隨風輕響,本該是一派靜謐祥和之景,卻讓他莫名感到壓抑。懷中的青銅羅盤依舊指向王府深處,而從秘道中帶出的絹帛,此刻正被汗水浸得發潮,字跡也越發模糊。
他貓著腰躲在枯樹後,觀察著王府四周的動靜。本該戒備森嚴的王府外牆,此刻竟不見巡邏的侍衛,隻有幾盞燈籠在風中搖晃,光影在斑駁的牆麵上投下扭曲的影子。更詭異的是,王府西側的角門虛掩著,門內傳來斷斷續續的腳步聲和壓低的交談聲。
“大人說了,今夜務必找到玉璋,否則...”一個粗啞的聲音傳來,伴隨著金屬碰撞的輕響。蘇硯心頭一緊,悄悄靠近角門。透過門縫,他看見兩名黑衣人正在整理兵器,腰間的玉佩上刻著半隻朱雀——正是幽冥殿的標記。
“不好,幽冥殿的人已經到了。”蘇硯低聲自語,握緊螭紋劍。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細微的響動。他猛地轉身,劍已出鞘,卻見青蘿一襲白衣站在陰影中,發間的蓮花玉簪少了一角,顯然是經曆過一番惡戰。
“別出聲。”青蘿比了個噤聲的手勢,眼中帶著焦急,“裴師兄為了引開追兵,獨自留在了藥王穀。我循著你的氣息找來,路上發現右驍衛的軍隊正朝著王府集結,恐怕...”她的話被王府內突然傳來的金鐵交鳴聲打斷。
兩人對視一眼,果斷翻牆而入。王府內的景象讓他們心頭一涼:庭院中橫七豎八倒著王府侍衛的屍體,血跡未幹,兵器散落一地。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混著淡淡的硝煙,顯然剛剛經曆過一場激烈的廝殺。
“侍衛們都是被一擊致命,手法幹淨利落,是幽冥殿的作風。”青蘿蹲下身子,查看屍體傷口,“但這些侍衛的服飾上有暗紋,表明他們是岐王的親衛。岐王向來謹慎,王府守衛森嚴,幽冥殿能如此輕易得手...”她的臉色變得凝重,“恐怕王府內部有內鬼。”
蘇硯正要開口,遠處的樓閣中突然傳來一聲怒喝:“沈清秋,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擅闖本王禁地!”聲音威嚴中帶著怒意,正是岐王的聲音。兩人立刻朝著聲源處奔去,穿過九曲迴廊,一座巍峨的秘閣出現在眼前。厚重的青銅門上刻著岐王的家徽——展翅的鳳凰銜著玉璋,隻是此刻門上布滿裂痕,顯然遭受過猛烈的攻擊。
“來不及了,他們已經動手了。”蘇硯將玄甲玉貼在門上,試圖尋找機關。青蘿則警惕地注視著四周,手中緊握著玉笛。就在這時,秘閣內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響,緊接著是沈清秋的冷笑:“岐王殿下何必裝蒜?玄甲玉本就是無主之物,如今太子殿下勢在必得,您還是乖乖交出來吧!”
“太子?”蘇硯和青蘿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之前隻知道幽冥殿在爭奪玄甲玉,卻沒想到太子也牽涉其中。更令人疑惑的是,岐王又為何會擁有玄甲玉的線索?
秘閣的門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震開,氣浪撲麵而來。蘇硯和青蘿急忙後退,隻見岐王手持長劍而立,身上的錦袍染滿血跡,卻依舊身姿挺拔,不怒自威。他的對麵,沈清秋手持赤紅鐵鏈,身後還站著幾個黑衣人,其中一人手持折扇,麵上帶著似笑非笑的神情,氣質與普通刺客截然不同。
“這位想必就是太子殿下的謀士吧。”岐王的目光掃過折扇男子,語氣冰冷,“太子想要玄甲玉,也該親自來取,派些鼠輩算什麽?”
折扇男子輕笑一聲,緩緩開口:“岐王殿下何必動怒?玄甲玉關係到大唐江山的安危,太子殿下也是為了社稷著想。再說了...”他的目光落在蘇硯身上,“這位蘇公子身上的玄甲玉,不也是從藥王穀搶來的?”
蘇硯心頭一震,握緊玄甲玉。對方顯然早就盯上了他,而自己的每一步行動,似乎都在對方的算計之中。更可怕的是,太子勢力、幽冥殿、岐王,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玄甲玉背後的秘密,恐怕比他想象的還要驚人。
就在氣氛劍拔弩張之時,王府外突然傳來震天的喊殺聲。一名侍衛踉蹌著跑來:“殿下,右驍衛的軍隊包圍了王府,說是...說是您意圖謀反!”
岐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中的長劍險些落地:“謀反?這簡直是血口噴人!”他怒視著沈清秋一行人,“原來是你們設的局!”
沈清秋大笑起來:“岐王殿下,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要麽交出玄甲玉,要麽...”她的鐵鏈在空中甩出一道寒光,“讓王府上下為您陪葬!”
蘇硯看著混亂的局麵,心中思緒萬千。玄甲玉、震地玄樞、太子謀反的陰謀,所有的線索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謎團。而他,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脫身。此刻,他唯有握緊手中的螭紋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
他貓著腰躲在枯樹後,觀察著王府四周的動靜。本該戒備森嚴的王府外牆,此刻竟不見巡邏的侍衛,隻有幾盞燈籠在風中搖晃,光影在斑駁的牆麵上投下扭曲的影子。更詭異的是,王府西側的角門虛掩著,門內傳來斷斷續續的腳步聲和壓低的交談聲。
“大人說了,今夜務必找到玉璋,否則...”一個粗啞的聲音傳來,伴隨著金屬碰撞的輕響。蘇硯心頭一緊,悄悄靠近角門。透過門縫,他看見兩名黑衣人正在整理兵器,腰間的玉佩上刻著半隻朱雀——正是幽冥殿的標記。
“不好,幽冥殿的人已經到了。”蘇硯低聲自語,握緊螭紋劍。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細微的響動。他猛地轉身,劍已出鞘,卻見青蘿一襲白衣站在陰影中,發間的蓮花玉簪少了一角,顯然是經曆過一番惡戰。
“別出聲。”青蘿比了個噤聲的手勢,眼中帶著焦急,“裴師兄為了引開追兵,獨自留在了藥王穀。我循著你的氣息找來,路上發現右驍衛的軍隊正朝著王府集結,恐怕...”她的話被王府內突然傳來的金鐵交鳴聲打斷。
兩人對視一眼,果斷翻牆而入。王府內的景象讓他們心頭一涼:庭院中橫七豎八倒著王府侍衛的屍體,血跡未幹,兵器散落一地。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混著淡淡的硝煙,顯然剛剛經曆過一場激烈的廝殺。
“侍衛們都是被一擊致命,手法幹淨利落,是幽冥殿的作風。”青蘿蹲下身子,查看屍體傷口,“但這些侍衛的服飾上有暗紋,表明他們是岐王的親衛。岐王向來謹慎,王府守衛森嚴,幽冥殿能如此輕易得手...”她的臉色變得凝重,“恐怕王府內部有內鬼。”
蘇硯正要開口,遠處的樓閣中突然傳來一聲怒喝:“沈清秋,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擅闖本王禁地!”聲音威嚴中帶著怒意,正是岐王的聲音。兩人立刻朝著聲源處奔去,穿過九曲迴廊,一座巍峨的秘閣出現在眼前。厚重的青銅門上刻著岐王的家徽——展翅的鳳凰銜著玉璋,隻是此刻門上布滿裂痕,顯然遭受過猛烈的攻擊。
“來不及了,他們已經動手了。”蘇硯將玄甲玉貼在門上,試圖尋找機關。青蘿則警惕地注視著四周,手中緊握著玉笛。就在這時,秘閣內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響,緊接著是沈清秋的冷笑:“岐王殿下何必裝蒜?玄甲玉本就是無主之物,如今太子殿下勢在必得,您還是乖乖交出來吧!”
“太子?”蘇硯和青蘿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之前隻知道幽冥殿在爭奪玄甲玉,卻沒想到太子也牽涉其中。更令人疑惑的是,岐王又為何會擁有玄甲玉的線索?
秘閣的門突然被一股巨大的力量震開,氣浪撲麵而來。蘇硯和青蘿急忙後退,隻見岐王手持長劍而立,身上的錦袍染滿血跡,卻依舊身姿挺拔,不怒自威。他的對麵,沈清秋手持赤紅鐵鏈,身後還站著幾個黑衣人,其中一人手持折扇,麵上帶著似笑非笑的神情,氣質與普通刺客截然不同。
“這位想必就是太子殿下的謀士吧。”岐王的目光掃過折扇男子,語氣冰冷,“太子想要玄甲玉,也該親自來取,派些鼠輩算什麽?”
折扇男子輕笑一聲,緩緩開口:“岐王殿下何必動怒?玄甲玉關係到大唐江山的安危,太子殿下也是為了社稷著想。再說了...”他的目光落在蘇硯身上,“這位蘇公子身上的玄甲玉,不也是從藥王穀搶來的?”
蘇硯心頭一震,握緊玄甲玉。對方顯然早就盯上了他,而自己的每一步行動,似乎都在對方的算計之中。更可怕的是,太子勢力、幽冥殿、岐王,各方勢力錯綜複雜,玄甲玉背後的秘密,恐怕比他想象的還要驚人。
就在氣氛劍拔弩張之時,王府外突然傳來震天的喊殺聲。一名侍衛踉蹌著跑來:“殿下,右驍衛的軍隊包圍了王府,說是...說是您意圖謀反!”
岐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中的長劍險些落地:“謀反?這簡直是血口噴人!”他怒視著沈清秋一行人,“原來是你們設的局!”
沈清秋大笑起來:“岐王殿下,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要麽交出玄甲玉,要麽...”她的鐵鏈在空中甩出一道寒光,“讓王府上下為您陪葬!”
蘇硯看著混亂的局麵,心中思緒萬千。玄甲玉、震地玄樞、太子謀反的陰謀,所有的線索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謎團。而他,已經深陷其中,無法脫身。此刻,他唯有握緊手中的螭紋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