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經密室中的夜明珠明滅不定,將壁畫上的戰爭圖景映得忽隱忽現。青蘿的指尖撫過金佛胸前的玄甲玉碎片,感受到細微的震顫從玉石深處傳來。綠蘿跪坐在經案前,小心翼翼地展開一卷貝葉經,泛黃的葉片上,梵文用朱砂與金粉書寫,曆經歲月侵蝕仍透著莊重威嚴。
“快來看!”綠蘿的聲音突然拔高,貝葉經在她手中微微發顫,“這卷經書記載著玄甲玉與震地玄樞的淵源。”她逐字翻譯,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玉分九竅,藏於天地人三界,集齊可鎮山河,亦可毀乾坤。終南山佛窟所藏,乃玄甲玉之‘心眼’,需以北鬥七星之力,引動天地靈氣方能激活……”
青蘿湊上前,目光掃過經文旁的配圖。圖中,千手觀音像的千隻手掌各自結印,每尊手印對應著不同的星象方位,而掌心都托著一枚玉玦虛影。她猛然想起在佛窟入口處遭遇的機關,那些淬毒弩箭、噬魂蚺與密宗咒陣,分明是為了阻攔外人觸碰這“心眼”之力。
“等等。”綠蘿突然翻到經卷末尾,那裏用金粉繪製著一幅複雜的陣圖,“這個七星引靈陣,需要七名命帶北鬥星相之人,在特定時辰以精血為引……”她的聲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陣圖下方的小字上,“且施術者會因靈力反噬,七竅流血而亡。”
密室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青蘿握緊螭紋劍,劍穗上的朱雀紋在微光中閃爍,仿佛蘇硯的英魂仍在守護。她想起蘇硯化作星光消散前的笑容,想起他那句“長安城就交給你們了”,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無論如何,不能讓玄甲玉的力量落入吐蕃人手中。”
就在這時,角落裏一卷布滿蛛網的經卷引起了青蘿的注意。經卷表皮用西域駝皮製成,邊緣刻著蓮花暗紋——與沉船骸骨、絹布殘片上的印記如出一轍。當她小心翼翼地展開經卷,一張泛黃的信箋飄落而下,上麵的字跡雖已模糊,卻依稀可辨:“吾奉太宗皇帝之命,攜玄甲玉心眼隱匿終南山。然吐蕃密宗早已滲入中原,若他日有人尋至,切記……”
信箋的後半部分被蟲蛀得支離破碎,但“紫微帝星石”“反向封印”等字眼依然清晰。青蘿的心跳陡然加快,她想起蘇硯用紫微帝星石改變天象的場景,難道太宗皇帝早就留下了後手?她將信箋遞給綠蘿,兩人的目光同時落在經卷背麵的朱砂塗鴉上——那是一幅簡略的長安城地圖,太極宮的位置被紅線圈起,旁邊畫著一個詭異的倒轉七星圖案。
“這和太子之前布置的七星祭壇有關!”綠蘿突然驚唿,“你看,祭壇的方位與經卷上的標記完全吻合。太子背後的勢力,恐怕早就知道佛窟的秘密!”她的話音未落,密室頂部傳來重物拖拽的聲響,灰塵簌簌落下,數十片帶著符咒的經幡從縫隙中垂下,正是吐蕃密宗的入侵信號。
青蘿迅速將經卷收好,目光掃過密室四壁的壁畫。在一幅描繪天竺僧人講經的畫麵中,她突然發現角落裏有個熟悉的身影——那人脖頸戴著嘎巴拉項鏈,麵容與之前的紅衣喇嘛有七分相似。更令人心驚的是,僧人的袖口露出半截狼頭刺青,那分明是突厥精銳的標誌!
“原來吐蕃和突厥早有勾結!”青蘿握緊玉玦,三塊殘片在她手中自動拚成星圖,“他們想借助玄甲玉的力量,不僅是為了顛覆大唐,更是要解開遠古邪神的封印!”她想起壁畫中黑衣僧人破壞封印的場景,意識到更大的危機即將來臨。
此時,密室的石門突然發出刺耳的摩擦聲。綠蘿掏出從欽天監帶來的星象儀,按照經卷記載調整星石方位。當星石與壁畫上的北鬥七星完全重合時,金佛突然發出耀眼的光芒,石門緩緩升起。門外,數十名吐蕃僧人手持金剛杵,為首的老者頭戴五佛冠,眉心的第三隻眼紋泛著妖異的紅光。
“中原人,交出玄甲玉心眼,饒你們全屍。”老者的聲音如同砂紙摩擦,手中的人皮唐卡無風自動,裏麵的惡鬼畫像蠢蠢欲動,“你們以為讀了幾本經卷,就能參透其中奧秘?當年太宗皇帝設下的三重封印,早已被我們破解了兩重!”
青蘿將經卷護在身後,玉笛橫在胸前:“休想!隻要有我在,你們就別想染指玄甲玉!”她的話音剛落,密室中的夜明珠突然全部熄滅,黑暗中,金佛胸前的玄甲玉碎片開始發燙,一場關乎天下蒼生的生死較量,即將在這佛窟深處展開……
“快來看!”綠蘿的聲音突然拔高,貝葉經在她手中微微發顫,“這卷經書記載著玄甲玉與震地玄樞的淵源。”她逐字翻譯,聲音裏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玉分九竅,藏於天地人三界,集齊可鎮山河,亦可毀乾坤。終南山佛窟所藏,乃玄甲玉之‘心眼’,需以北鬥七星之力,引動天地靈氣方能激活……”
青蘿湊上前,目光掃過經文旁的配圖。圖中,千手觀音像的千隻手掌各自結印,每尊手印對應著不同的星象方位,而掌心都托著一枚玉玦虛影。她猛然想起在佛窟入口處遭遇的機關,那些淬毒弩箭、噬魂蚺與密宗咒陣,分明是為了阻攔外人觸碰這“心眼”之力。
“等等。”綠蘿突然翻到經卷末尾,那裏用金粉繪製著一幅複雜的陣圖,“這個七星引靈陣,需要七名命帶北鬥星相之人,在特定時辰以精血為引……”她的聲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陣圖下方的小字上,“且施術者會因靈力反噬,七竅流血而亡。”
密室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青蘿握緊螭紋劍,劍穗上的朱雀紋在微光中閃爍,仿佛蘇硯的英魂仍在守護。她想起蘇硯化作星光消散前的笑容,想起他那句“長安城就交給你們了”,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無論如何,不能讓玄甲玉的力量落入吐蕃人手中。”
就在這時,角落裏一卷布滿蛛網的經卷引起了青蘿的注意。經卷表皮用西域駝皮製成,邊緣刻著蓮花暗紋——與沉船骸骨、絹布殘片上的印記如出一轍。當她小心翼翼地展開經卷,一張泛黃的信箋飄落而下,上麵的字跡雖已模糊,卻依稀可辨:“吾奉太宗皇帝之命,攜玄甲玉心眼隱匿終南山。然吐蕃密宗早已滲入中原,若他日有人尋至,切記……”
信箋的後半部分被蟲蛀得支離破碎,但“紫微帝星石”“反向封印”等字眼依然清晰。青蘿的心跳陡然加快,她想起蘇硯用紫微帝星石改變天象的場景,難道太宗皇帝早就留下了後手?她將信箋遞給綠蘿,兩人的目光同時落在經卷背麵的朱砂塗鴉上——那是一幅簡略的長安城地圖,太極宮的位置被紅線圈起,旁邊畫著一個詭異的倒轉七星圖案。
“這和太子之前布置的七星祭壇有關!”綠蘿突然驚唿,“你看,祭壇的方位與經卷上的標記完全吻合。太子背後的勢力,恐怕早就知道佛窟的秘密!”她的話音未落,密室頂部傳來重物拖拽的聲響,灰塵簌簌落下,數十片帶著符咒的經幡從縫隙中垂下,正是吐蕃密宗的入侵信號。
青蘿迅速將經卷收好,目光掃過密室四壁的壁畫。在一幅描繪天竺僧人講經的畫麵中,她突然發現角落裏有個熟悉的身影——那人脖頸戴著嘎巴拉項鏈,麵容與之前的紅衣喇嘛有七分相似。更令人心驚的是,僧人的袖口露出半截狼頭刺青,那分明是突厥精銳的標誌!
“原來吐蕃和突厥早有勾結!”青蘿握緊玉玦,三塊殘片在她手中自動拚成星圖,“他們想借助玄甲玉的力量,不僅是為了顛覆大唐,更是要解開遠古邪神的封印!”她想起壁畫中黑衣僧人破壞封印的場景,意識到更大的危機即將來臨。
此時,密室的石門突然發出刺耳的摩擦聲。綠蘿掏出從欽天監帶來的星象儀,按照經卷記載調整星石方位。當星石與壁畫上的北鬥七星完全重合時,金佛突然發出耀眼的光芒,石門緩緩升起。門外,數十名吐蕃僧人手持金剛杵,為首的老者頭戴五佛冠,眉心的第三隻眼紋泛著妖異的紅光。
“中原人,交出玄甲玉心眼,饒你們全屍。”老者的聲音如同砂紙摩擦,手中的人皮唐卡無風自動,裏麵的惡鬼畫像蠢蠢欲動,“你們以為讀了幾本經卷,就能參透其中奧秘?當年太宗皇帝設下的三重封印,早已被我們破解了兩重!”
青蘿將經卷護在身後,玉笛橫在胸前:“休想!隻要有我在,你們就別想染指玄甲玉!”她的話音剛落,密室中的夜明珠突然全部熄滅,黑暗中,金佛胸前的玄甲玉碎片開始發燙,一場關乎天下蒼生的生死較量,即將在這佛窟深處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