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迴歸
高冷男配誰也不愛,殺穿結局 作者:麽曬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蓮一步一挪地迴到了唐門營地,腳踩在鬆軟的沙地上像踏著一團團濕透的棉絮,完全使不上力,營門的輪廓在視野裏搖晃、重疊,好似隔著一層晃動的水波。
他猛地伸手撐住一根立柱才勉強穩住了險些傾倒的身體,強烈的窒息感封住了他的喉嚨,連吸氣都變得異常艱難,眼前陣陣發黑,無數扭曲而破碎的光斑在視網膜上不斷跳動。
這種溺水一般的窒息感太熟悉了。
湍急渾濁的沅江水,十四歲少年“三蛋”驚恐絕望的掙紮,肺部炸裂般的灼痛,刺骨的江水瘋狂灌入口鼻……
靈魂被係統粗暴地塞進這具瀕死軀殼的第一刻,就是這般溺斃的絕望!
難道這具身體……也快撐到極限了?
他靠著木柱大口喘息著,試圖將那股窒息感壓下去。
斐濟熾熱陽光下那突如其來的心絞痛終結了他短暫的自由幻夢,同樣的戲碼又要在這個世界重演?
即使沒有風間霧那“碎心”之毒的侵蝕,他這借來的軀殼,時間也所剩無幾了嗎?
衛蓮唇角微揚,露出一抹極淡的苦笑,原來無論身處哪個世界,死亡都如影隨形。
他深吸一口氣,鬆開支撐的立柱,繼續朝著自己營帳的方向走去。
突然,一名渾身浴血的少林武僧踉蹌著衝進唐門營地。
“唐姑娘!衛少俠!”
武僧氣息不勻,目光急切地掃視,最終鎖定在剛剛從武當營地迴來的唐柔和站在不遠處的衛蓮身上,“季督主出事了!”
唐柔神色一凜,快步上前:“你是……圓通大師座下延武師兄?快說,季督主如何了?”
延武喘著粗氣,語速極快:“季督主率部乘船欲收複北麵被倭寇占據的‘蛇盤嶼’,誰知船隊剛近島嶼便遭羅刹教忍者火船衝撞,更有倭寇戰船埋伏兩側以佛郎機炮猛轟。”
“我軍船隊被打散,季督主的座艦被逼至島嶼一處淺灘,船擱淺了!情勢萬分危急,方丈命我火速前來求援!”
他話音剛落,唐柔已迴過頭對旁邊一名年輕弟子下令:“速去請門主,無論他在做什麽,都讓他立刻過來,就說季督主遇伏,危在旦夕!”
弟子領命,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唐晰那頂位於營區最深處的帳篷。
唐柔的目光隨即轉向衛蓮。
兩人視線在空中短暫交匯,都看到了對方眼底的凝重。
季昭若失陷被俘,甚至被殺,對整個東南抗倭大局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前線軍心士氣必然崩潰。
“走!”衛蓮強行壓下身體各處的不適,率先邁開步。
唐柔緊隨其後,兩人步速迅疾,朝著少林營地所在的方向全力趕去。
而此時的少林營地已是人聲鼎沸,一片紛亂。
聞訊趕來的各派掌門、長老、精英弟子擠滿了中央的空地,個個心急如焚。
少林首座圓慧大師站在一塊稍高的土台上,聲音壓過場中的嘈雜:“季督主身係東南全局,他若有不測,軍心必潰,倭寇的氣焰將更為囂張!”
“然倭寇早有埋伏,島上敵情不明,且我軍主力分散各處鏖戰,營內能即刻抽調的兵力不足百人,老衲在此懇請諸位同道施以援手,救季督主便是救這東南萬千黎庶!”
圓慧大師發言時將佛門獅子吼的功力注入聲帶,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更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救!必須救!”封九霄第一個怒吼出聲,環首刀重重頓地,“季督主這樣的英雄人物,老子豁出命去也得把他撈出來!”
“不錯,季督主在,倭寇才不敢那麽猖狂!”青城派何守正撫須頷首,語氣斬釘截鐵。
讚同營救的聲浪此起彼伏。
季昭雖為東廠提督,但他在東南沿海整肅軍紀、親冒矢石、與底層軍士同甘共苦的作風早已贏得了江湖中不少血性漢子的認可。
隻是,質疑的聲音同樣尖銳。
“圓慧大師,季督主自然要救,可眼下營內就這百十號人,蛇盤嶼上倭寇有多少?羅刹教忍者藏了多少?我們兩眼一抹黑衝過去豈不是自投羅網?” 點蒼派一位長老眉頭緊鎖,道出最大的難題。
“是啊!沒有船隻如何渡海?就算僥幸登島,偌大的島嶼,如何找到被圍困的季督主?” 另一人也附和道,焦慮之情溢於言表。
營救的意願高漲,但情報缺失與兵力單薄的困境,讓群情激昂的氛圍迅速冷卻,陷入一片焦灼的死寂。
圓慧大師麵露難色,一時也無良策。
就在這時,營地外圍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眾人驚疑不定地循聲望去,隻見二十餘騎人馬如疾風般卷過沙地,當先一匹神駿非凡的照夜玉獅子之上端坐著一位青衣玉冠的公子。
風塵仆仆,卻掩不住那年輕公子與生俱來的矜貴與眉眼間飛揚的神采。
他身後還緊跟著二十餘名身著輕甲,背負勁弩,腰挎長刀的王府精銳親衛!
“蓮弟!柔姐!我又殺迴來啦!” 那青衣公子一眼便望見了人群中的衛蓮和唐柔,倏然勒住韁繩,白馬發出一聲長嘶。
他興奮地振臂高唿,清朗的聲音穿透營區的空氣,帶著久別重逢的狂喜。
“聽瀾?!”唐柔失聲驚唿。
她第一個念頭便是這小子又膽大包天地離家出逃了,可目光掃過他身後那隊威風凜凜的王府親衛,這個念頭瞬間被打消。
衛蓮眸中也閃過一絲詫異,完全沒料到能在這東南前線再次見到衛聽瀾。
此時的衛聽瀾早已按捺不住,足尖在馬鐙上一點,身如輕鴻般縱躍而起,幾個起落便越過人群,不偏不倚地落在了衛蓮和唐柔麵前。
“哈哈!沒想到吧?”他眉飛色舞,又恢複了那副翩翩濁世佳公子的派頭,“我這迴可是奉了父王鈞旨,堂堂正正帶著王府‘玄甲衛’來的!”
衛聽瀾越說越來勁,恨不得擼起袖子就幹倭寇,“父王他老人家總算想通了,國都快亡了,躲在家裏當縮頭烏龜有什麽用?”
“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還玩了把絕食明誌,不讓我來抗倭,我就餓死在南漳王府!嘿,老頭子徹底沒轍了!”
他語速飛快,手舞足蹈,仿佛這趟生死之旅隻是場有趣的郊遊,絲毫不見踏上戰場的緊張與沉重。
他用力拍了拍衛蓮的肩膀,又湊近幾分:“蓮弟,你想不想我?怎麽樣?我不在的這些日子沒人欺負你吧?”
唐柔看著他這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但懸著的心終是落了下來。
她無奈地歎了口氣,轉頭對身旁一名弟子吩咐道:“去,把聽瀾公子的折扇取來。”
很快,那名弟子捧著一個狹長的紫檀木盒快步返迴。
唐柔接過,遞給衛聽瀾:“你的寶貝扇子,物歸原主。”
衛聽瀾眼睛一亮,如獲至寶般接過木盒,珍而重之地打開。
他取出折扇,指尖拂過扇骨,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唰”地一聲將其展開,熟悉的機括輕響聲中,那個談笑間運籌帷幄的南漳王世子赫然歸位。
衛聽瀾歸來激起的小插曲稍稍驅散了營地中令人窒息的壓抑氛圍,然而蛇盤嶼上季昭生死未卜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一道身影無聲無息地出現在唐柔身側。
厚重的黑色連帽披風將他整個人裹得嚴嚴實實,兜帽的陰影完全遮住了麵容,唯有一股冰冷的肅殺之氣彌漫開來,讓周遭的溫度都下降了幾分。
正是唐晰。
他顯然還在為衛蓮隱瞞毒傷的事惱怒,連一絲目光都吝於投向衛蓮所在的方向。
圓慧大師見唐晰也到了,深吸一口氣,再次開口:
“諸位同道,營救季督主刻不容緩!然則困局有二:其一,蛇盤嶼地形複雜,季督主被困具體方位不明,倭寇與羅刹教忍者數量、布防更是未知,若無準確情報,我等如盲人瞎馬,縱有千鈞之力亦無處施展!”
“其二,渡海船隻何在?若無足夠且迅捷之舟楫,如何運送這百十壯士登島?”
這兩個問題猶如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橫亙在救援之路的前方,讓眾人陷入更深的沉默,皆感束手無策。
“第一個問題。”
一個爽利幹脆的女聲忽然從人群外圍傳來,“交給我來解決如何?”
這道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隻見禦獸山莊莊主萬昭懿分開人群,閑庭信步地走了出來。
她一身錦紅色的裙裝,神采奕奕,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抬起的左臂之上竟穩穩站立著一隻神俊非凡的獵隼!
在萬昭懿身後,幾名同樣穿著禦獸山莊服飾的弟子魚貫而入,他們的肩膀上亦停駐著形態各異的猛禽——體型稍小的遊隼、目光兇狠的矛隼,甚至還有一隻羽翼豐滿的草原雕!
“萬莊主!”圓慧大師喜出望外地走近幾步。
萬昭懿唇角微揚,抬手撫了撫臂上獵隼的背羽,那猛禽竟溫順地蹭了蹭她的手指,“大師勿憂,我禦獸山莊這些扁毛畜生,別的本事沒有,飛得高,看得遠,認路的本事一流。”
她的眼神帶著令人信服的篤定,視線掃過在場眾人,“讓它們去那蛇盤嶼上空轉幾圈,倭寇有多少人,藏在哪個犄角旮旯,季督主大概被圍在什麽位置,定能探個八九不離十!”
探明敵情,這最棘手的第一步竟能以如此奇詭的方式解決。
“好!好一個禦獸妙法!”圓慧大師激動得連聲道好。
萬昭懿這邊話音未落,另一個豪放的聲音緊跟著響起:
“那第二個問題,包在我嶽擎蒼身上!”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材魁梧、膚色黝黑的中年大漢排眾而出。
他滿臉虯髯,敞開的衣襟露出岩石般結實的胸膛,上麵縱橫交錯著數道猙獰的舊傷疤,正是之前被倭寇圍困孤島的海龍幫幫主,嶽擎蒼。
嶽擎蒼大步走到圓慧大師麵前,抱拳行禮,聲若洪雷:“大師,我海龍幫的兄弟別的沒有,船有的是!水性更是一個賽一個的好!”
“被倭寇圍困那會兒是季督主調度水師及時來援,才救了我全幫兄弟的性命,這份恩情,我海龍幫上下豁出命去也要報!”
說完他豪氣萬千地掃視全場,“隻要諸位英雄敢去,我嶽擎蒼親自掌舵,帶最好的船,最熟水性的兄弟,保準把大家一個不少地送上蛇盤嶼,再把季督主平平安安地接迴來!”
絕境中的兩大難題,竟在轉瞬間被這兩位奇人異士化解。
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方才的絕望和束手無策被這驟然降臨的希望之火焚燒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沸騰的戰意和昂揚的鬥誌。
“好!萬莊主神技!嶽幫主高義!”
“天助我也!此乃吉兆!”
“還等什麽?幹他娘的倭寇!救季督主!”
激昂的唿喊聲衝天而起,震得營地上空的雲層都在顫抖。
圓慧大師亦是精神大振,運足內力聲震全場:“阿彌陀佛,這是天佑忠良啊!還請諸位同道速速整備,一俟萬莊主探明敵情,嶽幫主船隻備妥,即刻出發,救季督主,誅殺倭寇!”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開始了行動。
唐門弟子兩人一組,抬著數個盛裝傀儡的木箱迅速奔向海邊泊船的方向。
狂刀、青城、點蒼、峨眉……各派好漢們紛紛檢查兵刃和暗器,整理隨身攜帶的丹藥,氣氛緊張而有序。
衛蓮默默看著眼前這同仇敵愾的一幕——三百多名來自不同門派、性情各異的武林人士被同一個目標擰成了一股繩。
夕陽的餘暉灑在這群即將奔赴戰場的英雄兒女身上,為他們染上一層悲壯而熾烈的金紅色。
他下意識地抬手,輕輕按在了左臂那道隱隱刺痛的紫痕之上。
衛聽瀾不知何時湊了過來,折扇輕搖,順著衛蓮的目光看向海邊,輕聲道:“蓮弟,這陣仗……像不像我們當初在沅江邊上說要去幹一番大事時的樣子?”
衛蓮沒有迴答,隻是靜靜望向遠處的海平麵。
船隻的輪廓在越來越濃的暮色中漸漸顯形,隻待一聲令下,便將承載著這三百熱血與殺意,劈波斬浪,直撲那座被倭寇包圍的島嶼。
他猛地伸手撐住一根立柱才勉強穩住了險些傾倒的身體,強烈的窒息感封住了他的喉嚨,連吸氣都變得異常艱難,眼前陣陣發黑,無數扭曲而破碎的光斑在視網膜上不斷跳動。
這種溺水一般的窒息感太熟悉了。
湍急渾濁的沅江水,十四歲少年“三蛋”驚恐絕望的掙紮,肺部炸裂般的灼痛,刺骨的江水瘋狂灌入口鼻……
靈魂被係統粗暴地塞進這具瀕死軀殼的第一刻,就是這般溺斃的絕望!
難道這具身體……也快撐到極限了?
他靠著木柱大口喘息著,試圖將那股窒息感壓下去。
斐濟熾熱陽光下那突如其來的心絞痛終結了他短暫的自由幻夢,同樣的戲碼又要在這個世界重演?
即使沒有風間霧那“碎心”之毒的侵蝕,他這借來的軀殼,時間也所剩無幾了嗎?
衛蓮唇角微揚,露出一抹極淡的苦笑,原來無論身處哪個世界,死亡都如影隨形。
他深吸一口氣,鬆開支撐的立柱,繼續朝著自己營帳的方向走去。
突然,一名渾身浴血的少林武僧踉蹌著衝進唐門營地。
“唐姑娘!衛少俠!”
武僧氣息不勻,目光急切地掃視,最終鎖定在剛剛從武當營地迴來的唐柔和站在不遠處的衛蓮身上,“季督主出事了!”
唐柔神色一凜,快步上前:“你是……圓通大師座下延武師兄?快說,季督主如何了?”
延武喘著粗氣,語速極快:“季督主率部乘船欲收複北麵被倭寇占據的‘蛇盤嶼’,誰知船隊剛近島嶼便遭羅刹教忍者火船衝撞,更有倭寇戰船埋伏兩側以佛郎機炮猛轟。”
“我軍船隊被打散,季督主的座艦被逼至島嶼一處淺灘,船擱淺了!情勢萬分危急,方丈命我火速前來求援!”
他話音剛落,唐柔已迴過頭對旁邊一名年輕弟子下令:“速去請門主,無論他在做什麽,都讓他立刻過來,就說季督主遇伏,危在旦夕!”
弟子領命,如離弦之箭般衝向唐晰那頂位於營區最深處的帳篷。
唐柔的目光隨即轉向衛蓮。
兩人視線在空中短暫交匯,都看到了對方眼底的凝重。
季昭若失陷被俘,甚至被殺,對整個東南抗倭大局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前線軍心士氣必然崩潰。
“走!”衛蓮強行壓下身體各處的不適,率先邁開步。
唐柔緊隨其後,兩人步速迅疾,朝著少林營地所在的方向全力趕去。
而此時的少林營地已是人聲鼎沸,一片紛亂。
聞訊趕來的各派掌門、長老、精英弟子擠滿了中央的空地,個個心急如焚。
少林首座圓慧大師站在一塊稍高的土台上,聲音壓過場中的嘈雜:“季督主身係東南全局,他若有不測,軍心必潰,倭寇的氣焰將更為囂張!”
“然倭寇早有埋伏,島上敵情不明,且我軍主力分散各處鏖戰,營內能即刻抽調的兵力不足百人,老衲在此懇請諸位同道施以援手,救季督主便是救這東南萬千黎庶!”
圓慧大師發言時將佛門獅子吼的功力注入聲帶,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更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救!必須救!”封九霄第一個怒吼出聲,環首刀重重頓地,“季督主這樣的英雄人物,老子豁出命去也得把他撈出來!”
“不錯,季督主在,倭寇才不敢那麽猖狂!”青城派何守正撫須頷首,語氣斬釘截鐵。
讚同營救的聲浪此起彼伏。
季昭雖為東廠提督,但他在東南沿海整肅軍紀、親冒矢石、與底層軍士同甘共苦的作風早已贏得了江湖中不少血性漢子的認可。
隻是,質疑的聲音同樣尖銳。
“圓慧大師,季督主自然要救,可眼下營內就這百十號人,蛇盤嶼上倭寇有多少?羅刹教忍者藏了多少?我們兩眼一抹黑衝過去豈不是自投羅網?” 點蒼派一位長老眉頭緊鎖,道出最大的難題。
“是啊!沒有船隻如何渡海?就算僥幸登島,偌大的島嶼,如何找到被圍困的季督主?” 另一人也附和道,焦慮之情溢於言表。
營救的意願高漲,但情報缺失與兵力單薄的困境,讓群情激昂的氛圍迅速冷卻,陷入一片焦灼的死寂。
圓慧大師麵露難色,一時也無良策。
就在這時,營地外圍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眾人驚疑不定地循聲望去,隻見二十餘騎人馬如疾風般卷過沙地,當先一匹神駿非凡的照夜玉獅子之上端坐著一位青衣玉冠的公子。
風塵仆仆,卻掩不住那年輕公子與生俱來的矜貴與眉眼間飛揚的神采。
他身後還緊跟著二十餘名身著輕甲,背負勁弩,腰挎長刀的王府精銳親衛!
“蓮弟!柔姐!我又殺迴來啦!” 那青衣公子一眼便望見了人群中的衛蓮和唐柔,倏然勒住韁繩,白馬發出一聲長嘶。
他興奮地振臂高唿,清朗的聲音穿透營區的空氣,帶著久別重逢的狂喜。
“聽瀾?!”唐柔失聲驚唿。
她第一個念頭便是這小子又膽大包天地離家出逃了,可目光掃過他身後那隊威風凜凜的王府親衛,這個念頭瞬間被打消。
衛蓮眸中也閃過一絲詫異,完全沒料到能在這東南前線再次見到衛聽瀾。
此時的衛聽瀾早已按捺不住,足尖在馬鐙上一點,身如輕鴻般縱躍而起,幾個起落便越過人群,不偏不倚地落在了衛蓮和唐柔麵前。
“哈哈!沒想到吧?”他眉飛色舞,又恢複了那副翩翩濁世佳公子的派頭,“我這迴可是奉了父王鈞旨,堂堂正正帶著王府‘玄甲衛’來的!”
衛聽瀾越說越來勁,恨不得擼起袖子就幹倭寇,“父王他老人家總算想通了,國都快亡了,躲在家裏當縮頭烏龜有什麽用?”
“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後還玩了把絕食明誌,不讓我來抗倭,我就餓死在南漳王府!嘿,老頭子徹底沒轍了!”
他語速飛快,手舞足蹈,仿佛這趟生死之旅隻是場有趣的郊遊,絲毫不見踏上戰場的緊張與沉重。
他用力拍了拍衛蓮的肩膀,又湊近幾分:“蓮弟,你想不想我?怎麽樣?我不在的這些日子沒人欺負你吧?”
唐柔看著他這副沒心沒肺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但懸著的心終是落了下來。
她無奈地歎了口氣,轉頭對身旁一名弟子吩咐道:“去,把聽瀾公子的折扇取來。”
很快,那名弟子捧著一個狹長的紫檀木盒快步返迴。
唐柔接過,遞給衛聽瀾:“你的寶貝扇子,物歸原主。”
衛聽瀾眼睛一亮,如獲至寶般接過木盒,珍而重之地打開。
他取出折扇,指尖拂過扇骨,臉上露出滿足的笑容,“唰”地一聲將其展開,熟悉的機括輕響聲中,那個談笑間運籌帷幄的南漳王世子赫然歸位。
衛聽瀾歸來激起的小插曲稍稍驅散了營地中令人窒息的壓抑氛圍,然而蛇盤嶼上季昭生死未卜的陰影始終籠罩在每個人的心頭。
一道身影無聲無息地出現在唐柔身側。
厚重的黑色連帽披風將他整個人裹得嚴嚴實實,兜帽的陰影完全遮住了麵容,唯有一股冰冷的肅殺之氣彌漫開來,讓周遭的溫度都下降了幾分。
正是唐晰。
他顯然還在為衛蓮隱瞞毒傷的事惱怒,連一絲目光都吝於投向衛蓮所在的方向。
圓慧大師見唐晰也到了,深吸一口氣,再次開口:
“諸位同道,營救季督主刻不容緩!然則困局有二:其一,蛇盤嶼地形複雜,季督主被困具體方位不明,倭寇與羅刹教忍者數量、布防更是未知,若無準確情報,我等如盲人瞎馬,縱有千鈞之力亦無處施展!”
“其二,渡海船隻何在?若無足夠且迅捷之舟楫,如何運送這百十壯士登島?”
這兩個問題猶如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橫亙在救援之路的前方,讓眾人陷入更深的沉默,皆感束手無策。
“第一個問題。”
一個爽利幹脆的女聲忽然從人群外圍傳來,“交給我來解決如何?”
這道聲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隻見禦獸山莊莊主萬昭懿分開人群,閑庭信步地走了出來。
她一身錦紅色的裙裝,神采奕奕,最引人注目的是她抬起的左臂之上竟穩穩站立著一隻神俊非凡的獵隼!
在萬昭懿身後,幾名同樣穿著禦獸山莊服飾的弟子魚貫而入,他們的肩膀上亦停駐著形態各異的猛禽——體型稍小的遊隼、目光兇狠的矛隼,甚至還有一隻羽翼豐滿的草原雕!
“萬莊主!”圓慧大師喜出望外地走近幾步。
萬昭懿唇角微揚,抬手撫了撫臂上獵隼的背羽,那猛禽竟溫順地蹭了蹭她的手指,“大師勿憂,我禦獸山莊這些扁毛畜生,別的本事沒有,飛得高,看得遠,認路的本事一流。”
她的眼神帶著令人信服的篤定,視線掃過在場眾人,“讓它們去那蛇盤嶼上空轉幾圈,倭寇有多少人,藏在哪個犄角旮旯,季督主大概被圍在什麽位置,定能探個八九不離十!”
探明敵情,這最棘手的第一步竟能以如此奇詭的方式解決。
“好!好一個禦獸妙法!”圓慧大師激動得連聲道好。
萬昭懿這邊話音未落,另一個豪放的聲音緊跟著響起:
“那第二個問題,包在我嶽擎蒼身上!”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材魁梧、膚色黝黑的中年大漢排眾而出。
他滿臉虯髯,敞開的衣襟露出岩石般結實的胸膛,上麵縱橫交錯著數道猙獰的舊傷疤,正是之前被倭寇圍困孤島的海龍幫幫主,嶽擎蒼。
嶽擎蒼大步走到圓慧大師麵前,抱拳行禮,聲若洪雷:“大師,我海龍幫的兄弟別的沒有,船有的是!水性更是一個賽一個的好!”
“被倭寇圍困那會兒是季督主調度水師及時來援,才救了我全幫兄弟的性命,這份恩情,我海龍幫上下豁出命去也要報!”
說完他豪氣萬千地掃視全場,“隻要諸位英雄敢去,我嶽擎蒼親自掌舵,帶最好的船,最熟水性的兄弟,保準把大家一個不少地送上蛇盤嶼,再把季督主平平安安地接迴來!”
絕境中的兩大難題,竟在轉瞬間被這兩位奇人異士化解。
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方才的絕望和束手無策被這驟然降臨的希望之火焚燒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沸騰的戰意和昂揚的鬥誌。
“好!萬莊主神技!嶽幫主高義!”
“天助我也!此乃吉兆!”
“還等什麽?幹他娘的倭寇!救季督主!”
激昂的唿喊聲衝天而起,震得營地上空的雲層都在顫抖。
圓慧大師亦是精神大振,運足內力聲震全場:“阿彌陀佛,這是天佑忠良啊!還請諸位同道速速整備,一俟萬莊主探明敵情,嶽幫主船隻備妥,即刻出發,救季督主,誅殺倭寇!”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開始了行動。
唐門弟子兩人一組,抬著數個盛裝傀儡的木箱迅速奔向海邊泊船的方向。
狂刀、青城、點蒼、峨眉……各派好漢們紛紛檢查兵刃和暗器,整理隨身攜帶的丹藥,氣氛緊張而有序。
衛蓮默默看著眼前這同仇敵愾的一幕——三百多名來自不同門派、性情各異的武林人士被同一個目標擰成了一股繩。
夕陽的餘暉灑在這群即將奔赴戰場的英雄兒女身上,為他們染上一層悲壯而熾烈的金紅色。
他下意識地抬手,輕輕按在了左臂那道隱隱刺痛的紫痕之上。
衛聽瀾不知何時湊了過來,折扇輕搖,順著衛蓮的目光看向海邊,輕聲道:“蓮弟,這陣仗……像不像我們當初在沅江邊上說要去幹一番大事時的樣子?”
衛蓮沒有迴答,隻是靜靜望向遠處的海平麵。
船隻的輪廓在越來越濃的暮色中漸漸顯形,隻待一聲令下,便將承載著這三百熱血與殺意,劈波斬浪,直撲那座被倭寇包圍的島嶼。